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藍和國防綠一樣絢爛——聽4位文職戰友談變與不變

2021-01-19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中國國防報

轉改文職,為因種種原因需退出現役的軍人開闢出新的道路,讓矢志國防建設事業的人有了新的選擇。然而,轉改文職,並非只是換身衣服那麼簡單。他們更需要面對的是身份、職責、心理等方面的變化,箇中滋味,只有親歷者自知。轉眼,首批轉改人員進入文職戰位已半年多,他們有哪些感悟?讓我們一起傾聽他們的訴說。

江蘇省軍區政治工作局幹事徐殿闖:「真正幹事的人並不過分糾結身份」

時光如流,我從寧夏轉文職到江蘇省軍區工作已逾有半年。2018年5月底,我來省軍區報到,遇到幾名和我一樣從外地轉改回來的戰友,得知我從原單位政治工作處主任崗位轉改回來,大家表情裡透著一絲驚訝。

戰友們的驚訝,讓我有些不自在。2018年8月,習主席對時代楷模王繼才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後,在全國掀起學習熱潮。王繼才的事跡就發生在江蘇,認真學習他們夫婦愛國守島32年的事跡後,我被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深深震撼。我問自己,投身轉改是為了什麼?要怎麼做?我是因為不舍軍營,想要繼續完成兵之初的信念,所以留下。投身轉改就意味著要繼續扛著責任和擔當,過去的成績和榮譽都已歸零,只有以時不我待的精神趕超才能在新崗位上有所作為。

轉身是為了更好出發。現在,你問我值不值,我會告訴你一切值得,轉改帶來的變與不變都是收穫。

23年軍旅生涯,8000多個日夜,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情懷。從一個初中生、農家子弟,一步步成長為正團職軍官,是部隊培養了我。轉改文職是國防事業的需要,必然要有人脫下戎裝換個身份繼續奮鬥。如果都不願意轉改,軍隊戰鬥力如何增強?服務保障能力怎麼提高?強軍目標如何實現?新時代賦予文職人員新的職能使命,各項政策逐漸完善,每個人都像現役軍人一樣為強軍事業貢獻力量,文職崗位也會有所作為。

1600公裡到200公裡,變的是距離,不變的是責任。過去原單位在寧夏,距離江蘇1600公裡。每年回家次數有限,不能盡孝父母膝前,常伴妻兒左右,心中著實愧疚。現在回趟家只有200公裡,待文職人員配備到位之後,不趕上大項任務、值班等情況,周末就能夠正常休息。這得益於轉改文職帶來的紅利,家國已兼顧,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擔起責任往前衝。

從現役軍人到文職人員,變的是身份、是環境,不變的是組織的關心支持。去年12月,我到老家辦理落戶手續。在排隊領號時,我拿出原有的軍官證試探地問工作人員「能不能走軍人優先的通道?」「不好意思,您已經退役了,按照規定不能優先。」這樣的情況有很多,剛開始我也曾因此而心存芥蒂。可半年來,單位領導同事工作上的幫帶、在家屬工作問題上各級領導的關心、住房優惠政策的支持,早已抵消了身份變化帶來的不適應。身份帶來的附加值是暫時的,幹事的人並不過分糾結身份,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更是轉改以來最大的收穫和心態改變。轉改就是要既換裝也換腦。我相信,只要認真履職,一樣能夠找到穿軍裝時的感覺,受到同樣的尊重。

河南省新鄉市牧野區人武部政工科長張英波:「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選擇沒錯」

每到走留時,必有問訊人。最近和幾位老戰友交流,說話間大家繞不開的莫過於要不要轉改,轉改值不值等話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不能給他們答案,只好把這半年多的心路歷程「曝光」供他們參考,自己也好查漏補缺。

2017年6月,由於編制體制調整,我面臨走與留。是自主擇業還是轉改文職?我給自己算了筆帳:職務正營、兵齡20年,轉業到基層人武部,職務直接到天花板,工資可能和原來相差無幾。自主擇業我能做什麼,一切也是未知。一時間,進退兩難。

