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曹某,是一家知名公司的工程師。這位看起來普普通通的男子,卻有一個不同尋常的家。
曹某,是一名異寵「大玩家」。
「他家就是個小型動物園,大小動物至少上百隻!臥室、客廳到陽臺,都有寵物。曹某家有一個小孩,全家人都和寵物生活在一起。」深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周冬英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動物學專業,她一眼就認出其中有一條劇毒的蝮蛇。現場初步鑑定,曹某家中的11條蛇和4隻龜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瘋狂的異寵市場
深圳經濟發達,擁有龐大的寵物消費市場,加上毗鄰港澳,是境外珍貴的異寵走私入境再轉賣到全國的中轉通道。因此,走私野生動物犯罪是深圳警方的打擊重點之一。
廣東省森林公安局局長羅燕喜介紹,近年來,非法買賣野生動物由線下轉向網上交易,網上寵物類涉野生動物犯罪愈發隱蔽,森林公安執法面臨新的挑戰。
深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積極聯合福田分局,建立了聯合辦案機制、多警種分工合作、全警聯動偵查打擊的作戰模式。
民警查獲非法交易的陸龜。
通過海量篩查,民警發現,一個名叫「南方有喬木」的微信網友存在通過網絡長期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重大嫌疑。
「南方有喬木」是一名技術「大咖」,對蟒蛇非常有研究。通常,他在香港的寵物店看上合適的異寵後,安排水客攜帶過關。「南方有喬木」作案隱蔽,反偵查意識強,辦案民警跟蹤偵查難度很大。
「現金交易、不和買家見面,每次交易都要變換幾個地點,賣條蛇比賣毒品還警惕。」深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王維國說,通過長時間蹲點跟蹤、結合智慧新警務,專案組終於確認「南方有喬木」的真實身份是25歲的古某。同時,經過對其關係人進行拓展,27歲的出資人何某浮出水面。
「一條得了白化病的蟒蛇都能賣到十幾二十萬元,這就是異寵市場。」深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副局長李長虹介紹說,隨著大眾寵物的增多和普及,一些追求時尚、新潮和獵奇的寵物愛好者掀起了飼養另類寵物的熱潮。
據李長虹介紹,野生動物、尤其是來自境外的野生動物,攜帶未知病毒的風險很高。據調查,70%的易發病毒案均和動物有關,動物是病毒最佳載體。而這些異寵愛好者,恨不得「抱著愛寵入睡」,加大了感染未知病毒的概率。
古某、何某二人均為深圳人,以前有飼養異寵的愛好,後來專做異寵生意。民警偵查發現,二人有專業的孵化設備和飼養場,定期購買活鼠等飼養寵物。
民警檢查養殖梅花鹿情況。
5月10日,辦案民警偵查得知,古某近期急於將香港走私來的一批蟒蛇非法出售。
「案件要成功,就必須人贓俱獲。」福田分局治安科副科長廖建輝說,案件的關鍵在於找到倉庫。為此,他和隊友對古某進行跟蹤,有時一跟就是20多個小時。
前方蹲守和無人機航拍反饋,倉庫極有可能在何某家的自建房中。5月13日凌晨2時,民警將古某抓獲。古某拒不認罪,民警將他帶到了何某家樓下,他還一直裝糊塗。
無巧不成書,何某的大哥下樓餵狗,被民警攔個正著。在何大哥的「配合」下,民警進入了密不透風的六樓。
23條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大蟒蛇(球蟒)!這是當晚的行動成果。5月13日,專案組將何某抓捕歸案。
古某、何某落網後,一批買家紛紛露出水面。前文中所提到的「大玩家」曹某,就是在此時進入了警方的視線。
神奇的「139」
曹某是「大玩家」的代表,廣州的梁某則是「大經銷商」的代表。
抓捕古某後,專案組民警查明,古某此前曾將20餘條蟒蛇賣給廣州的梁某。
5月15日晚,廖建輝帶隊前往廣州開展抓捕行動。
一到梁某家外圍,廖建輝心裡就有了底。「獨棟小院,還有圍牆,應該是個玩得起異寵的主兒。」為了不驚動嫌疑人,廖建輝腳一蹬,翻過圍牆,從裡面悄悄將大門打開。
抓捕很順利,經過一番周折,梁某也招認了倉庫地點。
民警現場查獲非法交易的蛇酒。
凌晨1時許,民警在一處菜市場附近找到了儲藏野生動物的倉庫。
「梁某雖然招了,但他欺負現場的民警中沒有能辨別動物的專業人員,把一條保護動物樹蟒說成是普通的竹葉青,企圖脫罪。」動物學專業的周冬英說。接到求助信息後,凌晨3時,她從深圳趕到廣州,對梁某倉庫的動物進行現場確認。現場繳獲的動物裡,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大蟒蛇25條、巨蜥11隻、陸龜1隻。
