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版近日展開了一場「人貓大戰」,其國內「臉譜」網上出現了許多射殺野貓、流浪貓的照片,引發廣大愛貓人士的強烈不滿。
據悉,頻繁發布此類照片的是一個名為「貓剋星」的自發性組織,他們的主要活動是在雪梨、墨爾本抓捕流浪貓,並在鄉村抓捕和殺死野貓。據外媒報導,該團體成員還向墨爾本居民家的郵箱投遞相關宣傳單,以示告誡。宣傳單上說,「貓剋星」是抓貓的,在郊區他們會用籠子和捕貓夾抓貓,許多被抓的貓最後都被處死了。
先貼幾張不那麼殘忍的讓諸位有個心理準備。
預警:血腥暴力的真的來了,慎點!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要殺貓咪?這些人真是太殘忍了有沒有。
有人稱,公開展示將別人家的貓弄死並當成一種戰利品,這太讓人噁心了。還有人認為只是找了一個藉口來殺生。但是,該團體的「臉譜」帳號管理員表示他們的捕貓行為是合法的,澳洲政府為消滅野貓還制定了專項計劃。
納尼?我沒有看錯吧,連澳洲政府也在這麼做?
實在不能理解,畢竟我們平時看到的喵星人都是醬紫的畫風:
但是,世界大了,什麼喵星人都有。
據報導,澳洲貓的數量過多已對本土野生動物的生存構成了威脅。
據悉,家貓在200多年前被引入澳洲,但是由於「計劃生育」工作似乎做得不到位,野貓變得越來越多,並且性格變得黑化,開始以獵殺本地生物為生。它們非常聰明,能夠躲避陷阱和誘餌,很難控制。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管理局經過調查和視頻調查、記錄,發現這些野貓的捕獵範圍十分寬泛,它們殺蛇、青蛙和鳥類等等。研究者們發現每隻貓一天要痛下殺手20次左右,有著30%的擊殺率,也就是說平均一天要殺死七隻動物。
據澳洲廣播公司(ABC)2015年報導,研究人員通過對野貓的解剖,在其胃裡發現了157種爬行動物,123種鳥類,58種有袋類,27種鼠類,21種蛙類,還有9種外來哺乳動物!
巖袋鼠是遭受野貓威脅的瀕危物種之一
除了野貓的「殺生」數據,家貓的傷害力也不容小覷。經過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寵物貓每周也會殺死野生動物2.1次,雖然遠不及野貓,但是其實這個數字也實在不算小了。
所以,澳洲政府還制定了一項五年計劃,旨在2020年之前消滅兩百萬隻野貓以拯救瀕危物種。但是,PETA(善待動物組織)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射殺和毒殺不僅太殘忍,而且也並不能很好地控制野貓數量,最好的方法是藉助安樂死,或對被捕獲的野貓做絕育手術。
(觀察者網馬密坤綜合自環球網、煎蛋網、鐵血網、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