一次周末返營的車上,妻子忽然對我說:「心裡不想離開部隊,要不就轉文職吧。」「為什麼這麼說?」「剛才軍號響了,隔得那麼遠,聲音很小,你卻一直在側耳聽。」妻子的話點醒了我。個人帳算得再清楚,也抵不過對軍隊軍裝的熱愛。2018年2月,我向組織遞交了轉改文職申請。

經過申請、批覆公示等一系列程序,3月我轉改來到牧野區人武部政工科工作。投入工作後,我發現自己曾經了解的人武部早已「面目全非」,現在每天忙得團團轉:上級有檢查、通知,地方有會議;兵役登記、民兵整組、軍民融合、優撫慰問等事項,需要逐一落實;工作具體責任到人,標準更嚴更實。

人武部怎麼和部隊一樣忙?黨小組會上的集中討論,解開了我的困惑。人武部作為溝通部隊和地方的橋梁,「面向三軍,服務打贏」的責任也越來越重要。從來為武少安閒。軍隊的性質,強軍改革的進程、軍人天然的使命都決定著要想做好每項工作就要以時不我待,敬業奉獻的精神去拼。思想疙瘩解開了,工作方向也就更明確了。

從最初的無從下手,到身邊人對我轉改的不解甚至同情,我也曾有過懷疑。現在,轉改半年多,我想說轉改值得。

2018年徵兵工作中,我遇到一個害怕部隊太苦而不敢報名的大學生。我把自己在部隊的經歷講給他,鼓勵他試試。聽了我的講述,他的眼神亮了,告訴我他不想以後後悔。雖然不能夠衝鋒在前,但做好每一次徵兵宣傳,選送好每一個優質兵員也是換種方式為國防事業助力。如果當初離開,恐怕沒有機會參與這項工作。

任職後不久,人武部受領任務保障演訓部隊過境。因為了解部隊需要,部裡指派由我協調地方資源,嚴格落實協調飲食、住宿、車輛維修、村莊交通保障、不易通行路段標示等細節問題,順利保障了演訓部隊通過。隊伍經過時,一位上校向我敬禮。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選擇沒錯,我為自己自豪。

回顧轉改以來的經歷,文職並不像一些人所言沒有盼頭,在我看來它反而更有「嚼頭」。「學問貴精專」,工作也是同樣的道理。擺正工作態度、放下原來的身份意識,主動作為必然能夠在改革強軍中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發揮光與熱。文職雖不是現役軍人,但履職履責的意識早已經融入了血脈。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敬業奉獻的追求。

山西省潞城市人武部政工科幹事申江森:「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轉文職會有什麼變化?沒轉改之前,我覺得就是換個崗位需要適應新環境。轉改後才明白,最難面對的不是環境的變化,而是對自己的再認知和重塑。

2018年6月,我到人武部報到,正好趕上「民兵整組工作規範現場會」。清晰明確的流程、規範有序的訓練,讓我對後備力量建設有了新的認識。演練間隙,一位民兵問我:「武裝工作到底是什麼?」面對他,我啞口無言,在人武部的第一場「考試」我得了不及格。

7月,人武部組織基幹民兵群眾性崗位練兵比武競賽活動。在原單位我曾多次組訓,於是主動請纓。活動中,我認真組織訓練,在一些課目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組織實彈射擊訓練時,我把訓練重點放在精度射擊上,沒有紮實抓基礎訓練,導致最終成績不理想。部長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民兵訓練,抓好基礎才能更好提升質效。只講理論上的可行,忽略民兵素質能力參差不齊的實際,只會事倍功半。」

年末,寫總結時回想起這兩次的「考試」失利,我不禁慶幸。正是最開始的失利,讓我找準了自己的短板弱項、改變了我對武裝工作的認識。文職是專職,要從「新兵」開始,國防動員等武裝工作是國防大廈的基礎,作為專職人員要學得還很多。你要是問我不變的地方?我想應該是和大多數選擇轉文職的人一樣:因為不舍軍隊軍裝,所以留下。既然選擇了留下,就要時刻懷著與強軍同行的信念,撲下身子幹好本職。就像詩人說的: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吉林省延邊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幹事李紹尉:「現在,我最關注的是自己的『職業水準』」

