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大咖!11位教授當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首屆「華西終身...

2021-01-13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丹)6月6日下午4:30,11位教授當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首屆「華西終身教授」,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是88歲的胡廷澤教授,年齡最小的是66歲的裴福興教授,此次被評選出的11位教授都是各自領域、全國範圍的標誌性人物,多人是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為推動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的發展,傳承「家國情懷、平民情感、休休有容、革故鼎新」的華西文化,近日,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開展了首屆「華西終身教授」評選。6月6日下午,首屆「華西終身教授」頒獎大會在臨床教學樓多功能廳召開。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教授、黨委書記張偉教授等全體院領導及全院近400名教授參加頒獎儀式。「華西終身教授」是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的最高學術榮譽,授予在專業領域做出傑出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專家學者。此次被評選出的11位教授都是各自領域、全國範圍的標誌性人物。他們是所在專業領域公認的一流學者,在本學科的創立、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具有寬廣的學術胸懷、高深的學術造詣,為學院/醫院的醫療、教學和科研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臺下400名年輕教授

作為「華西終身教授」,今後,他們將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持續關注本學科國際、國內發展最新動向,為學科重點發展方向提供建議,指導學科發展;積極培養人才,指導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11位「華西終身教授」名單及簡介:

胡廷澤:

1955年大學醫學院畢業,分配到華西醫院外科從事醫療、教學、科研至今,已整整63年。1960年10月在華西醫院創建小兒外科,是該科的創始人、奠基人、學術帶頭人,使華西小兒外科從無到有逐漸壯大。曾任大外科教學主任,1982年外科各科獨立之後,一直擔任小兒外科主任。1978年起獲批准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87年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帶畢業24名研究生,他們現在多為教授、博導、院長。被四川省教委評為「優秀研究生指導老師」。

發表醫學科研論文200餘篇,含多篇SCI。主編出版了《現代小兒外科手術學》,是《小兒胸部外科學》主編之一,其餘參編十餘部專業書。「漏鬥胸的病理生理及手術研究」及「小兒胃食管返流」均多次獲省市一、二、三等科技進步獎。其中漏鬥胸的研究還被選入《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選》並獲證書。

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及證書;被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會聘為「終身教授」;獲四川省醫療衛生「終身成就獎」;獲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會「終身成就獎」;經中華醫學會批准,全國小兒胸心學組授予:「小兒胸心外科終身成就獎」。

閔鵬秋:

1955年7月四川醫學院畢業留院工作至今。於1997-2001年擔任中華放射學會副主任委員兼腹部放射學專業委員會(當時曾稱學組)第二屆主任委員。作為負責人,1988-2002年,在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先後對國際腹部放射學界關於腹膜腔及腹膜後間隙放射解剖學中存在的爭議及熱點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發表論文160餘篇,參加專著教材章節編寫16冊,主編2冊。

在國內率先開展並推廣腹膜腔及腹膜後間隙放射學診斷這一亞學科,提高了該領域疾病放射學診斷水平,對我國腹部放射學事業的發展,尤其在腹部放射解剖學亞專業在我國的引進、創立、推動、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先驅者、引領者、促進者的重要作用,是我國放射學界公認的腹部放射學資深專家。

黃明生:

1957年6月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醫學本科,1957年9月至1997年9月就職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2002年3月至今退休返聘,承擔門診、查房、教學督導等工作。

1993年黃教授被國家教委聘為博士生導師。直至2007年黃教授從教50周年時,黃教授已培養碩士生8名、博士生9名。由於黃教授是麻醉品專家委員會委員,其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大多從事藥物依賴方面研究,較為突出的一名研究生系國內最早研究興奮劑的學者,其「冰毒」甲基苯丙胺曾獲得兩項國家專利,並受邀出席了多次國際會議。另一名研究生關於海洛因基礎研究曾獲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黃教授領導及指導進行了多項研究,曾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編《精神疾病診療手冊》,參編著作4本。1996年-2000年共發表論文37篇。2006年獲社會公益獎。曾獲(惠氏)傑出精神科醫師獎,2017年獲四川省醫療衛生終身成就獎。

陳文彬:

1955年來院至今,先後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30餘篇。主編《呼吸病學》《臨床藥物治療學》等專著、主編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診斷學》《內科學實習醫師手冊》等16部,合編專著40餘部。完成國家「九五」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省部級課題共9項。

