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抗戰歷史,這些地方值得去「打卡」

2020-11-28 騰訊網

電影《八佰》熱映後,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成為熱門參觀地點。而我們廣東也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根據地之一,銘記抗戰歷史、緬懷抗日英烈,廣東人身邊就有不少值得去「打卡」的地方。

(點擊查看大圖)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近日發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廣東有2處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入選,分別為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和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

2014年8月和2015年8月,國務院分別公布第一批80處、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廣東第一批入圍2處,第二批入圍3處。目前,廣東共有7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南方黨建智庫梳理製作廣東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紅色地圖,與您一起走讀廣東抗戰史。

十九路軍烈士陵園——廣東「鐵軍」名揚淞滬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水蔭路

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廣東籍將領謝晉元帶領中國軍隊「八百壯士」保衛上海四行倉庫的英勇故事。在淞滬會戰前5年,另一支以廣東籍將士為主的「鐵軍」,也曾在第一次淞滬抗戰中震驚中外。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是抗戰時期中國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之一,被譽為「鐵軍」。1932年1月28日,日寇悍然出兵進犯上海閘北。當時駐防淞滬地區的國民黨愛國將領,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都是廣東人,他們率全軍將士奮戰抗擊敵人,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一 二八」淞滬抗戰。十九路軍淞滬抗戰是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一項偉大壯舉,它延緩了日本企圖侵佔中國的步伐,激發了全國軍民衛國禦敵的鬥志,開創了中國軍隊局部抗日的新局面,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位於廣州市水蔭路113號的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就是為紀念第十九路軍1932年「一 二八」淞滬抗日戰役中陣亡將士,於1933年由華僑捐資建成的,共有1983位先烈長眠於此。目前,陵園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和全國、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第一批入圍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東江縱隊紀念館——孤懸敵後的抗日指揮中心

東江縱隊紀念館

地址: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景區

在中國的抗戰歷史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隊立下了輝煌戰績。這支孤懸華南敵後的抗日武裝在抗戰期間,得不到來自黨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難時期甚至連一部電臺都沒有,僅靠收音機來收聽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消息——這就是英雄的東江縱隊。

東江縱隊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廣東創建和領導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1943年12月2日,東江縱隊成立,曾生任司令員、尹林平任政治委員、王作堯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楊康華任政治部主任。隨著東江縱隊不斷發展壯大,1945年5月,中共廣東省臨時工作委員會領導機關和東江縱隊司令部、政治部以及後勤機關先後進入羅浮山,司令部設在朱明洞衝虛古觀,政治部設在白鶴古觀。東江縱隊抵達羅浮山後,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羅浮山成為華南敵後抗日遊擊戰爭的指揮中心。

抗戰中,東江縱隊先後作戰1400多次,斃傷日、偽軍6000多人,牽制了日軍兩個半旅團的兵力。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與瓊崖縱隊和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廣東共有三座「東江縱隊紀念館」,分別在深圳、惠州、東莞。位於惠州羅浮山的東江縱隊紀念館,展示了500多幅真實的歷史照片,陳列了98件文物。其中,一臺重約一千斤的東江縱隊《前進報》印刷機,被譽為「鎮館之寶」。2014年8月,東江縱隊紀念館入圍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三灶「萬人墳」——無聲訴說日軍侵華罪證

三灶島侵華日軍罪行遺蹟

地址: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

1937年8月9日,日軍侵佔中山。1938年2月16日,日軍佔領七區三灶島(現屬珠海市),隨後在島的南部修建飛機場,把三灶作為侵略華南的橋頭堡。

三灶飛機場工事建成後,兇殘的侵略者把從朝鮮以及中國臺灣、東北和當地萬山、橫琴等地抓來的3000民工全部殺害。不甘屈辱的三灶人民拿起武器與日軍抗爭,日軍當即在三灶施行「焦土政策」。1938年農曆三月12日—14日,日軍洗劫魚弄村、上表、鄧家灣等36座村莊和164艘漁船,在全島施行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短短三天內,島上北部村落被焚為焦土,屍橫遍野,慘絕人寰。在淪陷八年中,日軍殺害三灶同胞2891人,餓死3500人。

