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可以成為人類的夥伴,但是能滿足我們精神上的空虛嗎

2020-10-03 青銅級鬥士


在外打拼無依無靠,單身的你有沒有感覺到寂寞嗎?結婚後不打算要孩子做丁克,你有過此類的想法嗎?身邊能說心事的朋友太少了,知心的兄弟都遠在他方,你有感覺到孤單嗎?有時你的所作所為都不被人理解,你有感覺到無助嗎?只要你是個正常人應該都有過類似的感受吧?遇到問題有合適的傾訴對象嗎?

經濟快速的發展使我們的步伐快了很多也大了很多,沒有多餘的時間在意精神方面的建樹,當我們發現我們所缺失的那部分情感時大多數已經來不及,於是很多人選擇了替代品,寵物是我們現代人最喜歡的情感寄託。


貓、狗、羊駝、豬、鴨等等動物成為了家庭的寵物,其中的狗狗是最受歡迎的群體,被大眾譽為伴侶型寵物,很多人會把它們當成家庭的一員,除了它們通人性之外還比較的親近人類,有些狗甚至會比人更有人性。

大多數真心喜歡養寵物的人都有一些共性:熱心善良、愛熱鬧、怕孤單、需要陪伴、缺乏安全感,這部分人多數精神需求大於物質需求,他們在普通人或者其他群體中找不到的情感通常會想在寵物身上找到,或者說是寄託於寵物身上。

拋開物質方面不說,大多數人怕在感情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換來的卻是傷痕累累,同事間的競爭、上下級間的阿諛奉承、朋友間的互相利用、親人間的朋友圈式問候、鄰裡間路人間事不關己的冷漠,不會傷害自己的就是這些寵物,不會擔心它們有任何對不起自己的地方(除了拆家、粑粑亂拉)。


特別獨居的退休老人,平時鍛鍊、居家生活都是比較悽涼的,偶爾的活動可能就是跳跳廣場舞、老年大學,在家的時間都是比較空洞的,所以他們也願意養只寵物,子女不在的時候至少有個陪自己聊天的「人」,即使這個「人」聽不懂他說什麼,但聽不懂人話已經不是重點所在。

很確信的是,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養一隻寵物來滿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從這點來看寵物能滿足我們正常的精神的需求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甚至可以說獲得的成效比跟其他人交往要好很多,更加讓自己內心沒有負擔,也許未來能滿足我們人類感情需求的不僅是智能機器,還有可能是各類型的寵物。

