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專項調查成果評審會順利召開

2021-01-08 閃電新聞

為全面系統調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綱、蛛形綱等無脊椎野生動物的種類和分布,掌握其主要類群組成、區域食物鏈結構、生態功能發揮等情況。2019年7月,在「2019年第二批林業改革發展資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資金」支持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啟動了「昆蟲專項調查項目」。通過2年多野外調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止目前,編制完成《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專項調查成果報告》及《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常見昆蟲圖鑑》,共鑑定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分布的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基本查清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常見昆蟲類群和分布狀況。

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組織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河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單位相關領域專家對《報告》和《圖鑑》進行評審。會上,項目組對項目開展過程及成果作了詳細的匯報,專家組充分肯定了該項目對祁連山國家公園乃至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科學意義,也為青海省無脊椎動物調查研究開啟了新的徵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此次昆蟲專項調查,組織了全國範圍內昆蟲等無脊椎動物分類相關領域專家對祁連山國家公園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調查,方法正確、技術路線合理、數據翔實可靠,一致同意通過評審。根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物多樣性現狀,專家推測,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範圍內分布昆蟲種類至少在25003000種左右,目前調查只掌握了公園內分布全部種類的1/6。自60年代以來,青海省無脊椎動物本底數據長期未更新,缺乏全面系統的綜合調查。因此,專家建議應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人才培養,強化基礎研究的持續性。同時,專家組對今後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志編撰工作和昆蟲學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專家組認為編撰《昆蟲志》是一項系統、完整、複雜的科學工程,應分類別、分階段、分時段進行,根據目前調查結果,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範圍內鱗翅目、雙翅目昆蟲種類最多,且具有較強的生態環境指示作用,建議首先編撰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志—鱗翅目和雙翅目卷。

下一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將持續開展基礎調查,不斷完善本底資料庫,同時,針對無脊椎動物開展重點區域、重點類群的長期監測研究,為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科研高地」地打造奠定紮實的科學基礎。

(來源:青海新聞網)

