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登革熱 清理積水強過噴藥

2021-01-07 求醫網健康頻道
防登革熱 清理積水強過噴藥

時間: 2015-07-14 14:41  來源: 南方日報   編輯: 濤子

  去年廣東省暴發登革熱疫情,全民噴藥滅蚊之後,今年廣深等地個別地方已經監測到蚊子出現中高度的抗藥性。蚊子出現抗藥性怎麼辦?今年登...

摘要:

  去年廣東省暴發登革熱疫情,全民噴藥滅蚊之後,今年廣深等地個別地方已經監測到蚊子出現中高度的抗藥性。蚊子出現抗藥性怎麼辦?今年登革熱防治形勢如何?市民哪些防蚊誤區要破解?近日,由南方日報《健康周刊》主辦、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防治登革熱廣東研討會在廣州召開,與會專家認為,防蚊比滅蚊更重要。

  重複感染登革熱 重症風險高6倍

  去年廣東暴發登革熱疫情,報告4萬多病例,死亡6例,至今讓仍市民「談蚊色變」。2015年截止6月5日,廣東已報告34例登革熱,31例是輸入性病例,其中廣州出現2例本地病例。省疾病控制專家分析,目前全球登革熱發展勢頭呈梯量級上升,今年巴西就有幾十萬病例,隨著暑期出遊旺季到來,廣東登革熱防治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廣東省疾病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何劍峰在研討會上介紹,登革熱有四個血清型,這四種類型之間的交叉免疫保護很少。也就是說,感染過I型的患者,還是有機會感染其他類型的登革熱。而重複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熱,重症機會要比感染單型高6倍。

  根據南方醫科大學陳曉光教授的研究,登革熱還有隱性感染者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兩者之間的比例約為2.2:1。也就是說,廣東去年報告4萬多病例,還有將近10萬的隱性感染者(感染病毒未發病),今年如果重複感染不同類型登革熱,重症風險將大大增加。

  對此,何劍峰透露,今年監測顯示,登革熱報告病例大部分還是I型,與去年相同。

  中醫藥提前幹預 可減少重症

  20多年來廣東登革熱很少出現死亡病例,去年出現6例死亡,以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居多。

  何劍峰介紹,登革熱臨床方面有兩個重要指標,一是血小板下降,預示著體內臟器大出血;二是白細胞下降,這是病毒感染的反應。西醫能做的是搶救危重病人,給病人補充血小板。中醫可以提前幹預,用方劑或中成藥提前介入治療,減少重症患者的發生。

  「在預防重症登革熱方面,中醫中藥有很大的優勢。」與會的國家膠類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顧建軍也指出,目前在登革熱防治上暫時沒有針對病原體的藥物,而現有的臨床資料顯示,一些含阿膠成分的中成藥在提升患者的血小板和血紅蛋白,改善貧血,提高機體免疫力,縮短康復時間等方面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阿阿膠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玉峰在研討會上介紹,去年下半年,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贈送了一批覆方阿膠漿給治療中的登革熱患者服用,取得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清理積水防蚊 比滅蚊更重要

  登革熱通過伊蚊叮咬傳播,切斷傳播媒介成為最有效的方式。在研討會上,多位專家還就登革熱的預防提出不少建議。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疾病控制中心主任醫師許銳恆指出,登革熱的暴發與城市規劃有關,人口密度太高、下水道沒設計好等都是導致疫情容易暴發的原因。許銳恆強調,其實「防蚊比滅蚊更重要」,很多老百姓其實是在家「養蚊子咬自己」。

  何劍峰也舉例說,在市八醫院收治的登革熱病人中,很多家中養了萬年青、富貴竹、綠蘿等植物,如果不注意換水,很容易孳生蚊蟲。「其實在適合的水體中養魚就可以吃掉蚊子幼蟲,在花盆和花盆託裡放緩釋劑小藥包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此外,相比使用各種化學製劑驅蚊,在家安裝窗紗和蚊帳,防蚊效果更好。