相關焦點

  • 寵物給我們的精神世界帶來了什麼,你想知道嗎
    人類為何需要寵物呢?這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覺得,之所以需要寵物,是因為人們太寂寞。人類本身是種奇怪的動物,當為衣食奔波時,很容易心生疲累;可當豐衣足食無所事事時,又會覺得空虛無聊。用叔本華的話說,人生就是在兩個極端之間來回搖擺。我們的精神需要有所寄託。
  • 狩獵、看家、朋友,看狗狗如何一步步成為我們的親密夥伴
    此時的狗不再單純的是一個動物的角色,更是家的代表,成為內心中最柔軟的精神寄託,只能怪精神寄託遠遠超越了狗本身意義,這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古代人們精神的提升。宋朝時,寵物狗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能擁有一隻品相端正的寵物狗不再是奢侈,價格也更加親民,百姓的精神生活普遍得到提升。
  • 狩獵、看家、朋友,看狗狗如何一步步成為我們的親密夥伴
    此時的狗不再單純的是一個動物的角色,更是家的代表,成為內心中最柔軟的精神寄託,只能怪精神寄託遠遠超越了狗本身法意義,這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古代人們精神的提升。一些皇家貴族每年都會組織狩獵比賽,狗無疑成為賽場上的重要角色,體型的健壯更是尊貴的象徵。後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水平提高,很多上層管理者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寵物狗的體型嬌小開始佔領主要市場,主要是因為它可愛的外表和純淨的眼神最能給人心靈上的安撫。
  • 寵物可以很好的緩解我們的精神壓力,你同意嗎?
    寵物可以很好的緩解我們的精神壓力,你同意嗎?沒問題我家裡有兩隻貓和一隻狗。之前我覺得寵物嘛,只要讓它吃飽喝足有地方睡覺就行了。你現在認為寵物就像小孩子一樣,你不高興,它知道,你有時感覺到了,你很高興。但我覺得狗比貓更具有人性。
  • 舌尖上的《寵物小精靈》,那些現實中成為人類盤中餐的小精靈
    但是,一旦現實世界中的動物真的成為了小精靈,那麼,將會上演的並不只是訓練師與寵物小精靈的羈絆之情,還有為了滿足自己的味蕾而將它們做成盤中餐的事件發生。假設現實中的動物真的成為小精靈後,我們生活中所接觸的食物就將會是接下來大家將要看到的。《寵物小精靈》中的龍蝦小兵,在現實中的定位完全就是(龍蝦小兵=小龍蝦),那麼麻辣的做法一定最適合它。
  • 養寵物有什麼不好?它能給我們帶來許多人類給予不了的忠實和快樂
    寵物不僅是人類忠實的伴侶,同時還是人類身心健康的好「醫生」在這個高壓的環境下,人類的健康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無病即健康」,真正的健康包含著身體、精神、社會上處於良好狀態的這幾個方面而寵物作為我們朝夕相處的伴侶,它們可以很好的為我們緩解壓力和補充空白的社交關係,對於我們人類的身心健康起到了很積極的作用
  • 它們不是寵物,而是「非人類工作夥伴」
    現實是,尊重動物被認為是一種美德,善待動物組織還在孜孜不倦地為保護所有動物權利上演各種秀,搶救即將成為盤中餐的貓狗也成為微博上的熱議話題。《動物農莊》裡的動物可以放心的是,至少在名稱上,人類給予了動物平等:在西方國家,「寵物」(pet)的說法被認為屬於「政治不正確」,應該稱為「動物朋友」、「四條腿的家庭成員」。
  • 寵物市場能有多暴利?一隻犬能賣上萬,但是卻沒有中華田園犬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物質越來越豐富了,但是伴隨而來的卻是人們精神越來越空虛。為了填補這份精神上的空虛,許多人選擇了去養育一個寵物來陪伴自己,甚至很多人都把寵物當成了如自己家人般的存在。
  • 如果人類變得更大,獅子和老虎會像貓一樣成為寵物嗎?
    這種安全隱患似乎可以用「人類不夠強壯」來解釋,這就引出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人類變得更大,而獅子和老虎就像小貓一樣,那麼它們會成為寵物嗎? 其實只要我們知道這些馴化的規律,我們就能知道人類變得更大後,這些大貓能不能變成寵物了。
  • 狗狗的世界,簡單、真誠、純潔,這是上天賜給人類最好的伴侶
    據統計,現在中國大概25%的家庭養寵物,貓貓狗狗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侶,部分極端人士與狗狗相處久了,甚至不願與人類伴侶相處。貓貓狗狗這些小動物,飼養起來還是非常麻煩的,要給它們治病、講衛生、料理食宿,經濟上花費還是蠻多的,時間花費也不少,而且這一切花費都是沒有經濟回報的。對於精於算計的現代人類來說,為什麼還要做這種只有付出沒有經濟回報的事情呢?
  • 寵物能治療人類抑鬱症,那寵物自己抑鬱了怎麼辦?
