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資料圖)
民進黨創黨30周年,兼任黨主席的蔡英文9月29日發表公開信,聲稱民進黨「要『力抗中國』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要擺脫對於中國的過度依賴,形塑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經濟關係。」蔡英文「真心話大冒險」,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才剛在記者會上點出,民進黨拒絕「九二共識」的要害就是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就是內心不放棄「兩國論」「一邊一國」的立場。馬曉光言猶在耳,有人就跳出來了。這封公開信用挑釁性的「中國」字眼,而不是「中國大陸」,這透露出作者骨子裡的「獨」化思維和意識形態,可以說是政治立場的「真情流露」。
不過,在大家看來,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在兩岸關係上,蔡英文是個有「案底」的人。上溯到陳水扁執政期間,據傳陳水扁有意接受「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互動基礎,恰恰是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關鍵時刻跳出來踩了剎車。聯想到她身為臺灣當局領導人即將發表「雙十」談話,這個時間點更是挑釁味道十足。
蔡英文當選之後曾經言之鑿鑿,再三強調她的兩岸政策是「可預測、不挑釁、維持現狀」,然而人們不難看出,公開信所傳出她的內心想法卻是「要力抗、要擺脫」。所謂「維持現狀」不過是真實的謊言。
蔡英文在「5·20」談話裡信誓旦旦地說,人民要政府幹什麼,就是要解決問題的。問題是,蔡英文上臺後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製造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在近期密集走上街頭了。問題的源頭,就是她在「一個中國」的兩岸關係定性問題上模糊不清、畏葸不前。
即使這樣,蔡英文仍然要騎劫民意,不是一心一意謀發展,而是鐵了心思搞對抗。島內綠營指稱來大陸參訪的縣市長是「藍八奴賣臺」,完全無視他們為島內民眾謀福祉的正當性和提升經濟的努力,就是這種政治掛帥、「臺獨」為綱的典型反應。那些往別人身上潑髒水的行為固然反映了他們自認的「政治正確」,但是依然無法解決臺灣民眾關心的切身利益的問題。
大陸「十一」長假即將到來,不過陸客赴臺數量恐將腰斬。9月截至25日,陸客入臺總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46.6%,其中團客減少65.4%,創單月最大減幅。這種寒意,靠旅遊景氣指數吃飯的島內旅遊業界和他們的一家老小感觸最深。著眼「抗壓」大業的當局,依舊慣性地把責任推到對岸身上,完全無視年初是誰把他們選上臺。有網友指出,所謂的「壓力」,根本就是蔡英文造成的,而且真正有壓力的恰是民眾。「蔡英文用民眾的錢吃香喝辣坐大轎車,當然有力氣抗壓力,小老百姓能嗎?因為錯誤政策,有多少人生活快過不下去……人民沒飯吃,叫人民吃肉好了!」
蔡英文發出公開信的另一個背景,是剛剛在「開拓國際空間」問題上吃了閉門羹,心裡有一股怨氣。然而,在臺灣沒有獲邀參與第39屆國際民航大會這個問題上,蔡英文應深切反省,為何3年前能參與而今年不能?而不是對大陸橫加指責、誤導民意,甚至拿所謂的臺灣飛航安全作藉口來誤導臺灣民眾,走向兩岸對抗。
有人說,蜜月期剛過就執政不順利的蔡英文,正向深綠靠攏,擁抱深綠以取暖。但這種選擇無疑是死路一條。在挑起兩岸對抗試圖火中取慄的問題上,蔡英文當局不會有任何勝算。
蔡英文公開信的結尾說,「政治之道無他,承擔就對了」。然則,「力抗中國」不自量力,會拉別人一起陪葬,要怎麼承擔?陳水扁當政時期瘋狂通過「憲改」「公投」等方式,企圖改變臺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地位,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如今,大陸已經牢牢掌握了兩岸發展的主導權,「臺獨」更是一場黃粱夢。為了一己之私一黨之利,而鐵心搞「臺獨」搞對抗,最終卻要島內民眾埋單,這種人必將被歷史所拋棄。
(任成琦,海外網「港臺腔」欄目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牛寧
30374970,.蔡英文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2016-09-30 18:20:43,.103780,.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