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與環境》全章複習與鞏固-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2021-01-21 物理怪怪怪

【學習目標】

1.理解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會利用聲速、回音進行簡單的計算;

4.知道樂音的三個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5.知道噪聲的來源,防治噪聲的途徑及方法;

6.了解超聲和次聲,及其在生活和現代科技中的應用。

【知識網絡】

知識網絡

【要點梳理】

要點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固體、液體、氣體振動都可以發聲。自然界中凡是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3.聲音的傳播速度: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平常我們講的聲速,指的就是此值。

要點詮釋:

(1)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

(2)影響聲速的因素:①介質的種類,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②溫度,同種介質,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3)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在氣體、液體、固體中以波的形式傳播。

要點二、樂音的特徵

1.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2.響度:物理學中,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

影響響度的因素:(1)聲源的振幅;(2)人耳離發聲體的距離。

3.音色:音色是聲音的一個特色,不同的樂器,即使它們發出聲音的音調和響度相同,我們也能分辨它們。主要音色不同。音色與聲源的材料、結構有關。

關於樂音的三個特徵,音調由頻率決定,同種材料的物體的音調與材料的長短、 粗細、鬆緊有關;而響度由振幅決定,還與人耳到聲源的距離有關;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因此不同樂器的音色不同;注意聯繫實際生活從定義區分音調、響度和音色。

要點三、噪聲

1.噪聲

(1)從物理學角度看,物體雜亂無章的不規則振動產生的聲音,稱為噪聲。如:家庭裝修時電鑽發出的聲音。

(2)從環境保護角度來說,一切幹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稱為噪聲。

2.噪聲的危害

(1)理想聲音環境是白天不高於55 dB,夜間不高於45 dB;

(2)超過70 dB人就會心煩意亂。

3.噪聲的防治:

(1)從噪聲的產生處防治噪聲;

(2)從噪聲的傳播過程中防治噪聲;

(3)從噪聲的接收處防治噪聲。

(1)噪聲的來源:①工業噪聲:紡織廠、印刷廠、機械車間的噪聲;②施工噪聲:築路、蓋樓、打樁等;③社會噪聲:家庭噪聲、娛樂場所、商店、集貿市場的喧譁聲;④交通運輸噪聲:各種交通工具的喇叭聲、汽笛聲、剎車聲、排氣聲、機械運轉聲等。

(2)噪聲往往只能減弱,而不是完全的消除,因為在一些生產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要產生噪聲的。

要點四、聲與現代科技

1.奇異的聲現象

(1)回聲: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將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音再次被我們耳朵聽見就成了回聲。

(2)共鳴:將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放在桌子上,敲擊其中一個,未被敲擊的音叉也發出了聲音,這種現象稱為共鳴。

2.超聲:把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超聲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中能沿直線傳播,應用於探傷、測距、測厚、醫學診斷和成像。

3.次聲:通常把頻率低於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火山爆發、雷射、地震、海嘯、颱風、核爆炸、火箭發射等現象都會產生次聲。次聲頻率低,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傳播距離遠,不容易被吸收。如: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託火山爆發時,產生的次聲繞地球三圈傳播了十幾萬米。次聲速度大於風暴的速度,可以檢測風暴。但是有的次聲對人體有害。

聲和聲音,聲的概念比較廣,包括聲音、超聲、次聲等;聲音的概念相對較窄,僅指人耳能感覺到的那部分聲。在聲的利用這一節中了解聲音、超聲、次聲的應用。

【典型例題】

類型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多選)下列實驗與實例中,不能探究出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條件的是(  )

A.一個同學輕敲桌底,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桌面上

B.人們先看到閃電,隔一段時間才能聽到遠處的雷

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時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動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個音叉,發出的聲音不同

【答案】BD

【解析】 一個同學輕敲桌底,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桌面上可以聽到聲音,說明固體能夠傳聲,但不符合題意;雨天先看到閃電,幾秒鐘後才聽到遠處的雷聲,可研究聲音傳播的速度,不能探究出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條件,故B選項符合題意;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時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動,可研究聲音產生的原因,不符合題意;敲音叉的力越大聽到聲音越大,說明響度和振幅有關,不能探究出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條件,故D選項符合題意。

【總結升華】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聲音的產生和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兩個方面去考慮。掌握聲現象的基礎知識,把小實驗與識點要聯繫起來。

舉一反三:

