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個人:家裡的玩偶和娃娃讓人莫名恐懼!

2021-01-19 手機鳳凰網

可愛的洋娃娃,搞笑的木偶人,仿真動漫人物……看到它們,你是否會產生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呢?

為何仿真機器人有時會令人毛骨悚然?為何人們看到殭屍會心生恐懼?

也許你已經猜到,這都是「恐怖谷」搗的鬼。該理論提出已有多年,但你真的了解它嗎?

電影《死寂》中的腹語木偶,圖片來源 pixabay

似人非人,最為恐怖

「恐怖谷」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德國心理學家厄內斯特·佔奇(Ernst Jentsch)在1906年提出的。但它真正成為一個學術用語,則是在1970年,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Masahiro Mori)在《能源》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恐怖谷》(The uncanny valley)的文章之後。

在這篇文章裡,森政弘認為隨著仿真物(如機器人、玩偶等)模擬真實性程度的變化,人對其親和力也會產生變化,並有一定的規律,即親和力隨著仿真程度增高而增高,但當仿真程度到達一個較高的臨界點時,人的親和反應會陡然跌入谷底,突然對這個仿真物產生排斥、恐懼、困惑等負面心理。

簡單來說,就是當仿真物太接近人類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害怕和恐懼。

為了讓自己的理論可視化,森政弘教授還繪製了一幅「恐怖谷」理論曲線圖。曲線的下凹區間代表好感度的最低水平,整個曲線形如山谷,所以得名「恐怖谷」。

恐怖谷理論曲線圖,圖片來源 Wikipedia

「恐怖谷」是如何產生的?

「恐怖谷」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心理現象,它的反應是那麼特別,與一般的恐懼(比如你看到一條蛇或者生命處於危險中所產生的恐懼)不同,在「恐怖谷」中,我們所感受到的「恐怖」更多是心理上的微妙不適感,讓人後脊發涼,細思恐極,全身起雞皮疙瘩。

那這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目前,關於 「恐怖谷」效應的成因,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進化論,認為該現象源於人類在漫長的生存中逐漸產生的生理防禦機制;二是認知論,認為「恐怖谷」的產生是因為人類認知模式的失調。

猴子恐怖谷實驗(中間圖像為高仿真3D猴子),圖片來源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為了證明恐怖谷效應是一種進化機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用長尾獼猴做了這樣的實驗:給猴子看三張圖像,一張是高仿真的(Realistic)3D猴子圖像,一張是低仿真的(Unrealistic)3D猴子圖像,一張是真猴子的(Real)圖像。

然後,記錄猴子觀看這些影像的次數和時間。根據觀察結果,研究人員發現,猴子看高仿真的3D猴子圖像時間最短,並對其表現出厭惡、拒絕的心理。

可見,猴子身上也存在類似於人類的「恐怖谷」效應,人類在這個問題上並不是孤立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恐怖谷」與人類的認知系統有關。

「認知失調論」(cognitive dissonance)是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的,其中有一個觀點是:當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等認知成分相互矛盾、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認知時,就會產生不舒適感和不愉快的情緒。

人會根據經驗認知身邊的事物,當兩者相去甚遠的時候,大腦就產生了「認知不確定」,從而讓人產生焦慮和不安。

比如一個機器人,當它大部分像機器人的時候,我們對它的認知是「機器人」,對於像 「人」的部分,會格外關注,從而產生親近感。

但當一個機器人十分像人時,我們就會將它歸於「人」,並對它「非人」的部分尤為關注,同時也因過於像人而形成「認知不確定」,產生生理上的反感和厭惡。

對於這兩種假說,科學界都有相應的理論和支持,或許,恐怖谷效應正是這兩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生活中的「恐怖谷」

在我們的生活中,「恐怖谷」在科技領域的出鏡率最高,仿真機器人的發展令人們逐漸對「恐怖谷」加以關注。

兒童仿真機器人CB2,圖片來源騰訊科技網

在影視領域,「恐怖谷」既是影片的助推劑,也是限制影片的攔路虎。

眾多恐怖片中,「木偶」的形態獨具特色。看過《釜山行》的觀眾,一定不會忘了電影開頭出現的指揮人偶,它有著人的外表,卻神情呆滯,給人一種異樣、肅殺的感覺和詭異的不適感。

