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好處多,為什麼大多孩子都不願意做?

2020-12-03 書之研

無意間問了兒子一個問題:「你們班有多少人每天寫日記」?

兒子眨巴著眼睛想了一下說:「大概就幾個人吧,我們班裡喜歡寫日記的,基本就是那幾個寫作文很厲害的同學」。

說得也是,但凡愛閱讀愛思考,不怕寫作文的孩子才會對寫日記感興趣。反之,那些不愛閱讀,也不愛觀察和思考,一遇寫作文就犯難頭疼的孩子,肯定不喜歡寫日記。

可是,在小學的初級階段,寫日記是每個學生必學必寫的一項學習任務,老師更是鼓勵學生們要堅持寫日記,養成記日記的習慣。

但事實是,無論老師怎樣要求與鼓勵,依然會有大部分學生不喜歡,也不願意寫日記,這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是因為他們都把寫日記當成了一件苦差事。

那為什麼孩子們會不願意寫日記呢?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家長的高要求,要求孩子寫好寫多,直接導致孩子在剛開始學習寫日記時就產生了一種困難感和厭惡感。另一方面是孩子本身可能沒有學會,不會寫,識字太少,而又貪玩,所以抗拒寫日記。

但其實,寫日記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1、 寫日記可以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作家周國平在他的《寫日記的習慣》一文裡說道:

「日記是作家的搖籃。要成為一個夠格的作家,基本條件是有真情實感,並且善於用恰當的語言把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在這方面寫日記是最好的訓練,因為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一個人總不會把空洞虛假的東西獻給自己」。

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孩子很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說話用詞相當精準、簡單明了,讓人一聽立馬就能明白。而有的孩子在這方面的表達往往就不盡人意,說出的話來總會讓人有一種摸不著頭腦的懵。

寫日記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在寫日記的時候,孩子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用文字透過筆端展現出來。在這個展現的過程中,孩子要調動起所學知識和詞語,對自己想要說的話順暢地表達出來。

從思考到寫出來,這是一個鍛鍊表達能力的過程。寫得多了,孩子的表達能力就練出來了。

2、寫日記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獨立思考是一個人最該具備的能力。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說:「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喜歡寫日記的人,都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許多名人作家也都愛寫日記。

國學大師季羨林就愛寫日記,他還出版了一本《清華園日記》,寫的是自己在清華讀書時的事情。書中記錄的雖然都是季老日常生活的感受和想法,但換一句話來說,這其實就是一種獨立思考,對生活、自我和人生的思考。

3、寫日記可以培養孩子的感受力

感受是一種心理情感。

快樂、生氣、悲傷、厭惡、驚訝和痛苦等等這些感受,無時無刻不在每一個人的生活裡來來回回。但凡事無絕對,任何事情都會有兩面。

比如,孩子考試考砸了,他感到很難過,難過得想哭。但是,難過只是一種當時的淺層感受。在這淺層感受的背後,其實還可以有更深層次的感受,那就是在這種事實和感受的背後,去思考對自己有益的一方面。這是另一種積極感受,這種感受更傾向於積極陽光的一面。

4、寫日記可以培養孩子的洞察力

在學校上課時,老師都有教會孩子細心觀察,尤其是在寫人物、景物、動物作文的時候。觀察仔細的學生寫起作文來往往得心應手,在描寫和個人思維上都更顯與眾不同。他們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他們比起沒有觀察力的人將看得更真切、闊達和確實。

寫日記也並不局限於只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世間萬物都可以寫。從觀察到洞察有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中間需要堅持讀寫和不斷思考。

