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3 0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國測一大隊的故事
國測一大隊隊員王新光對記者說,在阿爾及利亞,隊員們一言一行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了打好一個又一個攻堅戰,他們忘我工作,拼搏奉獻,一切都是為了祖國的榮譽。
M3是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測量項目一個標段的名稱,該標段長26公裡,一直被認為是阿爾及利亞最不安全的地方,進入這一地區必須要有阿政府的批准函,地方政府還要提供武裝保護。
穿越城市的水準測量。
2006年12月23日,終於等到了阿政府的批准函,地方政府也已落實了護送測量隊員的警力,時間僅有五天。時不我待,隊員們連夜開始準備,把標石裝滿車,將儀器設備歸整好。
12月24日早晨6點,隊員們準時起床。可推開窗戶一看,大家傻眼了。窗外飄著密集的雨線,雨中還夾雜著黃豆大小的冰雹。眼前的一切就像一盆冰水,把隊員們澆了個透心涼。照常規,這樣的天氣只有在家休息。可一切都已準備就緒,武裝軍警也在等待消息,五天時間稍縱即逝,每一天都珍貴如金!
經過短暫的商量,測量站張建華組長宣布:工作照常進行。
7點整,隊員們乘坐的汽車在兩輛警用越野車的護送下,急速離開阿爾及爾,到達M3測段。隊員們頂著寒風,冒著大雨,掄著鎬頭,揮著鐵鍁,一個點一個點地挖坑埋石。17公裡路線,50多塊標石,50多個點的控制測量,五天時間全部完成。擔任護送工作的武裝軍警在最後一天和隊員們分手時,主動提出和隊員們合影留念。五天時間裡,大家相處融洽,軍警欽佩隊員們對工作的認真負責,敬佩他們忘我的工作精神,「從來沒有見過在這樣惡劣的天氣,像你們這樣不顧一切工作的。中國人,了不起!」
2007年1月14日,W4標段測量項目正式啟動。該標段全長60公裡,要求在10天內完成選點、埋石、控制測量等工作。在這60公裡的測量地段中,有茂密的橄欖樹林,有大片的灌木叢、沼澤,有網狀布局的大型排鹼渠,地形十分複雜。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完成這麼大的工作量,又要面對如此複雜的自然環境以及多變的天氣,難度可想而知。
陳永軍副大隊長身先士卒,要和隊員們一起打好這場攻堅戰。清晨6點30分,隊員們乘坐四輛雪鐵龍麵包車,向測區疾馳而去。四名司機和13名突擊隊員個個精神飽滿,躍躍欲試,準備迎接這場惡戰。
測量剛剛開始就遇到了麻煩。測區裡到處是大片的灌木叢和成片的爛泥灘,這兒的灌木叢不像國內的灌木叢是由雜草、低矮的植物組成的,而是由一種成團成團相依生長、堅硬多刺的植物組成的。汽車無法到達選好的點位,隊員們只好抬著六七十公斤重的標石,穿行在灌木叢中,稍有不慎就會被灌木堅硬的刺刺傷。更麻煩的是爛泥灘,在上面行走,就像掉進了強磁場,隊員們每走一步都要費很大的力氣。
陳永軍副大隊長衝在最前面,選點、挖坑、埋石,忙個不停。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隊員們個個爭先。三天半時間,跋涉60公裡,埋設147塊標石,第一階段攻堅任務提前圓滿完成,為隨後的觀測工作節約了大量時間。1月18日,控制測量提前進行。經過三天半的苦戰,隊員們對W4標段已經了如指掌,惡劣的自然環境不再是絆腳石了。年輕的小夥子們一鼓作氣,於1月22日提前完成了W4標段的所有測量工作。此次連續作戰使隊員們增添了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
2007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在異國他鄉過新年,對參加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測量項目的國測一大隊幾十名測量隊員來說,是平生第一次。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此刻,難耐的思鄉之情在每位隊員的心頭縈繞。隊員李明生在聊天時說,「這幾年非常虧欠老婆。2005年孩子剛出生,我就到西藏測量;2006年孩子一歲時,我還是在外業;今年孩子馬上三歲了,我又到了阿爾及利亞。這三年她真的很辛苦。唉,我欠她太多了!」
隨著W4標段各項測量任務的完成,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測量項目接近尾聲。2007年2月中旬,隊員們陸續回國。這三個月海外徵戰的經歷,成為每位隊員終生難忘的記憶。
文章根據《不忘初心——國測一大隊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故事》整理
原標題:《【人文陝測】惜時如金攻堅克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