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那些等待時間的人,往往就是在浪費時間的人」。當我們仔細想想也是那麼一回事。人生數載,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誰也耗不起。
很多時候等待時機的同時,自己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也是枉然。與其默默等待,不如努力地提升自己,也是一種創造機會的體現。
看看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是如何看待其中的真理呢?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古人認為多讀書可定是沒有錯法的,同時讀書也是對提升我們自身素養的提升。同時古人認為,人到四十,如果身上有著兩個方面的改變,就有可能要發達了,看看你有沒有?
一、「至長反短,至短反長」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人能夠看到自己的長處,是一件自我認識的初步體現。學會利用自己的長處,做到張弛有度。但不可過分地自信,否則自己擅長的東西,也有可能你的不足,恐釀成大禍。
換言之,如果看到自己的短處,就要去改善它,短處也能轉變成一把有用的「利器」。
俗話說「身不怕動,腦不怕用。」
做事情,不要急於完成,要想思考一下,在行動,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心中所想。
比如你天性善良,看到別人難過,就會去關心,但是過度表現,反而惹來別人的嫌棄和反感。
所以說聰明的人能夠用作恰當的方法,獲得別人的好感。但是真正有志之士,了解別人也會管理自己。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有人明明很努力,但仍然碌碌無為?
大多是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長處,也沒有認清自己的不足之處,盲目努力。
說了這麼多。實際上老祖宗的意思就很明確了:如果你能力不足,就去學習,如果你不了解事實,不要急著做決定。這樣才能有進步。
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沒有跨開的一小步一步是沒辦法達到千裡,沒有小江流,是不能匯聚就成為大江大海。
高樓大廈平地起都是需要一磚一瓦,慢慢壘起來。所以在生活中,無論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要一步一個腳印 ,只有那些真正腳踏實地的人,才會體驗到人生真正的意義,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魯莽躐等,雖多無益。」讀書貴在堅持,活到老學到老,認真品讀一本書籍蘊涵的智慧和哲理。
老祖宗的一言一行都有一定的意義,能留到至今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所以只有我們認真去體會,才能夠真正開拓眼界,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升華。
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要「識」,其次就是「穩」。這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忠告,也是一種珍貴的文化寶藏。
千百年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能夠口口相傳,這其中字字句句都是對生活的經驗和如何做人做事的大智慧。當你對人生感到迷茫,對生活感到無望的時候,不妨翻開老祖宗語錄,細細閱覽,或能找到新的方向。
馮夢龍將民間流傳的各種俗語都記載於這一本《智囊全集》中,還做了詳細的說明,為的就是將中國的俗語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究竟這是一本什麼樣的「奇書」?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智囊全集》包括10個大部、28卷,1238個謀略智慧故事。從先秦到明代的各種小故事,全部正史和筆記、野史,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每個故事,都取自相關歷史人物的事跡,均有史實依據,絕非胡編亂造,取材豐富,也因此又被稱為「小資治通鑑」。
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混的如魚得水,主要還是憑藉著自己的過人智慧以及圓滑的為人處世。他之所以能夠擁有這樣的聰明才智,還要得益於明代鬼才馮夢龍的一部歷史巨作——《智囊全集》。
曾國藩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讀過《智囊全集》的康熙,還認為它是「國之利器」,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幾百年來,無論顯貴還是商賈,無不將《智囊》奉為必讀經典,人稱「小資治通鑑」。看過此書的人說,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趨吉避兇。
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必然涉及為人處世,競爭博弈,溝通勸諫,自保防身,這些你都能從此書中找到靈感和方法。
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都要讀讀《智囊全集》!
其實讀歷史遠比讀小說有趣,可以說一部《智囊全集》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
《智囊全集》版本很多,純文言文的,一般人看起來吃力。我看的這套就很好。有原文和翻譯,只要識字就看得懂。而且有馮夢龍的精彩點評,通俗易懂,看後恍然大悟。看故事,學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全套共6冊,原價399元,現在活動特惠99元就可以拿走!平均一本才十幾塊錢,真的太划算了!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