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來勢洶洶,且已席捲全球。研究發現,不僅人類遭受病毒攻擊,動物也不能倖免。在一部分人的恐懼之下,動物淪為了「犧牲品」,被狠心拋棄甚至剝奪生命。
3月19日
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通報稱,發現一隻狗在新冠肺炎病毒的反覆測試中呈陽性反應;
3月27日
比利時報導了1例貓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
3月31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和國家動物疾病防控中心在實驗室環境下也發現新冠病毒容易感染貓,認為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在貓之間傳播;
4月3日
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研究團隊發表的預印本文章稱,在武漢收集的102隻貓血清裡,有15隻顯示新冠病毒抗體陽性,說明這些貓新冠感染率達到14.7%;
4月5日
美國紐約一家動物園的一隻4歲老虎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成為全球首例老虎感染新冠病毒病例。
為什麼在眾多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實例中,貓科動物佔大多數?貓感染後會傳染給人嗎?《生命時報》(微信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為你一一解答,並告訴你如何在疫情期間保護好自己和家中寵物。
受訪專家
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病毒學研究所教授 楊佔秋
本文作者|本報赴武漢特派記者 董長喜、張健
本文編輯|趙可佳、趙子瑩
貓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嗎?
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病毒學研究所楊佔秋教授表示,冠狀病毒普遍存在於哺乳動物身上,目前已知可以感染冠狀病毒的動物至少有十幾種,如犬、貓、鼠、雞等。
新冠病毒之所以能夠感染人類,是因為病毒S蛋白能和人體ACE2受體結合,而貓體內的ACE2受體跟人的高度相似,所以貓容易被感染。
如果來源於貓體內的病毒與人的新冠病毒完全相同,可以說貓感染了人的新冠病毒,否則不能說明其相關性,僅檢測到抗體,說服力不強。另外,檢測貓身上有冠狀病毒,首先應排除所檢測到的病毒是不是貓原來就攜帶的冠狀病毒。
貓會把病毒傳染給人嗎?
目前,只證明貓的冠狀病毒只在貓之間傳播,跟人沒有交叉。楊佔秋教授表示,如果想確證貓可感染人新冠病毒,不可少的實驗流程是:
▸ 將人的新冠病毒打給正常的貓;
▸ 這隻貓感染病毒以後,發病出現症狀;
▸ 再將這隻貓體內的病毒,感染另一隻貓,另外一隻貓感染後也發病;
▸ 檢測後者身上的病毒,如果和人的新冠病毒完全一樣,能說明貓可以感染人的新冠病毒並發病。兩者基因至少99%相似,才可確認是感染新冠病毒。
近期,有一些媒體以「武漢 14.7% 的貓已感染新冠病毒」為題做報導,給公眾帶來了一定的恐慌感。而針對這個報導,華中農業大學教授、該論文作者金梅林已公開闢謠:「貓群感染」是誤讀,沒有證據表明貓群大面積感染。
研究人員重點針對「康復者家庭,或在疫情期間被遺棄、託管在收養所、寵物醫院裡的貓」,以上貓接觸到新冠病毒的可能性較大。另外,研究總樣本量較小。因此,並不能下結論為「 14.7% 的貓已感染新冠病毒」。而且研究中的貓核酸檢測都是陰性,也無臨床症狀,傳染性極低。
「大家完全不必對此恐慌。」楊佔秋也提醒,「只有14%的檢出率,不足以說明貓普遍感染人新冠病毒。」
如何做好寵物防護工作?
從目前資料看,已有研究證據並不可靠,貓也不可能是病毒中間宿主。而通過有效的綜合防控措施,是可以對病毒進行預防的。
1.保證家庭飼養的貓不出門、不接觸傳染源,家中環境衛生,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並不高,不要因此恐慌甚至棄養;
2.對於流浪貓更不能喊打喊殺,需理性對待,平時做好日常防護,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如儘量不要接觸,觸摸後洗手、不摸口鼻眼睛等;
3.關注寵物的健康,在日常護理中預防疾病,減少在此時前往獸醫診所的機會;
4.攜寵物外出回家後,請務必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用溼巾擦拭清潔寵物的毛髮,特別是面部和爪子,定期給寵物驅蟲;
5.儘量減少外出次數,控制外出時間。外出溜犬請飼主帶好口罩,避免前往人多場所,建議錯峰出行。如果有條件,也請給犬佩戴專用嘴套,儘可能防止它撿拾不明物體;
6.為犬佩戴牽引繩,避免與其他動物或人產生不必要的接觸;
7.及時清理犬的排洩物,減輕社區衛生壓力,保持環境整潔健康;
8.定期清洗消毒寵物的用品,比如牽引繩、嘴套、水盆、食盆、貓砂盆等;
9.定期開窗通風,使用對寵物友好的消毒產品,適當對室內環境進行消毒。
疫情之下,動物和人類一樣,也是病毒的受害者。
如果當初選擇了帶它們回家,就請一輩子善待它們,不離不棄。▲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科普
(上下滑動查看)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歡,就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