【變式】下列關於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都是靠空氣來傳播的 B.只要物體振動,就能聽到聲音

C.回聲是聲音被障礙物反射而形成的 D.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受周圍環境溫度的影響

【答案】C

類型二、聲速和計算

2. 一個人站在平行的兩峽谷之間,當他擊掌時,分別在0.3 s和0.7 s後聽到回聲。若聲音當時1s內傳播330 m,則兩峽谷之間的寬度為(  )

A.165m B.198m C.221m D.330m

【思路點撥】確定聲音在兩峽谷之間傳播的時間,知道回聲的傳播距離是峽谷間距的2倍。

【答案】A

【解析】聲音在峽谷間的傳播如下圖所示:

聲音從人的位置傳播到左邊的山峽,反射後回到人耳處的時間:t1=0.3s

聲音從人的位置傳播到右邊的山峽,反射後回到人耳處的時間:t2=0.7s

所用總時間:t=t1+t2=0.3s+0.7s=1s

因為聽到的是回聲所以聲音走過的距離是兩峽谷間距的2倍所以:2s=vt

兩峽谷間的距離是:s=vt/2=(330m/s×1s)/2=165m

【總結升華】題目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計算和回聲測距離的應用,弄清聲音在兩峽谷之間傳播的時間是解題的關鍵。

【變式】有一山峽寬1200m,兩旁都是豎直的陡壁,有一人在山峽內開了一槍,聽到第一、第二兩次回聲間隔5s,則人到兩壁的距離分別是(聲速v=340m/s )(  )

A.700m,500m B.860m,340m C.1000m,200m D.1025m,175m

【答案】 D

類型三、樂音的特性

3. (2020江門校級二模)弦樂器上要安裝幾根粗細不同的弦是因為弦的粗細會影響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速度

【思路點撥】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對於弦樂器來講,弦的粗細、長短、鬆緊都會影響振動的頻率,從而影響音調的高低。

【答案】A

【解析】樂器發聲是靠琴弦的振動,而弦的粗細、長短、鬆緊都會影響振動的頻率,故弦粗細不同,在彈奏中主要影響的是其發出聲音的頻率,從而影響其音調的高低;故選A。

【總結升華】了解音調與頻率的關係,知道弦樂器頻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是解答問題的關鍵。

4.(2020臨沂中考)關於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花樣滑冰運動員在水下仍能聽見音樂,說明水能傳聲

B.江泉高架路兩側建有隔音牆,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C.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時,鼓發聲的音色不同

D.醫學上用超聲波檢測結石,說明超聲波具有能量

【思路點撥】(1)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2)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3)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4)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

【解析】A、花樣滑冰運動員在水下仍能聽見音樂,說明水能傳聲,故A正確;B、江泉高架路兩側建有隔音牆,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故B正確;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鼓面,鼓面振動的幅度不同,發出聲音的響度就會不同,故C錯誤;D、醫學上用超聲波檢測結石,說明聲波能夠傳遞能量,故D正確。故選C。

【總結升華】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多,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變式】某同學對下列聲現象進行分析。其中錯誤的是(  )

A.擊打紙筒一端讓其發聲看到火焰晃動,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B.撥動琴弦,優美的琴聲來自於琴弦的振動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杯子,聲音的響度不同

D.利用聲音的音調可以測量海水的深度

【答案】D

類型四、超聲與次聲

5. 下列發聲體發出的聲音,人們能聽到的是(   )

A.醫院裡的「B超」(頻率高於20000Hz)

B.旗幟發出的聲波(約50Hz)

C.蝴蝶飛行時發出的振翅聲(約2~ 3Hz)

D.風暴發出的聲波(10~15Hz)

【答案】B

【解析】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最低為20Hz,最高為20000Hz。

【總結升華】物體振動發出的聲音不可能都被我們聽到,比如人耳對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和次聲波(頻率低於20Hz)就沒有反應。只有頻率在(20-20000)Hz範圍內的聲音才可能被人耳聽到。

【變式】(2019秋雙江縣期中)海豚可以利用超聲波相互交流,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________;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這說明聲音具有 ________。

【答案】信息;能量

6.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利用強超聲波對鋼鐵、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鑽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築方面,設計、建造大廳堂時,必須把回聲現象作為重要因素加以考慮

C.在石油勘探時,常採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藥包,放上一個探頭,把炸藥引爆,探頭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層間界面反射回來的聲波,從而探測出地下油礦

