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蛇吃鼠半年」下半句卻無人知曉,農民:其實道理很簡單

2021-01-08 網易

2020-03-18 07:30:54 來源: 農村老頭話三農

舉報

  大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搖籃,萬生萬物都在這裡繁衍後代。抬起頭是藍天白雲,身邊到處都是青山綠水,飛禽在幽谷鳴叫,走獸在山林裡呼嘯,昆蟲山在草叢裡覓食……一切都是如此的和諧,然而一切又是那樣的殘酷,不用去精雕細琢,一幅幅生態鏈的畫卷,也會完美無瑕的在我們面前呈現。俗語說:「蛇吃鼠半年」,這就是叢林法則下,靠食物鏈維持生態平衡的一個典範。

  

  眾所周知,蛇是老鼠的天敵,蛇多的地方老鼠就不會泛濫成災。一年之中的大半年,蛇都是以老鼠為食,雖然大家對蛇有些恐懼,但是很少會有人去傷害它。我所生活的地方老鼠就很多,它們不僅吃掉好多糧食,還肆意把糧食糟蹋,家裡儲存的糧食,經常被老鼠弄得狼藉一地。我們對老鼠痛恨也沒有辦法,一些老鼠聰明了,藥物甚至都搞不定它,養小貓就更別提了,好多貓都不抓老鼠,一些老鼠甚至在人面前都不怕了。

  

  那一年母親剛剛去世,家裡的庫房就來了一條蛇,每天爬開爬去,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受到老鼠侵害。因為母親屬蛇,見到蛇心裡也是十分難過,再加上孩子害怕蛇,所以我打開庫房的門,對蛇說:「知道你是好心,幫助我們消滅了討厭的老鼠,可是孩子見到你害怕,你還是走吧!」不知道為啥,蛇靜靜地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後來聽老人說俗語「蛇吃鼠半年」,而下半句卻罕為人知,也讓我開始為蛇擔心,那就是「鼠吃蛇半年」。難道我家來的蛇被鼠吃了,那討厭的老鼠就更讓人恨了。為啥俗語說老鼠吃蛇半年呢?蛇可是老鼠的天敵啊!蛇吃鼠半年大家都知道,可是鼠還吃蛇?這簡直就是讓人大跌眼鏡啊!

  

  可是自然界就是這麼神奇,老農民說是蛇致命的弱點,才讓可惡的老鼠有機可乘。原來到了天冷以後,我們這裡的蛇開始冬眠,如果老鼠到了他們的洞裡,蛇沒有反抗能力,就會被老鼠活活吃掉。老鼠這種東西,它就是一個貪婪的小偷,啥事都敢幹的,蛇冬眠讓老鼠這壞傢伙得逞,它能放過機會嗎?

  有人說這是老鼠在報復蛇,我卻一直不這麼認為,老鼠是個無情無義的傢伙,偷偷摸摸是它的本性,而且繁殖速度快,都是團夥出去糟蹋糧食。它敢去挑釁貓,是因為很多貓被養得太胖,不會捉老鼠了,所以才讓這些老鼠在近些年更加膽大妄為,連人也不怕了,其實這就是把老鼠慣的。

  

