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家長經常有被貓咪劃傷的情況。尤其是當傷口只是小小的長條劃痕、輕微地滲血,最讓家長糾結。那麼,被貓咪劃傷需要怎麼處理?會不會感染狂犬病呢?今天優嗅就帶大家了解貓咪的狂犬病。
首先 認識一下貓咪狂犬病
貓咪狂犬病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分為三個階段:前驅期、狂躁期和麻痺期。
貓咪感染狂犬病病毒,是通過被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而且貓咪感染後,不會立即表現臨床症狀,大約有2~5周的潛伏期。 貓咪感染狂犬病毒的臨床症狀為:嚎叫、結膜炎、大量流涎、嘔吐、恐水等,和人類相似。貓狂犬病不是常見疾病,但是屬於致命疾病,並且可能導致一些其他併發症,比如腎功能障礙、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
好在,只要通過正常的免疫就可以有效預防狂犬病。如果家長發現貓咪產生疑似症狀,需要及早帶到醫院檢查診斷。
其次 了解下狂犬病毒的傳播
不是所有的貓咪都是狂犬病的攜帶者,因此不需要過多擔心。作為一種病毒性疾病,狂犬病需要被傳染者實際接觸到病毒才會被感染。比如,狂犬病毒來源於感染貓咪的唾液中,當被咬傷或舔舐時,就有可能接觸到狂犬病毒。
也就是說,如果貓咪沒有在劃傷家長之前,舔過爪子或者接觸到攜帶狂犬病的唾液,即使被劃傷很深的傷口,也只需要注意破傷風的風險。 當然,大多數的情況下,家長也不知道貓咪的爪子上是不是沾了攜帶病毒的唾液。所以,安全起見還是建議家長們去注射疫苗的。人的狂犬疫苗保障期為半年,半年內的劃傷、咬傷,都不需要再次接種。
最後 說一些防咬防撓的小知識
雖然狂犬病並不具備高發、易傳染的性質,但避免被貓咪劃傷咬傷,減少打針次數和身體創傷,才是每位家長最需要的。
1. 勤給貓咪剪指甲
貓咪的指甲需要定期修剪,不光光是為了避免抓撓家長,也為了防止貓咪指甲過長對自己造成損傷- 貓咪指甲過長,可能出現倒鉤到小爪墊的現象,這時的指甲就不好剪了,需要到醫院進行處理。另外,隨著指甲的生長,指甲內的血線也會越來越長,嚴重的時候可能需要麻醉後才能進行剪修。
2. 避開貓咪的敏感部位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貓咪雖然不是老虎,但也是非常敏感的物種。當家長撫摸貓咪肚子、屁股、腰部等部位時,經常會遭到貓咪的「報復行為」。要避免在貓咪頭部活動性大的情況下,撫摸貓咪敏感部位。
有時,貓咪將肚子露給家長,更多的是希望進行玩耍,家長完全可以通過玩具與貓咪互動,就能減少貓咪的啃咬。
3. 減少對貓咪的應激刺激
在大多數情況下,貓咪會採用躲避的方式解決恐慌的事物,而不是暴力出手。只有在貓咪非常緊張又避無可避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動手或動口的現象。
尤其是貓咪剛到一個新環境,或者見到新的小夥伴的時候,是非常容易應激的。家長們要學會觀察貓咪狀態,在貓咪害怕的時候,滿足它想躲起來的小願望。
Tips: 貓咪的家庭,家裡一定要常備一次性棉籤、碘伏等消毒用品。貓咪比狗狗更容易造成家長受傷,如果真的出現劃傷、咬傷,一定要立刻進行大量清水衝洗(15分鐘),並用碘伏消毒。
我們是「優嗅」,歡迎家長們提問、留言、關注,我們將繼續分享貓咪和狗狗的專業養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