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鵝把生育並孵化後代選在既黑暗又嚴寒的南極冬日,是富有育兒遠見的:因為下半年將是夏季,孵化成功的小帝企鵝面臨食物豐富的環境,容易存活下來。帝企鵝個體大,需要更長的食物獲得期,必須早點兒降生,才能趕上夏季。同時,小企鵝在冬天降生,雖寒冷,但能避開賊鷗、海豹和虎鯨的侵襲。由此可見,反其道而為之,劣勢小於益處,帝企鵝的超前謀劃看來連哺乳動物也望塵莫及。
一般,帝企鵝在入冬時,由大海向祖輩沿用不變的棲息地遷徙。一路上,它們邊走邊求偶,確定關係後不離不棄。雄雌帝企鵝都非常具有靈性,它們一生靠著相互間分工協作接續生命。為了生育後代、活著熬過寒冬,無論是雄性還是雌性,帝企鵝都要吃夠整整一個盛夏的食物,適應冰原的「一枯一榮」。
就是連誰先返回駐地這樣的事,也要搞分工協作。通常雄企鵝擔負回駐地選址的重任,因為雌企鵝生育後耗費巨大體力,後面兩個月的孵化重任將由雄企鵝單獨接續,雄企鵝自己選的孵化地才最為心儀。在雄企鵝選好生育孵化地之後,雌企鵝才大腹便便歸來尋找自己的丈夫。它們分離時有一整套的叫聲和動作暗號約定,接頭完畢,再細細辨認對方,然後親吻對方,並發出「凱斯、凱斯(kiss)」的吻叫。雄企鵝在孵化地孵化時,外出覓食的雌企鵝則要在小寶寶出生日的節點,準時趕回並帶回足夠食物,分工、協作、接續,真是計算精當,須臾不離。
夫妻間總有不對脾氣的,或雌性一方喪失配偶、變心出軌,會出現兩個雌性爭奪一個雄性的「認夫大戰」。此時,雄企鵝坐山觀虎鬥,倒要看鹿死誰手;兩位雌企鵝勢同水火,用短翅當劍頻頻出招,直至敗者落荒而逃為止。之後,雌企鵝的勝出者,便會與一旁看戲的丈夫緊緊擁抱,開始甜蜜的雌雄交配。一般一個月後,雌企鵝會生出唯一的一枚重450克左右的巨蛋,兩性相悅到此告一段落。
不出一天,雌企鵝便把剛產下的蛋交給雄企鵝去保暖,並在旁邊忠告丈夫怎樣盡職盡責。教誨半日後,雌企鵝與雄企鵝定好歸家時間,便獨自踏上返回大海的徵途。這時的雌企鵝,已有一個多月沒進食物,由於寒冷加劇,它們的棲息地離大海已有100多公裡遠。雌企鵝必須忍著飢餓,儘快走完這段旅途,才有資格回到大海進食美味的魚蝦。
而此間的雄企鵝正在日復一日地孵蛋,如果天氣太過寒冷,很多雄企鵝們只好擠在一起抱團取暖,可誰願意待在外面挨凍呢?雄企鵝一邊抱著蛋,一邊往裡擠,結果身在中間的被擠得不斷變換位置,甚至被擠出溫暖圈。之後,被擠來的雄企鵝,又找準縫隙再次用力擠進去,就這樣雄企鵝抱團形狀不斷發生變化,因溫暖位置相互交換,大家都能獲得一定溫暖。
帝企鵝是不會飛的海鳥,也不能在水裡孵蛋,但其精神氣質無愧為南極的「企鵝之王」,不僅外形威儀、體積肥碩,而且隱忍性強勁。尤其是夫妻之間相互分工,遠途作戰,配合緊密,動物靈性與時間管理、接續意識非常強。帝企鵝的脖頸上有一圈黃羽毛,表明它們是無可匹敵的黃金家族,具有堅守承諾如山的信條。南極洲上空的衛星發現,帝企鵝聚居在南極洲海岸線上的海冰一隅。
如果冬半年持續寒冷,雄帝企鵝就要領受艱辛備至的考驗。孵蛋時,它要把蛋夾託在厚蹼間,同時把溫暖的肚皮放低或乾脆臥下來,把蛋全部包裹嚴實,冒著強勁的風雪和刺骨的寒氣,不吃不動,一直堅守下去。如果不出意外,從大海歸來已吃得肥肥胖胖的雌企鵝,會給剛出世的小企鵝帶回豐盛的食物,母親像牛反芻一樣把食物吐出來餵給小企鵝吃。若小企鵝已出世,但雌企鵝還未從大海裡折返歸來;儘管雄企鵝已餓得不成樣子,還必須從胃裡吐出食物,餵給小企鵝吃,真到了身心俱疲的境地!
為不讓雄帝企鵝和小企鵝餓死,帝企鵝家族為雌帝企鵝配備了精準的生物鐘。如果帝企鵝的生物鐘不夠準確或失靈,未能按時折返自己的棲息地,它們接續生存的鏈條就會斷裂。雌企鵝會精計小企鵝降生的時間,基本能在孩子出世時,恰好從遠方歸來,為小企鵝餵食,給雄帝企鵝保命。對帝企鵝的繁衍來講,這一點絕不能破。如果雌企鵝歸來過早,小企鵝還沒出世,肚子裡的食物會剩餘不多;如果歸來晚了,小企鵝沒有東西吃,將是致命打擊。
南極洲海域風大浪急,帝企鵝在冰面和海洋長途跋涉,掙扎搏擊,其路線和距離極難把握,就算精算時間點位容易,但要踩著時間到達棲息地,可是難上加難。南極冰原沒有固定的參照物,人在上面行走,少了導航儀,要想確定方向異常困難。令人驚奇的是,科學家在南美洲南岸,觀察和統計過企鵝下海和返回時間,結果它們每天早上下海和晚上歸來,都準確無誤,前後差不了幾分鐘,比人類上下班還要準。
也許正是在方向感、速度感上的訓練有素,帝企鵝才能決勝千裡之外。科學家曾用飛機把幾隻帝企鵝運到1000公裡之外,當從飛機上放出後,它們卻能沿著最短路徑回到原來的地點,真乃世間奇蹟。
(作者系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