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州勝維飼料高級工程師 施衛民 前幾天有朋友問到,反硝化是否可以在富氧的條件下進行,這些問題好像一句話也說不清楚,不來也應該諮詢微生物專業的人員好一點,不過既然朋友信賴了,這裡也就把平時看到的一些專業知識總結一下,以一管之見回報朋友的信賴吧。不一定準確僅供參考。 反硝化作用也稱硝酸鹽呼吸。反硝化是通過反硝化菌的代謝完成的,沒有反硝化菌就沒有反硝化反應。在自然界中,其實有很多細菌都具有反硝化能力,所以反硝化菌在種類學上並沒有專門的類群。 水體中反硝化的過程 反硝化過程是一個涉及硝酸鹽還原酶、亞硝酸鹽還原酶、一氧化氮還原酶、一氧化二氮還原酶這4種酶的四步生化還原反應。 反硝化的第一步:硝酸鹽在硝酸鹽還原酶的作用下,被還原成亞硝酸鹽   在這個反應中,需要兩個外源電子將硝酸鹽中N5+還原為亞硝酸鹽中N3+,同時脫下的一個O2-與細胞質中水分解產生的2H+結合生成H2O,其中:硝酸鹽還原酶 的合成會受水體中的溶解氧限制,其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合成。這就是為什麼一般教科書上提到:反硝化反應必須在低溶解氧條件下才能夠完成脫氮反應的原因。 反硝化的第二步:亞硝酸鹽在亞硝酸鹽還原酶的作用下被還原成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是反硝化過程中的第一個氣態有劇毒中間產物。 該反應需要一個電子將亞硝酸鹽中N3+還原成N2+,同樣需要2H+與O2-結合生成H2O。 反硝化的第三步:在一氧化氮還原酶的作用下,NO被還原成N2O。 該反應需要2e和2H+將NO還原成N2O和H2O。 反硝化的第四步:在一氧化二氮還原酶作用下,N2O被還原成N2。 該反應所需的2e用於N2O(正一價N)到N2(0價N)的還原, 就生成了氮氣這種在自然界中氮的最穩定物質。 從上面看到,反硝化這個生化反應過程中,硝酸鹽(NO3-)通過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使NO3-還原成N2。 但由於硝酸鹽電子受體比O2(溶解氧)電子受體具有較低的正還原電勢,故合溶解氧會抑制了反硝化。 不過在2007年武漢大學從活性汙泥中分離得到1 株好氧反硝化細菌,據報導:這種菌株在好氧條件下能有效去除培養液中的硝酸鹽氮, 其脫氮率可達90%以上。通過對該菌株的形態觀察, 生理生化實驗以及16SrDNA 序列分析, 確定該菌株為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見下圖: ![]()  報導中:對影響該菌株反硝化的因素研究結果如下: pH 值對好氧反硝化的影響 該菌株的反硝化最適宜的初始pH值為7.0。 溫度對好氧反硝化的影響 在25~35℃的溫度範圍內,該菌株都具有很高的脫氮效率。 DO濃度對好氧反硝化的影響 溶解氧對該菌株的反硝化基本沒有抑制作用,在DO2.3~11.3mg/L內,都可以選擇硝酸鹽作電子受體,氧的存在不會抑制硝酸鹽還原酶活性。表明菌株的反硝化酶系和有氧呼吸系統同時存在,氧不是抑制反硝化酶活性和反硝化酶生成的直接因素。 C/N 對好氧反硝化的影響 碳氮比對細菌的物質和能量代謝影響很大,實驗室結果表明:該菌株最佳的碳氮比為5.5~6.0。   結束語 一、從活性汙泥中篩選得到這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細菌,經形態觀察、生理生化實驗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等確定其屬於假單胞菌屬(是不是看起來這個假單胞菌屬這個名字和上面的照片很熟悉?)。 二、該菌株能在完全好氧的條件下以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進行反硝化,最終將硝酸鹽轉化為氮氣。在此過程中,會出現亞硝酸鹽的積累,但隨後亞硝酸鹽能被完全還原.在間歇培養條件下,其脫氮率能達到90%以上。 三、該菌株進行反硝化時的最適初始pH值為7.0,最適溫度為30℃。溶解氧對該菌株的好氧反硝化基本沒有抑制作用,在DO濃度為2.3~11.3mg/L的範圍內,均能進行高效的反硝化.碳氮比對好氧反硝化的影響很大, 最佳的碳氮比為5.5~6.0。 (本文已被瀏覽 15523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