林語堂說:「寫好日記,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礎」。

冰心也說,堅持寫日記,是練習寫作文的最有效最好方法。

於小學生而言,了解寫日記的好處,並學會寫日記,堅持寫日記,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不僅能解決作文難題,寫好作文,更是一件有益於終生的事。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日記怎麼寫,如何尋找寫日記的素材
    上一篇我們講到寫日記的好處多多,那麼今天老師來幫你解決日記怎麼寫、寫什麼的問題。還有更簡單的,你可以把兩個不相關聯的事情寫在一起,比如上午你與爸爸去爬山,下午又去買玩具,晚上看了個特有趣的笑話,這些都可寫出來,分三大塊就行。不像作文只能圍繞著一個意思來選材,與中心無關的事情再有趣也不能寫進來。總之一句話,你愛寫什麼就寫什麼,太自由了,只要把你要寫的話題意思寫完整、語句寫通順就可以啦。
  • 9歲孩子不喜歡寫作業怎麼辦?《胡小鬧日記》能讓作業得優?
    01有9歲孩子不喜歡寫作業怎麼辦?不同的孩子不喜歡寫作業,還是會有不同原因的,一般有以下三種典型情況,要分情況解決。1. 貪玩而不喜歡寫作業的。可以給孩子規定作業時間,比這個時間完成的快的,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盡情的去玩。
  • 女兒用英語寫日記母親偷窺請翻譯
    「女兒最近和我玩起了『文字遊戲』,我想請一位家教幫我翻譯女兒用英語寫的日記」。昨日,築城市民李女士來到師大天橋附近,希望找一位翻譯。  昨日10時許,記者途經築寶山北路師大天橋附近時,看到一位中年女子正問幾位準備做家教的大學生:「你們是哪個系的?英語成績如何?會翻譯嗎?」  據該女子介紹,她姓李,女兒今年讀初二。
  • 小學生「死亡日記」走紅,三天餵死一隻雞,老師:手下留情吧
    最簡單的一件事,教會孩子寫一篇合格的文章,對小琳來說都很困難。班上的小朋友都把寫作文當作苦差事。小琳老師看著他們寫得牛頭不對馬嘴的作業,也十分頭疼。後來這位老師開始讓學生寫日記,希望通過反覆練習,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沒想到這些收上來的日記,內容讓她更加哭笑不得,其中一篇「餵小雞」的日記更是讓她笑破了肚皮。老師把這篇「死亡日記」放到了網上跟大家分享,這篇小學生日記就這樣意外走紅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把寵物當孩子,卻不願意自己生孩子?
    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在寵物身上,給它們買進口的食物、玩具、衣服,帶寵物去做體檢、洗澡、美容、遊泳,甚至上課。據我粗略估算,養一隻寵物基本食物開支在300元~400元,不含其他費用。養的稍微講究一點的寵物,基本在800元以上。很多人在看到現在寵物的生存狀態時,常常會發出「活得不如一條狗(或貓)」的感嘆。為什麼現代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把寵物當孩子?
  • 古人寫日記始於何時?都寫了些啥?
    迄今最早日記竟為「獄中日記」西漢王奉世文告牘中記載「有獄事」 木牘遺文之所以引起注意是因為很少見,當時在揚州地區也是首次發現,史樹青、李學勤、於豪亮、李均明等多位國內文史權威專家都趕到揚州,幫助釋文。最後確定,墓的男主人叫王奉世,死於漢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十二月十六日。
  • 女兒用英語寫日記防被偷看 母親請家教當翻譯
    為防被偷看 女兒用英語寫日記  母親請家教當「翻譯」  「女兒最近和我玩起了『文字遊戲』,我想請一位家教幫我翻譯女兒用英語寫的日記」。昨日,築城市民李女士來到師大天橋附近,希望找一位翻譯。  昨日10時許,記者途經築寶山北路師大天橋附近時,看到一位中年女子正問幾位準備做家教的大學生:「你們是哪個系的?英語成績如何?會翻譯嗎?」  據該女子介紹,她姓李,女兒今年讀初二。「我發現她自從上初二以來,不愛和我說心裡話了,幾乎很少和我溝通」,李女士說,由於女兒從小就有記日記的習慣,無奈之下,她才去看女兒的日記,希望能夠了解女兒的內心世界。
  • 日記要寫啥?讓孩子用2個辦法,每天都能寫出不同的精彩
    寫日記是幫助孩子提高作文水平非常好的辦法。不過,有的孩子總會說,每天不是上學放學,就是吃喝拉撒,有啥可寫的。那麼,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孩子們的這個苦惱呢?有。叫做「找變化」。找什麼變化呢?一是找心情的變化,二是找所見景物、人物、事物的變化。
  • 「我家金魚淹死了」,小學生日記走紅,老師哭笑不得:我更傷心
    絕大多數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特別是寫作文這個問題,即便小孩在語文這個科目上各方面做得非常好,但作文不好,也會喪失一大部分的分數。最近網上就有一位小學生的日記走紅了,這篇日記的走紅並不是因為孩子寫得有多麼優秀,而是讓人覺得非常無語。
  • 小學生趕作業一天寫10篇日記 每天天氣「晴」
    學生乙:一天寫10篇日記,每天天氣都是「晴」    說起暑假趕作業,要上初中的小慶說,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求每天寫日記,不少於30篇,為了「後顧無憂」地享受暑假的快樂時光,她最多一天寫了10篇日記,5天就搞定了這個讓人頭疼的作業。至於寫了些什麼內容,她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每天的天氣都寫的是「晴」。
