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你醒來時天是黑的,上床睡覺時天還是黑的,白天在寒霾籠罩下只勉勉強強能看到一點城市的輪廓——這種一天之內太陽都在地平線以下的自然現象叫極夜。極夜現象可以在位於北極圈(北緯66°33′以北)以內的地方看到,俄羅斯這樣的領土就佔了20%!北極地區10月天就開始黑得早了,從秋末起太陽基本上不會露出地平線,只有皚皚白雪和北極光能增添一絲光線。冬末太陽才會回來。最短的極夜在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首府薩列哈爾德和摩爾曼斯克州南部。由於太陽會短暫出現一會,那裡的極夜常被稱為「不徹底的極夜」。不過,北極圈越往北夜晚持續時間越長,而且這種情況要持續數周。
迪克森80天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迪克森鎮11月10日至11日開始出現極夜,一直持續到次年2月初。小鎮人口外流速度非常快,上世紀80年代還有約5000名居民,如今只剩下500多人。
這座位於泰梅爾半島邊緣的小鎮被稱為北極沙漠。那裡是永久凍土、永恆的冬季和寒風的地域,每年9月開始下雪,一直持續到次年5月。
季克西67天
這座位於雅庫特北部的小鎮極夜從11月17日開始,持續到次年1月25日。「不要以為那裡一整天都是漆黑一片。下午1點到3點學生放學回家時,天可能會稍稍亮一點,之後又會黑下來」,前季克西鎮居民尤利婭·博戈斯洛娃介紹說,「窗臺上養的花旁邊要打開日光燈,這樣能讓植物感覺舒適一些……不過這裡的北極光簡直美極了」。
佩韋克50天
楚科奇佩韋克被正式確定為俄羅斯最北端的城市,也是最小的城市之一。目前那裡的居民只有4000多人,是蘇聯時期的1/10。與許多北極地區的城市一樣,那裡只能乘飛機到達(夏季可以乘船)。那裡所有的房子都被塗成令人心情愉悅的顏色。不過,那裡經常刮世界上最可怕的風——尤扎克風。這裡的極夜從11月27號開始,持續到次年1月16日。
諾裡爾斯克45天
諾裡爾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極夜從11月30日開始持續到次年1月13日。那裡非常冷,秋天有時會達到零下30度,再加上泰梅爾半島的寒風以及缺少植物,諾裡爾斯克居民極夜的日子對一般人來說簡直是「一種壯舉」。
即使在氣候如此惡劣的地區生活,人們也能發現美好的一面。「我來自暖和的地方,在北方的過渡期對我來說很容易」,一位當地居民說,「諾裡爾斯克的極夜讓我感覺自己像在童話裡一樣,好像一直在過新年」。諾裡爾斯克人還經常被提醒要補充維生素——主要是魚油和維生素D,以及做運動。
摩爾曼斯克41天
摩爾曼斯克約有30萬人口,是北極地區最大的城市。那裡極夜12月初開始,41天後才能見到太陽。通常極夜從12月1日或2日開始,持續到次年1月10日至11日。「極夜並沒有那麼浪漫」,一名摩爾曼斯克居民在論壇上寫道,「第一個星期還算正常,再往後就開始出現抑鬱情緒,辨不清時間、失眠,希望能看到哪怕一丁點陽光。平靜度過極夜的最好辦法就是去娛樂中心、劇院、看電影、做運動,通過各種方式分散注意力,讓自己沒時間產生沒用的想法」。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城市中能看到很多明亮的人工照明,這對防止得抑鬱症非常重要。北極光是想看到光的人的紅利,甚至在市內都能看到。當然,最好還是去北部區域的大自然看。
摩爾曼斯克州是遊客「捕捉」極光最喜歡去的地方。摩爾曼斯克州的中小學生極夜期間上課會晚些,每堂課時間也減少5分鐘。摩爾曼斯克人有極夜後迎接太陽的傳統,市民聚集到市內最高點——太陽崗,迎接第一縷陽光。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