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小感冒竟被送進重症監護室 家長質疑醫院

2020-12-05 湖南在線
家長質疑新生兒重症監護「小題大作」:醫生們只盯著我們的錢
專家:早產兒、多胎兒,窒息、缺血缺氧嬰兒才有必要住監護室

    儀器上有規律的發出嘀嘀的警報, 身穿隔離服的醫生護士不停地查看數據,嬰兒躺在藍光溫箱內……這裡,就是被稱為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病房,它是危重病嬰、醫生與死神角力的賽場。 

    如今,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已幾乎遍布湖南所有二甲醫院。然而在經濟效益等原因的驅動下,一些奇怪的「現象」也紛紛衍生:有的醫院孩子一出生就要送進監護室「觀察」,而有的醫院孩子哭鬧、發熱也需進監護室,還有的醫院明明孩子病情好轉,還不讓出院。因此不少市民產生了疑問:到底哪些新生兒需要住進監護室? 

    ■記者 劉璋景 實習生 王顏娟

    【事件】 只因哭聲小,孩子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今年4月,周先生的老婆在寧鄉縣人民醫院生孩子。兒子出生後,護士就直接把小孩送到了重症監護室,並告之小孩情況不好,需要「觀察」。周先生追問,到底小孩是什麼問題?醫生說,可能是缺氧,哭的聲音不響亮。就這樣,周先生又交了3000元的相關費用。

    既然是重症監護室,小孩的病情應該是極為嚴重,但是,具體是什麼病,醫生卻沒有回答。兩天後,周先生強行出院,將孩子抱到了長沙市區,醫生診斷說,只是有點感冒。

    「我的孩子出生後就得了新生兒肺炎。現在重症監護室,已經三天了。」長沙的文女士問:孩子到底該不該進、何時進重症監護室,醫院到底有沒有一個標準? 

    【釋疑】 到底哪些新生兒需進重症室

    到底什麼病人才需要收治到重症監護室呢?「一般收治早產兒、多胎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及其他病情危重的新生兒。」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新生兒科楊成華教授指出,通過專業監護人員及設備,這些病情危重嬰兒可以得到及時治療和護理。

    而在長沙市某婦幼醫院重症監護室記者看到,這裡的寶寶大部分都是因為黃疸偏高、驚厥而被收進重症監護室的,其中幾名剛辦完出院手續的嬰兒,住院一周花費都是五六千元。一位護士直言,黃疸「不正常」,甚至感冒發燒都成了重症監護室針對的主要病症了。

    記者採訪獲悉,目前在長沙市的一家二甲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住院一天僅吸氧、睡保溫床兩項花費就超過600元。其它如心電監護、護理等費用都超過10元每小時,而這樣的收費在三甲醫院更高。一位父親直呼:「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不是監護重症,而是瞄準寶寶爸媽兜裡的錢。」

    【調查】 沒專科醫生也「上馬」重症監護

    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不但遍布湖南所有二甲醫院,不少民營醫院也投入巨資建設,但專業的監護人員配備卻完全跟不上。

    「硬體條件容易滿足,但是軟體卻成了最大難題。」湘雅醫院某知名兒科專家指出,目前大多數基層醫院所謂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都只是空有硬體,但是「軟體」,也就是相應的嬰兒重症監護專業人員卻根本無配備或配備不足。 

    「近幾次全省婦產科室技術考評,結果發現許多醫院嶄新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裡僅有先進的儀器,但是卻根本沒有任何專業人員,當需要啟用時,院方竟然打算臨時召個醫生上陣。」

    專家呼籲

    父母嬰兒都「受傷」,應為重症監護立規矩

    「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中接受治療的危重新生兒約 90 %結果良好,而這些患兒的父母 100 %都在此過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楊成華教授曾指出,醫療是一個特殊的「半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監管不可或缺。

    專家認為,危重病嬰兒進重症監護病房進行治療是有必要,但另一方面,重症監護病房不見得是嬰兒的「久留之地」。在重症監護病房裡的各種人體臟器、系統的支持儀器都有一定的使用標準,在病人不需要時一定要儘早撤掉。以藍光照射機為例,如果操作人員使用不恰當,將會對嬰兒的皮膚造成損害。