  防控登革熱

  認知誤區

  ■相關連結

  在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指出了一些在防治登革熱的認識誤區:

  誤區1:一出現蚊子就上噴霧器噴灑藥物

  廣東省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蔡松武指出,現在一提到滅蚊,就是滿大街的噴霧器,這是錯誤的做法。其實成蚊的壽命只有20天,不滅也自然會死。過度噴灑藥物不僅容易讓蚊子產生抗藥性,而且化學藥品對微生物生態系統的影響也值得關注。蔡松武建議,只有某個區域蚊媒密度特別高或出現登革熱病例時,才需要使用噴霧器上場。預防登革熱的重點不應該是滅蚊,而是清理積水,從源頭堵住蚊蟲孳生,「清理積水不能搞運動式,應該像環衛部門一樣,天天搞」。

  誤區2:老城區比郊區乾淨,所以登革熱風險低

  一般人認為,蚊子多是因為環境髒,下水道等地方必然是蚊子孳生的發源地。事實上未必。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何劍峰介紹,去年登革熱疫情爆發點很少發生在城鄉結合部的外來工聚集地,反而是高檔小區環境很乾淨的家庭內病例更多。這跟白紋伊蚊的習性有關,這也是登革熱一個最大的特性,伊蚊喜歡白天咬人,乾淨水體中更容易孳生繁殖,一個瓶蓋中有水存在就能繁殖出登革熱的傳播媒介。

  誤區3:蚊子一旦出現抗藥性,登革熱就防不住了

  今年初省疾控開展的登革熱傳播媒介白紋伊蚊抗藥性監測結果顯示,廣州、深圳、佛山等個別區域的白紋伊蚊確實存在著中度或高度抗藥性的現象。蚊子產生抗藥性,登革熱還怎麼預防?不少市民表示擔心。蔡松武解釋,抗藥性是蚊子接觸殺蟲劑後一個必然的過程。蚊子產生抗藥性也並不意味著人類就束手無措。首先,目前來講蚊子對大部分的藥物仍然敏感,其次,蚊子對某類藥物產生持續高度抗藥性後,停藥1-2年,抗藥性自然會下降。此外,蔡松武表示,滅蚊的藥物有很多種類,會根據監測結果在藥物使用上採取輪換、復配的方式提高對蚊媒的控制效果。

  誤區4:純植物性防蚊產品更安全

  防蚊哪種產品更好更安全,是很多市民糾結的問題。蔡松武介紹,避蚊胺和驅蚊酯類產品,歸屬農藥管理,有輕微毒性,按規定使用是安全的,防蚊效果長達數小時,也經過實驗室驗證。而國外一些防蚊產品,雖然號稱從植物中提取,安全性更高,但防蚊效果不穩定。