D.利用超聲波能夠預報地震、偵察颱風和大氣中的核爆炸

【解析】利用強超聲波對堅硬物體進行鑽孔和切割加工是因為聲音能夠傳遞能量,A選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因為牆壁反射的聲波和原聲重疊時,會增強原聲,所以在建築方面,設計、建造大廳堂時,必須把回聲現象作為重要因素加以考慮,B選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利用聲音能傳遞信息可以探測地下油礦,C選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地震颱風核爆會產生次聲波,所以不能利用超聲波預報地震、偵察颱風和大氣中的核爆炸。D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總結升華】此題考查了學生對聲與信息、聲與能量及回聲現象的了解;能區別超聲波和次聲波的利用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相關焦點

  • 七年級數學思維導圖: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思維導圖分享!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主要學習了4個章節的內容,具體內容包括了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及幾何圖形初步內容,學習這個部分的內容時,可採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預習相關內容,把握各個章節內容下的具體內容,同時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還有助於後期對於相關內容的複習鞏固,今天我們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下「人教新版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一課一練,單元、期末鞏固知識複習
    三年級學生的年齡階段一般是9周歲,這時,學生開始進入發育期個性開始佔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潑好動、易受影響,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力是一種基本能力,它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必要前提,是獲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培養少年兒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質。
  • 新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題型經典全面,值得一練
    新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題型經典全面,值得一練數學在初中階段是一門關聯性很強的學科,一單元的知識點內容沒掌握好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後面的章節也會出現問題,因此一定要重視起來,尤其是進入初二以後,則更是如此。
  • 滬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乘法、除法一》課後練習題
    上海地區小學目前使用的是滬教版的數學教材,也就是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教材。與其他版本的數學教材相比較,滬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更具有創新性,有點實驗教學的意思。我們前邊對二年級的數學課本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從第一單元的複習與提高《加和減》就能看出來,在所有版本的數學教材裡,只有滬教版在100以內的加與減這個單元特別加入了「巧算」這個課時。例如:55+37=54+38=53+39=52+40=92,利用加法算式裡一個加數增加1,另一個加數減去1,和不變的定理,將其中的一個加數變為整十數,這樣小學生多做幾遍練習之後對100以內的加法就有了一個心算能力的提高。
  •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題及複習資料,家長:先收藏起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題及複習資料,家長:先收藏起來。本學期離開學只有一個星期了,同學們在暑假都已經休息好了,要準備新學期的挑戰了。尤其是二年級小朋友,下個學期就進入三年級了。眾所周知,三年級是小學生成績的分水嶺。
  • 第15課《搭船的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預習複習專用
    《搭船的鳥》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15課的課文,作者是郭風,文章在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或複習一下吧!更多精彩推薦:第14課《不會叫的狗》,三年級上冊略讀課文這樣學習更高效第13課《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文預習複習專用第11課《一塊奶酪》小學三年級語文預習筆記+課後複習第10課《在牛肚子裡旅行》,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遇事要冷靜☆課文內容精講☆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生字組詞表,老師:每課都要聽寫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生字組詞表,老師:沒課都要聽寫。新學期已經開學,原來的一年級小朋友進入二年級的學習了。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有哪些重要知識點需要學習呢?要學習的知識點還是很多的,今天我們先來從本學期需要掌握的生字和詞語說起。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複習提綱+期末測試卷,孩子掌握滿分不難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複習提綱+期末測試卷,孩子掌握滿分不難科學是小學必學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儘管不如於主課重要,但期末考試時同樣要考,因此,並不容學生們忽視。所以,無論是哪一門學科,想要學好首先你得對書本上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只有這樣你才能學好,就例如:三年級上冊科學中,會學到植物是的相關內容,有一個考題就是:植物的葉一般由葉片和組成,葉片上有,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葉柄和葉脈。樹葉我們生活中時時能見到,但在做這道題時,所有的同學都能做對嗎?我看不盡然。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知識要點歸納,老師:考點都在這裡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知識要點歸納,老師:考點都在這裡。暑假很快就會過去,三年級即將到來。有規劃的學生和家長都會在暑假期間規劃好下個學期的學習計劃。三年級是小學生成績的分水嶺,因此,做好學期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測試卷,老師:要一邊複習一邊練習