「低氧性肺動脈高壓發病中鉀通道及促細胞生長因子的作用及防治研究」榮獲2001年(首屆)中華醫學會科技獎貳等獎;多個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主編的《臨床藥物治療學》、《內科學實習醫師手冊》(第一版)分別被1990年、2000年優秀教材一等獎;《診斷學》第6版榮獲2005年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二等獎;多次獲得四川省衛生廳、醫學會及成都市科協優秀科研論文獎。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和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四川省學術及科技帶頭人;榮獲第五屆「中國呼吸醫師獎」;榮獲四川大學2000-2002年度優秀教師二等獎;榮獲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傑出貢獻獎;榮獲四川省醫學會和四川省醫師協會首屆「醫學終身成就獎」。

李秀鈞:

1961年6月畢業於四川醫學院醫療系本科,留院工作至今。1993年為國務院第5批博士導師。同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在國內外,首次從環境因素誘導肥胖及糖尿病大鼠模型證明胰島素α細胞存在胰島素抵抗,同時證明2型糖尿病胰島α、β細胞胰島素抵抗及外周胰島素抵抗並存。首次提出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一元論」的學說。1993年創建我院內分泌學科博士點,為國務院第五批博士點和博士生導師,為我院大內科第2博士點。培養博士生17名、碩士生26名。

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20餘篇。主、參編專著39本。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多次獲省科技進步獎。 2009年獲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傑出貢獻獎,2013年獲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第二屆終身成就獎。2016年獲四川省衛生和計生委醫療終身成就獎。

楊宇如:

1961年畢業於四川醫學院並從事外科專業,1976年開始從事泌尿外科臨床、科研、教學工作。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從事泌尿外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四十餘年,對泌尿系統和男性生殖系統常見疾病及疑、難、危、重症的診斷與治療有豐富經驗。是我國西南地區泌尿外科的學科帶頭人,在經尿道手術及泌尿系疑難腫瘤的治療方面有精深的造詣,是華西泌尿外科的重要奠基人,為華西泌尿外科學科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已培養碩士14人、博士研究生24人。先後在國內外醫學雜誌發表或參與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主持和參與全國及部、省級有關泌尿系腫瘤、腎移植及男性生殖等方面科研課題十餘項,曾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雷秉鈞:

在學院/院從事傳染病領域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50餘年,為我院傳染病學學科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在全國感染病學界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作為全國知名的傳染病學專家,參與組織了我省乃至全國多次重大疫情的防治工作,鉤體病的防治獲衛生部科技一等獎。多次獲得國家級及省級表彰。從1985年始參加我國臨床流行病學的推廣及教育工作,並先後獲得四川省及國家教委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主編感染病學手冊,參編傳染病學統編教材及參考書。先後參加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等8項重點課題研究,並獲得多項國家級及省級獎項。先後發表論文50餘篇。

先後獲得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終身貢獻獎,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終身成就獎,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終身成就獎,四川省衛生計生委終身成就獎,四川省中醫藥局終身成就獎。

嚴律南:

嚴律南教授在肝移植方面,施行了國內第一例成人活體肝移植及活體雙供肝肝移植,建立了一系列保證活體供者安全的評估標準及規範,施行活體肝移植近400餘例,至今成為國內活體肝移植的領頭羊。創建了國內醫院中最強的肝外科團隊,含八位博導教授,均有各自的獨特的創新的臨床研究方向,對醫院普外科目前排列全國第三的地位,作出了最突出的貢獻。在肝切除方面在國際上首創了:格氏鞘外簡易半肝血流阻斷技術,勾扎法斷肝,轉流下切肝,體外肝切除,肝後腔靜脈切除重建等高難複雜技術。

獲得多項國家級課題並取得大量科研成果: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科技部重大專項、十一五、十二五課題、臨床學科重點建設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研究。陸續共承擔了國家和省級課題共計69項。5. 發表SCI論文150餘篇,川大B級期刊論文9篇,最高影響因子達12分,主編出版了英文版"肝臟外科手術技術"等五本專著。培養博士碩士共100餘名。2003年四川省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四川省五一勞動模範、四川省醫療衛生終生成就獎。

張肇達:

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衛生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等多個獎項;被國務院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衛生部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匡安仁:

1984年華西醫科大學畢業後留院,作為第一研究方向第一學術帶頭人申請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國家重點學科(教育部),是國內4個重點學科中唯一由核醫學牽頭的重點學科。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核醫學》第一版、第二版。作為副主編或編委參與10多部教材編寫。作為編委參與2010版及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編寫。

