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日本海豚灣看不到海豚?漁民的解釋讓人驚訝,遊客:太殘忍
然而就在中國遊客慕名來到日本歌山縣太地町,有著「海豚灣」之稱的,想來看看這些可愛又美麗的海豚,可是為何日本海豚灣看不到海豚漁民的解釋讓人驚訝,遊客:實在是太殘忍了,要知道,海豚幾乎在全世界都是保護動物,而在日本卻不是。
-
英媒曝光海豚被人類殘忍捕捉畫面,日本海豚灣每年2000隻被殺
據英國《鏡報》2020年1月26日報導,當地時間2020年1月25日英國《星期日人物報》(Sunday People)曝光了一段揭露了海豚被捕魚人殘忍捕捉的視頻。當這種高度聰明的哺乳動物試圖從捕魚人手裡逃脫時,撞上了巖石,海水被染成紅色。
-
日本海豚灣血流成河,這部奧斯卡紀錄片《海豚灣》揭秘背後的秘密
圖片來自\pixabay 但是,今天我們不帶大家去這些地方,而是要帶大家去一個安靜的日本小鎮「太地町」,這裡曾有最美的海岸風光,這裡也是日本的「鯨魚城市」,來到太地町可以和鯨魚、海豚親密接觸。可是,這個從表面看起來很溫馨、祥和的港口小鎮,卻有著慘無人道屠殺海豚的血腥事實。
-
《海豚灣》:一部看過就難以忘懷的紀錄片
《海豚灣》帶給了人們的極大的震撼,強烈的鏡頭表達帶給觀眾以強烈的心靈共鳴,血紅的海洋刺痛著人們的雙眼。劇統計,大地町這樣的一個小鎮,一年大約要捕殺2300頭海豚,整個日本大約捕殺20000頭海豚。面對這樣的數字,導演路易.西霍尤斯與參演者理察.奧巴瑞以及一干人等來到日本,向人們展示太地町的殘忍捕鯨狀況。紀錄片通過參與型的方式,向人們敘述在這裡的所見所聞,人們通過理察.奧巴瑞在片中的所作所為,了解到真相。正是通過參與型的方法,《海豚灣》才會讓觀眾看過就難以忘懷。一、出演者介入影片的身份,為紀錄片增加了真實性並且增加記錄片的情感共鳴。
-
豆瓣9.3《海豚灣》:這個世界沒有真相,只有認知
有一部紀錄片《海豚灣》。知乎和豆瓣的評價都是9.3。它獲得了包括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在內的8個提名和21個獎項。但是這部電影引發了觀眾的很大爭議。影評也大致分為了兩派。一部分人認為這部紀錄片預設了立場,不夠客觀公正,帶有明顯的偏見和導向色彩,它不過是一個講的十足精彩的故事。
-
《海豚灣》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保護海洋生物從你我做起
向每一位致力於海洋保護的人致敬,嚮導演致敬,希望海豚灣不再有海豚,希望它們有一天找到一個人類尋覓不到的地方自由地生活。當我看到日本漁民面對鏡頭髮出怒吼的時候,我從心裡感覺到他們的牴觸,那種利益被挑戰的兇狠。裡克說海豚感覺到承受不住生命的壓力時會選擇拒絕第二次呼吸,這麼可愛的生靈,希望有一天能給這些精靈一點安靜。
-
日本海豚灣獵殺仍在繼續,曾獲奧斯卡的《海豚灣》沒有一點警醒嗎
時隔30年《海豚灣》紀錄片,大家還記得嗎?一部讓人看完流淚後思考的紀錄片。乍聽這個名字,我想這應該是個描繪溫馨的海豚生活的吧。因為海豚的棲息地多為淺海,很少入深海。海豚是一種本領超群、聰明伶俐的哺乳動物,它溫順可親,與人接近友好。
-
日本獵殺海豚季開始
日本西南部的太地町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的海豚獵殺季,雖然這種「臭名昭著」的捕殺海豚的活動倍受爭議,但是,今年仍將有數千隻海豚等待著被血腥屠殺的命運。(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據法新社報導,太地町漁業協會的一位官員表示,海豚獵殺季節自9月1日開始,於明年2月底結束,持續半年時間。
-
日本人為什麼圍獵海豚?
有評論稱《海豚灣》其實是日美意識形態上的分歧與對抗。日美第一次意識形態交鋒發生在160年前的7月9日,當時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佩裡率領著四艘軍艦駛入江戶海灣,用炮火敲開日本國門。日本人沒見過全身黑甲的軍艦,將其稱為「黑船」。 美國到來的理由之一是為了鯨魚這一戰略資源,在石油技術還不成熟的19世紀中期,鯨油是最好的燃燒用油。
-
BBC:日本恢復商業捕鯨後 血水再次染紅「海豚灣」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英媒稱,日本又開始在沿海小鎮太地町開始其有爭議的年度海豚狩獵。不久前,日本不顧國際批評恢復商業捕鯨。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3日報導,2010年,一部紀錄片《海豚灣》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引起了全球對日本大規模獵殺海豚的關注。
-
「海豚肉」並不好吃,為什麼日本人寧願背負罵名,也要屠殺海豚?