    大家最好在複習試卷的同時,又做一些新的複習試卷,以此來檢查是否將前面所學的知識點掌握好。以下有兩套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期末測試卷,從拼音、生字、詞語、句子等方面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家長朋友可以幫孩子將圖片保存到電腦直接列印出來練習,如果大家需要電子檔,請看文章末尾的介紹。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7課《聽聽,秋的聲音》易考知識整理,建議收藏
    今天一位家長私信給我說孩子已經上四年級了,希望於老師能發布一些四年級的複習資料。在這裡於老師要說明一點,目前我在教小學三年級語文,因此我所發布的文章內容一定是以三年級為主的。如果說其他年級的孩子需要複習資料,請私信給於老師,註明需要具體哪些材料,我會儘快回復,另外在學習中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私信於老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三年級語文上冊的第7課內容,請孩子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認真複習下面的內容,這些題目可能會第二單元考試當中。
  • 一年級語文上冊全部知識點,重難點,複習用
    一年級上冊語文,有哪些知識點和重難點呢?人教版上冊,共有八個單元,以下呢,就是這八個單元的所有知識點、重難點,需要的家長朋友,可以收藏哦,給孩子用來做期末複習用,非常好!來看上圖,每個單元,重點需要認讀的生字、會寫的生字、形近字、反義詞、日積月累,都概括出來了。
  • 小學三年級英語上冊,全冊知識點匯總,老師:期末考試前務必掌握
    小學三年級英語上冊,全冊知識點匯總,老師,期末考試前務必掌握離本學期期末考試只有一周時間了,還沒有進行期末考試的同學,一定要抓緊最後一點時間複習。三年級英語是語數外中最容易拿高分的,考滿分的機率比語文數學都要大得多。
  • 2.2我們怎樣區分聲音-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精講精練
    【學習目標】1.知道樂音的三個特徵,響度、音調和音色;2.通過實驗探究掌握音調、響度和音色各與什麼因素有關;3.會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與樂音的三個特徵有關的現象。2.聲音在介質中傳播能量會衰減,傳播距離越遠,聲音的能量減小得越多,響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聲音的音調並不改變,也就是說介質不會改變聲音的頻率,不能說距離遠了,聽不清楚了,是因為音調變低了。3.把人耳能聽見的最弱聲音的強度定為0 dB。
  • 三年級上冊語文:全冊生字組詞及基礎練習匯總,列印練熟穩拿高分
    三年級上冊語文:全冊生字組詞及基礎練習匯總,列印練熟穩拿高分!語數外一直都是孩子們在學校裡必學的科目,語文影響了孩子對於其他學科的學習,很多孩子在語文方面下的功夫又少。不過,再困難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對知識的理解是從理解開始的,汲取知識也離不開語文。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組詞表,老師用的資料,每天聽寫考試100分
    二年級的語文學習,相比一年級內容增加了,難度也在慢慢加大。二年級小朋友的語文學習需要制定學習計劃了,因為教育部的教材有制定學習目標的。部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的學習目標有:1. 喜歡學習漢字,有學習漢字的願望。2.
  • 2019中考物理人教版初三上冊物理知識點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 是人生必經之路,所以同學們都很重視,今天給同學們講一下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教育帶大家共同學習。 一、溫度 1、 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 單位: ① 國際單位制中採用熱力學溫度。
  • 語基/滬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七、八單元典型題目解析(適合總複習)
    原標題:語基/滬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七、八單元典型題目解析(適合總複習) 備註:已經在牛老師上海交流1群的朋友無需重複 添加,因為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5單元 綜合練習
  • 三年級英語上冊,期末考試模擬試卷一套,老師:考前做好這三點
    #期末考試#三年級英語上冊由於複習的時間不長了,因此,這個星期大家可以以知識點複習+期末考試模擬測試為主。在本學期的單元測試以及期中考試中,我們發現三年級英語的考試,聽力部分佔了70分,筆試部分只佔了30分。因此,考試前,有必要對學生進行一下考前指導。期末考試英語應該怎麼複習,考前應該做些什麼呢?老師認為,應該做好以下這三點:一、複習好書本上的知識。
  • 語文園地五(小學二年級上冊,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語文園地五(小學二年級上冊)在小學二年級語文園地五安排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我愛閱讀」共五部分內容,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或複習一下這部分內容吧!語文園地五(小學二年級上冊)在識字加油站中,每組「音同(近)形不同」,這些字都有一個共同的部分,但是偏旁卻不相同,所表示的意義和偏旁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