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宜家剛剛宣布上線的官方網上商城被視為新的增長端,不過,要是想讓服務於「最後一公裡」的到家物流做到不耗費太多錢、而且還能賺錢,挑戰性很大。
文章發於好奇心日報,作者為孫今涇;經億歐家居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宜家在10月16日上午六點上線了官方網上商城。不同於兩年前的版本(僅限配送上海地區),新上線的網上商城可以為35個城市的消費者提供配送服務。
儘管宜家多年來被批評線上業務發展緩慢,但這家瑞典家居公司還是維持了一貫的謹慎作風,沒有對新上線的網絡商城進行大力宣傳。
「還只是試運營。」宜家零售中國的公關經理楊帆對《好奇心日報》說,宜家希望在大量客流湧入前,首先保證流程變得足夠順暢。一些線上客戶在10月7日遇到了無法結算的問題,這個問題在今天得到了解決。
新上線的官方網上商城入口位於宜家中國的官方網站,與此前的傳聞不符。Inter Ikea的執行長託爾比約恩·勒夫(Torbjörn Lööf)在2017年10月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稱,宜家將和第三方網購平臺合作,進行線上銷售。
宜家零售中國此前確實在第三方平臺進行了測試,但他們現在認為,官網平臺可以幫助宜家更快收到消費者的反饋,並作出改進。「不排除日後和第三方平臺合作的可能。」楊帆說。
宜家官網上個財年的訪問人次超過了1億,這可以免去新渠道的宣傳成本。但官網的頁面設計較之前並沒有太大改變。換句話說,它對於網購仍然不夠友好。
首批開放配送服務的35個城市包括上海、浙江省的9個城市、江蘇省的13個城市,安徽省的8個城市和江西省的4個城市,不包括北京。這些城市都位於長三角周邊,屬於宜家中國劃定的「華東地區」。宜家希望此前上海的線上業務經驗可以應用到這些地區。
2016年8月31日,宜家上線了只服務於上海地區的網上商城。在經過了初上線時的短暫故障後,宜家零售中國提供的數據顯示,上海地區網上商城在2018財年(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0日)接待了780萬人次的用戶,銷售額超過7000萬元。但宜家並未公開這一銷售額在上海地區整體銷售額的佔比,因此無法判斷表現是否理想。
宜家在中國市場2018財年的整體銷售額超過147億元,但增速放緩,較2017財年增長9.3%,是四年來首次只有個位數的增長。線下商場訪客超過9830萬人,增速也放緩了。
線上業務被視為新的增長點,但宜家在具體決策上表現得非常保守。2014年,宜家全球總部就決定從只有門店生意的公司變成多渠道的零售商,之後各地都經歷了漫長的試點。
物流是重要的難題之一。宜家上一任總裁兼執行長彼得·阿格尼夫傑沃(Peter Agnefjall)在2016年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時說,「最後一公裡」的到家物流要做到「不耗費太多錢,還能賺錢」,是非常有挑戰的。
在中國地區,宜家在電子商務的籌備期裡建立了四個中央配送中心(上海、天津、成都和廣州),和三個中央包裹配送中心(北京、廣州和上海)。人們在官方網上商城購買的貨品,將從這些物流中心發出。但不排除之後由商場直接進行配送。在上海地區試點期間,所有貨品是由上海寶山商場配送的。
物流配送將延續上海網上商城的做法,由第三方服務商提供,其中提供包裹配送的為京東。
目前,小件包裹的運費為9.9元。大件物流的運費根據不同地區而定,對於習慣了淘寶的用戶來說,依然不是個小數目。一張售價699元的奈斯頓鋼製床架,運送到上海市中環內的運費為69元。宜家零售中國稱,將根據試運營的反饋決定最終的定價。
宜家暫時沒有確定試運營結束的時間。今年8月16日的宜家中國2019財年媒體發布會上,宜家稱,電子商務服務預計在今年年底將覆蓋149個城市。
推薦閱讀:
宜家的電商之路,不平坦
本文經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