相關焦點

  • 晉江一市民一個月吃了九百多顆「蜈蚣丸」 被送進重症監護室
    這個春節,他被緊急送進重症監護室,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一個月吃了九百多顆「蜈蚣丸」­  18號凌晨4點多,一名特殊的病患被送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救治。這名病患今年53歲,來自晉江安海。當時,他的臉色發黑,一動就咳嗽,尿液竟是醬油色的。經過檢查,醫生發現病患曾吃了一種名為「五蜈蚣」的止咳丸。
  • 一女士臀部被恙蟲叮咬,送進重症監護室!
    6月以來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接連接診了四例恙蟲病患者其中有兩位還一度住進了重症監護室。那麼,恙蟲病該如何辨別?人怎麼會染上恙蟲病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50歲的李女士因為出現呼吸循環衰竭被醫院收治進了重症監護室搶救,令李女士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平時很健康
  • 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籤訂共建協議後,密雲區有了首個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密雲區醫院近日添了一個嶄新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為呱呱墜地的小嬰兒提供了更好的醫療保障。這一改變得益於上個月密雲區政府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籤訂的密雲區醫院深度融合統籌共建協議。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在新建成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裡,首例收治的早產兒正在這裡接受全面治療,醫護人員不時在暖箱前巡視,監測患兒的心電圖、體溫、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徵變化。由於此前密雲區沒有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新生兒出生時一旦出現嗆羊水、早產等緊急情況,就需要轉往上級醫院,路途遙遠易耽誤救治時間。
  • 重症監護室病人胃管營養管脫落-
    本報訊患者手術後插著胃管和營養管進了重症監護室,哪知兩根管子意外脫落,最終患者死亡。4月6日,渝中區法院開庭後口頭判決:醫院承擔次要責任,賠償患者家屬2.4萬餘元。市民郭正陽稱,前年7月13日,他的父親進食時胸口梗塞,被渝中區一家知名的三甲醫院診斷為賁門癌。同月22日被推進手術病房。
  • 從輕微咳嗽到重症監護才3天,醫生:千萬別把這個病當感冒治
    我趕過去時,朋友和他老婆正在兒科重症監護室外,他老婆的眼睛裡還泛著淚花。大致了解了下情況。朋友的兒子才8個月大,卻發生了嚴重的肺部炎症,伴隨呼吸衰竭,正在使用簡易呼吸機幫助呼吸。其實前幾天,他就和我提起過,他兒子有點感冒症狀。我當時建議他帶孩子來醫院看看。
  • 「他還清醒著呢,為什麼轉重症監護室?」
    從急診送過來一位「高血壓腦出血」病人,醫生根據病人的基本情況綜合評估後把他安排在了重症監護室。誰知,到了監護室之後,家屬卻遲遲不讓把病人從平車移到病床。問明原因才得知,原來家屬正在與醫生較勁,他們單方面認為病人此時處於清醒狀態,並沒有什麼生命危險,因此就不應該住在重症監護室,而是應該住在出入沒有任何管制、相對隨便一點的普通病房。
  • 女子因感冒看病,卻在重症監護室待了20天,醫生說:幸虧來得及時
    「之前她說自己感冒了渾身不舒服,便帶她去打了一針、吃上藥,以為這樣應該就好了。」童女士的丈夫易先生告訴我,萬萬沒想到,他們以為的「感冒」卻險些要了妻子的命。易先生回顧:「那天天氣挺熱的,妻子便換上夏裝,沒想到溫差作祟,妻子下班回家就開始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一測竟還發熱。」
  • 視頻|探訪河北一醫院新冠重症監護室,醫護為患者拍背擦痰
    視頻|探訪河北一醫院新冠重症監護室,醫護為患者拍背擦痰 張鵬軍/@央視新聞 2021-01-14 16:43
  • 雲南省阜外醫院「愛心接力」 兩歲重症先心患兒重獲「心」生
    正是這份會診邀請函,拉開了兩家醫院的生命接力,也為小婷婷重新點燃「生命之光」。  小婷婷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她從一出生就比別的孩子瘦小,常患感冒和肺炎,活動量也比別的孩子少很多。2020年6月,小婷婷又因為「感冒」而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全身水腫,極度虛弱等症狀。  2020年6月10日凌晨,小婷婷被緊急送到市內某院搶救。
  • 吉林動畫學院一女生躺重症監護室快一年,只因被蚊子...
    本文原標題:《吉林動畫學院一女生躺重症監護室快一年,只因被蚊子咬了一口……》新朋友戳 藍字關注我們哦!前一天去醫院就診她還能走住院第二天出現吞咽困難緊接著笫三天出現呼吸衰竭王衍玲直到半個月後才確診患上的是流行性乙型腦炎起因是被蚊子叮了個包從此,這個20歲的花季少女開始常住醫院重症監護室已經11個月女孩患流行性乙型腦炎一查竟是蚊子惹的禍
  • 泉州14歲少女誤喝劇毒農藥百草枯 在重症監護室已5天