  農村俗語「蛇吃鼠半年」,它的下半句卻罕為人知!老農民說:每年冬天冬眠,是蛇致命的弱點啊,被老鼠抓住了機會,這個可恥的傢伙竟然會吃它的天敵。所以從古至今,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由此可見一斑,人們對老鼠這種動物痛恨至極!這不僅進它們偷吃糧食,更重要的是它們肆意糟蹋糧食,偷吃點東西大家還能原諒它們,可是有老鼠的地方,什麼都會被禍害得不成樣子。所以說,消滅掉這種可惡又貪婪的傢伙,任重而道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俗語說「餵狗別餵飽」,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來自老祖宗的忠告
    ——陳繼儒《幽窗小記》01在我國民間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雖然聽上去有些粗俗,但是蘊含的道理很深刻。這句話應該很多人聽過,相比上半句,下半句才是經典。作為老祖宗的忠告,如果學到其中的意思,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很多人家都會養狗,但是農村和城市不一樣,農村養狗主要是讓狗看家護院,防止家裡被人偷,而城市養狗一般都是寵物狗,平時帶出去溜溜,算是一個玩伴。這句俗語裡的狗主要是指的農村地區。那麼為何這麼說呢?主要有三點原因。
  • 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其實下半句更精闢,卻少有人知
    比如成語的出現讓我們的語言文化更加具有魅力,而目前我們所知的成語其實也是經過多方改良之後演變而來的很多俗話大家耳熟能詳,但是其餘半句卻鮮有人知。古代時人們通常會我用俗語指代生活中的一些趣事或者一些重大的道理。為了能讓這些俗語與生活更加貼合,因此老祖宗們經常會將一些發人深省的道理蘊藏俗語當中。
  • 俗語講:「春宵一刻值千金」,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老祖宗的智慧
    尤其是蘊含著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老話,涵蓋了農村的方方面面。這些俗語對為人之道、農事生產、生活細節、諸事宜忌等方面,都有涉及。看似簡單的俗語,傳承下來的是老輩人的經驗結晶,更是生活智慧的歷史沉澱。古人把發生過的總結成經驗智慧,濃縮成一句話,生動易懂,不過在社會發展中一些俗語慢慢不被人記得,大家記得大概,不記得全部,但其實很多不被記住的才是精華。
  • 俗語「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鮮為人知
    在明清的小說中,有四本書因為其所講述的故事頗為深刻,同時所用的語言又頗為簡單,能夠為雅俗共賞,於是流傳天下,其影響範圍極廣,這四本書便是被後世稱為「四大名著」的《水滸》、《三國》、《西遊》、《紅樓》。也正是因為這四本書的讀者極多,所以慢慢地便因此而衍生出了一句俗語「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這一話流傳也極廣,被很多人引以為至理名言,但其實此句的下半句才是精華,只是卻鮮為人知,而知道其中道理的人就更少了。
  • 其實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龜」的下半句才是精華,道盡世間人性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蘊,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但其中寓意恐怕大多失傳。特別是古人總結出的很多俗語,它們言簡意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反映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諸多經驗和願望,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大家都知道「千年王八萬年龜」,但是又有誰知道他的下一句才是精華,道盡人性百態!
  • 「恩愛夫妻不到頭」啥意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很少有人知道!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在我國俗語文化中,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一直在我們的腦海中久久留存,因為這些民間的俗語,是生活中的智慧結晶,都是古人們不斷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 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啥意思?下半句更加經典
    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啥意思?下半句更加經典中國文化傳承千年至今,經歷大浪淘沙,去除糟粕之後留下來的儘是精華。世人只覺得詩詞文賦是瑰寶,殊不知民間的俗語、民諺更傳承久遠的精神財富,畢竟都是老祖宗們在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
  • 看到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的下半句,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俗語作為中華民族5000年發展出來的熟語之一,作為一種約定俗成並且廣泛流行,而且形象精煉的語句,來表現出生活中的一些哲理或者說是道理。一般情況下俗語都是朗朗上口的,都是老人的智慧千年流傳下來的,所以一般都會說個「老話說得好」,今天這句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也是很有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現在我們這個社會中的文化遺產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也有許多關於農業或者生活方面的諺語或者俗語。其實這個是說得很有道理的,平時多加留意你都可以發現。現在也有很多的老人們會拿著一些俗語去教育自己的後輩們,根據這一現象,衍生出了一句俗語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很多的年輕人在經歷過之後,無不敢相信這句俗語的能力是有多麼的強大。而今天子曰也給大家帶來一句俗語,這句俗語也是十分的有智慧,你看看在理嗎?
  • 農村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裡面的道理還挺有意思