抗戰勝利後,三灶人民將死難同胞屍骨搜集埋葬。1948年,華僑捐款在上茅田村建了「萬人墳」。1979年,當地華僑捐資,將墳遷至對面竹瀝山新址,修建了「三灶島三 一三死難同胞紀念碑」,這是廣東省內罕見的日軍侵華罪行遺址。據中山縣誌記載,1934年中山的人口為116.8萬人,1943年為74.47萬人,銳減36.24%。

三灶島侵華日軍罪行遺蹟包括:萬人墳、千人墳、侵華日軍慰安所等遺址。2013年5月入選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名單,2015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西海大捷——堪稱珠三角版「地道戰」

西海抗日烈士陵園

地址: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西海村

1938年10月,廣州及南海、番禺、順德等縣相繼被日軍侵佔。各縣中共組織根據中共廣東省委指示,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開展遊擊戰爭。

1940年11月廣州市區遊擊第二支隊進駐順德西海,使西海成為中共領導的珠江三角洲抗日部隊的重要基地。遊擊隊員根據珠三角河道縱橫、水陸交通方便等特點,運用夜襲、麻雀戰、伏擊戰、爆破戰等靈活遊擊戰術,不斷打擊敵人。

1941年10月17日,惱羞成怒的日偽軍2000餘人圍攻西海,他們自恃兵多勢眾,武器優良,滿以為不用費多大氣力就可以把守衛西海的抗日部隊消滅,沒料到西海軍民齊心協力,早就作好了抗擊的準備。

西海地區蔗林、蕉林、稻田、魚塘星羅棋布,到處是天然的「青紗帳」,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日偽軍闖進西海地區的邊緣後,在複雜的地形中運動困難。廣遊二支隊的指戰員和民兵分散成若干小分隊,時而埋伏在堤圍、魚塘、稻田處,時而又鑽進蔗林、蕉林裡,到處是喊殺聲、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把日偽軍打得昏頭轉向。

經過一天的激戰,日偽軍大部非死即傷或落水被溺斃。抗日遊擊隊以不足300人的劣勢兵力,殲滅日偽軍1個團,擊潰2個團和1個護沙總隊。這一仗是珠江三角洲敵後抗戰以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被譽為「西海大捷」,相當於珠三角版「地道戰」,至今仍在順德地區廣為流傳。

1952年,為紀念在「西海大捷」和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順德縣人民政府在北滘鎮西海村建立抗日烈士陵園,主要建築包括紀念碑、烈士墓、革命文物陳列館、接待室等。2015年8月,西海抗日烈士陵園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大王嶺村——保存抗戰時期的歷史風貌

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地址:東莞市大嶺山鎮大王嶺村

1940年秋,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根據中共前線東江特委的指示,挺進東莞大嶺山地區,開闢了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該舊址是東江縱隊主要領導人指揮東寶地區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機關所在地,在中國華南地區的抗戰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當時,東江敵後遊擊鬥爭形勢較為惡劣,而隨著遊擊隊伍的迅速發展,也要求加強部隊指戰員的素質建設。在這種情況下,第三大隊在大王嶺村舉辦了短期軍事訓練班,學習軍事常識和遊擊戰術。經過培訓,學員們的政治素質和軍事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大大地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第三大隊在軍事鬥爭方面也取得了百花洞戰鬥,粉碎日偽軍「萬人大掃蕩」等一系列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有力地支援了華南地區及全國的抗日戰爭。

目前,大嶺山至今仍保留著抗戰時期的歷史風貌,是華南地區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歷史風貌最完整的抗日舊址,共包括9處文物點:第三大隊大隊部、會議室、大家團結報社、交通站、糧食加工場、操場6處位於大王嶺村;醫務所、中山書院、連平聯鄉辦事處3處分別位於甕窯村、油古嶺村和連平髻嶺村。舊址於2006年5月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2005年9月,緊鄰大王嶺村的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落成開館,該館分為七個展廳,共展出東縱革命文物200餘件,全面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浴血奮戰、奪取勝利的光輝歷程。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跨越粵港搶救文脈精英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

地址: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白石龍社區

1941年12月,日軍攻陷香港。當時,包括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梁漱溟等在內的數百名知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尚在香港開展抗日救亡工作,處境十分危險。根據中央指示,時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的周恩來,指示當時正在香港的八路軍駐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讓他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將這些文化名人解救出來。

