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娣、念兒、盼娣……」女娃名字的背後,隱藏著父母對弟弟的渴望

2021-01-20 萌孩控

當新生兒出生後,他們都會被父母冠以新的名字,從而用這個身份開展他們新的生命。所以說,名字對孩子至關重要,甚至有不少父母花錢請專業人士取名,就是為了祝願孩子今後順風順水。

可你知道嗎?在一些重男輕女的家庭,很多女孩的名字都是「為男而生」,於她們而言並沒有良好寓意!

一、「招娣、念兒、盼娣……」

知乎上有個很火爆的問題:「那些名字叫招娣、引娣、念兒的女孩們,她們會改名字嗎?」

或許你以為叫這類名字的人微乎其微,畢竟現在這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早已改變,所以說叫這類名字的孩子只是少數!

可你知道嗎?這個問題在知乎上有高達1000多萬的瀏覽量,其中回答人數也有高達2000多人,這些數據足以證明這一現象的嚴重性。

前些年,單位來了個女實習生,為人非常勤快和努力,當時她一報上自己的名字,不出一秒鐘公司的人就記住了她,因為她就是名叫「招娣」女孩們的一員。

招娣來自河南偏遠農村,家裡有3個姐姐,她是老四,下面還有一個弟弟老五。為了生弟弟,家裡窮得一貧如洗,畢竟在那個年代超生家庭付出的代價確實比較嚴重。

聽招娣說,每次媽媽懷孕奶奶都會燒香拜佛保佑生個孫子,結果一次次下來都是孫女,為此奶奶常常罵媽媽是個掃把星!並且在媽媽眼裡,不生個兒子出來自己也會被村裡人嘲笑,於是媽媽也不要命的生娃。

她的姐姐們名字更「奇葩」,大姐叫「盼兒」、二姐叫「念兒」、三姐叫「招兒」。所幸在她之後生了個兒子,為此家人對她和弟弟都還不錯,認為是她給家裡帶來了好風水,而3個姐姐卻不得不早早輟學打工養家。

二、為啥家長給女娃取這類名字,原因有3個

1、家裡人重男輕女

雖然說現在有不少年輕人思想都非常開明,對於生男生女沒有太大講究,可在老一輩人看來生兒子才是家族最重要的事。

如果家族能生兒子的話倒不會給女兒起這種名字,但如果接連幾個都生的是女兒,那麼他們就會給女孩們起男性化的名字,帶有生兒子的強烈盼望。

2、想生兒子給自己養老

現代社會很多人都認為兒子才是給自己養老的最佳人選,而女兒嫁給別人家之後就是潑出去的水,如果老年後還要女兒送終那可能會被人恥笑。所以這些人哪怕前面一再生女兒,他們都會想方設法的生兒子。

3、認為兒子比女兒更重要

為什麼長久以來,家族中兒子的作用都要遠高於女孩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男孩是家族的勞動力,特別是在舊社會種田是種苦力活,一個家族如果男丁興旺,那麼他們家族的勞動力就會更多,這樣肚子才能吃飽飯。

而相比較而言,女性的力量偏弱,很難承擔起這樣的苦力活,所以兒子就比女兒更重要。

三、沒有皇位繼承,父母沒必要重男輕女

1、女兒比兒子更孝順

大家不妨看看現在的家庭,逢年過節大包小包往家裡搬東西的是女兒,生病住院病床前照顧的也是女兒,而兒子則光明正大地打著要工作賺錢的噱頭,一年盡孝也看不到幾次。因此,女兒比兒子確實更貼心,也更懂得體諒父母的不容易。

2、女兒晚年更心疼父母

女人的情感本就生來感性,而男人的情感更偏向理智。所以,為什麼現在的父母更想要女孩呢,原因就在於女兒更心疼父母。要知道,人都有變老的一天,等到自己老無所依時,只有女兒能陪在身邊說說話。

