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落
娛評人,影評人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重振旗鼓的消息,聽來的確讓人振奮,他們打算用三年時間,初步復興美影廠,將《黑貓警長》《大鬧天宮》等銀幕形象進行再加工,使之重返大銀幕,並推出全新的動畫品牌《大耳朵圖圖》。曾經滋養過幾代人的美影廠,在新時代,謀求新出發。
美影廠成立於1957年,當時在夏衍的邀請下,在東北電影製片廠(今長影)美術片組擔任組長的盛特偉,帶著一支20多人的隊伍,從長春來到上海,在上海成立了美術電影製片廠,擔任領導和製片工作。
一個重大的成就,在1960年代出現,1960年,陳毅參觀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會後提出:「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特偉和錢家駿合作,在不久之後拍攝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這部作品將水墨畫的技法和意境引入動畫製作,打破了動畫片「單線平塗」的手法,是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動畫作品,給世界動畫界以震撼。
「文革」後,特偉重返工作崗位,重振美影廠,美影廠的又一個黃金時代隨之到來。特偉主持下的美影廠,推出無數佳作,如《哪吒鬧海》(1979年)、《三個和尚》(1980年)、《猴子撈月》(1981年)、《金猴降妖》(1984年)、《邋遢大王》(1987年)、《葫蘆兄弟》(1987年)等。自1957年成立以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作品在國外榮獲過200多個大小獎項。這些作品,也確立了「中國學派」在世界動畫中的重要地位,更滋養了幾代中國人,美影廠和其作品,已成為中國心靈的一部分,要讓人明白何謂「中國」。
不過,在這個時代,探討美影廠的未來時,我們不妨把目光投向迪士尼,隨即可以看出,迪士尼的每一次進展,都和及時採用新技術有關,每一步擴張,都是成功摘取了人類最新技術果實的結果。迪士尼公司如果供著一座神,絕對不是財神,他們頂禮膜拜的大神,是影像技術之神,它的每一次大動作,其實都和影像技術的革新緊密相關,它的每一次決策,都踏在技術進步的節點上。
以技術進步為核心,以商業增值點建設為手段,輔以藝術包裝,是迪士尼的成功秘訣。僅僅安於做技術工人不行,單純做商人也不行,是工人加商人也不行,還得是一半藝術家。當然,還得加上一點運氣,一點宿命的因由……總之,迪士尼是藉助3D之翼,迎來全面振興。
這也是美影廠過去曾獲得的輝煌來歷,也是未來必然要參照的方向。故事遲早會講完,甚至可以說,故事已經講完了,而只有技術常新,緊跟技術進步,才是解決故事創意匱乏的唯一方法。不論孫悟空,還是黑貓警長,在進入新的時代時,必然要和美影廠的其他形象一起,接受新技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