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在1月14日的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第一臺高溫超速超導磁浮工程樣車已經在13日當天實現下線測試。據了解,這輛磁懸浮列車的理論時速最高能夠達到1000公裡,實際設計的時速大約是620公裡,這樣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高鐵,完全可以稱作超級高鐵了。而隨著時速高達1000公裡的超級磁懸浮列車的出現,美國媒體炸鍋了,國外也有很多網友在激烈爭論,畢竟這樣的速度都快趕上民航客機了。
一直以來,在高鐵和民航之間都存在著一種速度空缺,為了滿足這一需求,磁懸浮列車應運而生將這一空缺填補上,隨著超級磁懸浮的問世,我國的交通體系也算是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從媒體發布的照片來看,超級磁懸浮列車在外形上面同樣有著流線型的身軀,並且充滿了科技感。同時也有一些人好奇,國外的媒體對於這一列車的出現持怎樣的態度和說法。
通過對國外媒體的觀察,外媒以及國外網友對此的評論,大概可以聽出兩種聲音。第一種當然是對我國科技的進步和取得的成就表示大大讚揚,他們很多人認為這是我國在為世界的交通運輸技術做貢獻。而還有一種聲音則是借超級磁懸浮來對美國進行諷刺,勸誡美國一些夜郎自大的人,應該醒醒了。
根據以往的情況,每當我國有新的科技成果出現,美國一些人就會採取冷嘲熱諷的態度來潑髒水,他們通常會認為這些成果完全是通過竊取他們的技術來實現的。但是時間一長,很多外國網友也發現了事實上並不是那麼回事。因為有人發現在專利的註冊數量方面,我國其實已經超越了美國。畢竟有一些技術在美國都沒有出現,那麼又是怎麼竊取的呢?甚至有國外的網友調侃道,難道東方的技術人員是穿越到了未來,獲取了美國在22世紀的科技嗎?如果仔細研究一下磁懸浮的發展歷史,就會發現美國人的這種竊取技術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確實早在1966年,美國有兩位科學家提出了電動懸浮技術方面的發現,但是在這一領域,美國並沒有後續的研究,反而被日本重視了起來。再後來德國率先研製出電磁懸浮技術,因此磁懸浮的科技成果始終沒有出現在美國。與德國和日本不同,我國在磁懸浮方面的技術成果自成一派,更偏向於高溫超導磁懸浮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