民警調查發現,梁某是一個「大經銷商」,從不同商家手中購買異寵,再販賣到全國各地。此次收網行動,深圳警方從梁某身上共梳理到139條有價值的線索。巧的是,此案在廣東省「颶風行動」的編號也是「139」。
梁某的「大經銷商」身份,與其身居廣州密不可分。廣州是全國最大的花鳥市場,是各類寵物的集散地。
從2月28日起,廣東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聯合廣州市公安局、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組成省市聯合清查行動組,重點突出清理整治「捕、養、售、運、食」五個環節,集中時段、集中力量對重點區域場所進行統一清理整治行動。每次行動,均有收穫。
3月8日的一次行動,讓廣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刑警大隊大隊長許鎮育頗感意外:「沒想到一個五金店竟然藏了100隻鸚鵡,包括太陽錐尾鸚鵡、和尚鸚鵡、彩虹吸蜜鸚鵡、非洲灰鸚鵡、葵花鳳頭鸚鵡……其中99隻為保護動物。」
店主何某說,他是鸚鵡愛好者,4年前開始飼養鸚鵡,同時將檔口打造成圈子裡小有名氣的「鸚鵡醫院」。「沒資質,也沒經驗,都是我自己一步步摸索出來的。」何某介紹,在收治鸚鵡的同時,他也會孵化一些鸚鵡用於出售,但沒想到這次「驚動」了警方。
據悉,1月19日至7月19日,廣州市公安局立案301起,刑拘126人,收繳野生動物7398頭(只、條)、收繳野生動物製品800餘千克。
鬥鳥背後的貓膩
異寵的市場瘋狂,催生了一條非法運輸、走私、販賣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鏈條,而在廣東河源,畫眉鳥的「競技」傳統,也給一些不法之徒帶來了「商機」。
7月29日上午,36歲的俞某邁著沉重的步伐,離開看守所前往法庭受審。他回望一眼關押他百餘天的「囚籠」,悔不當初。
3月16日,以鬥鳥為生的俞某,因涉嫌買賣野生動物被河源市東源縣公安局森林分局(以下簡稱東源分局)抓獲,現場繳獲畫眉鳥等190隻。俞某在看守所看新聞知得,今年以來,廣東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打擊整治野生動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自己是上半年打擊處理的1634名犯罪嫌疑人之一。
鬥鳥迎新春,是河源市紫金縣的傳統習俗。眼下,這一民間遊戲,卻變成不法分子的賭博工具。畫眉鳥屬於「三有」動物,其行情也水漲船高,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
今年3月,東源分局通過排查,發現「五湖四海交流鳥友群」微信群中有人涉嫌非法經營野生動物。
民警查獲非法架設的捕鳥網。
經查實,有3名畫眉鳥捕獵者向群主俞某出售鳥只。對三名非法捕獵者採取刑事拘留措施後,東源分局將偵查重點放在了俞某身上。
「原本以為只是個小的鬥鳥賭博案,誰知背後是大量非法收購以及售賣野生畫眉鳥的違法犯罪行為。」河源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局長張少鋒介紹,東源警方迅速組織森林公安、網警、打私、治安、刑偵等部門警種聯合成立「3·16」涉野生動物專案小組。
3月16日,專案小組辦案民警經討論,認為該案屬於涉野生畫眉鳥系列案,收網時機已經成熟。
當天15時許,警方在紫金縣柏埔鎮「友誼花鳥檔」店鋪將犯罪嫌疑人俞某抓獲,從其店鋪查獲野生畫眉鳥20多隻。
「抓捕時,嫌疑人兒子偷偷向惠州市博羅縣老家報信,提前放飛了百餘只畫眉鳥。」東源分局刑警蔡浩仁說,據當地群眾反映,當時百鳥啼鳴,場面十分壯觀。
通過深挖擴線,專案組發現俞某曾大批量將野生畫眉鳥售往全國各地。辦案民警查實,其下家東莞市企石鎮飛石觀賞魚店仍大量購買畫眉鳥。4月22日,民警將這名下家抓獲,現場繳獲畫眉鳥152隻。
俞某的上家,則是各類形形色色的非法捕鳥人。
今年6月初,紫金縣公安局森林分局在巡查中發現,有一獵捕團夥利用誘捕器、捕鳥網等工具,在紫金從事非法獵捕活動。
偵查民警很快查明,這是一夥來自雲南文山的非法狩獵團夥,成員5至8人,盤踞紫金和梅州五華山區,以造林撫育為掩護,利用專業捕鳥工具獵捕畫眉鳥。
「他們在一個工地幹十天到半個月,然後就轉場,住所也差不多一月一換。他們在造林撫育過程中進山捕鳥。」紫金縣公安局森林分局副局長徐巧明說,為了摸清該團夥的活動軌跡和成員情況,他扮成一位尋找風水寶地的客商,另一民警扮成風水先生。兩人拿著羅盤,騎著一輛摩託車,在坑窪的山道上走走停停。
冒著酷暑和蚊蟲叮咬,通過一周的偽裝跟蹤,徐巧明和隊友掌握了犯罪團夥落腳點、作案規律、作案特點和藏鳥的大致位置。