相關焦點

  • 廣州再次出現登革熱病例 消毒人員挨家挨戶噴藥
    消毒人員挨家挨戶噴藥近一周來,記者路經恩寧路、多寶路一帶多次見到手執噴藥器、頭戴著口罩的消毒人員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忙著進行消毒工作。「這附近有一戶出現登革熱疑似病例,所以要來消毒。」一個身穿白色工作服的人這樣對記者解釋。「記得要處理好積水啊!」
  • 東鳳鎮王厝隴村積極開展噴藥滅蚊預防登革熱活動
    (陳充樂 文/攝)近期周邊已發生多起登革熱病例,引起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為防止疫情迅速蔓延,積極響應上級號召
  • 街頭巷尾噴藥滅蚊 潮州城區加強防控登革熱
    近期,有許多市民注意到,在湘橋區一些村、社區,許多專業人員深入街頭巷尾開展噴藥工作,對各居民區進行環境衛生清理,消除蚊患。   市疾控中心志願者服務隊員也來到前街村開展登革熱防控宣傳,發動居民動手消除蚊患,預防登革熱,並向前來諮詢的群眾發放滅蚊片。
  • 臺北爆發2例本地登革熱確診病例 已加強噴藥消毒
    中國臺灣網8月28日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北市新增2例登革熱確診病例,2名感染者分別住在信義區及中正區。臺北市環保局今天上午,也立即前往二二八公園噴藥。環保局表示,環保局已經緊急動員加強噴藥,提醒民眾居家,也應該做好積水容器清理,如果因為環境髒亂或置放容器,將可依「廢清法」,開罰1200到6000元(新臺幣,下同)不等罰款。 臺北市今年首次爆發2例本地登革熱確診病例,感染者分別住信義區及中正區,由於男性患者的女友與女性患者同住一大樓,不排除群聚感染。
  • 彰化登革熱拉警報 噴藥孳清
    登革熱拉警報,彰化縣近期又新增3起境外移入病例累計已12起,最新發現境外移入的案主,病發前天天在熱門「三清宮健行步道」趴趴走;彰化縣衛生局和環保局不敢大意列為登革熱傳播高風險地區,衛生局22日動員噴藥,清除病媒蚊孳生源。
  • 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 烏日公所緊急噴藥防治
    臺中市登革熱境外移入案例增加至38人,最新一名個案住在烏日區,區公所將於2日噴藥防治。(林欣儀翻攝)    臺中市境外移入登革熱增加至38例,最新一名患者為7月31日確診,他日前曾赴柬埔寨,返臺後出現症狀,為避免本土感染,烏日區公所1日上午特別成立緊急應變中心,將先針對男子住處周圍70公尺進行噴藥,近期內也將加強宣導民眾清理環境。
  • 棉湖鎮開展噴藥滅蚊、預防登革熱行動
    日前,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登革熱防控健康提示,當前,廣東已經進入登革熱本地流行季節,境外感染輸入病例和本地病例逐步增加,且高溫多雨的天氣容易孳生伊蚊。今天下午,棉湖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鎮內開展噴藥滅蚊、清除孳生源、預防登革熱行動,主要是對雲湖公園、花園、糖水灶、老鎮區等有雜草、積水的地區進行噴藥防治。
  • 登革熱一觸即發 臺南市衛生局籲市民清理積水容器
    原標題:登革熱一觸即發 臺南市衛生局籲市民清理積水容器華夏經緯網 2016-06-25 08:09:03華夏經緯網6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經過上周大雨之後,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登革熱小區巡查人員,積極巡查及清除小區中積水容器,在監測調查中發現大雨過後,病媒蚊指數已開始上升,並有升高趨勢,警示小區登革熱發生的機率就變高了。
  • 廣東現登革熱病例 城鄉滅蚊一天兩噴藥
    廣東現登革熱病例 城鄉滅蚊一天兩噴藥發布時間: 2014-08-08 08:06:45   |  來源: 廣州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因為登革熱病例的出現,不少老城區、城中村已進入滅蚊防疫狀態。在噴灑藥物的社區,有市民對大劑量滅蚊藥物產生擔憂,越秀區愛衛辦一位負責人表示,這些藥確實有微毒,但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
  • 臺南新化染登革熱男子 與東區第6例有地緣關係
    (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提供)    臺南市目前本土登革熱病例維持10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23例,經疫調確認昨天新增的第10例新化區男子7月8、9、10日曾至東區崇德裡工作,與第6例住處僅40公尺,兩者有地緣關係,屬於同一波感染,目前第9例左鎮男子感染源仍待釐清。
