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麗君 本報記者 張良娟
8月28日下午,記者在一個傳習活動現場,見到了正在教小朋友捏麵人的非遺「導師」——熊家全。在他的周圍,小朋友們摩拳擦掌,等著熊家全傳授捏麵人的技巧。在熊家全的耐心指導下,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小動物在小朋友們手中誕生。
備材料要1小時,捏熊貓只需5分鐘
「對於捏麵人來說,材料的製作很重要,大約需要1個小時。」熊老師介紹,「一般要將小麥粉揉成麵團並用開水煮半個小時,揉面時一定要加入蜂蜜使麵團更柔軟。稍微冷卻後再反覆揉搓直至軟硬適中。」
面人繽紛的色彩又怎麼製作出來?熊老師告訴記者,麵團的染色也有講究。「通常用食用染色膏,這樣接觸起來才不會傷手。」
準備好麵團等材料,還需要一套順手的工具。在熊老師的面人製作臺上,潤滑油、刀、滾籤、撥子、竹籤等一一排列。「捏好一個面人要專心,首先要熟悉你所捏的人物或者物品,知道需要什麼顏色。」說完這句話,熊老師開始動手捏熊貓。只見他先將各色麵團分別選取幾小塊,用捏、搓、揉、掀等不同的手法捏出熊貓的頭、身體、耳朵等不同部位,然後串入竹籤當中,一隻大熊貓便初現雛形。隨後,他又用小竹刀靈巧地在熊貓身上點、切、刻、劃每一個細節。5分鐘不到,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就在熊老師的手下誕生了。熊老師告訴記者,「學習捏麵人並不複雜,關鍵是要耐得住寂寞,這樣才能捏出好面人。」
麵塑時尚了,孫悟空卻永不過時
由於家庭氛圍的薰陶,熊家全從7歲起,就跟隨姐夫學習面人製作。「捏好的小面人還能拿到集市上去賣,3分錢、5分錢,在那個年代夠買一個雪糕了。」
學習捏麵人,熊家全並不只關注技巧。他上中小學時,很喜歡在書攤看連環畫,《西廂記》《三英戰呂布》《鳳儀亭》等經典連環畫都成為熊家全的養料。
後來,熊家全又迷上了川劇,經常通過川劇來了解傳統文化。「即便是民間藝人,也應該對中國歷史的基本常識有所了解。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才有內涵,刻畫出來的人物才有靈氣、有生氣。」
時代不斷發展,熊家全面人攤子上的人物也多了機器貓、小黃人、大白等最流行的卡通形象。不過對傳統的面人形象,熊家全依然信心十足。「這些新潮的卡通人物可能大家都喜歡,但不會持續太久。但孫悟空這些經典形象永遠都不會過時。」
【導師名片】
熊家全:1965年5月出生在四川成都,著名麵塑藝人,7歲開始接觸面人,現為成都麵塑的非遺傳承人。
【掃碼學藝】
如果你對非遺感興趣,也想拜師學藝,就趕緊行動吧。目前,茶藝「導師」金剛石、剪紙「導師」袁成祥、麵塑「導師」熊家全都已經開班。只要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四川新聞客戶端,就能網上學藝。非遺節開幕前,導師將對網絡「學徒」進行考核。考核成績第一名的「學徒」將由成都市文廣新局發放學習福利,獲得一份精美非遺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