指揮人偶,圖片來源《釜山行》

恐怖片導演常利用「似人非人」的形象製造恐懼,在《招魂》中,安娜貝爾娃娃透露著詭異,《死寂》裡面的人偶,看上去也令人瘮得慌。

安娜貝爾,圖片來源《招魂》

對於恐怖片,「恐怖谷」效應也許是個很好的助力手段,但在其他動漫、電影中,可就成了技術人員翻越不過的大山。

隨著CGI(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技術的發展,3D仿真動畫越來越多,但卻極容易跌入「恐怖谷」的泥潭。

《終極幻想》中的Aki,《錫鐵小兵》中的嬰兒反派,《貝奧武夫》中的皇后,都因為「恐怖谷」效應,讓人產生恐懼。

《終極幻想》中的Aki,圖片來源,科幻網

《錫鐵小兵》中的嬰兒大反派,圖片來源見水印

科技發展助力突破「恐怖谷」

隨著科技的進步,虛擬人物製作技術發展迅速。不論是遊戲中,還是電影裡,我們都可以看見活靈活現的虛擬角色,一眼看去甚至難辨真假。

高質量渲染的人物(上排)和真實照片(下排),圖片來源36氪

近年來,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CGI技術發展迅速,《阿凡達》《指環王》等優質影片層出不窮,給人帶來一場場視覺盛宴。

《阿凡達》海報,圖片來源騰訊網

製作一個虛擬人物,需要用到很多技術。如Photogrammetry的掃描技術,可以從多角度對即將建模的物件、人體進行拍攝,實現高質量的掃描和建模;而Cubic motion的技術,則用以捕捉和計算臉部表情數據,再配合AI深度學習的solver(解算機),就可以把演員的微妙表情,實時還原到虛擬角色中。

Cubic motion的技術還原面部表情,圖片來源36氪

在2017年7月底舉辦的計算機圖形頂級會議Siggraph 2017中,橫跨四大洲的多家行業頂級公司,展示了實時遊戲引擎中渲染虛擬角色的最新進展。這不僅是對原有程序的突破,更是對未來無限發展的探索。

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渲染引擎的技術突破讓虛擬人物越來越接近真實的人類,雖然目前仍存在不足,但可以看到,科技的進步正在使相關領域逐漸跨越「恐怖谷」,人工智慧更是給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參考文獻:

[1] Johnston Jennifer Laura, Kearney Grainne P, Gormley Gerard J, et al. Into the uncanny valley: Simulation versus simulacrum? 2020.

[2] 劉書亮. 什麼是「恐怖谷理論」[N]. 文藝報, 2019-03-22(008).

[3] 聞心. 人工智慧正在消除「恐怖谷」[J]. 世界科學, 2018(02):7-8.