7月8日10時許,在前方蹲守的民警傳來消息,團夥首要成員楊某富和楊某祥鬼鬼祟祟沿著山路往水墩鎮方向駛去,疑似要進山捕鳥。局長劉偉雄認為,時機成熟,指揮民警兵分兩路進行收網。民警一路跟蹤進山對楊某富等人進行抓捕,一組趕赴其他團夥成員居住的龍窩鎮東坑村。
暗藏在五金店的鸚鵡。
行動非常成功,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民警繳獲畫眉鳥52隻。
「這夥人常年流動居住在河源、梅州、汕尾三市交界的鄉鎮,反偵查意識很強。」劉偉雄介紹,他們每次捕鳥庫存不超百隻,直接運回雲南銷售,一隻畫眉鳥能賣上千元。
紫金縣是廣東第二大林業縣,獵捕、販賣、飼養野生動物的情況時有發生。今年2月初,紫金縣公安局森林分局對畫眉鳥協會某會員進行摸查,發現其有收購野生動物的行為。
「我們以為,他只是養了一些畫眉鳥,誰知道他樓上藏著一個300多平方米的『動物園』。」劉偉雄介紹,從天上飛的到地上走的,從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到「三有」動物共有12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4隻、錦雞3隻,和尚鸚鵡1隻、紅綠金剛鸚鵡1隻。
據犯罪嫌疑人林某交代,從2009年開始,他陸續在廣州市及湖南、浙江等地收購野生動物,進行馴養和繁殖,從中賺取利潤。
「省鳥」之殤
廣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法,是我國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數量最多的省份,也是野生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廣東省省鳥白鷳,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體態優雅華麗,通常成對或小群活動。今年2月初,韶關森林公安一次行動查獲白鷳153隻,撕開了非法獵捕白鷳犯罪的面紗。
「粵東西北地區連綿的山脈是廣東的生態屏障,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蟒蛇、巨蜥等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出沒,非法狩獵情況也時有發生。」羅燕喜介紹,集中打擊整治野生動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韶關、河源等地森林公安聯合地方公安,一邊嚴查南下入粵車輛,切斷非法野生動物入粵運輸流通渠道,一邊嚴厲打擊非法獵捕犯罪,破獲一系列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案件。
1月29日,翁源縣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在巡查中發現官渡鎮鄉下農莊存放有2隻白鷳。隨後,民警依法扣押白鷳並將劉某帶回公安機關進行調查。據劉某供述,向他提供野生動物的是「韶關小坑」一青年男子。
韶關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獲悉案件情況後,立即派出精幹警力前往翁源參與案件偵查。偵查民警圍繞野生動物的來源進行調查,經過大量走訪和線索對比,發現向劉某銷售白鷳的男子是官某,居住在韶關市始興縣。
民警依法傳喚官某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面對訊問,官某稱其經營的養殖場證照齊全,對非法出售野生動物的行為拒不承認。
2月7日,韶關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成立市縣聯合專案組,對官某非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立案偵查。至2月25日,「2·07」專案先後獲取破案線索14條,官某的犯罪事實基本查清。2月28日,按照省公安廳打擊整治野生動物犯罪集中統一行動的要求,韶關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組織曲江、翁源、武江等地森林公安機關會同專案組開展統一收網行動,先後將犯罪嫌疑人溫某、蔡某、冼某抓獲歸案。
專案組乘勝追擊,對官某犯罪行為進行逐一起底擴線偵查,共破獲相關案件1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查獲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153隻,「三有」動物野豬、竹鼠、黃猄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