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召回海鷗」引爭議 專家為網友解疑釋惑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三亞「召回海鷗」引爭議 專家為網友解疑釋惑

7月25日下午,運送44隻從青島引入三亞燕鷗亞成鳥(幼鳥)的車輛抵達三亞大小洞天景區,這些燕鷗中有5隻白額燕鷗,其餘為普通燕鷗。白額燕鷗是海南的留鳥,人們不時在海邊可以看見。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前言:今年81歲的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所退休女職工羅九如於1970年代在海南見到海鷗漫天飛舞的景象,30年後故地重遊發現已難覓海鷗蹤影。為此,10多年來,羅九如一直希望能為海南召喚來更多的海鷗,讓40年前看到的景象再現。羅九如坦言,「召回海鷗」主要是在倡導一種保護海洋的理念,「海鷗需要良好的棲息環境,需要魚等充足的食物,召回海鷗意味著要對海洋、河流等生態系統進行修復和保護。」

為實現三亞海天之間重出海鷗飛舞的景象,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啟動了「海鷗召回行動」,希望通過從青島引進燕鷗雛鳥進行馴化放飛的方式,招引更多的燕鷗海鷗來三亞,甚至留棲。然而在這一承載著許多人「美好願景」的項目啟動後,在網絡上引起諸多爭議。

7月25日下午,運送從青島引入三亞的燕鷗亞成鳥(幼鳥)抵達三亞大小洞天景區。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質疑的聲音認為,如何招引燕鷗、海鷗,需要嚴謹的科學論證和可行性方案,三亞這次引進的普通燕鷗在海南沒有確切的繁殖記錄,項目可行性存疑。支持的聲音則認為,該項目對於海鷗召回是一種嘗試,通過有步驟分階段地探索和推進,可以增加人們對海鷗、燕鷗的認識,增強環保意識,對加強三亞的生態修復和保護具有積極意義。

問題一:三亞從青島引入燕鷗再現海鷗漫天飛舞景象是否可行?讓更多的海鷗在三亞飛舞是羅九如的「夢想」,她為此奔走十多年的行為打動了許多人。2016年3月,「三亞召回海鷗行動」正式啟動。項目從實施20餘年「挽留海鷗計劃」的青島引入44隻燕鷗亞成鳥,參與「挽留海鷗計劃」的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會長張世平也來到三亞,並擔任「三亞召回海鷗行動」項目的技術顧問。

從青島引入燕鷗到三亞,符不符合自然規律,通過人工馴化放飛招引海鷗的方式是否科學可行,這些問題成為許多網友關注的焦點。

據介紹,此次引入三亞的44隻燕鷗5隻是白額燕鷗,其餘都是普通燕鷗。質疑者提出,普通燕鷗沒有在海南繁殖的記錄,讓它們留在海南繁殖棲息成為留鳥,有違野生動物的生長和遷徙規律,能不能通過這些燕鷗招引來更多海鷗難以預料。

「北方繁殖地繁衍後代,南徙海南越冬,再返回繁殖地。」長期在海南觀測鳥類的海南觀鳥會盧剛認為,普通燕鷗是候鳥,繁殖地大多在長江以北地區,海南只是它們的越冬棲息地。將越冬棲息地變為繁殖地,不符合候鳥習性。

張世平在實地走訪後認為,三亞近海灣區以及內河溼地是非常合適的海鷗覓食場所。「候鳥絕大多數會飛走,但也會有少數成為留鳥」。他告訴記者,目前的確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普通燕鷗在海南以留鳥形式存在,也沒有人採取過這種方法進行招引,但44隻燕鷗中仍有5隻白額燕鷗,這種燕鷗是海南的留鳥。因此希望對這些燕鷗進行多方面嘗試,通過觀測和試驗等去驗證這種「招引」方法是否可行。

問題二:招引海鷗對生態環境是保護還是破壞?

