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春耕忙 信心足——穀雨時節走馬東北直擊糧事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春耕忙 信心足——穀雨時節走馬東北直擊糧事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題:春耕忙 信心足——穀雨時節走馬東北直擊糧事

  新華社記者牛紀偉、徐揚、鄒明仲

  東北是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事關「中國飯碗」的大局。疫情之下,今年東北的糧食基本盤穩不穩,「壓艙石」作用牢不牢,社會高度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穀雨時節,東北黑土地上春耕正酣,春播漸忙。新華社記者走田間、聽民聲、探糧倉,去感受大國糧倉的蓬勃脈動。

2月26日,工作人員在遼寧省鐵嶺市新臺子鎮國儲330處庫區裝卸化肥。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走田間,春耕春播怎麼樣?

  穀雨前後,東北黑土地拉開了春耕大幕,陸續進入適播期。

  記者來到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胡家鎮劉家村,稻農段彪正帶領8名工人,不斷將肥土、稻種、覆蓋土「三合一」,播撒到育苗大棚。旁邊的一座座大棚裡,滴灌設備開動,只等一株株秧苗破土而出。

4月14日,農民在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胡家鎮劉家村進行水稻秧苗育苗工作。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段彪今年通過流轉土地,打算種530畝稻子,面積比去年擴大了一倍多。「我們這些秧苗,夠種一萬多畝地。」段彪說,現在土壤墒情不錯,正在抓緊旋耕整地,5月中旬就可以插秧了。現在是萬事俱備,就等農時了!

  今年東北入春以來,大部分地方土壤墒情較好。吉林省從4月21日開始,自西向東逐步進入大田適宜播種期。在公主嶺市朝陽坡鎮孔家村田間地頭,集豐機械種植合作社聯合社的兩臺大型拖拉機牽引著整地機在地裡行進,田裡高低不平的土塊兒很快被粉碎、壓實,變得平整。

  2月26日,在吉林省公主嶺市劉房子街道山前村,萬欣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李元學在檢修農機。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我們的化肥、種子早就準備好了。」聯合社理事長瞻喜峰說,我們統一訂購農資,一公頃能為農民節省好幾百元的成本。倉庫裡拖拉機、免耕播種機等大型農機一應俱全。「一切準備就緒,4月底就開犁了。」

  當前,正是水稻播種育苗的關鍵時期,作為東北大米的主產省,黑龍江對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在佳木斯市樺川縣,種糧大戶朱友的育秧大棚裡也是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們正忙著播籽、覆土、覆膜,嚴格按照各道工序,把催好芽的水稻種子均勻播撒在苗床上。

4月14日,農民在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胡家鎮劉家村進行水稻秧苗育苗工作。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朱友說,雖然今年疫情襲來,我們的春耕生產一天也沒耽誤,下籽早,出苗壯,預計五月上旬就可以插秧了。

  今年,國家將糧食生產目標下達各省,並將穩定糧食麵積作為約束性指標。記者從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農業部門了解到,這三個省今年糧食播種面積,預計分別為5230萬畝、8500萬畝和2.15億畝,總計穩定在3.52億畝以上,將繼續發揮糧食生產主力軍作用。

  4月20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黑龍江省鏵鎰農機專業合作社聯社的拖拉機在播種玉米。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聽民聲,種糧信心足不足?

  「今年出現了疫情,莊稼人更要多種糧、種好糧!」盤錦市胡家鎮水稻種植大戶鄭永林說,「去年我種了500多畝水稻,加上養螃蟹,純收入接近25萬元。」

  在盤錦,當地普遍種植蟹田大米,提升了大米的附加值。每畝稻田土地的流轉費普遍在1000元左右,再加上稻種、農藥、化肥等種植成本不低,但養蟹收益可觀,加上種稻收入,每畝可淨賺500元左右。

  4月20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黑龍江省鏵鎰農機專業合作社聯社的拖拉機在播種玉米。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在遼寧產糧第一縣昌圖縣亮中橋鎮的農田間,盛泰農機合作社的免耕播種機來回行進,正在播種玉米。理事長盛鐵雍說:「現在土壤墒情好,春播正合適。我們流轉了4500畝土地,廣泛推廣免耕播種模式。」

  盛鐵雍在地頭抓起一把土對記者說:「這種模式種地,秸稈覆蓋,不用清理。這既可解決秸稈處理的老大難問題,又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黑土地肥力,我們種地底氣更足了!」

  4月20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黑龍江省鏵鎰農機專業合作社聯社的拖拉機在播種玉米。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東北可是天下糧倉,我們要出自己的一份力,讓糧倉裡裝更多的好米!」在吉林省舒蘭市,返鄉務農的大學生「新農人」蔡雪今年新流轉承包了1500畝稻田,打算進一步擴大高品質水稻種植面積。「這幾年,人們對大米的口感、農藥殘留等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就要在供給側發力,向高質量邁進。」

  黑龍江省蘭西縣遠大鎮雙太村村民王憲章,按部就班種了大半輩子地,在今年嘗了「新」。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和當地合作社籤訂農業生產託管協議,40畝地每畝交160多元的託管費。從種到收所有環節都由合作社負責,王憲章在家等著收糧就行。「現在種地可省心了,我給自家的土地找了『管家』,我當了『甩手掌柜』。」

  2月26日,工作人員在遼寧省鐵嶺市愛爾法農業科技(遼寧)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運送原料。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從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到最近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保糧食能源安全……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釋放強烈重農抓糧信號,正在田間地頭得到有效響應。

  探糧倉,糧食儲備足不足?