轉改文職,一切在變與不變中交錯。還是熟悉的業務,熟識的戰友;只是綠軍裝換成了孔雀藍文職服裝;只是正營職改成了文職科級正職;只是軍人身份證換回了普通居民身份證,家庭戶口本上加上了含有我個人信息的一頁,服兵役情況裡備註著「退出現役」。

2018年春節後,我主動提交了轉改文職申請。2018年4月,因為工作任務需要,我被臨時抽調到軍分區現崗位。相對人武部,軍分區工作節奏更快、標準也更高。不管是現役還是文職,標準是同樣的。我腦子裡也就一個想法「只要還在部隊一天,工作標準一點都不能降。」從參與保障吉林省「傳承紅色基因,爭當時代新人」活動到組織理論學習;協調傳遞人武部與軍分區之間的信息溝通,日常工作中的每個細節都需要去認真核實,也讓我看到了自己存在的短板。

在軍分區工作一段時間後,2018年5月,我被推薦到報社學習。在那裡,通過一篇篇稿件我看到了更多官兵、文職人員、退役士兵的優秀事跡,深感於他們在各自崗位上貢獻力量的熱情,在改革強軍中扛著使命往前衝的擔當;也學習了各地促進軍地融合、脫貧攻堅的一些做法,想著以後的工作中能夠活學活用。8月份,學習結束後我回到軍分區,接手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擔任軍分區脫貧攻堅工作的聯絡員。作為聯絡員,既要將村裡面臨的現實難題形成材料上報軍分區,也要在工作中提供好點子。在與扶貧幹部溝通的過程中我了解到村裡環境衛生差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改善,想到之前其他地方建立「愛心超市」的做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用,我建議也可以在當地實行。得到領導肯定後,村裡建起了「愛心超市」。只要積極維護村容村貌,參與義務衛生勞動就可以獲得相應積分,憑積分可到超市換取米麵油等生活日用品。當地群眾說,「剛開始就是想用積分換東西,看到村裡環境變好了,我們心裡也舒坦。現在說到勞動就是不能換東西,也願意去。」

如今正值年初,回顧轉改的半年,我發現和現役時相比,自己的心態有了很大變化。現役時,此刻我可能正在和戰友討論進退走留,為個人晉升成長而苦惱,而現在我最關注的是自己的「職業水準」。從為個人前程擔憂到全心考慮工作,繞不開的還是責任二字,這是源於本領的恐慌。面臨新使命和職責,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文職崗位相對更加穩定,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就是我對強軍改革最真摯的回應。

