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電工是本行
開叉車很熟練
操作升降機登高
操作大型龍門吊
張月潭和他的一摞證書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呂銳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灝 通訊員 王桂蘋 楊杭杭 袁永華
他是電工,還能開大型龍門吊,開叉車,焊電焊,幹消防……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武漢地鐵橋隧管理公司電工張月潭,負責「萬裡長江公鐵第一隧」——武漢長江公鐵隧道的供電維護,他邊工作邊自學,這些年來共考了12本專業資格證書,堪稱地鐵運營管理的多面手。
電工開叉車驚呆老司機
「嘀-嘀-嘀-嘀-」昨日上午,武昌秦園路附近,武漢地鐵橋隧管理公司樓下,一輛小叉車正在靈活地從庫房向外轉運物資,駕車的小夥戴著眼鏡,文質彬彬,他就是張月潭。
「張月潭,這裡的監控設備也壞了,幫忙修一下。」搬完物資剛停好叉車,同事又把他叫住。
「好嘞!」張月潭開來一輛登高作業車,停在4米高的監控探頭下,熟練地系好安全帶,登上升降機,一按按鈕,升降機緩緩上升、停下,15分鐘後,他修好了監控探頭。
「他有登高作業專業資格證書,專業登高!」同事贊道。
34歲的張月潭,在武漢地鐵橋隧管理公司上班,負責武漢長江公鐵隧道供電系統日常運營維護,職業是電工。
電工管好電不稀奇,「十八般武藝」都會就不簡單了。去年嚴冬,有一次武漢下大雪,長江公鐵隧道武昌入口需調運大量除雪物資,公司叉車司機有事不在,張月潭二話不說,登上叉車就開了起來,等老司機趕到,看見叉車被電工「駕輕就熟」,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考12本證書都與工作相關
高壓進網許可、維修電工高級、消防設施操作員、高處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叉車司機、橋門起重司機……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面對張月潭一字擺開的12本專業資格證書,不由驚嘆他的學習能力。
張月潭是鄂州人,2008年畢業於武漢電力學院,曾在一家大型央企幹了5年電工,這期間考了維修電工中級、低壓電工作業、變電站值班員3本資格證書。2013年跳槽到武漢地鐵運營公司乾電工,兩年前調崗到地鐵橋隧管理公司。
「供電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它和很多專業有聯繫。」張月潭坦言,自己絕不是為了「刷證」而考證,而是覺得多了解其他相關領域,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有幫助。
「比如,我是電工,經常登高作業,風力大小、危險程度、怎樣避免二次傷害等都必須搞清楚,去年9月考了高處作業證,讓我對高處作業的技巧、安全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張月潭說,再比如2018年11月考了消防設施操作員證,帶電作業、高壓設備應配備怎樣的消防設施?發生險情怎樣應急處理?心裡更加有底。
電焊最難考叉車不好開
頻頻考證,無疑需要大量的時間。張月潭還要上班,時間從哪兒來呢?
他說,一般是把孩子哄睡了再看書、上網學習,「晚上12點前基本沒睡過覺,學到夜裡一兩點是經常的事情。」
報名、買資料自學、上網查資料看視頻、參加培訓班培訓……這是張月潭考證的常規步驟。
這些證書除了考理論,大多還要考操作。張月潭舉例說,別看小小的叉車,因為驅動方式跟小汽車不同,所以前進倒退讓人非常不習慣。他在青山一家培訓基地報了名,每個周末一大早從武昌白沙洲的家裡開車,去培訓基地學習實操,一去一來得兩個多小時,經過累計6整天的操作學習,他在通過理論考試之後,順利通過了操作考試。
「我這12本證書,都是一次性考過的,沒有一門補考復考。」張月潭說。
這麼多證書,這麼多技能,讓他感到最困難的是考電焊證書,「氣焊、堆焊、手焊、自動焊……涉及大量的化學知識基礎,我只有惡補。」他說,好不容易考過了理論,還要考實操,他就在一家專業培訓機構報名,前後學了好幾天才考過,「不過,這個電焊實操是在模擬機上學、模擬機上考,真正的焊槍,我還沒有摸過。」
目標至少要考到20個證
「他特別愛琢磨、愛學習。」武漢地鐵橋隧管理公司總經理李凱說,在武漢長江公鐵隧道的照明系統中,一個開關控制著隧道幾十盞照明燈,當某個迴路出現問題時,巡檢人員需要反覆登高對每一盞燈的接線盒接線進行拆卸、安裝,長期下來耗時費力。張月潭與同事們一起討論研究,將接線方式改為插座式,解決了問題。
張月潭發現一套自動化排水系統有6臺水泵,程序會根據水量大小自動啟用其中的一臺乃至數臺,但他觀察發現,當水量較小時,本應「隨機」啟動的卻總是固定的那一臺水泵,這並不合理,「因為你總是頻繁用那一臺,結果那一臺老化壞掉了,別的水泵還是新的。」張月潭聯繫廠家,讓對方把排水系統設計程序發過來,對照著好幾頁全英文版的程序說明,自己一一研究、揣摩,希望能找出其中問題,進行優化改進。
張月潭說,現在的電力設備越來越先進,運營維護要求越來越高,像以往那樣總是死守著自己當電工的一畝三分地是不行的,所以要廣泛地學習、研究。
張月潭說,最開心的事,就是偶爾在「內行」面前露一手:比如幫電焊師傅解決他們焊不了的設備、開弔車幹了吊車師傅幹不來的活兒。
張月潭正在備考今年的消防工程師證和電力技師證。他的目標是今後至少要考到20個專業資格證。「太多了也不行,不然年審起來,根本忙不過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