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臺灣世家 中國心恆不變——訪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臺北8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 王愛華)日落時分,夕陽透過古厝屋角,射出一道道金色光芒,照亮了歷經百年滄桑的霧峰林家古宅。風雲變幻,青山不改,林家幾代人心向祖國的赤誠之愛薪火相傳。

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因其發跡於霧峰(今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又因家族幾代人保臺衛國、接續抗日而歷史留名。

林朝棟、林祖密、林幼春、林正亨、林岡……盤點家族史上的一個個抗日先輩,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感到無上榮耀。他說:「霧峰林家三代人,前赴後繼抗日五十年,從未屈服。作為林家子孫,我們為先人的犧牲奉獻感到驕傲。」

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林家開臺祖林石從福建漳州渡海來臺。此後,幾代林家人勤耕不輟,進取拼搏,人才輩出,在不同領域嶄露頭角。鹹豐、同治年間,林家來臺第五代林文察受名將左宗棠重用,因戰功卓著而官至福建陸路提督,亡故後被朝廷追封為太子少保,霧峰林家宅邸因此得冠「宮保第」之名。

如今,霧峰林家保存全臺最龐大、最精緻的古建築群,從南到北寬300米,總面積達1.1萬多平方米。「宮保第」是該建築群重要組成部分,保有五進十一開間格局,正門朝西,主屋採穿鬥式構架,第一進及第五進屋頂採用閩南式建築燕尾屋脊。「根據祖訓,霧峰林家所有建築正房一律坐東朝西,朝向大陸,以此告誡後人:不要忘記祖宗和故鄉。」林光輝說。

自林文察之後,林家數代都為保臺衛國作出重要貢獻。林文察之子、林光輝曾祖父林朝棟深受父親影響,自幼熟讀兵書,喜練武。他曾參與中法戰爭臺灣基隆之戰,為擊敗法軍立下戰功。甲午中日戰爭後,臺灣被迫割讓給日本,林朝棟欲率「棟軍」固守抗日,卻被調回臺中。臺北失守後大勢已去,他迫不得已奉詔舉家內渡福建,從此再未踏入臺灣一步,在大陸抑鬱而終。

林朝棟之子林祖密後又潛回臺灣,變賣家產,資助島內各義勇軍抗日。當時,武裝抗日已勢不可為。基於「有國才有臺,愛臺先愛國」的信念,林祖密又回到祖國大陸,並於1913年放棄日籍,成為臺灣人中申請恢復中國籍第一人。後來,他出資支持孫中山革命事業,由孫中山親自委任為閩南軍司令。1925年,林祖密遭軍閥襲擊殺害,壯烈成仁。

「放棄日籍導致在臺絕大部分產業被日本沒收或低價收購,祖父卻在所不惜。他曾說:大漢民族豈能受倭奴之辱。」祖父的民族大義讓林光輝引以為傲。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林祖密之子、林光輝五伯父林正亨毅然投筆從戎,從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參加廣西崑侖關戰役,後隨中國遠徵軍赴緬甸作戰,身負重傷。林正亨妹妹林岡(原名林雙盼),受父親愛國信念驅使,18歲隻身奔赴祖國大陸,後投身抗戰……

一代代霧峰林家人前赴後繼,投入抵禦外侮、保臺衛國的事業。除武裝抗日,還有林獻堂、林朝崧、林幼春等通過非武裝抗日形式,持續與日本殖民統治作鬥爭。

「近代以來,影響臺灣的重大歷史事件中,霧峰林家從未缺席。家族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家族史可謂臺灣和中華民族歷史的縮影。霧峰林家的愛國之心、民族之情,是先輩用生命鑄就的。」在林光輝看來,霧峰林家聯結兩岸,傳承祖輩的愛國精神、繼續扮演好聯結作用、為兩岸交流多做貢獻是後輩應盡責任。