《核醫學診療指南》常務副主編,《核醫學操作規範》副主編。獲得國家自然基金科研項目8項。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4篇B級刊物發表。作為主研獲得科研成果省部級一等獎2項、2等將4項、3等獎2項。

作為負責人主辦19屆國家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核素治療」,在全國推廣普及、規範提高核素治療,確立了華西核醫學這一領域國內的領先地位。作為主要奠基人之一籌備成立了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並擔任第一屆第二屆副會長作為主要奠基人籌備成立了四川省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並擔任第一屆主任委員。

裴福興:

1977年至今,曾任華西醫科大學附院 副院長,華西醫院骨科主任,華西醫院骨科學科主任。1997年從美國麻省總醫院學習回國創建關節外科亞專業,20多年來使華西醫院關節外科成為國外知名,國內領先的亞專業,同時建立了骨科手術技能培訓中心,每年培訓骨科醫生300多人次。承擔了科技支撐項目《大骨節病綜合防治》項目的主要子課題《大骨節病的早期診斷與診治》,負責國家衛計委行業科研專項《關節置換術安全性與效果評價》,做骨科手術加速康復的倡導者和領導者,主持制定了骨科手術加速康復專家共識、指南7個。已在全國推廣共識、指南136場次,受眾到2萬多人次。現正在開展「骨科手術加速康復圍術期血液與疼痛管理示範病房」項目。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組織「健走行動」公益慈善手術,讓近百名貧困骨關節病患者重新站立行走。

主編人民衛生出版器官系統整合教材《骨骼運動系統疾病與損傷》,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教材《骨外科學》。主編專著7本,主譯專著4本,發表論文400多篇,SCI76篇,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個,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三等獎1個,主持申報科室成為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骨科學》和衛計委《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歷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第七、八、九屆三屆副主任委員和關節外科學組組長。

