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空談富人和窮人的思維,也不講故事。
俗話說矮子裡也有高個,富人思維可能高人一籌,但當下時代窮人裡也是有思想卓越者的,思維不過是個另類、空洞的說辭罷了。窮人的想像力可能比有錢人更為豐富,只是讓他們去白手起家,太難了而已。
不是窮人思維達不到,而時代變化前人思維很多並不適用於今人了。很多說早幾十年有真正白手起家的,什麼灣子碼頭賣水餃、老乾媽賣辣醬等等,大家寫膩了,大家也聽膩了。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重要到什麼程度,從小缺衣少食的人成人之後的第一目標只會是獨立自主解決溫飽;從小錦衣玉食的人成人後目標千奇百怪多姿多彩。這個時候並不是思維在影響他們,誰不會思考誰不會想像?現在只要你說得出來,寫得下來人人都可以是個哲學家——針對自己的。
我們對思維的討論應該建立在每個對象群體所處的具體環境上。
就拿買房子這事兒說吧,越有錢的人越不會全款買,而錢越少的人越希望能夠全款;貸款時反而也是越有錢的人希望多貸時長,窮人希望少帶時短。有人說這就是富人與窮人的思維差距。說窮人把錢存到銀行裡讓富人貸款拿錢買更多的房子然後賺窮人的錢……乍一看有那麼點道理,但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富人之所以有錢是他們先人一步完成了一定資本的原始積累,這不僅包括錢還有人脈、資源等。買房這事兒人人都會動腦筋,你讓那些可以掏出幾十張信用卡的人才來說,窮人就想不到這樣的辦法嗎?可問題是窮人就算知道但並不能這樣做啊,有想這樣做的他們面臨比想做同樣事情的富人有更多的困難,而這時正常人都會選擇不做了,因為再做下去就是「革命」了,要出問題的。
人是動物首先會考慮到生存的問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窮人們是因為現金流的制約沒有辦法去實施所謂的富人買房思維,階段沒有達到怎麼實施。富人敢買300萬的房子貸款200萬,分三十年期限,而這個時候的窮人敢?收入不夠、現金不夠、一旦現金流破裂就是家破人亡的事兒,所以不用再拿買房的思維說事兒了。
窮人們也知道炒房賺錢,但大多數人短時間內是沒辦法做到跟著一起炒房的。這個信息流的時代,富人能理解的事,不少窮人也能理解。
所謂人窮志短形成惡性循環
人窮志短是個相互遞進的關係。人一旦沒錢就只會想到眼前的事,沒精力去考慮以後的事兒了,這沒辦法。一旦你想跳脫出來,可以依靠的是什麼,僅僅是自己的努力嗎?那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創業了,當然還得借別人,隨意想進入一個市場,你不打破當前的圓桌會議規則就想分一杯羹怎麼可能,而打破圓桌會議規則的過程千難萬險,一不注意就是身敗名裂。
沒有幾個人有勇氣做這些,做點小生意能夠養家餬口就是美哉樂哉。至於靠思維致勝去創業掙大錢,很多時候只是空談。
很多時候很多人都是被裝在套子裡的。能夠打破惡性循環的人少之又少,有時候志向短淺只是個無奈的事實,更多的人是死在改變的路上了。
窮人與富人的思維並不是造成窮富的根本原因,總感覺這種說法莫不是都把窮人當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