相關焦點

  • 文職人員培訓紀實|修心練體礪兵氣 精忠報國「孔雀藍」
    「孔雀藍」在改革強軍的新徵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個秋天,97名文職人員齊聚古都長安,在武警工程大學參加2020年度武警部隊信息工程管理專業文職人員輪訓。
  • 文職面試在即,來聽聽科大「孔雀藍」的故事
    如今,新一輪的文職招考面試即將開始,又將有一大批傑出人才加入到強軍興軍的徵途中來。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孔雀藍」的強軍故事。走進國防科大東北角的「天河」大樓機房,長達數十米的機箱整齊排列,持續發出高速運轉的低沉「嗡嗡」聲,一位身著「孔雀藍」的講解員穿梭其中,風趣幽默的講解格外引人入勝。
  • 回望「十三五」|我軍文職人員隊伍建設紮實推進 「孔雀藍」綻放...
    「孔雀藍」綻放強軍路■解放軍報記者 賽宗寶 金雅蘭軍事科學院日前召開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一位身著「孔雀藍」登臺發言的年輕人格外引人注目。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後,一大批像張章一樣的文職人員,在重大任務中挺身而出、表現出色。回望「十三五」,我軍文職人員隊伍建設紮實推進。
  • 文職人員也要當兵訓練!當孔雀藍走進迷彩綠,是怎樣的軍營之旅
    近日第75集團軍某合成旅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新兵」陸軍邊海防學院文職人員董亞當「孔雀藍」走進「迷彩綠」兩者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讓我們的目光追隨董亞踏入營門開啟火熱的軍營之旅吧董亞:陸軍邊海防學院昆明校區大學英語講師
  • 「孔雀藍」跨入迷彩方陣第一步
    剛剛過去的一年,全軍各軍兵種部隊相繼掀起文職人員招考的熱潮,一大批懷揣報國志、強軍夢的社會優秀人才紛紛加入軍隊文職人員方陣,成為迷彩隊伍中格外亮眼的「孔雀藍」。從社會青年步入迷彩方陣,從四面八方匯聚強軍徵程,「孔雀藍」正在以銳意拼搏的奮進姿態和鬥志昂揚的精神風貌向戰友展示:在「徵途漫漫、惟有奮鬥」的改革強軍之路上,主角有你,也有我。今天,讓我們聚焦醫院2020年度新招錄的48名文職人員,用鏡頭記錄下他們跨入迷彩方陣的「兵之初」。
  • 從迷彩綠到孔雀藍,從軍人到軍嫂,軍戀最甜的樣子他們都有
    翻出抽屜裡的小盒子,鼓搗了一會,郭柳娉輕輕拿出國防服役紀念章小心擦拭。10年前,郭柳娉還是個青澀的地方大學生,懷著對軍營的嚮往,她毅然攜筆從戎,穿上一身夢想中的迷彩綠,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軍校,畢業後成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
  • 直擊全軍文職人員招生考試現場!「孔雀藍」的隊伍在等著你, 祝所有...
    直擊全軍文職人員招生考試現場!「孔雀藍」的隊伍在等著你, 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上午九點,北京、四川、廣西、福建等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考生陸續進入考場,參加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的考試。
  • 文職來了:穿上「孔雀藍」,開啟「新兵連」
    翻看武警寧夏總隊醫院新招聘文職人員張婷的心得感悟,集訓的點點滴滴躍然紙上,生動的記錄了他們培訓成長的心路歷程。為幫助新入職文職人員儘快熟悉日常工作,過好「水土不服關」,順利實現從地方青年到合格軍隊文職人員的身份轉變,總隊醫院精心籌劃,精準施策,紮實組織新招聘文職人員崗前培訓,確保他們邁好軍旅生活第一步。
  • 你好,孔雀藍!湖北省軍區隆重舉行首批文職人員換裝暨宣誓儀式
    湖北日報訊(記者江卉、通訊員何武濤)1月11日,湖北省軍區舉行首批文職人員換裝暨宣誓儀式。省軍區系統200餘名文職人員,集體換上被稱為「孔雀藍」的文職人員制式服裝。從今天起,他們將以另一種身份為部隊作貢獻。
  • 「孔雀藍」走上軍運一線——南部戰區某調度中心培養文職軍代表側記
    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的王曉輝,是南部戰區某調度中心招考的一名文職人員。從穿上「孔雀藍」制服到獨立組織物資裝卸載,王曉輝僅用了半年時間。像王曉輝一樣,目前該調度中心有一批文職軍代表在拔節成長、挑起大梁。入列·入門按照有關政策,2019年以來,該調度中心通過社會招考和現役轉改的方式,吸納了一批有志青年加入到軍代表行列。
  • 文職風採丨鍾愛「孔雀藍」 傾情「夕陽紅」