我國海鷗、燕鷗等鳥類生存正遭受嚴重威脅,主要來自人為的撿拾鳥卵,以及圍墾、開發對棲息地的破壞。對於在青島孵化燕鷗引入三亞,有網友也認為此舉是對繁殖地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有網友提出,引入不在三亞繁殖的普通燕鷗是外來物種入侵,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危害。

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會長、大小洞天景區董事長孫冬說,作為美麗的濱海城市,三亞應該有海鷗飛舞的場景,把「候鳥」變為「留鳥」是一種嘗試。如果能夠成功招引來更多的海鷗,讓它們生存下來,或許可以說明三亞生態壞境得到較好的修復。如果嘗試失敗,通過尋找原因,也可以為三亞生態環境修復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問題三:招引海鷗是保護野生動物還是商業炒作?

「三亞召回海鷗行動」啟動後,計劃逐步在三亞幾個景區內建設適合燕鷗的育雛場所,最終在三亞孵化保育成功3000隻。

該消息披露後,遭到多位愛鳥人士、鳥類專家學者等人士的質疑。

網友「東籬北山人」認為,人為的繁殖並不是瀕臨滅絕的生物,不是明智之舉,盲目將燕鷗引進,或是經濟利益的驅使。不少持有同類觀點的網友還提出,企業參與該項目之中,存在為景區增加景點,借公益之名進行商業炒作之嫌。

張世平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動保民間組織和動保人士開展野生動物救護需要解決資金問題,尋求企業支持無可厚非,但應該堅守的底線是不能讓企業借保護之名炒作甚至進行傷害。

張世平介紹說,此次用於試驗的小鳥是通過愛心人士捐助的鳥蛋孵化的,幫助這些小鳥存活也是一種保護。「而且44隻燕鷗並不是圈養,最終也將被放飛。景區只是提供一個場地支持,鳥放飛後,讓他們自己在三亞尋找合適的野外環境棲息,也就不存在再造景點一說。」

7月25日下午,從青島引入三亞的44隻燕鷗亞成鳥(幼鳥)的達三亞,這些燕鷗中有5隻白額燕鷗,其餘為普通燕鷗。白額燕鷗是海南的留鳥,人們不時在海邊可以看見。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市民看法:希望能夠看到更多海鷗在天空飛翔

現年60歲的鄭石喜是三亞南邊海漁村的老漁民,據他回憶,1970年代在漁村碼頭、鳳凰島海域隨處都可以看到海鷗,可自1980年代開始,海鷗就越來越少,到現在已經很難見到。聽聞三亞在做這方面的嘗試,感到很激動,小時候成群海鷗飛舞的畫面再次在腦海中浮現。「希望我的孫子、外孫還能看見以前那樣的場景。」

三亞市民褚女士一直關注著「召回海鷗行動」,她說希望在三亞可以經常看見成群飛舞的海鷗,對於網上有人提出「企業參與海鷗召回項目涉嫌炒作」的觀點,她認為如果這樣的公益項目由政府主導,在科學嚴謹論證後的實施,或許就會變得更加透明。

「好心別辦壞事,招引的鳥類歷史上有沒有,招引後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什麼影響,需要科學全面的考慮。」市民馬先生認為,項目初衷值得肯定,但要做一件專業性較強項目時,需要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嚴謹的步驟。

專家論點:「布設假鳥,聲音誘導」為國際通用招引法

三亞想要招引海鷗、燕鷗,應該如何進行?長期關注我國海域繁殖海鳥,並與同仁一道在極度瀕危的中華鳳頭燕鷗保護上取得了傑出成就的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中國鳥類學會專家陳水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給出了建議。

燕鷗、海鷗招引是技術性、科學性的問題,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招引前要經過科學論證,調查清楚所招引鳥類歷史上的分布以及當下的存野狀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招引。「首先要明確招引鳥類的具體種類,針對性的開展前期規劃、可行性調研等工作。」陳水華指出,目前國際上通常採取「布設假鳥,聲音誘導」的方式,在適合的棲息地進行招引,避免人為幹擾。