    「動物療法」在治療抑鬱症,精神疾病,自閉症方面有很好的療效,對治療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特別是對於老年人的相關疾病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動物療法,也已成為一門公認的科學,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家裡養貓或者狗一個月後,主人患病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 曾經為我們做出很多貢獻的馬兒,如今成為了人們眼中的高端寵物
    但凡是那些經過馴化,跟人類有著密切聯繫的動物,最早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各方面需要的,比如雞鴨鵝牛羊豬等動物當初被馴化飼養是為了獲取肉類和皮毛、奶製品等,貓咪最早是用來看守糧倉抓老鼠的,狗狗則能幫助人類打獵、放牧。
  • 養寵物狗=精神鴉片
    部分國人精神空虛,開始養寵物狗,而寵物狗刊益鏈條上的利益團體,為了暴利。通過各種途徑宣揚狗之「美德」、美化狗,無底線的把狗擬人化,恨不能形成全民養狗的趨勢,從而達到他們獲取暴利的目地!愛狗人士不斷的自我洗腦,強調宣揚狗對主人的「忠誠」。其實只是狗的天性而已。卻被自作多情的愛狗人士視為對主人的愛,對主人的服從,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狗咬死主人,甚至啃食主人的慘狀,層出不窮!
  • 寵物與人類的關係,心理學視角對寵物與人類關係的探討
    普遍的解釋認為寵物夥伴的積極作用只有在那些缺乏人際支持的群體中才能顯現。對此,研究又提供了一個微妙補充,調查結果發現當個體抑鬱沮喪陷入困境的時候,相較於父母和兄弟姐妹,人們其實更加傾向去投靠自己的寵物,但是寵物的「安慰」並非最高級別,配偶或浪漫關係在其之上。
  • 貓頭鷹會成為寵物嗎?
    在許多電影,書籍和電視節目中,貓頭鷹被證明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友好,聰明和深情的寵物。貓頭鷹會像看電影一樣養成好寵物嗎?如果是這樣,正確照顧一個人需要什麼?您能將一個養在常規的鸚鵡籠中,然後餵它種子和其他類型的商業鳥類食物嗎?
  • 為什麼人類近親繁殖會有基因缺陷?但是在動物王國,例如貓狗
    很多人都知道,人們不能靠近親結婚,因為這樣出生的後代很可能有遺傳缺陷,為什麼動物卻沒有這樣的規則,我們仍然希望他們越純更好,怎麼了事實上地球上的大多數物種不能與婚姻密切相關,因為這會使他們的後代處於極大的危險之中,動物也是如此,然而在人類物質生活得到充分滿足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上的豐富性
  • 寵物保險大起底!以後寵物也可以上醫保了!但是……
    針對這條,小蛙特別諮詢了客服:如果我家狗狗不小心咬傷了別人,那人很生氣讓我賠償3萬各種損失費,我可以理賠嗎?客服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據了解,這家提供寵物醫保的主體叫做杭州寵城科技有限公司,在天眼查上可以找到這家公司名下有一個項目叫做寵物之城: 根據寵物之城的官方介紹,我們可以看到這就是淘寶上的寵物醫保產品: 在微博上也可以找到這家公司的寵物醫保產品,只不過粉絲還不多。
  • 螞蟻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它能夠成為我們的寵物嗎?
    雌蟻受精後即脫翅,開始鑽入地下,挖一個地洞,把入口處封住進行產卵,卵再孵化成幼蟲——螞蟻,成為獨立的新蟻國。螞蟻從小就過著嚴密的社會生活。一個蟻巢就是一個大集體,一旦離開了集體就無法生存。在它們這個大集體裡,同甘共苦,同心協力。蟻群中,如果有一個肚餓口渴了,就會向吃飽了的螞蟻討吃食物,被要求的螞蟻一般都會從自己的嘴裡吐出一滴透明的液汁,給飢餓螞蟻吃。
  • 假如人類成為了寵物,那麼世界會怎樣呢?
    雖然在北美來講,一部是在暑假初期,一部是在感恩節檔期,戰線中間穿插了《小黃人》《史努比》《精靈旅社2》等等,但是跟這些強IP的作品相比,皮克斯的原創動畫,總能令我們驚喜。當然,在這個充滿想像力的大環境假設之外,還有一條顛覆性的角色故事線,成為該片最後達到了1 + 1 > 2效果的關鍵。 「人類小男孩和一隻寵物狗的故事。」,首次從助理導演,榮升為總導演的彼得·索恩曾表示,這個趣味的角色設定,是令他對這部動畫作品,初心不變的原因。
  • 寵物寵事丨從家暴者沱沱的兩狗一貓談起:寵物真的需要我們的愛嗎?
    當一個人感覺自己非常缺乏安全感,無法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時,往往會找身邊的人索取。內心的焦慮不安,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實施操控,以獲得掌控感。 但是,我們也應該知曉,控制欲本身並非十惡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