相關焦點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原院長王翰章教授逝世,享年98歲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原院長王翰章教授逝世,享年98歲 王翰章據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我國著名口腔醫學教育家、口腔醫院管理專家、口腔頜面外科學家,博士生導師,中國共產黨黨員,國際牙醫師學院傑出院士
  • 川大華西天府醫院明年開診!「重症八仙」的華西康師傅任院長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9月10日,記者從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獲悉,明年(2021年)7月1日開院開診的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確定了書記、院長。其中,饒莉為中共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委員會委員、書記;康焰為中共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委員會委員、副書記、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院長。
  • 時代天使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開展戰略合作
    >注力口腔領域產學研 為中國正畸輸送創新血液9月14日,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華西口腔醫院)-無錫時代天使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籤約儀式成功舉行。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華西口腔醫院)葉玲院長、四川大學教育基金會榮建國秘書長、無錫時代天使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李華敏女士一行出席儀式。
  • 華西往事
    近日,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旗下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自然指數」排名,華西醫院榮登中國醫療機構排名榜首,位列全球第38位——這是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多年來,這家醫院為整個西南地區的民眾,提供了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更在搶險救災中發揮了舉國矚目的作用,承擔了一家公立醫療機構的社會責任。
  • 我院舉行轉化醫學創新與應用暨第四屆華西創新日論壇
    11月3日下午,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轉化醫學創新與應用暨第四屆華西創新日論壇」在厚德樓多功能廳舉行。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四川大學副校長、華西醫學中心主任張林,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心血管研究所所長董爾丹,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於全等領導和專家出席論壇,我院李為民院長、張偉書記及全體在家院領導,以及學院/醫院老領導、終身教授、高端人才、科以上幹部、醫護骨幹、青年科學家俱樂部成員和師生員工代表參加論壇。論壇開幕式由張偉書記主持。
  • 中國夢,華西情!華西喜貓揚帆大健康藍海
    中國夢,華西情   放眼國內,各大醫療院線實力對比,就不得不提到"北協和南華西",華西作為西南片區醫療資源及技術最優的醫院擁有著國內最首屈一指的科研實力,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與信賴。與此同時,最新的中國醫院排行榜顯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科研是中國科研權重最高的醫院,已連續11年位列榜首。
  • 今天是為華西醫院和華西醫務人員點...
    作為非典戰場的老將,今年1月29日,他率領華西醫院專家組進駐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指導該院確診病人的救治工作。他把徵戰非典、甲流感、新冠肺炎等積累的實戰經驗引入抗疫工作,推行「四早」「四集中」和精準篩查、分類診療,有效切斷了傳染源頭,嚴格把控了病人的隔離工作,紮實地做好了早期防疫工作。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立「華西醫生集團」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昨天早訊妹被一句話戳中笑點,不分享有些良心不安:高考前一個星期我是家裡的一級保護動物,考完我是野生動物,分數出來我就TM是個害蟲。這位同學別傷心,找回自信只需換件衣服:
  • 成都華西專家「助孕」會診名額(會診名額有限,搶完為止)成都...
    會診時間:12月19日下午會診專家:謝蜀祥(每周五坐診,聯繫)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教授、華西終身貢獻獎、國家一級專家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屬生殖專科醫院生殖內分泌疾病特邀專家謝蜀祥教授1957年畢業於四川醫學院(華西醫科大學)醫學系
  • 國家口腔醫學中心落戶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
    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封面新聞記者 邱添為進一步完善口腔醫療服務體系頂層設計,構建高效的口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口腔醫學醫療服務能力,國家衛健委決定以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為主體設置國家口腔醫學中心。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華西「王炸」 彰顯抗疫中的中國力量
    團隊故事從武漢到綏芬河到新疆,從成都公共衛生中心到義大利再到非洲,本次疫情,華西醫院始終戰鬥在戰役第一線。9月6日,作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擬表彰先進集體的代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在接受採訪時說,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數千名華西醫院醫護人員與疫情抗爭的結果,「作為醫護人員,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是我們的戰場。」
  • 12月,這些華西醫院專家來內江坐診
    >魏欣( 醫學博士 副教授 )2004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獲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入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於2006年獲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後至華西醫院心內科工作至今曾擔任華西醫院心內科教學秘書,先後參與編寫多部教材及著作,負責大量臨床醫學本科、研究生及留學生的教學工作。主要診治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等各種心血管疾病。12月26日華西醫院心臟內科王勉副教授到六院坐診
  • 川大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做客央視《開講啦》, 醫生把救命視為本能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9月26日晚上10時30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做客央視「開講啦」欄目,在近一個小時的節目裡,李為民為大家分享了華西醫院利用科技力量,提升醫療技術,以及他對於醫學和「守護生命健康」的理解。
  • 華西醫院榮獲全國抗疫先進集體 多名醫生獲得表彰
    據悉,在此次表彰大會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梁宗安教授、重症醫學科康焰教授、醫院感染管理部宗志勇教授、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魏於全院士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同時,梁宗安教授、康焰教授還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 廣安區人民醫院舉行「華西醫院管理培訓班」開班儀式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黨委書記、醫院管理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鄭尚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院管理研究所管理培訓部主任田美蓉,廣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易海燕,區衛計局局長李黎出席了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區人民醫院副院長許啟成主持。
  • 抗擊疫情「重症八仙」之一的康焰任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院長
    康焰官方消息顯示,「重症八仙」之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康焰有了新職務,他已出任中共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委員會委員、副書記、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院長。據微信公號「天府發布」9月10日消息,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即將於明年(2021年)7月1日開院開診,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作為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的辦醫主體,履行政府辦醫職責,負責醫院的投資建設、監管督查、機構設置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接受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委託,全面參與醫院籌建相關工作,項目建成後全面負責醫療業務的管理運營。
  • 華西廈門醫院預計3月封頂
    海西晨報 記者 曾昊然島外集美區又將新增一家大型公立綜合性醫院了!日前,記者從廈門市發改委官方微信公眾號了解到,省、市重點項目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即將封頂,預計 3 月上旬可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封頂,較原計劃提前半個月。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帶來的「欣」希望!
    8月28日,南充市高坪區人民醫院腎內病區舉行了"慢性腎病合併心衰治療"培訓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周莉教授應邀作專題講座,醫院領導、市腎病質控專家陳世金主任醫師出席會議,腎內病區負責人黃丹副主任醫師主持培訓會,腎內病區全體醫護人員參加培訓。歷年來,心腎共病非常常見。
  • 三亞與川大華西醫院合作辦醫
    海南日報三亞1月9日電 (記者李豔玫)1月8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辦醫籤約儀式在三亞市人民醫院舉行,雙方將進行醫、教、研方面的合作。根據合作內容,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主體領辦三亞市人民醫院,以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統籌華西第二醫院、華西口腔醫院和華西第四醫院等相關學科資源進行專科入駐,通過管理、技術輸出的方式,全面提升三亞市人民醫院的技術水平、服務能力、運營管理質效。
  • 剛剛,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正式揭牌!
    小夥伴們,你們時刻掛念的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今天正式揭牌啦!「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揭牌。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的正式揭牌,是我市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史上的重磅大事,也是市委、市政府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