    百草枯是一種劇毒農藥,碰上一點點都可能致命。然而,家住安溪縣蘆田鎮的14歲少女小麗卻不小心喝了一大口。結果,至今還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治療。上午11:00,記者來到泉州180醫院時,楊金和夫婦正在重症監護室門口苦苦地守候。他們的女兒,今年14歲小麗的入院治療已經5天了,雖說情況有些好轉,但依然還在處在危險期。楊金和夫婦有三個孩子,小麗是最大的一個。
  • 河北8歲男孩患重病住進重症監護室 30天書寫感人日記
    核心提示: 「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你們不(要)cao(操)心(我的病)……」「兒子,你不要害怕,爸媽就在外邊守著你等著你……」省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的大門隔斷了父母與重病兒子見面的機會,卻隔不斷父母與兒子的綿綿之愛。父母把鼓勵寫在本子上,通過護士送進去;懂事的8歲兒子把思念、安慰也寫在本子上,通過護士送出來。
  • 「現在還看不到盡頭」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醫生用鏡頭記錄重症監護室...
    當地一名參與救治的醫生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了目前重症監護病房的現狀,他還呼籲民眾能遵守防疫要求,儘早結束這「看不到盡頭」的悲慘一幕。 美國 英特格裡斯西南醫療中心感染科主任 大衛·尚索姆: 今天我要去醫院照顧一些病人,現在醫院越來越滿,重症監護室滿員了,我們所有的設施都在運轉,勉強能應付今天的挑戰。
  • 戰「疫」一線日記:記錄我在市公衛救治中心重症監護室的20天
    編者按: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長沙市第四醫院心血管一科副主任醫師費愛科主動向院領導請纓,前往市公衛救治中心支援:「我是心血管一科CCU醫生,又是一名黨員,守護生命是我的責任!」2月24日,作為醫院馳援市公衛救治中心的醫療隊成員之一,費愛科義無反顧地踏上徵程,用實際行動踐行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又忙了一個通宵,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不覺疲憊,相反腳步有些輕鬆。這些天,陸續有病人轉到普通病房,真替他們高興。不知不覺,我在市公衛救治中心重症病房工作已經20天了。還記得,那是2月24日,我接到通知奔赴市公衛救治中心(市一醫院北院)支援抗疫一線。
  • 農婦遭蜱蟲咬誤當感冒 醫院3次下病危通知書(圖)
    正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搶救的農婦張桂芳  小小蜱蟲,又在傷人。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獲悉,麻城一五旬農婦半個多月前被蜱蟲咬傷,花去治療費十多萬元,目前仍在武漢協和醫院重症監護室(ICU)搶救,掙扎在生死線上。  遭蜱蟲咬誤以為得了感冒  昨日是母親節,但身為女兒的丁海霞卻痛苦萬分,因為她的母親張桂芳正躺在ICU的病床上。  張桂芳今年51歲,是麻城市乘馬崗鎮石槽衝村丁家垸的農民。
  • 重症監護室裡的「劉一針」:穿3層防護服 戴3層手套 靜脈穿刺一針成功
    說起「劉一針」這個名字,在濟南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室裡,人人都知道這是稱呼的主管護師劉兆奇。在這次馳援湖北工作中,「劉一針」的針法起了很大的作用。 「劉一針」的技術獲患者點讚 別看他是一名男護士,他的穿刺技術卻出奇的好,由於重症監護室都是危重患者,除了深靜脈置管外,靜脈留置針也必不可少。
  • 男孩小區內摔傷重症監護室待80多天 事發小區以沒錢為由拖延賠償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實習記者 李陽煜)8月9日下午15:00時,文建朝從樓道裡的座椅上起身,來到重症監護室門口,此時護士正將一張患者病情通報表放入紙槽中。文建朝用手指著表格往下數到6號床的位置,「文順康,昏迷,體溫37.4度……」,他看著表格裡的每一個字,生怕錯過了任何一點信息。文順康是文建朝的兒子,今年6歲,正在幼兒園上大班。
  • 老人一口吞下家人遞來的藥片,卻進了重症監護室
    最近醫院就接診了一名80多歲的老大爺,他誤吞的不是我們常見的魚刺、果核等,而是不小心被裹著鋁箔的藥片卡在了喉嚨裡。老大爺的老伴告訴記者,當時她的女兒在準備藥的時候,把還沒有拆鋁箔的藥片交到了大爺的手上,老大爺拿著盒子一倒就倒進嘴巴,喝了一口水後把藥全部吞了。最後發現有一顆藥片卡在老人喉嚨裡咽不下,也吐不出。
  • 「抗洪勇士」冒小馳終於轉出重症監護室!
    作者 | 童祖靜、李星、黃遠輝圖片 | 黃小鉗、張文舉、祖思文經過醫院連續16天的精心救治,「抗洪勇士」冒小馳終於脫離危險,病情趨於平穩,於8月7日上午11點半從ICU(重症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
  • 重症監護室的「陪護爸爸」 三年寫滿30多本住院日記
    重症監護室的「陪護爸爸」三年寫滿30多本住院日記梁所高正在照顧兒子梁所高梁所高的住院日記梁所高正在照顧兒子下午5時,廣東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心內科的重症監護室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實習生何思妍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杜安娜 實習生何思妍今年54歲的梁所高身材瘦削,頭髮快白完了,像個小老頭。躺在病床上的阿樂正在玩手機,臉色蒼白。由於做了氣管切開手術,他無法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