如今的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白石龍村,是這些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從香港脫險後在內地遊擊區停留的第一站。1942年1月9日,茅盾、葉以群、戈寶權等,打扮成「難民」,由遊擊隊的交通員引領,從香港輾轉來到白石龍村。鄒韜奮、胡繩、廖沫沙、於伶等人也先後平安到達。1月11日,又有幾十名文化名人在遊擊隊的武工隊護送下,順利通過日軍的封鎖線抵達白石龍。此後的100餘天,千餘名滯港的抗日文化名人、愛國民主人士及家眷、國際友人,在抗日遊擊戰士的護送下從香港成功脫險,無一人被捕。

當時絕大多數的左翼文化名人和愛國民主人士,都是通過陸上交通線轉移的,白石龍村是他們從香港脫險後在內地遊擊區停留的第一站。這些文化名人,有的在白石龍村只呆了十幾天,有的呆了一個多月。但是,驚心動魄的營救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次大營救,為中華民族、為新中國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被茅盾稱之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2005年,深圳市龍華區文化部門以營救現場建築物為主體,多方徵集當年的實物材料,建成「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

珠江縱隊司令部——五桂山中的抗日搖籃

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

地址:中山市五桂山街道南橋村

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位於中山市五桂山街道南橋村,原為古氏宗祠,由鄉紳古騰芳兄弟於清道光年間為紀念開村先祖古琪勝而捐資興建,光緒九年(1883年)重修。

1941年,中山全境淪陷。自中山淪陷至日本投降,時逾五年,日軍一直駐紮中山縣境內,並在淪陷區扶植偽維持會和偽政權。日軍、偽軍所到之處,無惡不作,加之漢奸土匪橫行,中山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五桂山地區南橋村內有一個叫檳榔山的自然村,青山環抱,人煙稀少。村中水泥路旁,有一座古氏祠堂。當日軍鐵蹄踏進中國時,祠堂成為中共武裝力量的搖籃。1944年—1945年,這裡迎來了中山抗日武裝力量——中區縱隊和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珠江縱隊。

1944年10月1日,中共廣東省委和省軍政委員會在這裡召開了有珠江地區指揮部、粵中、西江、珠江二個特委領導參加的幹部會議,籌備成立珠江縱隊。1945年1月15日,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珠江縱隊公開宣布成立,並以此作為司令部的辦公地點及舉行各種會議的會址。

在黨的領導下,英勇的中山兒女為人民的解放事業捨生忘死、衝鋒陷陣。他們不僅在家鄉革命鬥爭,還輾轉前往全國各地戰鬥,成為中山抗戰的中流砥柱。解放戰爭期間,古氏宗祠仍為中山人民開展革命鬥爭的指揮部,2008年入選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本文責編丨林若川