陳水華認為,三亞現在採取的招引方式達到預期效果可能性很小。「讓候鳥變為留鳥,違背候鳥的習性和自然規律。」他指出,要恢復鳥類數量,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工程,如果想要招引留鳥,可以選擇在適合的生境中,對海南既有留鳥進行招引,而非從外地引入候鳥或遷徙鳥,候鳥和遷徙鳥不太可能成為留鳥。

針對網友擔心此次三亞引入青島燕鷗可能會造成物種入侵危害的問題,陳水華表示,外來物種入侵有一個科學的評判標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44隻燕鷗進入三亞,不會造成物種入侵危害。

雖然認為三亞目前所用的招引海鷗方法缺乏科學依據,陳水華也不完全排除該方法能夠招引來海鷗的可能,但他認為如此做法對於海鷗種群及三亞生態環境修復的意義不大。「有愛心,關注環保是好事,但做野生動物保護項目要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陳水華說道。

長期以個人身份從事鳥類救助的海南師範大學老師李波認為,三亞海鷗召回行動是一種嘗試,有積極的一面。「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和了解海鷗,增強環保意識,更加關注生態環境的變化。」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7月2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鄧松報導)

7月25日下午,從青島引入三亞的44隻燕鷗亞成鳥(幼鳥)的達三亞。圖為燕鷗在進食小魚。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小燕鷗在三亞海邊飛行。南海網通訊員李虎虎攝