說到海豚,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很多人認為如果在自己出海的時候能夠碰到海豚,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甚至有人認為遇上海豚代表自己這次出海的運氣會很好,而且,不僅是中國,甚至是整個世界,都將海豚當作自己的好朋友。
-
紀錄片《海豚灣》——「海豚的微笑,是自然界最高明的偽裝」
它的生活壓力太大了,是多麼大的痛苦讓一隻海豚走上了自殺之路?兩隻小海豚的離開讓裡克·奧巴瑞開始反思自責,但是,那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海豚正在遭受傷害。海豚被捕捉,被送往世界各地的水族館,接受高強度訓練,身體受到傷害,還會患上疾病,但還是要表演給人類看。太地町是一個位於日本本州島和歌山縣的一個沿海小城,每年九月至次年三月,都會有大量海豚湧入太地町附近海域。
-
大喊「保護動物」的日本人,為何每年要捕殺30000隻海豚?
你敢相信嗎?日本這一國度,如今民眾素質之高的確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與效仿,可是,每年9月到次年2月期間,在日本南部漁村太地町還在上演著一場驚心動魄的血案,無數海豚被驅逐、趕殺,至今,日本人的手中依舊沾染著血淋淋的海豚血。
-
《海豚灣》|陽光下的罪惡
影片講述在一群熱愛海洋生物的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深入日本太地町海灣,拍攝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的故事。在結尾部分展現了震驚世界的「三分鐘」屠殺場景,揭露了日本政府可以隱瞞海豚肉中汞含量超標的問題,當影片結尾字幕緩緩顯示出:「諸貫秀樹,日本漁業部副部長,於 2008 年卸職,他的頭髮樣本經檢驗呈汞中毒陽性,「私人領地」在當地的職務被罷免,海豚肉被撤出太地町學校午餐計劃……」這是某種意義上的「大團圓」結局,滿足了觀眾心中的第三個S,即 Satisfaction。
-
放開商業捕鯨後,日本海豚灣進入血腥捕獵季
據美國ABC新聞9月2日報導,海豚捕獵季節已經在日本和歌山太地町開始,在未來幾個月內,日本將捕殺海豚1400多頭,捕殺鯨魚300多頭。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10年奧斯卡金像獎獲獎紀錄片《海豚灣》拍攝了大量的海豚被屠殺的畫面,海水因海豚鮮血而染紅。
-
美大使批日本圍捕海豚
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甘迺迪在微博客網站上發帖,批評日本漁民以「圍捕」方式捕獵海豚「不人道」。 甘迺迪17日在「推特」網站帳號上寫道:「圍捕海豚不人道,我深感憂慮。美國政府反對以圍捕方式捕魚。」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地區漁民每年把數以百計的海豚趕入海灣並捕殺。許多動物保護團體指責這種捕魚方式殘忍,而當地漁民則堅持認為這是傳統,拒絕改變。
-
日本文明的背後,告訴你真實的海豚灣
大家都聽過海豚灣,也聽說過前幾年教科文組織發布的由動物保護者拍攝的真實海豚灣場景,但是由於該場景過於血腥和殘忍,被很多國家禁播。大家只聞其名,未見其實。今天給大家講講真實的海豚灣在日本南部,有個太地町漁村。每年將會舉行一次「殺海豚節」這個節日持續6個月。
-
《海豚灣》播出9年後 日本將在原址重新開啟海豚捕殺活動
據日本媒體報導,近年來,因到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進行反對捕鯨運動的活動家人數逐漸減少。太地町決定將在9月1日重啟捕殺海豚的活動。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是「古式捕鯨」發祥地。2009年播出的紀錄片《海豚灣》中,記錄了日本太地町漁民大量捕殺海豚的血腥場面。
-
他用十年建立了海豚表演業,然後用餘生去毀滅它...
作為全世界可能是最了解海豚的人,Richard說,海豚的微笑,是大自然最大的謊言,因為獨特的生理構造,海豚們看上去總是在微笑,不論是面對水族館的小觀眾們,還是面對殘忍的屠殺者,即使把它們的頭砍下來,它們還是在微笑。然而,它們生來微笑,並不代表它們真正的開心。
-
為什麼海豚的微笑,是世界上最殘忍的騙局?其中「內幕」讓人沉默
海豚是一種讓人有著一種莫名親切感的動物,它雖然有著超級大的體型,但是它卻是非常靈活的,海豚對人也有著一種友好,人們聽說過最多的關於海豚的故事應該就是海豚救人了,很多人在出海的時候總是會希望看到海豚躍出海面的場景,覺得那是一幅非常美並且帶有幸運的畫面,人們對於海豚總是抱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感,很多人總是會在自己的一生中至少一次踏進海洋館去參觀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