統籌丨王宏旺 李焱鑫

編輯丨莫群 林琳

校對丨華成民

來源丨南方雜誌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銘記歷史 抗日題材動畫《大象林旺》長沙首映
    紅網長沙7月7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潘宣)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0周年,「我想講這樣的故事給孩子聽」《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公益觀影活動今日在瀟湘國際影城東塘店舉行,主角原型就是抗日戰爭中的動物「英雄」大象林旺。
  • 帶上青春去旅行,這些地方最適合你——石家莊
    咱們的國際莊有什麼值得一去的地方呢?做為河北省的省會,想必你一定來過這裡,首先大家都知道這裡的交通比較發達,號稱是用火車拉過來的城市,不管你是坐車路過這裡還是在這裡工作,肯定要去瀏覽一下這裡吃喝玩樂的地方,有名的地方有哪些呢!
  • 去澳門旅遊不能錯過的五大景點,打卡這些地方,去一趟不虛此行
    澳門獨特的歷史底蘊使得這座燈光魅影城市擁有世界上遠近聞名的賭場、有眾多非常具有異域風情的建築小巷。這座城市令人嚮往,吸引眾人想去一睹它的風採。小編覺得澳門有太多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的景點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去澳門旅遊不能錯過的五大打卡景點才不枉此行。第一趟來到澳門中心板樟堂前地的玫瑰聖母堂。這是澳門擁有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堂。
  • 端午假期青島這些網紅景點等你打卡!還有「醫護」生物主題展值得看
    擁有超多網紅打卡地的青島,為您準備了超多驚喜,精彩端午假期走起!網紅青島等你打卡!首先來看看青島著名網紅打卡地海底世界,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吧!敬禮、倒立、鼓掌更不要太可愛~探秘海洋更多奧秘,這些生物標本足夠增長你的知識,參觀龍牙了解近百年的歷史,抹香鯨、北極熊、獨角鯨,從前只能在書籍中了解到的南北極生物,在現場都可以領略他們的震撼與龐大。
  • 【地評線】銘記歷史 讓和平之光永遠普照世界
    銘記這段歷史,是為了緬懷逝去的生命與英烈,珍惜當下的生活,堅守和平,展望更加美好的生活。無論變得多麼富強,我們都不能忘記走過什麼路,不能忘記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要始終保持奮鬥奮發的喚醒狀態,飲水思源,銘記歷史、銘記黨恩,銘記富國強民的民族重任,銘記促進、維護世界和平的歷史擔當。   和平需要爭取,需要維護。萬眾一心,永遠向著和平與發展前進。
  • 銘記歷史 傳承精神 小學師生接受紅色洗禮
    紅網時刻9月18日訊(通訊員 劉麗娟 江洪)「我們會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好好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9月18日,衡陽市雁峰區天后街小學五年級學生周子皓在紅旗下許下誓言。開展紅色紀念活動。
  • 億萬網民曬自拍 向抗戰老兵敬禮
    硝煙散盡,抗戰老兵英雄遲暮,但當年的錚錚鐵骨卻應該被每一個中國人深刻銘記。沒有70年前的他們就不會有現在的中國。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剛剛落下帷幕,但全民對於抗戰老兵的關注和敬意之情正在不斷發酵,敬意之情四起,響徹中華大地。  由中央電視臺發起的「我向老兵敬個禮」的活動,從發起之日起,便受到來自廣大網民的熱烈關注。
  • 南京曉莊學院:弘揚抗戰精神 促進學生成才
    聽抗戰故事,唱抗戰老歌,看抗戰遺址,拍攝抗戰老兵微視頻……今年暑期,南京曉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了「尋訪抗戰老兵,留存歷史記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學生用自己的筆和鏡頭,一起去追尋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學習不朽的革命精神。
  • 到寮國旅遊去哪裡嗨?這幾個地方最值得打卡,小眾又別具特色!
    不知道大家去國外旅遊最喜歡哪個國家?什麼日本,韓國,加拿大都被很多人推薦爛了,所以小編的國外旅遊一般不會考慮這些地方,比較喜歡去一些小眾但是好玩的地方。不知道哪裡看到的說是寮國是絕佳的小眾旅遊地,於是小編也就抱著給自己放假的心態想去寮國,想看看當地的美景,品嘗當地的美食,以及體驗當地人是是如何慵懶又不失優雅地生活的。跟著同事玩了一圈一下,也收穫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很多地方也給小編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問去寮國旅遊去哪裡嗨比較好呢?
  • 巴西中國退伍軍人聯誼會舉辦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
    中國駐聖保羅總領事陳曦致辭時說,巴西中國退伍軍人聯誼會聯合各僑團隆重舉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對廣大旅巴僑胞和巴西民眾銘記歷史,開創未來,堅定不移地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也體現了廣大海外僑胞血濃於水的愛國情懷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  陳曦表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牢記戰爭的慘痛,和平才有希望。