7月26日,第3號颱風來襲前,工作人員對網籠進行加固。南海網通訊員李虎虎攝

相關焦點

  • 南海網「三亞召回海鷗行動」系列報導被各大網站轉載
    7月25日下午,從青島引入三亞的44隻燕鷗亞成鳥(幼鳥)的達三亞,這些燕鷗中有5隻白額燕鷗,其餘為普通燕鷗。白額燕鷗是海南的留鳥,人們不時在海邊可以看見。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今年7月22日,南海網啟動「三亞召回海鷗行動」系列報導。截至目前,該系列報導中《颱風銀河來襲青島小燕鷗在三亞住進室內避風雨》、《6隻青島燕鷗三亞放飛將訓練野外捕食等本領》、《44隻青島燕鷗抵達三亞人工馴化後部分燕鷗將放飛》、《44隻青島燕鷗今日抵達三亞將接受人工幹預繁殖》等,被新華網、鳳凰網、新浪、網易等新聞門戶網站大量轉載。
  • 三亞藍絲帶協會回應爭議:海鷗召回項目不會用於經營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7月2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鄧松)近日,三亞「召回海鷗」行動經媒體報導後引起廣泛關注以及諸多爭議,針對項目的相關質疑,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7月29日上午公開就「三亞海鷗生態修復」項目的前期調研,後續實施等相關問題予以回應。回應稱,該項目開展時間為5年,項目成果不會用於任何經營性活動。
  • 三亞為重現海鷗飛舞引進燕鷗,專家:變候鳥為留鳥違背自然
    三亞為重現海鷗飛舞引進燕鷗,專家:變候鳥為留鳥違背自然 澎湃新聞記者 王文秋 實習生 樊雨軒 2016-07-30 08:47 來源:澎湃新聞
  • 三亞為重現「海鷗飛舞」從青島引進燕鷗,這科學嗎?
    原標題:三亞為重現海鷗飛舞引進燕鷗,專家:變候鳥為留鳥違背自然近日,海南省三亞市一家環保組織實施「海鷗召回行動」,從山東省青島市引進44隻燕鷗,試圖重現三亞「海天之間海鷗飛舞的景象」。但此舉引發爭議,被指欲將候鳥變為留鳥,缺乏科學性和可行性。
  • 「三亞海鷗召回」行動,是善舉還是鬧劇?
    近日,一個名為「三亞海鷗召回行動」的項目吸引了人們的視線。這個由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運作的項目旨在讓海鷗「重回」三亞,力爭在當地孵化保育3000隻海鷗。然而在對項目的執行細節進行了解之後,我們卻發現這場打著「生態修復」之名的行動,更像是一場形同兒戲的鬧劇。
  • 俄羅斯「鼴鼠」核彈引爭議 專家:技術實踐性不強
    俄羅斯「鼴鼠」核彈引爭議 專家:技術實踐性不強 2017年05月17日 07:37:26  來源:科技日報
  • 專家披露來昆海鷗最全「族譜」
    這8種海鷗存在於一年的不同時期,有幾種海鷗需要專家用高倍望遠鏡才能辨認,市民一般很難區分。據昆明鳥類協會資深理事楊明介紹,紅嘴鷗遷徙大部隊一般在每年12月前抵達昆明,其餘7種海鷗來昆時間尚未總結出準確規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來昆海鷗最全「族譜」吧。
  • 《狼殿下》疑使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引爭議,網友熱議:所以你們片尾...
    虎撲11月21日訊 近日,《狼殿下》疑使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引爭議。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  用真鷹拍攝還假稱特效?《狼殿下》疑使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引爭議#狼殿下# #狼殿下蒼鷹#  昨晚(11月19日),王大陸、李沁、肖戰主演的電視劇《狼殿下》一口氣上線了46集,但視頻剛釋出,就攤上事了。  第11集23分左右,一隻猛禽落在了片中人物疾衝(肖戰飾)的手臂上,畫面左邊出現提示:出場動物為CG製作。
  • 易建聯朱芳雨分別和女記者合影引爭議,網友:朱八老司機區別真大
    易建聯朱芳雨分別和女記者合影引爭議,網友:朱八老司機區別真大 原標題:易建聯朱芳雨分別和女記者合影引爭議,網友:朱八老司機區別真大
  • 臺軍機叫"勇鷹"引爭議 臺軍辯解:鷹不是"蔡英文",是鳥類
    嚴德發(中時電子報)海外網9月24日電 臺空軍新式高級教練機被命名為「勇鷹」,被指諧音與「擁英」相近,引人聯想臺軍擁護蔡英文連任。嚴德發回應臺軍「高教機」被命名為「勇鷹」時稱,「老鷹是非常勇猛的鳥類,而且非常兇狠,在空中可以彰顯空軍健兒的戰技,(命名)完全無關政治。」還表示,評選過程公開透明云云。據臺媒此前報導,「勇鷹」雖然經民眾票選獲第一名,但當初臺軍有30%的決定權,另外30%由外界專家學者評選,最後40%則尊重網絡票選結果。
  • 三亞,中國最美的海灣,蜜月旅遊的首選地!
    中國有很多的大海,很多人會選擇在暑假或寒假去看海,那麼,中國最美的海灣——三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海灘上還有很多娛樂項目,比如,摩託艇、氣球等。尤其是在冬天選擇去海南三亞的話,也是非常不錯的,這裡的大海真的很美。三亞的氣溫和熱帶國家差不多。一年四季都很熱,根本不用穿羽絨服。