「講述家族故事是我的使命,如果不講,歷史就會被埋沒。」20多年來,林光輝頻繁奔走兩岸,忙於整理家族抗日史料,不厭其煩地對外分享。

林家古宅林光輝兒時住的房間裡存滿抗日史料,牆上掛了多幅林祖密頭像及其恢復國籍的證書,與孫中山的通信函件等。一張攝於日本殖民統治臺灣30多年後的家族合影中,全體成員仍穿著漢服。「從這張照片就可見霧峰林家從未向日本屈服,始終心向祖國。」林光輝說,當年林家古宅成為抗日中心,島內抗日人士常聚集於此,商討如何與日本殖民統治作鬥爭。

臺灣光復後的1946年,林光輝曾叔祖父林獻堂率「臺灣光復致敬團」前往西安謁黃陵,途中遇大雨阻隔未能抵達,只好改在陝西耀縣遙祭。60年後,林光輝與「致敬團」後人等完成了先輩未實現的夙願,隨後每隔五年再祭一次。「兩岸同胞同祖同宗,都是中國人,我們都用行動表達回歸祖國的心。」林光輝說。

為讓更多人銘記臺灣同胞五十年不屈的抗日史,2007年林光輝將抗日誌士後人組織起來,成立「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並擔任首任理事長。這些年,協會常去大陸交流,分享臺灣同胞抗日歷史,持續為兩岸歷史聯結奉獻心力。

談起家族史和臺灣史,年近七旬的林光輝活力十足,神採奕奕。他說,「臺獨」最忌憚他講歷史,因其家族史證明兩岸同屬中國,這段歷史任何人都無法否認,兩岸聯結任何人都斬不斷。

20年前,霧峰林家古宅遭遇「9·21」大地震而嚴重受損。經修繕後,「宮保第」「大花廳」等部分現已向公眾開放。他們希望通過活化利用古蹟,讓更多人了解這個臺灣百年世家的風雲歷史。