[4] 範秀雲. 恐怖谷理論與動畫電影中的逼真人物形象[J]. 當代電影, 2014(06):193-196.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你認為下面哪個娃娃最嚇人?測你內心深處恐懼什麼?
    心理學:你認為下面哪個娃娃最嚇人?測你內心深處恐懼什麼? A、 A:選擇A,如果你覺得這個娃娃最嚇人,那麼你的內心深處最恐懼的就是打雷!
  • 天生玩偶活人芭比娃娃 全球十大真人娃娃大盤點!(圖)
    天生玩偶活人芭比娃娃 全球十大真人娃娃大盤點!,自然清新的陶瓷娃娃,還有那可愛至極的布娃娃都受到萬千少女們的喜愛。因此,亞洲許多國家的 女孩們喜歡玩cosplay,扮演自己最喜歡的娃娃。事實上,「玩偶女孩」確確實實真實存在,她們不僅僅擁有和娃娃們一樣美麗的外表,還擁有和娃娃們一樣別致的面龐,   國外獵奇博客網站「oddee.com」近日就搜集整理出10位長得像玩偶娃娃一樣的青春 女孩。據了解,這些來自於不同國家的女孩都因長得像玩偶娃娃而榮登榜單。
  • 「我們不是變態、怪胎!」——傾聽實體娃娃圈子裡的情感獨白
    他們是喜歡娃娃的人,其原因包括社交恐懼,甚至僅僅是覺得它們是可以依靠,值得信賴的伴侶。論壇上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0%的娃娃是出於非性目的而購買的,7%的人說買娃娃只是為了擁抱和睡覺,11%的人承認他們更喜歡娃娃來代替人類。娃友Lemm在論壇上留言寫道:我的兩個娃娃晚上和我一起睡覺,清晨睜開眼就能看到它們。
  • 狗走到哪都要帶著自己的玩偶娃娃,太暖心了!
    我們「萌星人de那些破事」——有可愛的泰迪狗狗火龍果,有超愛她的果爸和果媽。果爸負責視頻,果媽負責文字,幸福相愛的一家人,把最萌最有趣最美好的都送給大家。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走哪都要帶著一個娃娃。
  • 李晨200萬買給範冰冰的娃娃 為什麼讓你毛骨悚然?
    原標題:李晨花200萬買給範冰冰的娃娃,為什麼讓你毛骨悚然?壹讀精選昨天,我們深扒了李晨花200萬人民幣為範冰冰定製的「新娘娃娃」,然而網友的評價卻是……來源:百度指數圖譜截圖在百度指數圖譜中BJD和詭異、靈異等詞彙有直接聯繫,甚至還有關於BJD娃娃死亡的搜索點。那麼這些恐懼從何而來?
  • 國粹川劇京劇變臉娃娃玩偶,讓你近距離接觸藝術的瑰寶,將變臉藝術把玩於手掌之間!
    以前啊,除了去茶館兒、劇場看變臉表演,也就只能在電視上看了,然而這次去成都,被街巷間售賣的「變臉娃娃」深深吸引,川劇變臉玩偶是巴蜀特有的旅遊紀念品,找了好久終於找到這三款貨源川劇變臉玩偶、京劇變臉玩偶、熊貓變臉玩偶!有了它,便可以將變臉藝術把玩於股掌之間啦。
  • 穿越火線CF泰迪玩偶娃娃飾品介紹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CF泰迪布偶娃娃飾品吧,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玩偶娃娃飾品介紹"> 泰迪布偶娃娃飾品: ... CF交易系統又更新啦,這次更新又有什麼新內容或者新道具與我們見面呢?
  • 玩偶「醫生」
    他盯著這堆玩偶看了片刻,排好今天修補的順序,打算先給「娃娃」做清洗,它已經一年多沒有「洗澡」。家裡的浴室是玩偶們的清洗間,清洗劑是他拜託幾位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的研究生研製的配方,用量經過他多次嘗試後總結而來,「需要很溫和,又得分解汙漬」。為了避免出現毛絨褪色或腐蝕脫落的問題,得先給它做個「皮試」。
  • 自從學會了做布藝玩偶,孩子再也不玩芭比娃娃了,布藝手工附教程
    一兩塊碎布,或者一件舊衣服,剪剪、縫縫,一個個的玩偶就出來了。雖說沒有精品店買的精緻,但是一針一線都透著靈氣,總覺得比買的還好看,你們也是這樣嗎?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手工製作的玩偶,看看有沒有喜歡的吧,如果一不小心遇到自己喜歡的,就找一件不要的舊衣服來做一個吧!玩偶的製作方法無非就是圖樣剪裁、縫製,文末會有教程,跟著做一個吧!
  • 趣味手工襪子娃娃,一旦學會,家裡的毛絨玩具不用買了,附教程
    之前就有分享過幾期襪子娃娃,雖然被大家嫌棄有味道,但貌似跟螺螄粉一樣讓人蠢蠢欲動呢~今兒個給大家再分享兩個相關教程,算是普通襪子娃娃的晉級版哦!製作尾巴的方式和前面的一樣,毛線穿進去可以直接當作填充物,整個尾巴更有質感,就是有點燒線,你也可以選擇塞棉花,縫毛線做尾巴的方法!
