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開篇序
佛說:塵世中,幫你的人不是欠你的,而是在乎你;讓你的人,不是怕你,而是珍惜你。任何人對你好,不是天經地義,而是因為心中有你。世上最可怕的是不懂知足的人心,最寒人心的是恩將仇報的做法,如果可以,別寒了人心。
人生在世,我們要和不同的人交往,在人際交往中,有的人真心待你,對於這些人,我們必須知道感恩,切不可辜負!與此同時還需知道,這個世上有人喜歡你,就一定有人會不喜歡你,甚至輕視你。對於這些,無需太過執著,只需謹記:骨子裡瞧不起你的人,常有這四種行為,無需糾纏,儘早遠離。
02總是嚼舌根
通常在塵世中看不起你的人,最喜歡在背後議論你的缺點,挑剔你的不是,在這些人的嘴裡,你一無是處,沒有一點長處,哪怕有時候你再生活中無相布施、刻苦精進地完成了一件工作,但在這些人嘴裡都聽不到任何的好話,甚至會說你沽名釣譽,刻意表現自己。
總之,這種人一旦從內心看不起你,就會逢人便述說你的不是,到處宣揚,破壞你的名聲,十分惹人討厭。而且,你就算是在他們面前做了無數的好事,但這些人也不會對你改觀。
所以,若是在你身邊有這樣總嚼你舌根的人,不用去跟他們解釋什麼,也無需太在意他們說的話,畢竟他們的嘴巴長在他們的口中,但你的人生應該自己做主,千萬不可讓自己活在了這些人的言語中。如果可以,做自己,繼續努力,待到你功成名就時,往往這些人是變臉最快的一群人,但那時的你,也無需對他們過多搭理。
03總是怠慢你
這樣的人常常對別人說話總是客客氣氣,唯獨對你說話頤指氣使、趾高氣揚,不怎麼尊重你。對於這種行為上的怠慢與輕視,我們無需過多在意,正如開始說的那樣,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些人喜歡我們,也會有些人討厭我們。
我們的人生應該自己做主,不要因為別人的態度就自己看輕自己。反而我們要知恥而重新審視自己,在行為上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
人生苦短,不要將注意力總放在外界上,要學會向內求。我們生活在這個汙濁世界,世態炎涼乃是常事,當你強大時,整個世界都會對你和顏悅色,所見皆是美好; 而當你最弱的時候,欺負你的人最多,四處皆是黑暗。
但是,總是怠慢你的人,也不要再多交往了,也無需再在他的面前證明自己了,毫無意義。同時,不要總是抱怨世態炎涼,在這個時代,別人對你的態度,往往取決於你的高度。
04總是諷刺你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碰到對你冷嘲熱諷的人,有一些人,他們喜歡動嘴皮子功夫,在看到你在做某一件工作的時候,由於心裡看不慣、然後就會在嘴皮上暗諷嘲笑。
但是,當你真正讓他們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表現出不屑的表情。當你如果向他挑明是不是看不起自己的時候,他們就會否認,並且借這個機會來諷刺你,嫌棄你不懂得開玩笑。
我們對於這類人無需太過記恨,更不用時時刻刻去跟他們計較,因為總是諷刺別人之人,往往是生活中的失敗者,他們常常喜歡在別人身上找心理平衡,認為一起生活的、一起共事者都不如自己。
這正是大家常說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莫去管他,自大者往往會在每一次貶低別人的同時耗損自己的福報,待到因緣成熟,果寶必會顯現。
05好事想不到你
在你的身邊,如果一個人所有的麻煩事情都能夠想到你,而所有的好事都會將你拋之腦後、隔離在外,那麼只能說明對方就是輕視你,看不起你,認為你無足輕重。
面對這樣勢利之人,我們要及早醒悟,對他們能離多遠就離多遠,完全沒有必要再聚在一起。別總因為遷就別人就委屈目己,這個世界沒幾個人值得你總彎腰,彎腰的時間久了,只會讓別人習慣於你的低姿態。
生活無需過多陪襯,也無需太多虛情假意的朋友,付出不一定就必須有回報,但總佔你便宜的人,無需再交往。做個明心見性的人,以清醒自居,以淡然自持。生活無需過多陪襯,同道則能同行,知心則能互信。
06結語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要看不起另一些人,這是一種本能,不用太在意,不用太當真。別人看不起你,你讓他活得很愉快,在別人看不起的那一刻,他很快樂,你也是行了一種布施,為自己種下了善因。
人活著,就應該活得通透,別人怎麼對你,那是你的的因果;你怎麼對別人,那是你的修行!往後餘生,是對我們好的人,我們要感激,要知恩圖報;而對於看不起我們的人,我們也不必刻意去強求,早看清,早遠離,隨緣隨喜,自在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