相關焦點

  • 「招娣」「念兒」「少婷」,溫柔的名字背後,隱藏著對弟弟的渴望
    名字不只是一個人的稱呼,也包含了父母對孩子美好的憧憬,然而有些女孩的名字卻是重男輕女的「烙印」,很多女孩的名字都包含著對下一個孩子能是弟弟的期盼和渴望。知乎上有一個提問:被叫做「招娣」「引娣」的女孩們以後準備改名字嗎?
  • 為何叫「招娣、盼娣」的女孩讓人心疼?名字之後是深深的性別歧視
    02隻是,並非所有人的名字寓意都是那麼美好,還有些人,僅從名字上我們便可知道她在家中的地位以及父母對她的態度,比如那些叫做招娣、來娣、盼娣的女孩們。由此可見,劇中徐凱娣出生之後,徐家父母發現她不是個男孩子一定非常的失望,只能將希望寄託於下一個,於是便在大女兒的名字上大做文章,只希望自己的心意可以感動上天,下一個生個兒子。誰料,接下來連生了三個,卻都是不受自己歡迎的女孩,於是便有了招娣(弟)、美娣(弟)、盼娣(弟)。
  • 有弟,子跟,招娣,這些女孩的名字裡,藏著的是父母對兒子的渴望
    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時,往往包含著對孩子的未來或者一生的希望,如有的父母給孩子起名「安」,是希望孩子一生平平安安,有的父母給孩子起名「佳」,是盼望孩子一切美好。然而有些女孩的名字,卻讓她們一說起就心中憤然,因為她們的名字,顯示出的是父母赤裸裸的重男輕女思想。
  • 那些叫「招娣」的女孩決定改名
    天下網商記者 張文婧名字,讓她們飽受嘲笑她非常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從高一入學開始就一直寫成「夢迪」,而父母給她起的名字,是有著一字之差的「夢娣」。政治課上,老師問她,「你父母一定做夢都想要個男孩,所以給你起名叫夢娣,是吧?」她只是尷尬地笑了笑,不知所措。
  • 那些叫做「招娣」「少婷」的姑娘該改名了,溫柔背後藏著多少辛酸
    類似「招娣」,「迎他」這樣美好的名字,卻帶著重男輕女的色彩莫言小說中七個類似「招娣」名字的妹妹記得作家莫言寫過一本小說,其中就有一個橋段,一個叫上官壽喜的人,她有七個女兒,分別叫做來弟、招弟、領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這七個女兒的名字,代表了父母對弟弟的思念和執著。好像父母不生一個兒子就留下了諸多遺憾一樣。
  • 《娘道》盼弟招娣終於回家,隆夫人祈求盼弟招娣原諒自己!
    《娘道》盼弟招娣終於回家,隆夫人祈求盼弟招娣原諒自己!相信很多人最近都在追《娘道》這部電視劇,這部劇到現在為止已經演了一大半了,而且劇中有很多前期讓人疑惑的地方,後來劇情一一展開,大家也都明白了為什麼。
  • 我的名字叫「招娣」、妹妹叫「盼男」,字字讀來皆是血
    但女性的名字文化,每每讀來,卻是字字心酸。「招娣」、「盼男」、「若男」、「少婷」,這些直白名字的背後,藏著的都是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陋習。生了女兒的父母,把生兒子的希望,寄托在下一。所以靠犧牲女兒獨立的名字,去實現他們的願望。這種帶著封建殘餘思想的取名文化,從舊社會到現在,為何一直都存在?
  • 重男輕女惹的禍:我叫X少婷,知道名字含義的那晚,我哭了一夜!
    現在可能不多,過去叫「招娣」的女孩是很常見的,這也是父母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的一種表現。招娣,與「招弟」諧音,給女孩起這個名字,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能生出一個男孩。像「招娣」這類名字,通常帶有濃厚的重男輕女烙印,父母給女兒起這樣的名字,就像在告訴全世界她們並不想你出生,或者說你根本就不是她們想要的孩子。
  • 「招娣」不是「招弟」?女孩名字中的秘密
    蔣南孫的名字,藏著奶奶對「男孫」的一點小心思,但是並沒有影響奶奶對南孫的疼愛和關心!大概奶奶對蔣南孫的心理,就像蔣南孫對她未來的孩子的心理是一樣的:心疼女孩子,覺得女孩子在這個社會生存比較難,如果是個男孩子的話,應該更容易一些吧!蔣南孫的名字讓人們想起了那些名字中帶有各種「di」的姐姐們。曾經有一位同事,她的名字叫「招娣」。
  • 「招娣」改名,說明了啥?
    通常認為,名字包含著父母濃濃的愛與美好的期許,然而,有些名字卻傳遞出父母的不公——「招娣」就是如此。有媒體在全國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發現僅以人口最多的幾大姓為例,起名「招娣」的女性就有好幾千個。更有甚者,在廣東一縣城,30個人的名單中就有12個類似「招娣」的名字。