  • 放學回家後不願意寫作業?三個方法教孩子學會支配時間
    每天放學回到家中,父母的第一句話便是「先寫作業」。完成作業之後,父母也不會過多幹涉我們的娛樂活動,基本處於自由狀態。感覺像是完成一天的「體力勞動」後,享受片刻的放鬆。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不願意追求「苦盡甘來」的感覺呢?放學回到家,將家庭作業「打入冷宮」,看電視、玩遊戲、和同學玩耍。等到意猶未盡之時,才緩緩打開作業本,匆匆幾筆敷衍了事,之後和周公「徹夜長談」。
  • 為什麼絕大多數孩子都喜歡玩沙子?玩沙子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文 | 朗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寶寶的許多習慣都挺讓人費解的,比如一大早上就會發現孩子拿著畫筆在爸爸媽媽身上亂塗亂畫,明明擺放在這兒的東西,孩子就是不樂意,偏偏要自己重新擺。玩遊戲也是這樣,捉迷藏還能理解一點兒,可是為什麼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沙子呢?對此,家長們對於這些事情可能都不太了解。
  • 孩子寫作業磨蹭,別催了,北大媽媽的「時間管理法」,根治磨蹭
    在孩子時間管理上我也走過彎路,以前的做法是,給孩子定時間表,什麼時間段做什麼事情。有一天我發現,孩子作業本下面是粘土,趁我不注意就玩起了粘土。她會邊做作業邊給自己爭取自主時間,磨蹭,拖拉,走神,偷偷玩。人是坐在那兒了,可是活兒沒出來。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誰還沒寫過中二的日記
    這篇文章應該是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寫的。實際上我寫作的文筆不是很好,所以什麼青春傷痛文學的東西我寫的很少。這麼多年過去,再翻到這篇日記時,最先被吸引的是我早上和晚上吃的那兩頓飯。我當時把這兩頓飯寫進科學家的日常,要麼是為了湊字數在那兒編菜名,要麼確實是作為一個北方孩子,很少吃到鮑魚鱔段這些電視或書本裡才會出現的食物,只能在日記裡幻想一下,當然這種東西我好像現在也不怎麼吃。
  • 防止家長偷看 一些中學生用英語寫日記(圖)
    中學生:用英語藏起自己的心事  馮曉娟是呼市五中初三年級的學生,她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學習成績非常好,特別是英語成績比較突出,這和她每天都用英語寫日記有一定的關係。馮曉娟說:「我喜歡英語,為了提高成績,我把學過的單詞和語法以日記的形式表現出來,對於英語成績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但是我用英語寫日記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防止我媽看。」
  • 金剛簡:你有寫日記的習慣嗎?
    最近在糾結一個問題,我到底是堅持寫日期呢?還是放棄寫日記?因為我下定決心要嘗試堅持每天寫一篇文章,如果再堅持每天寫日記的話,那麼每天在寫作上面花的時間是比較長的,這樣就難以堅持了。然後我就反思我為什麼寫日記呢?曾國藩立志成為聖人,聖人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要求。
  • 一個十歲孩子10天手帳日記:孩子去戶外旅行,前後變化這麼大?
    我大笑別說荒島求生了,野外旅行你知道都需要帶什麼嗎?說起來,作為家長也真的沒有帶孩子去過幾次大自然野外住宿過,大多跟著旅行車走馬觀花。人們的普遍認識是孩子的空閒時間要去準備升學考試的學習,這是孩子生活的重心。對於戶外旅行持有反對態度,認為增加了受傷、意外的機率。
  • 觀察是寫作文的第一手素材,該如何觀察,如何寫觀察日記呢
    如果把作文比喻成一個人的話,觀察力與想像力就像人的兩條腿,離開誰都是尺步難行。寫作文的第一手素材來自於觀察,觀察是對我們周圍的人事景物的細緻入微地了解,這其實強調了觀察來源於生活。法布爾寫《昆蟲記》,拿著一個放大鏡,趴在地上觀察螞蟻搬蒼蠅,能一動不動兩三個小時。儘管周圍的人都以為他瘋了,是個怪人。但他並不以為意。
  • 三年級上語文第二單元習作《寫日記》寫作指導
    羅丹說:「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身邊有太多的美景和趣事,除了要用你的眼睛去觀察,去發現,用心去體會,還可以用日記記下來喲!這次習作,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日記吧。日記,顧名思義就是一日一記,那麼日記是不是只能寫當天的事呢?不是的,日記也可以寫以前的事,當天如果無事可寫,或者以前發生的事未及時去寫,都可以在以後的時間裡經過回憶思考再寫下來。日記可以寫什麼內容呢?
  • 為什麼外國大多是男性「結紮」,而中國大多是女性?原因很現實
    在我們中國,進行結紮手術的大多是女性,但在外國,都是男性進行結紮手術。為什麼外國大多是男性進行結紮手術,而中國大多是女性呢?原因很現實。01、夫妻想永久避孕,外國丈夫決定由他進行結紮手術小美是外語專業,她畢業後從事的也是翻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