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到底長什麼樣子?我們所有的人都沒有見過真實實物,從古代至今為止,龍的一切形象,只是我們神話出來的形象,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實物,但是我們中國人卻把龍看出是最吉祥的一種動物,神的化身,今天八鬥給大家講講最像龍的生物,並且存在於這個地球上的一種動物叫做洞螈。
最像龍的動物,卻生活在黑暗世界裡
洞螈,最早是在1768年被奧地利的科學家所發現。它身長只有30釐米,終日生活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裡,見不得光的地方,所以眼睛慢慢地就退化了,基本像個瞎子,所以也被稱為盲螈。為什麼會被稱為最像龍的生物呢?
其實有時候我在想,我國神話傳說中的龍也可能就是根據洞螈的體型相貌畫出來的,洞螈全身是呈灰色型,但也有些粉色,他們是有四肢的,有點類似國外龍的形象。
據科學雜誌報導,洞螈是一種移動非常非常緩慢的動物,他們可以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可以呆七年之久,我們都無法想像,他到底是怎麼吃喝還能存活這麼長時間?而最調皮活躍的洞螈在辦大半年時間也只是挪了30釐米不到,是不是跟我們想像當中的龍有很大的差別呢?畢竟我們傳說中的龍是可以騰雲駕霧,飛龍在天的。
為什麼洞螈會在一個地方呆著用他們去不走動?據科學的調查,他們當年也是非常非常活躍的,只是由於各種環境,食物變化,導致他們不得不在地底下不見得光的地方生存,因為這樣可以大大節約能量,減少能量的損耗,在黑暗的洞穴當中沒有太陽的照射,自然就減少了能量的輸出,由於懶得挪動,洞螈自然而然就養成了這種懶惰的習慣,他們非常適於洞穴環境,可以一動不動,而他們的壽命,大概能達到一個世紀,是不是相當長了。
12.5年才交配一次,數量堪憂
除了移動速度的緩慢,洞螈也是繁衍生殖特別特別慢的一種動物。他們平均12.5年才交配一次,交配一次才生育一次,要等到下一次交配分生育,大半個世紀又過了,所以這種情況就是很容易導致洞螈的滅絕,畢竟生物鏈上繁衍速度越快,繁衍數量越多,就越不容易滅絕。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洞螈的生活環境以及他的繁殖生育能力,導致洞螈數量一直沒有出現增長,岌岌可危,說不定哪天環境在變化,洞螈就消失不見了。
但是作為人類的我們,為了探究洞螈的生存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帶來的影響,惡狠狠地把洞螈帶出洞穴環境,讓他生存在各種不同的環境,測試不同的生命體徵。但是作為一本正經的八鬥來說,這無疑是對動員的一種打擊,一種毀滅性的行為,也是人類的一種自私的行為,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態系統,人與自然的平和、人與動物的平衡,才是讓這個地球最好的一種生存狀態。
看完這洞螈的形象和一些生態體徵,不知道你有沒有另一種想法或見解呢?記得留言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