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好啊,朋友們,今天我們來講一下緬甸陸龜的相關內容。
緬甸陸龜的外貌
緬甸陸龜又被人們稱為枕龜、龍爪龜,是市場上最常見到的一種烏龜。由於大肆捕捉,導致了緬甸陸龜的數量急劇下降。其分布之廣,在緬甸、越南等國家都可以看見它的影子,在2013年更是被劃分為了紅色珍貴動物行列中。
外貌特徵
成年的緬甸陸龜龜殼可以生長到20釐米,最長的有的能到40釐米。頭部大小中等尺寸,顏色為淺黃,鼻子有粉色和黃色兩種樣式。龜殼很高有隆起,在龜殼上的沒一塊的盾片都有黑色斑點。
四肢比較粗壯,兩個前肢是扁圓形的,而後肢則是圓筒形的,爪子上面沒有腳蹼的結構。可以在陸地上活動,每個爪子上都有大塊的鱗片。嘴巴很短,上部分有三個鋸齒形的牙齒,腹甲很大。平坦而厚實,
緬甸陸龜的生活環境
一般情況下都會在溼度很高的柚樹林進行活動,有的緬甸陸龜也會選擇在山地和草叢中安家。等進入到了炎熱的夏天,經常能夠看到緬甸陸龜在空地上出現。
緬甸陸龜生活的習性
這種龜類喜歡溫暖的地方,非常害怕寒冷。在白天的時候活動的次數很少,但是進入到傍晚後,就會出來活動和尋找食物。當氣溫保持在21℃到35℃的時候,是緬甸陸龜的活動和進食的旺盛期。每年的6月份到9月份,是緬甸陸龜最為活躍的時候。
氣溫下降到17℃到20℃的時,活動和進食的次數都會有所減少,等氣溫又下降到12℃到15℃的時候,就會停止進食。如果是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就不要再繼續給緬甸陸龜餵食了,否則會有消化不良的症狀出現。等氣溫在14℃以下的時候,就會進入到冬眠時期,到了第二年的4月份。氣溫回升,活動和進食均恢復正常。
雖然是陸龜,但是還是很喜歡水的,遇到下雨天會顯得異常興奮。可以在水中進行活動,但是只限於淺水水域。不過要是連續不斷的下雨,緬甸陸龜就要在洞穴中進行躲避了。陸龜的記憶力也是不錯的,就算是把它從最常活動的場所拿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也會憑藉良好的記憶力回到原地,性格上是很溫順的龜類了,雖然同類之間不會相殘,但是搶食還是有的。爬行速度也算快的了,有時候還會和其他陸龜進行撞殼來嬉戲。
在吃的問題上,緬甸陸龜屬於徹徹底底的雜食性的烏龜了。像香蕉、橘子和西紅柿是它最喜歡的食物,在野外的環境下。昆蟲、真菌和植物花草也是可以進食的,在餵食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夠餵食過多的玉米、米飯之類的食物,否則會造成消化不良和新陳代謝慢等狀況發生。還可以每隔一段時間給緬甸陸龜餵食一些動物性的飼料,肉類、蝸牛都可以。
緬甸陸龜現狀
由於被人們當成了一種資源,就大量的捕捉進行走私和出售。造成了緬甸陸龜的數量在飛速的下降,就和其他的烏龜是的,緬甸陸龜也被當成了寵物貿易的一部分。隨著社會在發展,大量可以供緬甸陸龜生活的場地被不斷的破壞。像我國,已經很難在從市場上購買到緬甸陸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