  • 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與「泛靈心理」有關,4招教你事半功倍
    很多寶媽私下聊天時,都會吐槽自己的孩子,10歲了還不敢一個人睡覺。其實這種恐懼感是人與生俱來的,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恐懼害怕。孩子的想像力豐富多彩,他們會覺得晚上有「鬼」或者「怪獸」來抓他們,甚至一些孩子還會害怕陌生人。這些都讓家長煩惱不已。
  • 莫名的恐懼可能是腎虛的表現
    症狀二:無緣無故地感覺口鹹腎陰虛的人,除了口鹹外,往往還伴有咽幹口燥、頭昏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失眠多夢等症狀,如果看一下舌頭,還會發現舌質紅、舌苔薄。腎陽虛的人,除了口鹹外,往往還伴有全身倦怠、氣短乏力、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腿軟無力、夜間尿頻等症狀,如果看一下舌頭,還會發現舌質淡胖、舌邊有齒印。
  • 蔡徐坤抱玩偶熊vs女粉絲抱玩偶熊,男友力爆棚,是參天巨葵無疑了
    蔡徐坤抱玩偶熊vs女粉絲抱玩偶熊,男友力爆棚,是參天巨葵無疑了近日,有網友曝出了最新跑男拍攝的路透照片,跑男家族眾人站在大樓前,蔡徐坤手裡拿著一個很大的玩偶熊,穿著一身很有童趣的斑點花紋裝,整個人看上去非常可愛。
  • 狗子最愛的玩偶要停產,主人:為了你我可以買下所有的同款玩偶
    每個小朋友小時候都會有一兩隻娃娃在床上,很多小朋友也因此習慣了玩偶的陪伴,離不開玩偶。狗子也像小朋友一樣,有自己喜歡的玩偶。沒有主人、沒有小夥伴陪著自己玩時,大多時候都是狗子自己抱著玩偶玩,自得其樂,也讓主人省了不少心。
  • 有些人的舊物癖,從古董娃娃開始
    圖/網絡只有這種像活在小說裡的人喜歡撿破爛嗎?並不是。哈爾濱女孩小宇在廣州的家,也像三毛的一樣充滿了「拾荒感」,她給自己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破爛兒大老王。她還在樓下的偏僻小巷裡開了一個店,不打招牌,半掩著門,專售從全球淘回來的二手舊貨。你甚至能在這裡淘到做過開顱手術的工具刀。
  • 為何有男人寧可和充氣娃娃結婚也不找女人戀愛?金粉世家給了答案
    這個娃娃穿著婚紗帶著皇冠,而這位男子就站在旁邊,要麼從後面擁抱,要麼捂住這個娃娃的眼睛,要麼就坐在旁邊,擁抱著這位娃娃的腰部。  仿佛不是看到一個娃娃和一個養娃愛好者,而是看到了一對情侶在膩膩歪歪。  聽說能夠買這種娃娃的人都是有錢人,在網店上隨便一搜,價格都是兩萬起步。無錢,看來還真是寸步難行啊!
  • 看了這幾部電影,你還能直視那些栩栩如生的娃娃嗎?
    連長一個朋友說他女票最近迷上了抓娃娃,家裡都快堆不下了,還說以後要專門弄個房間裝她的戰利品,這讓他很是擔憂。於是他來求助連長,問有沒有哪些關於娃娃類的恐怖片,讓她看了之後再不想抓娃娃的?連長想說,小夥你也夠狠噠~~那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部有關娃娃的恐怖片來搞一搞氣氛吧!
  • 仿真毛絨玩偶,每個人都應該有的一件治癒系好物
    毛絨玩偶才不是小孩子的專利,成年人也需要毛絨絨的治癒。 相信大家應該都有這種體驗,在觸摸毛絨玩偶的時候會感到心情愉悅,感覺整個人都被治癒了。為什麼撫摸毛絨玩偶會給人一種被治癒的感覺呢?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 廈門驚現「娃娃機大神」 半年夾3000隻玩偶(附夾娃娃攻略)
    如果你覺得說這話的人有點狂,那一定是還沒去過他家———三房一廳的空間,除了他一個人外,就是滿滿的布偶娃娃啦!床上、床底、沙發上、沙發下、廚房、餐桌……家裡各個角落都是成堆的娃娃。他叫陳志通,80後廈門男,某計算機公司職員,江湖人稱「夾娃娃大神」。一屋子的娃娃都是這半年他從廈門各大商場的夾娃娃機一隻一隻夾回來的。「3000多隻吧。肯定不止,因為我已經數不過來了。」
  • 看柴犬Hana和她的娃娃比可愛,一整天的辛苦都會被治癒
    說到狗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柴犬,可愛的鬃毛和多變的表情,聰明又呆萌的樣子,不管一整天上班多辛苦都會馬上被療愈。而來自日本的柴犬寶寶Hana,除了本身夠可愛以外,還有一大群玩偶摯友,每天膩在一起,光看照片就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