  走進中儲糧盤錦直屬庫,一座座高大的米糧倉巍然矗立。一座金燦燦的「稻穀山」在大院內格外醒目,一輛輛翻鬥車來回運送,一顆顆「金粒子」經傳送帶移入旁邊的淺圓倉中。

  遼寧省盤錦市是國內水稻種植大市,年產量超百萬噸,水稻商品庫存50餘萬噸,在保障口糧安全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4月13日,在遼寧省鞍山銀珠米業有限公司,一名叉車工人將大米成品糧送到該公司市級成品糧儲備庫。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時值正午,記者來到2號高大平房倉,登上10多米的扶梯,進入長60米、寬26米的倉內,裡面十分涼爽,與倉外形成不小的反差。金黃的稻穀映入眼帘,糧面平整、顆粒飽滿,產於2018年,總量達6011噸。

  「如果用每節載重60噸的車皮拉糧食,這一個倉就需要100節車皮才能一次拉完。」盤錦直屬庫總經理張春祿說,「像稻穀這樣的口糧,我們庫存充足,保障有力。」

  4月13日,在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新開河糧食儲備庫,兩名工作人員卸載剛剛收儲的玉米。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吉林省四平市同樣是遠近聞名的農業大市。中儲糧四平直屬庫的5個庫區糧源輻射整個四平地區,公司副總經理徐大勇說,目前,公司近60萬噸的倉容已儲備糧食超過58萬噸。「庫區糧食儲備充足,糧食安全有保障。」

  不僅手中有糧,而且儲糧越來越科學。中儲糧所有直屬庫糧倉均進行實時監控。在盤錦直屬庫的監控中心,記者看到,可通過高清攝像頭隨時調閱糧倉內部情況。無論直屬庫的哪個糧倉,都可在線查看糧溫等基本信息,還可看到倉內實時畫面,放大後可清晰看到稻穀顆粒,全國總公司、省分公司都可以實時聯網查看。

  4月13日,在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新開河糧食儲備庫,玉米從傳送帶裝載到貨車上,運往糧食加工企業。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記者來到中儲糧哈爾濱直屬庫的一座裝有6700噸水稻的糧倉,過去每隔一段距離就得插上一根幾米長的溫度計,才能準確測量糧溫。如今,上百個糧溫傳感器分布在每個糧倉不同位置,坐在辦公室裡打開電腦,就能看到倉內各處的糧溫變化。

  倉滿庫盈,口糧無憂。數據顯示,2019年東北糧食產量達到2762億斤,超過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為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六連豐」,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發揮了重要的「壓艙石」作用。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廣袤肥沃的黑土地上,大家相信,有了好政策,人勤地不懶,今年還會是個豐收年。(參與記者:王建、薛欽峰、段續)

  2月26日,工作人員在遼寧省鐵嶺市新臺子鎮國儲330處庫區裝卸化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2月26日,工作人員在遼寧省鐵嶺市愛爾法農業科技(遼寧)有限公司倉庫對化肥產品進行清點。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相關焦點

