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就在澳中對抗不斷升級,澳大利亞媒體為此也是吵得不可開交。
吉米·巴恩斯(Jimmy Barnes),這個澳大利亞最有名的搖滾歌手罕有聲稱與中國的外交爭執是澳大利亞的錯,因為莫裡森(Scott Morrison)要求進行Covid調查的做法「在文化上是錯誤的」,這也是北京發布士兵殺害阿富汗兒童事件的導火索。
巴恩斯是誰
巴恩斯非普通的澳大利亞名人,作為澳大利亞搖滾樂靈魂人物他經常出現在慶祝AFL(澳大利亞足球)大決賽上。
他1956年生於蘇格蘭,其父是一個職業拳擊手,他的哥哥也是一個搖滾歌手。年輕時他對搖滾沒有絲毫興趣,在哥哥約翰的鼓勵下,他試著學唱,從而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作為搖滾樂隊的主唱,他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流行和最暢銷的音樂家之一。
1961年他隨全家移民南澳阿德萊德,巴恩斯稱自己是一個新教徒但也信奉佛教,同時他也有猶太血統,他的外祖母是猶太人。
1973年巴恩是一名南澳鐵路學徒,但他對音樂的熱愛,又是其兄帶領他加入樂隊。後來成立了澳大利亞有名的冷鑿樂隊(Cold Chisel),並成為澳大利亞樂壇的一個新秀。
冷鑿樂隊於1976年8月搬到墨爾本,3個月後轉移基地到雪梨。1977年5月巴恩斯再次宣布加入一個叫做羽毛的樂隊,然而,他的冷鑿告別演出卻大獲成功,這又改變了他的想法,一個月後,樂隊與WEA籤署。
1981年他與澳大利亞外交官的養女簡在雪梨結婚,巴恩斯沒有積蓄的習慣,孩子長大後,對他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這些煩惱造成他和其餘冷鑿成員之間的緊張關係。儘管在澳大利亞得巨大成功,樂團仍然沒有能夠在國際市場取得更大的發展。1982年發行專輯連續二年排行澳大利亞第一,但巴恩斯卻幾乎破產。1978年和1983年之間,巴恩斯在冷鑿錄得7張專輯,成為澳大利亞最引人注目的搖滾歌手。
巴恩斯與冷鑿決裂後,開始了他的獨唱生涯,他有6張個人專輯排在澳大利亞排行榜第一,沒有其他的澳大利亞音樂家可以匹敵。1984年巴恩斯決心打入美國市場,並籤署了格芬唱片發行。他與幾位美國音樂家合作,包括查理塞克斯頓,歌手金卡恩斯和英國的鼓手克米克弗利特伍德。同時在澳大利亞他的唱片12個月售出25萬張,連續七個星期保持第一,隨後專輯在美國發行。
在1986年,巴恩斯的「簡單就是最好」,與蒂娜特納對唱,成為是澳大利亞橄欖球聯賽AFL的主題曲。
一直到90年代,在澳大利亞,巴恩斯的成功仍然無人比擬,90年代中期,巴恩斯的職業生涯遭遇不景氣並面臨財政困難。但他依然是澳洲音樂的靈魂人物,他出現在了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閉幕式上。
這些年儘管巴恩斯的健康出現問題,但他積極參加合唱團的教學,並定期舉行合唱團音樂會,包括在墨爾本市政廳和雪梨歌劇院。
他40年的音樂生涯可謂多姿多彩,絕對稱得上是樂壇傳奇,更於每位澳洲人心中佔一席位。一路以來,他是澳洲最暢銷的搖滾樂手,勝過任何其他同類型音樂的本地歌手。而他本周發表的政治觀點卻讓人吃驚不小。
爭議的言論
巴恩斯聲稱,澳大利亞以「文化錯誤」的方式煽動局勢,從而對中國造成了有毒的外交仇恨。他說總理莫裡森呼籲對Covid-19的起源進行調查是一個錯誤,這使北京感到震驚。
莫裡森先生在4月份提出的要求,引發了一場惡毒的外交爭吵,這種爭執已升級為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一系列懲罰性貿易制裁。
「也許這就是我們澳洲政客做的方式,」,他在當地時間11月30日(周一)晚上告訴ABC節目。「如果我們是澳大利亞人,我們會說:「這是錯誤的」,但從文化上來講,這可能與中國人說話的方式不同。
在莫裡森譴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一則推特後,這位64歲的搖滾明星對澳大利亞的批評比對中國的批評更為嚴厲。受到澳大利亞廣泛譴責的帖子中有一張」篡改「的照片,描繪了一名澳大利亞士兵拿著刀子對著一個阿富汗兒童的喉嚨。
明顯的,這輪較量中國在社交媒體上從政治角度取得了高分。
巴恩斯還把中國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和軍事大國的願望比作了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人和二戰後的美國。他說:「中國正在做美國人做的事情。」不管誰做得更好,他們都會成長,並試圖佔領整個世界。「這是事物的本質。」
巴恩斯隨後表示,澳大利亞試圖單方面解決與中國的爭端都是徒勞的。我們必須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交談。他說,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立場無能為力。
同樣在電視節目中出現的新州工黨後座議員克裡斯蒂·麥貝恩(Kristy McBain)說,中國將澳大利亞視為美國的「跟屁蟲」。「我們在世界上位於亞洲中部,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位置。」(原標題:澳洲著名搖滾歌手巴恩斯指責「愚蠢的莫裡森」對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