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專制社會裡,任何人都有可能立即殺掉,即便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秦朝丞相李斯被殺的故事。可以說李斯是中國歷史上死的最慘的丞相,司馬遷《史記》裡記載,「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
司馬遷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李斯受到了六種殘酷的刑罰。大家注意,這裡面的「五刑」在《大秦律》中這樣規定的,墨、劓、剕、宮、大闢。
如果對這五種刑罰詳細解釋就是:墨,在犯人的面部、耳後面、頸項上、手臂上刺刻後塗以墨的刑罰;劓,割掉犯人鼻子的刑罰;刖,砍掉犯人雙腳的刑罰;宮,男子割勢、婦人幽閉的刑罰;大闢,即死刑,死法有炮烙、剖腹、醢、脯、戮、斬、焚、踣、罄、轘、辜等。個人感覺這個比商鞅的車裂之刑,還要殘忍好幾倍。
即使放在今天,我們依舊能感受「五刑」的殘忍,不僅如此當年李斯最後還被處以腰斬之行。「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其誹謗詈詛者又先斷其舌。」當時劊子手對李斯的處罰是將「五刑」和腰斬兩者結合起來的,讓李斯痛不欲生,現場慘不忍睹。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那麼曾經權傾朝野的李斯臨死之前都說了什麼呢?
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文章的結尾處這樣記載,「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李斯的臨終遺言看起來很平淡,說的是自己想和兒子再一次牽著家中的大黃狗一起,到蔡東門去捉兔子。李斯到臨死時,終於明白原來幸福就是跟家人在一起,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
縱觀李斯的一生,當年為了出人頭地義無反顧地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出國上蔡來到秦國,結果從一個「郡小吏」一步步成為秦始皇身邊的大紅人。但他沒有合理運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反而推行嚴刑酷法,甚至不惜殘忍迫害異己,結果自己死在了自己推行的刑罰之下,這不能不說這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而李斯臨刑前的那句「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卻流傳了兩千多年,也成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最經典的一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