    農村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裡面的道理還挺有意思觀古今故事,到如史我聞,人生哲理,古今智慧,與您分享。在中國農村有非常多的經典俗語,讓人回味無窮。其中有一些俗語可以指導生活實踐,還有一些俗語非常的有趣,是農民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
  • 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啥意思,有道理嗎?聽聽老農咋說
    但是如果是遠鄉客,不熟悉當地情況的情況下,是否也能簡單的判別一個家庭是否有錢?能不能看出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怎麼樣?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句俗語,就是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雖然說並不一定完全準確,但確實很有道理,也體現了老一輩人觀察生活的細緻。這句俗語叫做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
  • 俗語:「廟小妖風大」,下半句大多數人不知,教你四個做人的道理
    俗語是我國勞動人民根據多年的生活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一種優秀的文化形式,俗語用簡單易懂的詞語揭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俗語不僅生動有趣,並且非常實用。有一句俗語「廟小妖風大」就是用於指導人際交往的俗語。首先,從字面的意思來看,這句俗語就是說,如果廟宇太小了,一些稍微有一點本領的妖怪就鎮不住了,廟裡的妖氣就會很大。引申到現在的職場中,一些小的單位,往往不良風氣會很嚴重。這是因為,在相對小的圈子裡,往往更容易引起勾心鬥角,為了一些很小的利益,都會爭得雞飛狗跳。一些大一些的單位,一些鼠肚雞腸的人反而不敢隨便造次,這是因為,一旦他們的陰謀詭計被人們拆穿,他就在單位就混不下去了。
  • 農村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其實還有後半句,道出了人性險惡
    老輩人留給後人的財富,不僅有物質方面的,更為珍貴的還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這其中包括了老一輩人在長期農耕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俗語老話,告訴了我們很多的道理,像是農村俗語「男無性鐵無鋼,女無性爛如麻」,就告訴我們無論男女都要有自己的個性或者性格,做人做事要有主見。
  • 農村俗語「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俗語「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這樣解釋合理嗎?歡迎補充指正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民間俗話,這些俗話都是農民群眾在實際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智慧,經過時代的變遷和時間的洗禮,經久不衰,這些流下來的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俗語,讀來詼諧幽默卻又富含哲理,談笑之間,就把一個活生生的道理為你陳列於眼前。
  • 「千年王八萬年龜」下半句是什麼?比烏龜還玄乎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個成語典故,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的底蘊很深,總是能夠出現很多非常經典的成語典故,比如說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個成語,那就是千年王八萬年龜,可是很多人只知道這個上半句,卻不知道下半句。
  • 俗語「狼怕拖,狗怕蹲」,有道理嗎?為什麼狼與狗差別這麼大?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狼怕拖,狗怕蹲」,有道理嗎?為什麼狼與狗差別這麼大?曾經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一條中華田園犬,它們吃著剩飯剩菜,卻是農民最可靠的朋友。除此之外,狼也是人們懼怕的一種野獸,它們狡詐兇殘,然而農民卻有對付狼是「土辦法」。有一種說法就是:「狼怕拖,狗怕蹲」,這句俗語有什麼道理嗎?首先,「狼怕拖」究竟「拖」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並不是罵人的,而且它的下半句更精闢
    莊子這裡所用的冥靈其實就是代指「龜」,說它們有長達千年的壽命。因為自古以來,大家都是希望自己能夠健康長壽的。尋求長壽幾乎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心願,加上一些特有的思想觀念,古時中國人就把龜當作長壽的象徵。《史記·龜策》一書中,司馬遷就寫到,家中能夠得到龜的人,一定能大富大貴,發財致富。
  • 老話「女人當家,房倒屋塌」是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
    很多俗語更是膾炙人口,讀上好幾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老祖宗發明的這些俗語,都是他們的經驗之談,充滿著智慧的結晶。雖然平淡無奇,卻總能給人們以啟迪,正是由於這樣,俗語在民間才十分的盛行。在我國古代,都是有著嚴格等級制度劃分的封建社會,對三綱五常和禮義廉恥都有著很多規定,尤其對中國的女性,更是禁錮她們的思想。古人要求女人要恪守本分,不要多管閒事,在家庭中也禁止女性掌權。
  • 老人言:「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其實還有下半句,更是大智慧
    所以留下了很多有智慧的俗語格言,這些口口相傳的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去領悟。老人言:"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其實還有下半句,更是大智慧「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這句話十分的經典,但是人們不知道是他還有一個經典的下半句。那就是:「一朝學會狗攆兔,從此踏上不歸路。」可能大家還不是很能理解,老人們為什麼這樣看待這幾種愛好,並對其有這樣深邃的見解呢?
  • 聽聽農民說的這句俗語,就明白了
    在農村地區,流傳著不少的俗話俗語,老人很喜歡說,因為很多俗語裡面都蘊含著道理,直到如今也是非常受用的。年輕人有可能聽不太懂,不過只要一解釋那就知曉意思了。很多俗語都是跟生活相關,都是長久的經驗留下來的總結話語。比如這句,老人喜歡說的:燕子不進愁家之門,這句話真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