  • 《Running Man》讓人不安的橡皮筋遊戲引爭議!網友:瘋了嗎?
    《Running Man》讓人堂皇不安的橡皮筋遊戲引爭議!網友:「瘋了嗎?加害型的綜藝!」是的!Running Man節目組正遭受來自各地的粉絲的炮火攻擊!不過節目中的遊戲環節卻引起了高度爭議!為了要在搶奪食物遊戲中勝出,節目組要求來賓和主持群玩「套橡皮筋」遊戲!遊戲要求玩家在頭上套上橡皮筋,數量最多者勝出!梁世燦率先參與,將橡皮筋套在嘴巴部分,當時他就表示比想像中來的痛!接著宋智孝、全昭旻等也相繼參與!
  • 專家揭秘:飛機經過三亞南海觀音像為何要盤旋,原因很現實!
    而在我們南海的位置,確切的說是我們的國家的三亞地區,這裡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一座觀音菩薩的雕像,她佇立在我們國家的南海海域之上。在古代就有南海觀世音菩薩的稱呼,現在大家在南海見到的菩薩就是最大的南海菩薩。關於南海菩薩,在以前的時候有一個南海菩薩的傳說,在以前我們國家的三亞地區,每一年都要遭受海浪和颱風的侵襲,對我們三亞地區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破壞,每一年國家都要花費巨額的財政,來維持颱風過後的經濟恢復與發展,各種建築破壞的修復等但是自從這個花費了六年的時間,建立好的南海觀音菩薩的雕像後。
  • 網友養鱷魚當寵物引爭議 森林警察稱擅自飼養違法
    網友養鱷魚當寵物引爭議 森林警察稱擅自飼養違法 網友「z19491001z」在帖子中所發寵物鱷魚照片
  • 網友吐槽引爭議……
    網友吐槽引爭議……日本人吃海豚的歷史已經有幾百年了,據記載是在1600年左右就有了,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每年日本地海豚捕捉量。和鯨魚相比,海豚可以說很是無辜,最多的時候每年捕捉的數量將近23000頭,知道後來被動物保護組織披露,才減到每年2000多頭。最厲害的時候,每年9月份,將無數的海豚從海裡趕到一個海灣,把好看的挑出來送到水族館,然後將不好看的海豚直接處理。
  • 英動物專家拍到海鷗張嘴吞兔子罕見畫面,網友看了全驚呆!
    英國野生動物研究人員,在彭布羅克郡(Pembrokeshire)斯科默島(SkomerIsland)拍下了令人震撼的一幕,只見一隻飢餓的大黑背鷗直接生吞一整隻「活兔子」,一度因為兔子太大險些卡住,但喉嚨咽了一下,最後仍把整隻兔子吞下肚,不少網友看了都驚呆,「感覺胃都要撐炸了」、「你確定這不是把蟒蛇
  • 鄭爽榮登時尚雜誌,再次因「爽言爽語」引爭議?網友:有些話很幼稚!
    鄭爽榮登時尚雜誌,再次因"爽言爽語"引爭議?網友:有些話很幼稚!最近鄭爽再次成為了非議的焦點,熟悉爽妹子的人都知道,她這個就是太敢說,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可以說是罕見的一股清流了。在隨後的採訪中,本以為鄭爽能夠將女神堅持到底,但依然還是沒有管住自己的嘴,還是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再次因爽言爽語」引爭議。當問到她是不是個理性的人時,爽妹子脫口而出自從進入娛樂圈自己就變得混亂,有些角色做的事情她無法演出來,因為不認可也覺得挺神經的。從她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到現在為止不管是演戲還是生活,鄭爽都在努力做自己,這點從她的角色中也能看出。
  • 中俄領土爭議不斷!西伯利亞歸中國引世界熱議,韓國專家拿出鐵證
    據記載,我國擁有最大的疆域的時代應該是在元朝,成吉思汗帶領蒙古鐵蹄為我國打下了大片疆域,徵服了我國周邊多個國家,那時,我國的疆域達到了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裡。但在元朝,我國綜合實力並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元朝末期,官員腐敗無能,百姓愈發不滿,於是,大量的農民起義在我國國內爆發。從明代開始,由於政府能力不再如前朝一樣強大,我國在元朝收服的國家和地區逐漸脫離我國統治。
  • 非洲河馬傷人事件多 肯亞河馬被擊斃引爭議
    非洲河馬傷人事件多 肯亞河馬被擊斃引爭議時間:2018-08-14 20:05   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非洲河馬傷人事件多 肯亞河馬被擊斃引爭議 據肯亞《星報》消息,當地時間8月12日,兩名中國臺灣遊客在肯亞奈瓦沙湖遭到河馬攻擊,造成一死一傷。
  • 九齡童寫詩"媽媽是只小賤貓" 用詞成熟引網友爭議
    近日,北京9歲男孩鐵頭的詩在網絡走紅,其中部分作品引起廣泛爭議。昨天,鐵頭的媽媽回應網友質疑稱,詩歌是少數人的共鳴,孩子的創作則是情感與情緒的出口。   爭議詩作:「媽媽是只小賤貓就好了」   近日,北京9歲男孩梁勝傑(筆名鐵頭)的一組詩作在網上廣泛傳播,其中《愛情》、《如果媽媽是只小賤貓就好了》《出口》等作品引起廣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