  • 噴藥燒垃圾鄧村對抗登革熱
    噴藥燒垃圾鄧村對抗登革熱  村民生活如常,並無恐慌情緒  新聞追蹤  本報訊(記者李雅瓊 盧漢欣)廣州市衛生局前天通報了從化市神崗鎮鄧村14人感染登革熱的情況。昨日記者在鄧村見到,該村多處燃起枯葉,焚燒戶外垃圾,且有專人在水溝、樹木等地噴灑消毒劑。從化疾控中心派人到該村調查,對蚊蟲等可能的傳染源取樣。
  • 登革熱防控「早嚴實」
    各街道、各單位按照工作部署,建立相應防控工作方案,按計劃開展以防蚊滅蚊為重點的愛國衛生運動,進村入戶,做到「社區不漏戶、戶不漏盆罐」,發動群眾人人動手,翻盆倒罐,清除廢棄和閒置的積水容器,清理室內外各種積水。  據悉,自3月7日以來的每個周末,龍湖轄區內各街道(居委)都會組織一次「美化環境,清理積水」愛國衛生統一行動。
  • 柯文哲:只有噴藥無法抑制登革熱疫情
    華夏經緯網9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臺北市議員許家蓓指出,「疾管署長」郭旭崧曾提「噴藥無效論」,詢問柯文哲是否認同;柯回應,正確說法應是,「只有噴藥是沒效的,只要有水還是會長孑孓」。他也強調,不要幻想臺北市不會出現新興傳染疾病,面對防疫的基本態度就是迅速撲滅、不要擴散。
  • 臺南出現登革熱疫情 4區急噴藥
    臺南市發現一例登革熱疫情,開展噴藥消滅蚊蟲。(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7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南永康出現首起本土登革熱病例,臺南市政府嚴陣以待,市長黃偉哲強調,第1例已發生,於6月22日發燒,快速篩查已經晚了數日,絕不能掉以輕心。
  • 禪城對12個公園及綠地噴藥防控登革熱
    南都訊 記者馮雷亮 通訊員 容世椿 黎靜昕 昨日,禪城區園林部門對區內12個公園及綠地進行了噴藥,以便有效防止登革熱疫情的傳播。這已是園林部門第二次對公園等公共場所進行噴藥防控。
  • 佛山:禪城對12個公園及綠地噴藥防控登革熱
    中國園林網5月14日消息:昨日下午,區園林部門安排300人次,多臺專業滅蚊車、噴霧器和噴藥槍,對轄區內的12個公園及綠地進行了噴藥,重點是清除園內蚊蠅孳生地,防止蚊蟲孳生。
  • 臺北市再現本土登革熱病例 緊急噴藥
    原標題:臺北市再現本土登革熱病例 緊急噴藥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衛生局表示,昨天接獲「衛福部」疾管署通知,臺北市出現第3例本土性登革熱確診個案,今天緊急噴藥防治,避免疫情擴散。
  • 又到了登革熱高發季節 防控登革熱注意這三條
    又到了登革熱高發季節 防控登革熱注意這三條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宗雷通訊員盧煒舟相信最近幾天,「登革熱」這三個字你一定聽到過。雲南省、廣東省、安徽省及浙江省等地暴發登革熱疫情,鄭州啥情況?【解答】登革熱有啥特點登革熱的高發期在何時?登革熱流行期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期在7~9月份。無併發症患者的病程約為10天,通常預後良好。並不是伊蚊吸了登革熱病人的血就可以直接傳播疾病,必須先經過8~14天的潛伏期使病毒在伊蚊唾液腺增值後方可傳播疾病。
  • 海南省衛健委發布登革熱防與治十問十答
    四、哪些人易傳染上登革熱?不分年齡、性別和種族,人們對登革熱普遍易感。在流行季節,從非流行地區進入流行地區的人容易受到感染,如到東南亞等地旅遊、探親、勞務、經商者。登革熱病毒分為4型,登革熱感染後對同型病毒有免疫力,並可維持多年,但患過由某一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熱,還可以發生另一型病毒引起的感染。
  • 金門日報:蚊患日趨嚴重 預防登革熱不可只「治標」
    資料圖:防疫人員為控制登革熱正在噴藥。噴藥消毒為滅蚊的治標作法,孳生源的清除才是最重要的治本工作,大家應養成隨時巡查內外環境的習慣,全民一起清除孳生源,以降低登革熱發生的風險。  文章摘編如下:  夏日的潮溼與高溫,天氣常有陣雨後又晴朗高溫的交替狀況發生,因此容易積水,產生淤積情形,極易孳生蚊蟲,更甚還有可能會造成可怕的登革熱疫情。為防範登革熱及寨卡等蚊子傳播疾病,事前的防範可大大減少事後補救的防疫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