    我是福州第二離職幹部休養所門診部醫師曾原,2018年12月光榮地加入軍隊文職人員隊伍,成為一名老幹部工作者,我感到十分自豪,更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入職2年來,我始終立足本職崗位紮實工作,認真踐行文職人員的使命責任,努力當好老首長生命健康的守護者。
  • 當「孔雀藍」走進「迷彩綠」,是怎樣的軍營之旅
    近日第75集團軍某合成旅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新兵」陸軍邊海防學院文職人員董亞當「孔雀藍」走進「迷彩綠」兩者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讓我們的目光追隨董亞踏入營門開啟火熱的軍營之旅吧
  • 南空夜讀 | 一個國防生的選擇:從「空軍藍」到「孔雀藍」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故事,關於「孔雀藍」。  最近兩年,家人、同事、朋友問我最多的問題,便是為什麼放棄現役軍官的身份,轉改成為一名文職人員。  每次,我都選擇沉默。不是不想說,而是要說的太多。聽完我的故事,也許你就明白了。  按照父親最初的設想,我國防生畢業,就順順噹噹進部隊,當一名軍官。如果沒有意外,我也將按著他的設想走下去。
  • 文職人員丨「文之初」從這裡起步 「孔雀藍」在這裡起飛
    「我的班長很厲害,他手把手教我疊被子;今天我們觀看了紀錄片《強軍》,讓我感觸很深,我為能加入這個集體而高興……」武警甘肅總隊醫院文職人員杜卓穎,在電話中與家人分享所見所聞。新年伊始,經過層層選拔的23名「孔雀藍」,精神飽滿地步入總隊醫院,開展以「思想入伍、業務入門、作風入列」為主要內容的崗前培訓。強國先強軍,強軍先鑄魂。他們首先組織文職人員觀看了《強軍》《大江存證》等紀錄片,一張張歷史畫卷,一句句歲月詩歌,讓大家感慨萬千:「戰爭的硝煙雖已散去,但革命先輩的偉大精神要不斷傳承,我們必將紮根部隊、矢志強軍,鑄牢文職人員也是兵、戰場保打贏的思想根基。」
  • 投身軍營終不悔 乘風破浪孔雀藍
    欣喜之餘,我卻發現部隊和地方在工作、學習、管理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釐思路應溯源,我找來紀律條令、內務條令、文職人員條例、文職人員管理規定仔細研讀,與制度和規定對表對標,時時調整行為之舵、緊繃作風之弦;工作中,積極調整、主動適應,向書本問業務、向同事問業務、向史料問業務,多幹、多學、多思,秉承「工作無小事」理念,培養嚴謹細緻作風,用心從細節抓起。強化工作落實,堅持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回音。
  • 東部戰區空軍文職人員招考面試結束,「孔雀藍」即將啟航
    11月9日至10日,東部戰區空軍組織2020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面試,考點設在空軍杭州特勤療養中心療養二區,共有20個考室、12個備用考室,是空軍今年最大的面試考場。這次招考面試工作,在戰區空軍機關的統籌部署和精心組織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相關要求,按照公平競爭、公開透明、優中選優的原則,科學選拔出最優秀、最適崗的精英人才加入人民空軍。
  • 「孔雀藍」的榮譽時刻!7名文職人員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代表依次登上主席臺領取榮譽證書。見證榮耀時刻,傳承時代強音。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殊榮的人員中,有7名文職人員。
  • 一名文職的周年記:開山島上的中國紅引領著我心中的孔雀藍
    我叫李俊達,是一名社會招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剛到人武部時,因為年紀小又沒有服役經歷,與大多數社招文職一樣,對部隊的了解基本為零,手忙腳亂的我常常因為要弄懂一個簡單的業務加班到深夜,巨大的壓力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直到10月下旬的一次任務,劉軍政委讓我負責邀請王仕花參加活動,接到這個任務時,我內心的第一反應,竟然有些像瘋狂追星的粉絲,馬上就要見到自己偶像一般,拿著電話激動又忐忑,要知道我是在給「時代楷模」、「最美奮鬥者」等擁有那麼多的稱號的守島英雄打電話呀
  • 火箭軍工程大學文職人員:一樣的暑期 別樣的精彩
    一樣的暑期,別樣的精彩。這個暑期,該校很多文職人員像季電力一樣,自覺發揚「精忠鑄劍、精心礪劍、精準亮劍」的大學精神,或自我「加碼充電」,或參與保障大項任務,或奔波於演訓一線教戰研戰,或加鋼淬火備戰各類賽事,成為飛彈部隊高等軍事學府裡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