  • 穀雨時節 春耕服務隊為缺勞力戶插秧
    穀雨時節 春耕服務隊為缺勞力戶插秧 2018年04月20日 11:01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導讀:今天(4月20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穀雨前後正是水稻栽秧忙碌的時候。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挪窮窩」「奔富路」
    編者按: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十三五」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搬遷安置和後續扶持各項工作,取得的成效受到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
  • 食為政首 糧安天下——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指明...
    「糧食生產和安全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事,也是我們當前工作的頭等大事。在做好防汛救災的同時,我們要千方百計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農村『戰略後院』。」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肖長惜說。我們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抓好晚稻種植,做到水退到哪裡,搶種補種就到哪裡。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對黑土地保護提出新要求,也讓廣大農民和農村工作者備受鼓舞。
  • 三年足跡遍布東三省 看習近平總書記如何指點東北振興
    【學習路上按】5月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省伊春市考察調研,東北振興再次成為關注焦點。這次黑龍江之行,距離今年兩會總書記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僅僅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
  • 關於穀雨成語有哪些 臨沂人知道穀雨怎麼解釋嗎
    穀雨就要到來了,很多人都會在這個時候寫一些關於穀雨的文章,那麼關於穀雨的詩詞、諺語就必不可少了。   穀雨是什麼意思?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
  • 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
    新華社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欄目中,以「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為主題,連續推出一組報導,以回訪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關心的民生領域百姓身邊事為切入點,反映時代的發展進步和百姓的獲得感,展現總書記廣博、深沉的人民情懷,傳遞億萬人民團結奮鬥、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決心。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吉林之行,聚焦這些老難題和新挑戰
    習近平在吉林考察時說,希望各地深入調研,聚焦面臨的老難題和新挑戰,認真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的目標、思路、舉措。總書記的吉林之行,瞄準的也正是老難題和新挑戰。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聯播視頻丨習近平在吉林考察
  • 穀雨:雨生百穀,戶有餘糧
    穀雨,專施一物,才是知時節的好雨。正是暮春天氣,楊花落盡子規啼,簌簌衣襟,楊花如雪。子規又名杜鵑、杜宇,叫聲哀切動人,啼叫時嘴裡還流血,子規夜半猶啼血,杜鵑啼血猿哀鳴,寄託文人哀思,其實杜鵑的嘴是紅色的,都不說破;阿姆斯特朗發回月球照片,零下180度一片荒寂,還不如相信裡面桂樹飄香,住著嫦娥玉兔。人生太苦,留一個精神家園吧。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 國家公園丨紮實推進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設
    國家公園丨紮實推進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設 2020-10-30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七一文學|走馬走馬|文猛專欄
    走馬走馬。「走馬」是動詞。拜訪一方處處小橋流水、古道田園的千年古鎮,我無法超脫於千百年前走過這片古道上的旅人,「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最能安慰自己的只有「走馬觀花」。「走馬」是名詞。全國叫走馬的地方實在太多,在重慶就有九龍坡那聞名於世的走馬。那些叫走馬的地方,都有一個相同的地理特點,大多是某處古道上的地名走馬。
  • 總書記為我們指明「鑄魂之道」
    敬終如始、修心養性,總書記的要求直擊人心,提醒黨員幹部務必加強黨性修煉、鑄魂立心。  二  「治心養性,一個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習近平的話寄望深切。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工作再忙也要堅持讀書,在學習理論上要捨得花精力。他倡導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空閒時間「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遊物外」,不要「忙於應酬,沉迷於花花世界」。
  • 穀雨時節:屋上鳩鳴穀雨開,橫塘遊女蕩船回
    隨著今年穀雨時節的過去,今年的春天馬上就結束,夏天正向我們快速接近,就在這個春天的小尾巴馬上就要溜走的時候,罈子想和大家聊一聊以前的時候,穀雨時節大家都在做些什麼?單說現在我們大多都在為自己的生計而到處奔波,但是古時候人們會有不一樣嗎?
  • 翻土、除草、提廂……仁懷26萬畝有機高粱春耕備耕忙
    翻土、除草、提廂……連日來,仁懷市蒼龍街道中元村窩凼組村民張峰一家戴著口罩在地裡忙活著。 「一年之計在於春,為了把握好種植時節,我們已提前做好有機高粱育苗、移栽等準備工作。」張峰說。有機高粱是貴州仁懷市農業產業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是生產釀造茅臺酒的主要原料。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我的長江我的家
    長江,中國最長的河流,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的經濟帶,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如今的長江兩岸,每天都在演繹著人水和諧共生的故事。
  • 雨生百穀夏將至 今日穀雨|我們的節日
    牡丹吐蕊,櫻桃紅熟 正是萬物生長的最佳時節 張勝/攝 一候丨萍始生 萍,浮萍;生,生長。
  • 穀雨節氣的諺語俗語 穀雨三朝看牡丹的歷史傳說故事
    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4月20日11時13分迎來「穀雨」節氣。此時節,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正是萬物生長的最佳時節。關於穀雨的諺語俗語  穀雨天,忙種煙。  穀雨有雨棉花肥。  穀雨有雨好種棉。  穀雨種棉家家忙。  過了穀雨種花生。
  • 時政新聞眼丨第七場座談會,習近平為何聚焦這四個領域?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這也是圍繞「十四五」規劃所開的第七場座談會。為何要重點聚焦這四個領域?座談會上釋放了哪些重要信息?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聯播視頻丨習近平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4個領域 10位發言代表 座談會上,來自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的10
  • 李圓方: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備受鼓舞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月30日給鄭州圓方集團全體職工回信,向他們並向全國各族勞動群眾致以節日的問候。圓方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圓方說,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備受鼓舞!
  • 習近平在吉林考察: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 加快推動...
    習近平在吉林考察時強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華社長春7月24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吉林考察時強調,要切實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 特寫:「這位代表的話讓我印象深刻」——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
    22日下午,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同大家提到這樣一個細節。5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總書記提到的代表是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羅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