相關焦點

  • 臺灣光復的最大意義是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子民!——訪臺灣霧峰林家...
    新華社臺北10月24日電題:臺灣光復的最大意義是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子民!——訪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新華社記者吳濟海、傅雙琪、祁星「光復後,臺灣人終於不用再當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二等公民,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的子民!我認為,這是臺灣光復最大的意義。」林光輝說。
  • 霧峰林家:任滄海百年 家國情不改
    近日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辦的霧峰林家歷史特展,通過翔實的史料和圖片,講述了滄海變遷中這個「百年臺灣世家」的不變情懷。兵馬從戎,守鄉衛國霧峰林宅是臺灣現存最龐大、最精緻的古建築群。展廳中,一幅規模宏大的霧峰林宅分布圖,讓北京觀眾一窺這個家族曾經的基業。霧峰林家一直以「力田習武」為訓,開基展業。
  • 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臺灣光復後,我們又做回祖國子民
    新華社臺北10月24日消息,「光復後,臺灣人終於不用再當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二等公民,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的子民!我認為,這是臺灣光復最大的意義。」林光輝說。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作為臺中霧峰林家的後人,年近七旬的林光輝對這個重要日子懷有特殊的感情。
  • 霧峰林家花園 - 中國臺灣網
    霧峰林家花園為臺中地區最著名的一座園林古宅,列為二級古蹟。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並列臺灣兩大林氏家庭,惟板橋林家為富商巨賈,霧峰林家則世代為官,歷代多次參與保衛鄉土戰役,或武或文,寫下了不少事跡。現今的林家花園包括頂厝、下厝、萊園三部分。下厝共有四棟大厝並行,由北而南依序是庭園、宮保第、祀堂和另一棟大宅。
  • 平和有個古村落埔坪村 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村監委主任林永傑同志2014年11月被五寨鄉授予「種植經濟帶頭人」榮譽稱號;武舉人練功石  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林氏家廟洋溢著海峽兩岸一家親的濃濃深情。霧峰林家的開臺始祖林石,是埔坪開基祖林子慕的第十四裔孫。自林石渡臺後,臺灣林氏族親與五寨埔坪宗親就經常往來,世世代代不曾中斷。林祖密之後,由於歷史原因,兩岸林氏交往不那麼頻繁。
  • 王炳忠: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訪霧峰林家宮保第古宅
    為推動罷免民進黨側翼「基進黨」的「草包立委」,也就是那個說要招香港人來當兵、臺灣「健保」養十四億人的陳柏惟,這些天都到他在臺中當地的選區活動,並順道參觀有「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之稱的臺中霧峰林家,更有幸被認了出來,請到貴賓招待室茶敘。
  • 臺灣霧峰林家故事:位居五大家族,八代傳人是地下黨壯烈犧牲
    霧峰林家左:霧峰林家一隅 右:霧峰林家戲臺臺灣省臺中市霧峰區知名的望族,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約100多年,以佔地廣闊的家族三合院建築(霧峰林家花園)聞名。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
  • 滿門忠烈,幾代人投身抗日,臺灣霧峰林家是真名門望族
    1936年,林正亨的母親與林正亨(左三)等六名子女在霧峰林宅合影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麼他的愛國情懷有期限嗎?臺灣霧峰林家用幾代人身體力行的實踐給出了答案。在近代史上,霧峰林家資藉豪富,極盛時期擁有田地幾千公頃,可謂門庭顯赫。在臺灣被稱為「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林正亨,臺灣臺中人,1915年8月出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臺灣名門望族霧峰林家的第八代傳人,是著名愛國志士林祖密將軍之子。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報考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三十六軍軍部見習軍官。
  • 臺海記憶: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
    終有一天,我會行走在臺灣的城鄉之間,尋找閩地文化的痕跡!把《鷺客社》做到臺灣去!—— 林鴻東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祖籍在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清代乾隆11年(1746)開臺祖林石渡臺,數十年間開拓有成。後(乾隆53年,1788)在其子林遜遺孀黃端娘帶領下,第三代林甲寅從原先大裡杙(今臺中市大裡區)移居阿罩霧(今霧峰區),重新展開生活而再次富裕興旺。
  • 霧峰林家花園——是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與造園藝術的古蹟之一
    建於1893年(清光緒十九),主人是臺灣文化界巨子林獻堂先生的父親林文欽。這座園林邸宅與臺北板橋林家花園並稱為臺灣舊式邸宅的兩大典型,是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與造園藝術的古蹟之一。其面積較之臺北板橋林家花園略小,但豪華程度卻不遜於後者。園內有景薰樓、蓉鏡齋、宮保第、二房宅第、萊園、祠堂、墓園等建築群。
  • 《中華家風》系列報導:霧峰林家告訴你什麼是硬核愛國