  • 我叫「招娣」我改了名字,可我改不了命!
    父母給兒女取名字,都是要寄託自己的希望在裡面。給子女取名字叫「勇」,是希望子女長大後勇敢,叫「志」是希望兒女胸懷大志,叫「麗」是希望子女出落得美麗大方……不管這些名字多麼的俗氣,都是父母希望擁有這個名字的孩子好,而名字就是最樸素的愛以希望的形式給對孩子將來一生的印記。如果父母天生認為男孩就是比女孩強,天生就認為「男」是個褒義詞。
  • 「招娣」改名說明啥?中國婦女報:對重男輕女沉痾的「宣戰」
    通常認為,名字包含著父母濃濃的愛與美好的期許,然而,有些名字卻傳遞出父母的不公——「招娣」就是如此。有媒體在全國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發現僅以人口最多的幾大姓為例,起名「招娣」的女性就有好幾千個。更有甚者,在廣東一縣城,30個人的名單中就有12個類似「招娣」的名字。
  • 為什麼叫「招娣」而不是「舒暢」母親的回答讓我絕望
    我和弟弟的名字是爺爺起的,在我小的時候當我開始意識到我名字的含義時,我就一直鬧著要改名。每當我吵著要改名的時候,爺爺都會說沒法改,不能改。我叫做「招娣」弟弟叫做「舒暢」,我倆的名字連起來就是,招來了弟弟,心情開始變得舒暢了。這不是我猜的,這是爺爺親口說的。我真的很討厭他們,雖然是我爺爺取的名字。
  • 一個叫「招娣」的女孩,下定決心去改名
    我清楚地記得,那天傍晚,村裡那個大姐到我家來登記戶籍信息,我奶奶報的,名字也是她取的——招娣。  她解釋是,「古代做大官的,人家的老婆都叫這個名字」。  我叫招娣的邏輯跟別人不太一樣。奶奶並不是因為還想要男孩(那會兒我弟弟都5歲了),就是純粹的重男輕女:  不管家裡有沒有男孩,你作為女孩就是不受歡迎的。
  • 25 歲這年,我終於不叫「招娣」了
    「招娣」、「迎娣」……這些名字都被賦予了「生兒子」的願望,叫這些名字的女孩子,父母好像覺得她們的存在,只是為了等待弟弟的到來。打開公安部的同名人數查詢系統,搜索「招娣」這個名字,叫「張招娣」的你能搜到 3099 人、叫「陳招娣」的有 4067 人,如果算上其他的姓和諧音的名字,在中國你能找到無數個「招娣」。
  • 勝男、招娣、夢楠,人們開始避用這些名字,女孩就得到重視了嗎?
    可是當這個女孩子說了自己的名字後,大家都表示贊同——嗯,你改名字是正確的,你早就應該改名字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女孩子名叫招娣。名字的寓意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名字往往蘊藏了很多寓意。你想孩子平安健康的時候,可能叫他為康康、安安;你想女孩子漂亮可愛,被捧在手心的時候,你可能會把她的名字裡加一個甜或者蕊字。總而言之,孩子的名字裡蘊藏著父母無盡的愛。
  • 《我的青春遇見你》新時代的「渴望」,什麼才是「更好的生活」
    因為該劇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那套萬人空巷的《渴望》,後者描述的就是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兩對年輕人複雜的愛情經歷,描述了時代的變遷,揭示了人們對愛情、親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在父母眼裡,小兒子陳昆是家裡榮譽,大白話叫做「臉面」,家裡人走到哪說到哪;而哥哥陳也反而被涼到了一邊,修路工人家好歹屬於市政,有編制的,在如今叫做「鐵飯碗」,但父母並不以為為然。
  • 你身邊有叫「招娣」的人嗎?請給她們多一點包容,歧視夠多了!
    「招娣」、「迎娣」……這些名字都被賦予了「生兒子」的願望,叫這些名字的女孩子,父母好像覺得她們的存在,只是為了等待弟弟的到來。打開公安部的同名人數查詢系統,搜索「招娣」這個名字,叫「張招娣」的你能搜到 3099 人、叫「陳招娣」的有 4067 人,如果算上其他的姓和諧音的名字,在中國你能找到無數個「招娣」。
  • 奚美娟自述性別崛起:那些叫「招娣」的女孩,後來都怎樣了?
    名字就像一個最短的符號,象徵著父母對我們的殷切期待,但在此時卻滿是對生育男孩的強大渴望,與生女的不滿與厭惡。重男輕女曾是過往百餘年裡,中國女性爭取性別平等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最大的桎梏,但現實如今那些殘舊的封建思想,仍正以新的面貌與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