  • 影視劇捧紅的這些國內遊打卡地點,你去了幾個?
    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交網絡的興起則在這幾年間改變了遊客的許多出遊習慣,無論是傳統景點,還是新興地標,一旦有了「網紅」的標籤,便會吸引許多遊客來此拍照或拍視頻「打卡」。因此,在這個夏天,為了提高人們的出遊熱情,加快本地文旅產業的復甦,許多地區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網紅打卡地」。
  • 張家界錦洲宏仁醫院開展「銘記歷史 不忘初心」主題黨日活動
    紅網時刻11月18日訊(通訊員 譚婉貞)日前,張家界錦洲宏仁醫院聯合黨支部組織黨員,前往芷江受降紀念館紅色基地開展「銘記歷史,不忘初心」主題黨日活動。重溫黨的光輝歷史,追尋革命前輩的足跡,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激發黨員的工作熱情,進一步增強黨員的歷史使命感和新時代責任感。 「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出芷江。」
  • 抗戰時真能從鬼子身上撈到「油水」?老兵:實際上毛都沒有
    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是任何一位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歷史,儘管距離抗戰勝利已經過去了70多年,但是「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卻依舊銘記在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儘管我們不曾親身經歷火歲月的驚恐,但是從很多文學作品和紀錄片中,我們依舊可以對當時舊中國的無助感深有體會。
  •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別錯過打卡這些地方
    還記得那首《帶你去旅行》嗎,裡面所唱的浪漫的土耳其又是否讓你記憶猶新呢?,無論是人氣綜藝節目《花樣姐姐》、《花兒與少年》還是《極速前進》都選擇錄製土耳其,說明它的確有它獨特的吸引力,今天就和大連康輝旅行社的旅遊團隊一起走進土耳其有哪些不能錯過的打卡地。
  • 《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需要銘記的歷史,小朋友能看懂的傳奇
    在媒體和資訊爆炸的當下,以動物為題材的動畫片其實並不匱乏,熒幕上的動物或高度擬人化,或搞笑賣萌,幾乎固化了孩子們的「動畫觀」,相比這些作品,《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最顯而易見的優點,在於它寓教於樂的劇情和正確的價值觀輸出。
  • 通訊:發掘英雄 銘記歷史——記馬來西亞沙撈越華人學術研究會會長...
    新華社馬來西亞古晉3月14日電通訊:發掘英雄 銘記歷史——記馬來西亞沙撈越華人學術研究會會長林韶華新華社記者劉彤 朱煒如果不是20年前做攝影記者的弟弟林佑生偶然拍到一張照片,在師範學院教書的林韶華本該在馬來西亞沙撈越州古晉市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
  • 不忘9.18,黃山人民抗戰期間犧牲很大,付出極多!
    銘記歷史,警醒自我,以讓和平歲月長存。抗戰期間,黃山人民遭受日寇帶來的極大傷害,死傷無數,黃山人民為抵抗外侮犧牲極大,付出極大,也當銘記。一、日寇飛機轟炸、機槍掃射,造成死難無數!據說,這是屯溪的防空洞之一二、抗戰期間,黃山人貢獻極大 抗戰之初,8省健兒匯集黃山市徽州區等地,整編為新四軍後陸續開往前線。1938年初,陳毅元帥、葉挺將軍率隊來到屯溪,廣泛進行抗日宣傳。抗戰期間,黃山男兒踴躍參軍,他們有的在外輾轉參加了八路軍,有的參加了新四軍(紅色遊擊隊),有的參加國民黨抗日軍隊。
  • 雲南龍陵松山抗戰遺址的保護與重生
    雕塑家李春華介紹說:「選擇把在世老兵的雕像放在最好的位置上,不僅僅是要表現一種對普通士兵的關懷,更著重在對在世老兵的關照和凸顯上,以表達後人對他們遲到的關懷和對中國抗戰的深刻理解,讓後輩銘記中國遠徵軍的悲壯歷史。」  松山文管所所長陳院峰介紹說:「中國遠徵軍雕塑群在松山落成後,松山已成為人們銘記歷史、不忘國恥和祭奠先烈的一個重要平臺。
  • 軌道4號線即將通車,這些地方或成熱門景點!
    與軌道東北環相比,軌道4號線一期經過的景點相對小眾,但值得你依次去打卡。也許有一天,它們也會成為熱門景點。雖然大家先了解回水沱,才知道唐家沱,但這也是屬於唐家沱的記憶,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至少唐家沱被人們銘記了。
  • 紐約景點的一座藝術氣息,滿滿的展翅之鳥,是一個很值得去的地方
    雪白的鋼結構之間有通透的玻璃,透著日光,能夠產生不一樣的色彩,所看到的景色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有喜歡建築或者是攝影的朋友,這一定是一個很好的地方。車站建立的地址是之前坍塌的世貿中心的舊址,雪白的建築象徵著和平,所以外面以鴿子的形狀,這不僅是僅是一個建築,更是表達著世界和平的美好願望,是一個充滿意義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