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黃豔 通訊員彭福祥 潘曼琪)中年男子10多年來只能吃流質食物,難以像正常人一樣正常進食飯菜,一旦正常吃米飯就吞咽困難,造成食管梗阻要進行胃鏡取出食物。原來,他患上的是罕見病賁門失弛緩症同時合併食管巨大憩室,給他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身心痛苦。近日,中山一院內鏡中心副主任王錦輝教授為其量身定製手術方案,目前,患者術後各項指標明顯改善,終於可以和常人一樣正常飲食,過上了正常生活。
進食一點肉食後即食管堵住需急診取出食物
兩個月前,這名中年患者慕名前來中山一院消化內科找到內鏡中心副主任王錦輝教授,希望能幫助他解除困擾十多年的病痛。經了解,他十多年來,因吞咽困難,無法進食普通食物,只能進食流質,多次出現進食後食管梗阻、反流、不能平臥的現象,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巨大身心痛苦。患者先後曾在多間醫院就診,因病情較複雜,未得到有效治療。在此次就診前,曾因進食一點肉食後,再次出現梗阻、無法進食和飲水的緊急情況,在中山一院急診通過胃鏡取出食管裡的食物。
患者經過多方打聽,得知中山一院內鏡中心副主任王錦輝教授在內鏡診療方面有豐富臨床經驗,善於應用微創手術診治消化系統疑難危重疾病。王錦輝教授接診後,原以為是簡單的賁門失弛緩症,但經過多項詳細檢查,發現患者病情極為特殊罕見。「患者食管較長,賁門下墜位於膈肌之下,而在膈肌與賁門之間又有一個食管巨大憩室,憩室和賁門均位於膈肌水平以下,憩室內大量食物瀦留,在憩室上方食管腔攣縮,導致食管出現2-3cm官腔幾乎完全閉合,胃鏡通過非常困難,但黏膜未見明顯病變,固體食物難以通過,結合各項檢查,考慮可能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賁門失弛緩症合併食管巨大憩室」。也正是因此,他無法正常進食,日常只能吃一些流質食物。
經查閱文獻發現,雖然國內外有報導關於治療膈上食管憩室合併賁門失弛緩症的病例,並且王錦輝教授也治療過類似病例,但這名患者與既往報導病例相比有特殊之處,他是膈肌下方憩室。
為患者量身定製新方案解除患者10多年的困擾
如何在不增加患者新的併發症的基礎上有效解除患者的病痛是一個難題,在消化內科副主任崔毅的指導下,內鏡中心借鑑國內外相關經驗,充分發揮中山一院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患者診療方案進行詳細討論。「患者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食物吃了下不去,要解決食道狹窄問題;二是食物反流會造成誤吸;三是按照常規的解決憩室問題可能會反流更嚴重,帶來一輩子反應。」王錦輝教授介紹,針對這例患者的具體病情,考慮到患者的主要問題是食管憩室上方食管腔攣縮,次要問題是膈肌水平下方、賁門上方憩室的影響,如果按照既往治療食管憩室合併賁門失弛緩症的手術方式,可能會導致患者反流嚴重,極有可能給患者帶來新困擾,於是,專家團隊為他精心制定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通過黏膜下隧道肌切斷手術(POEM)有效解除食管攣縮,暫時保留食管憩室與賁門處的結構,避免術後反流。
根據提前制定的方案,王錦輝教授為患者施行手術,現在患者已順利康復出院。近日複診時,患者多項客觀檢查提示術後各項指標明顯改善,正常飲食、沒有反流、體重回升、睡眠正常,完全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
報導連結:http://wap.xxsb.com/content/2020-09/14/content_119185.html
日期:2020-09-14
【來源: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