    弘揚時代家風 傳播核心價值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系列融媒體報導《中華家風》第一季③ 霧峰林家 國比家大霧峰林家  記者手記:國比家大 文/呂貝娜2018年8月準備採訪霧峰林家第九代林義旻老師去之前幾次和林老師溝通採訪提綱,提前在網絡上看林正亨的故事,查閱資料,深深被打動。先人的拳拳愛國之心就在字裡行間,不禁淚目。8月11日,北京。我到林義旻老師家中採訪。林義旻老師和藹可親。他講述家族歷史,娓娓道來的波瀾不興卻讓我記牢了林家幾代人為國捐軀奉獻的故事。當天採訪結束後,我在朋友圈留下了這樣的記錄:「歷史凝固。兩個多小時。故去的人對家對國的情長,在時間滌蕩後熠熠生光。
  • 霧峰林家歷史特展在京舉辦 抒寫兩岸同胞情
    北京市臺聯作為主辦方,希望通過這個展覽,激勵更多同胞繼承霧峰林家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不斷深化兩岸交流內涵,增進兩岸同胞血脈深情,攜手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霧峰林家後人林義旻則表示,林家人有愛國心、民族情,始終如一致力於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
  • 臺灣林家風雲史:追隨孫中山、拒絕「日化」、任第一屆臺灣省議員
    日本佔領臺灣期間,臺灣漢人有所謂「五大家族」之說,分別是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和高雄陳家。他們都是來自於福建泉州、漳州一帶,在臺灣由工商業起家,逐漸富甲一方,並在日佔時期被樹立為本地人的標杆,獲得參與政治和特許經營的權力。其中,霧峰林家的歷史最為獨特。
  • 傑出藝術家林家同舉辦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中心藝術盛會暖人心
    臺中具有四百年以上歷史的國定古蹟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術中心(LNAA),舉辦第一場藝術家與企業家的年終藝術饗宴,當晚藝術文化的熱情瞬間逼退低溫來襲,整場活動讓宮保第瀰漫著濃濃且溫馨藝術氛圍。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術中心總院長林家同積極實現「藝術宮保第」理想。
  • 2019臺中市旅遊景點大全,臺灣臺中有什麼好玩的景點推薦
    臺灣臺中有什麼好玩的景點推薦:大裡霧峰一日遊建議行程:第一站:臺中第三市場(由臺中火車站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第三站:Dali Art藝術廣場(由臺灣印刷探索館步行約5分鐘即可到達)建議旅遊時間:一個半小時Dali Art藝術廣場地處臺中軟體園區內,集結在地與全球的各式藝術、展演與文創作品,實現欣賞、創作與購藏多元一體的理念。
  • 「霧峰林家歷史特展」在北京開幕
    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北京市臺聯黨組書記王蘭棟、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林銘鐔及2018京津冀臺籍青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學員等兩岸嘉賓共150餘人參加開幕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臺灣光復73周年到來之際,霧峰林家歷史特展的舉辦,展示了臺灣霧峰林家在拓荒創業、抵禦外侮、傳承文化、保臺衛國,推動臺灣近代化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
  • 張志軍臺灣「走基層」看點全掃描(組圖)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臺與王鬱琦會面並達成積極共識中國臺灣網6月25日報導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5日開啟訪臺之旅,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大步」。第二站:霧峰林家——重溫兩岸滄海百年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因其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今臺灣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林家在公元1754年由開臺祖林石移民到臺灣,定居大裡杙(今大裡市)胼手胝足開墾累積田產,後因林爽文事件受牽連導致家道中落。但在兒媳黃瑞娘攜子遷居霧峰後,再度讓家業蓬勃,枝葉綿茂。
  • 臺灣「霧峰林家歷史特展」走進新鄉衛輝比幹廟
    臺灣「霧峰林家歷史特展」走進新鄉衛輝比幹廟 2019年05月16日 11:3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來源:河南省臺辦)  國臺灣網5月16日訊 5月8日,由北京市臺聯與新鄉市臺辦共同舉辦的「霧峰林家歷史特展」在新鄉市衛輝比幹廟與觀眾見面。北京市臺聯黨組成員、副會長陳子云,新鄉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王永利,「霧峰林家」在京後人林義旻、林力,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林政則等兩岸嘉賓100餘人出席開幕式。
  • 張志軍王鬱琦臺灣桃園二次會面 張志軍「走基層」看點全掃描
    第二站:霧峰林家——重溫兩岸滄海百年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因其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今臺灣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林家在公元1754年由開臺祖林石移民到臺灣,定居大裡杙(今大裡市)胼手胝足開墾累積田產,後因林爽文事件受牽連導致家道中落。但在兒媳黃瑞娘攜子遷居霧峰後,再度讓家業蓬勃,枝葉綿茂。
  • 臺灣林姓兩大望族,祖先都在漳州市
    比幹,在中國歷史中,曾是商朝末代暴君紂王的叔叔,他因忠言直諫,觸動紂王逆鱗,最終被剖心而死。這位千古忠臣又如何成為林姓始祖呢?傳說中比乾死後,他的夫人身懷六甲,逃於長林山中,在深山密林中誕下遺腹子,最終被伐紂成功的周武王賜姓「林」。這就是林姓最早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