責任編輯:賈豐豐

相關焦點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發現國內新記錄昆蟲4種
    2020-12-11 16:39:07 來源: 中國西藏網 舉報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
  • 祁連山國家公園首個荒漠貓專項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今天(3日)發布,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委託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科研團隊的一項調查初步確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分布著較高密度的荒漠貓種群,是現階段我國較容易目擊荒漠貓的區域。調查範圍涉及國家公園內門源回族自治縣老龍灣、祁連縣油葫蘆、天峻縣蘇裡等區域,面積達3000平方公裡。據了解,這次調查中18臺相機9天內共探測荒漠貓13次,工作人員共目擊荒漠貓7次,採集到糞便樣品133份、荒漠貓屍體樣品3次。長期以來,荒漠貓活動隱秘,種群數量較少,如此高的遇見率可以初步確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範圍內荒漠貓分布較廣。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發現中國未記錄的4種昆蟲
    中新社西寧12月7日電 (李江寧)記者7日從祁連山(600720,股吧)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在該管理局組織的「昆蟲專項調查項目」中,截至目前,發現中國未記錄昆蟲4種,均在中國境內為首次發現。共鑑定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分布的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發現昆蟲新種8種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通過2年多野外調查,鑑定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分布的昆蟲及蛛形動物512種,隸屬於18目83科344屬,其中,發現昆蟲新種8種,中國新記錄4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 祁連山國家公園首次專項調查荒漠貓:目擊7次,採集屍體3次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西寧6月29日電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該局委託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科研團隊的一項調查初步確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分布著較高密度的荒漠貓種群,是現階段我國較容易目擊荒漠貓的區域。
  • 祁連山國家公園首次專項調查荒漠貓:目擊7次,採集屍體3次
    新華社西寧6月29日電 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該局委託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科研團隊的一項調查初步確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分布著較高密度的荒漠貓種群,是現階段我國較容易目擊荒漠貓的區域。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是黑頸鶴良好棲息地
    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林業大學郭玉民研究團隊,在取得國家林草局批覆的獵捕15隻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黑頸鶴行政許可後,於7月26日至8月4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了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志工作。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志工作完成
    圖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的黑頸鶴。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攝圖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的黑頸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攝中新網西寧8月9日電 (李江寧)9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林業大學郭玉民研究團隊於7月26日至8月4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了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志工作,調查結果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黑頸鶴種群比較健康,是黑頸鶴良好的棲息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再次拍到五隻荒漠貓
    來源:《綠色中國》雜誌綠色中國北京8月7日電(融媒體記者石盛楠 張志國)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大學開展荒漠貓專項調查時據專家介紹,貓科動物理論上一胎可以孕育2-6隻,但由於食物、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實際能撫養成功的最多2-3隻,此次調查到一隻雌性荒漠貓能成功撫育4隻幼崽的情況實屬罕見,這充分反映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物種食物鏈完整,頂級野生動物食物充足,荒漠貓、雪豹等貓科動物種群繁殖率較高。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完成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志工作
    新華社西寧8月9日電(記者王豔)7月26日至8月4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林業大學郭玉民研究團隊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次開展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志工作,調查到黑頸鶴80隻,其中幼鳥佔33.8%,表明這一區域黑頸鶴種群比較健康,是良好的黑頸鶴棲息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野生動物冬季調查
    為持續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野生動物本底資源調查,從11月下旬開始到12月中旬,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中國林業科學院在國家公園區域內開展冬季獸類和鳥類調查,初步掌握了荒漠貓、斑尾榛雞和血雉等珍稀物種的分布情況。  調查歷時15天、總行程約4700公裡、50餘人參加野外調查。
  • 祁連山國家公園為有蹄類動物摸家底
    為助力青海省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全面掌握祁連山國家公園內珍稀瀕危物種基礎生態學狀況,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我省開展了一系列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調查工作,初步調查青海片區分布有野犛牛、白唇鹿、西藏盤羊、馬鹿、巖羊、馬麝、狍、藏野驢、藏原羚等9種有蹄類動物,為掌握園區內有蹄類動物的數量、分布、棲息地質量及保護威脅等生物學現狀,青海片區啟動了野犛牛等有蹄類動物專項調查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拍到五隻荒漠貓同框畫面
    圖集 新華社西寧8月7日電(記者王豔)近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該局聯合北京大學開展荒漠貓專項調查時,從野外回收的紅外相機數據中發現了一組荒漠貓撫育幼崽的珍貴畫面。畫面中一隻雌性荒漠貓看著4個「孩子」相互打鬧、嬉戲玩耍,4隻幼崽萌態十足。
  • 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正式發布
    王洪波表示,自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以來,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在中改辦、中編辦、國家發改委、國家林草局等部門領導下,在甘肅、青海兩省省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攻堅克難,開拓創新,認真落實好各項試點任務,開展了管理體制機制研究,著手制定法規標準,組織開展本地調查和專項規劃編制,督促兩省開展勘界立標、確權登記等工作,加強試點區自然資源監督
  • 祁連山國家公園錄得瀕危荒漠貓「五貓同框」罕見畫面
    中新社西寧8月6日電 (李江寧)記者6日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大學開展荒漠貓專項調查時,從野外回收的紅外相機數據中發現了一組荒漠貓撫育幼崽的珍貴視頻畫面。
  • 國家林草局發布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情況
    國家林草局發布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情況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各項工作有序推進10月1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情況。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5隻雪豹同框 同時監測到豺與荒漠貓
    中新社西寧3月30日電 (記者 羅雲鵬)記者30日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雪豹本底調查階段性成果通報會上獲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監測到5隻雪豹同框畫面,專家稱全球罕見,同時監測到罕見特有物種豺與荒漠貓。圖為雪豹影像。
  • 「隱身」30年 祁連山青海片區發現野生豺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豺狼虎豹,是猛獸的代表,四者當中,狼、虎、豹為人們所熟知,但「猛獸老大」豺卻一度不見蹤跡。豺,國家二級保護犬科動物,從種群數量和現狀來說,我國豺的瀕危程度比雪豹更高。通過調查監測,2017年在祁連山西端天峻縣蘇裡鄉花兒地區域確認有豺種群的分布,2018年在祁連山東段門源縣石羊河冷龍嶺區域再次記錄到豺種群。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五隻荒漠貓罕見同框
    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拍到較為罕見的五隻荒漠貓同框的畫面。據了解,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大學開展荒漠貓專項調查時,從野外回收的紅外相機數據中發現了一組荒漠貓撫育幼崽的珍貴視頻畫面。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五隻荒漠貓罕見同框
    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拍到較為罕見的五隻荒漠貓同框的畫面。據了解,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大學開展荒漠貓專項調查時,從野外回收的紅外相機數據中發現了一組荒漠貓撫育幼崽的珍貴視頻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