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和法考的知名程度,堪比肯德基和麥當勞,含金量一流,備考難度也一流。
稅務師相對比較小眾,很多人認為不夠高端大氣上檔次,假裝它是沙縣小吃。
可就是這個「沙縣小吃」,近幾年也被培訓機構炒得火熱,不少考證黨蠢蠢欲動,但你真的get到稅務師的正確打開方式了嗎?
我在備考注會的初期,並不知道稅務師考試的玄妙之處,因此在考過了會計、財管、經濟法之後才對稅務師下手,錯失了一次撿漏機會,痛心疾首。
但我備考注會的稅法那年,同時報了四科稅務師,考完注會,一眼書都不想看,一個多月後去裸考稅務師,因為沒複習,狀態很焦躁,到那就瘋狂點擊滑鼠,點完了交卷就走,沒想到輕鬆通過稅法一、稅法二;財務會計因為忘了頭一年注會的知識點,76得分最低;涉稅實務以1.5分惜敗(恨自己為什麼早交卷)。
第三年,我的注會只剩綜合,但沒有時間複習,因為主要精力放在法考主、客觀題上,報了稅務師剩下三門,沒想到稅務師和法考也有很多重合知識點,真是證書裡撿漏的天堂。
稅務師又稱稅務師職業資格證書,在涉稅鑑證和涉稅服務行業中認可程度較高,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法治社會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非直接稅務服務行業也需要稅務師人才,參考人員除了稅務機關從業人員、稅務師事務所人員之外,律師事務所、諮詢公司也對懂稅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還有很多大型企業專門設置稅務專員、稅務主管,用人需求毋庸贅言。大家大可以放下「考它到底有沒有用」這種顧慮,況且稅務師這麼好考,備考注會的同時就能撿漏,為什麼不讓自己多一技傍身?!
稅務師一共五門,分別為稅法一、稅法二、財務與會計、涉稅法律、涉稅服務實務,各科難度在不同人考來其實不太一樣,但如果你考過了注會的會計、稅法、經濟法,你會至少覺得前四門簡單的要死,全是送分題;如果你考過了中級會計,你會覺得這比中級會計還簡單一些,稍微用心一點都會考過。如果你之前零基礎,什麼相關證書都沒考過,沒關係,每天3小時,複習一個月能過一門,複習倆月能過兩門,想考幾門自己看情況定。
下面梳理一下稅務師各科難度、與注會和法考的交叉知識點,以便大家提高效率。(我沒考過中級會計,在此不多對比了哈)。
稅法一、稅法二,完全能被注會的稅法覆蓋,好好複習注會的稅法,不用再多看書,保過。
財務與會計:分別對應注會的財務成本管理和會計,稅務師的考察重點非常集中,建議在備考注會的會計和財管年度來撿這一門的漏,因為財管涉及很多公式計算,當年同時考效率很高,隔一年就會遺忘很多。另外稅務師對會計部分的考察非常集中,特別是合併報表、長投等難度較高的部分,考題很類似,建議多刷刷歷年真題。
涉稅服務實務:這一門在注會的稅法中有零散分布,在稅收徵收、管理、細則方面考察較多,但這一門也被稱為稅務師最難的一門:因為它是唯一一門帶主觀題的科目,建議在備考注會稅法的同年參考,同時額外給一些複習時間,先刷真題、找命題思路、再回歸網校講義。
涉稅法律,哈哈哈,和法考重合知識點比較多,和注會經濟法也有部分重合,如果系統複習過法考,那麼這一門都不用看,考察的主要是民法的基礎思路,而證券法、公司法、合夥法的考察點也非常集中。
在複習方法上,我想提醒大家,稅務師的網課不像注會、法考那麼成熟,很多名校的網課講師也講的不怎麼樣,而且網課效率相對較低,如果你的自學能力比較強,可以不聽網課,直接看講義、做題。另外稅務師的教材也是一言難盡,我去年斥巨資買了三本教材,編寫粗糙,錯誤頻出,給大家複習反而設置了障礙,不如去買網課的講義看。
另外給大家推薦王亭喜老師的母題,我在複習注會稅法時刷了一遍王老師的題冊,整體編寫非常細緻、清晰,但我刷的時候並不知道裡面收錄了很多稅務師的真題,所以後面裸考稅務師時感覺神仙附體,很多題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沙縣小吃~
另外給大家po一下我總結的稅種複習思路和稅務師考察重點,這是當天考完當天總結,要不是保存得好,現在我也不太記得清了emm
1、 對什麼徵稅:稅目、徵稅對象
2、 對誰證:那誰對象
3、 徵多少:稅率
4、 優惠政策:減稅、免稅、零稅率的區分
5、 徵收管理:義務發生時間、申報時點、繳納時點、補繳期限
其中,3和4小點偏重考計算,其他偏重考概念。
當你複習完一個稅種,按以上思路考自己一遍,如果都能重複個八九不離十,這個稅種基本掌握。
在我考試當年的稅法一和稅法二,考察最多的是第3點的計算,其次是第4點的計算,最少的是第5點,基本沒在稅法一和稅法二中出現(可能在涉稅服務實務中集中考察),對1、2點的考察有但不多。
值得歡欣鼓舞的是,除了涉稅服務實務,其他四門都以客觀題形式考察,這意味著答案都在屏幕上,遇到不會做的計算題,把選項帶進去算!對面的答案都在看你,是不是很開心?
稅務師目前還在報名中,具體為2020年5月8日9:00至7月8日24:00,補報名時間:2020年7月28日9:00至8月6日24:00,希望大家合理搭配,高效撿漏,成為懂法、懂稅、懂財會的複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