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情懷」而招致無限譏諷的錘子如今乾脆直接開賣「情懷」產品,為旗下堅果手機專門推出了貼上「情懷」標籤的手機殼;說「賣的只是情懷,手機只是送的」的人們這下可以歇歇了。人人都見過無數手機殼、卻沒有多少手機殼能讓你從中讀出故事,而堅果的「情懷背殼」卻個個有著溫暖的、打動人心的人類演化進步歷史上的足跡、時刻、瞬間。
堅果"情懷背殼":老闆一斤情懷要多少錢
世界上第一輛摩託車 1885 DAIMLER Reitwagen Riding Car
1885年的春天,德國的戈特利布·戴姆勒和他的助手邁巴赫經過多年的研究試驗,終於造出一颱風冷二衝程垂直單缸、以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容積264CC、600轉時達到0.5匹馬力最大功率。兩人把這臺發動機安裝在以橡木為車架的單車上,世界上第一輛摩託車也隨之誕生了。
堅果手機 「世界上第一輛摩託車」情懷背殼
對於戴姆勒和邁巴赫來說,駕駛摩託車並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試驗內燃機的性能並加以改進。該車後輪26寸,採用皮帶傳動加一級齒輪變速,最快時速11.2公裡/小時。
世界上第一輛摩託車1885 DAIMLER Reitwagen模型
而且這臺機器實際上有四個車輪,但歷史忽略了兩個穩定輪,並宣稱這是第一臺摩託車。因此,這件發明至今還有爭議——到底是汽車還是摩車?而且遺憾的是,這件唯一的珍品在二戰期間被戰火吞沒了。
這輛摩託車的造型設計與當時的自行車十分相似,全木質車身結構彰顯了做工的精湛。相信馬鞍式真皮座椅,在當時也屬於頂級「奢華」的配置了。而動力部分,這臺摩託車的發動機垂直安置在機器中央,動力由皮帶傳至中間軸,再由齒輪傳到後輪;手柄控制著後輪的制動器;進氣口由活塞的吸力開啟。
世界上第一輛摩託車1885 DAIMLER Reitwagen模型
而採用改進後的內燃機的這位恐怕會更被我們所熟知,那就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本茨和戴姆勒獲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專利權,標誌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堅果手機 「谷歌生日」情懷背殼
斯坦福的大學生拉裡·佩奇在一個冬天的夜裡想到了一個點子,是關於一個工具。在他的構想中,人們可以通過它下載整個網際網路,查看不同頁面的連結, 它將一種節點的形態聯通整個網際網路的每個入口,進而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整合來自全世界的信息。
堅果手機 「谷歌生日」情懷背殼
谷歌17周年生日塗鴉
當天夜裡,拉裡·佩奇就敲出了一串代碼,他稱這串代碼為PageRank,這串代碼後來成為整個引擎的基礎。他找到了他的朋友謝爾蓋·布林,兩人就此迅速展開的一個研究項目。 起初他們合作了一款名為BackPub的搜尋引擎並在史丹福大學的伺服器上運行了一年多。
1997年9月15日,佩奇和布林註冊了Google.com的域名,這個源自數學術語「googol」的名字意為無窮大;一年後的9月4日他們在加州一位朋友的車庫裡創建了Google公司。
谷歌初創時的頁面
時至今日,Google公司造就了全世界最大的搜尋引擎。它旗下的產品,影響著也豐富著無數人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人們獲知信息和了解事物的方式,創造了難以置信的便捷。
今天,Google公司已經成立17周年,這17年裡網際網路風起雲湧,Google這家一直將「不作惡」當作信條的公司,從始至終向人們提供著安全可靠的服務以及客觀公允的搜索結果。它在網絡世界裡像一個永恆而又不斷進化的存在,以一種由衷的善意對待的這個世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參與者改造世界的進程。
谷歌公司早期照片
谷歌公司早期照片
堅果手機 「在路上」情懷背殼
傑克·凱魯亞克1922年3月12日於麻薩諸塞州洛厄爾,父母為法裔美國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當地天主教和公立學校就讀,以橄欖球獎學金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結識愛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爾·卡薩迪等「垮掉的一代」。
凱魯亞克大學二年級退學從事文學創作,並輾轉於美國海軍和商用航運公司等處。1950年,第一部小說《鄉鎮和城市》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問世後,他成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躋身二十世紀最有爭議的著名作家行列。他還著有《達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獨的旅人》和《孤獨天使》等作品。凱魯亞克以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生活方式與文學主張,震撼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主流文化的價值觀。
堅果手機 「在路上」情懷背殼
美國著名66號公路 ROUTE66
時至今日,中國有數以萬計的背包客和流浪者仍在路上,那些文藝青年、流浪歌手的聚集或居住之地,開始出現如《達摩流浪者》中賈菲在森林小屋中的擺設:詩歌、佛教、樂器、簡單粗糙的生活用品,甚至牆上掛著從西藏、尼泊爾或印度等神秘國度弄來的畫片圖騰。
首版《在路上》
不同版本的《在路上》
五六十年前的那場運動從開始起似乎就沒有結束,這群人遍布世界各個角落,無論是出於藐視中產階級生活方式還是出於對人生現實的厭倦或對抗。
雖然老羅將這一背殼在凱魯亞克的《在路上》首版發售日期發售,而印在堅果手機情懷背殼上的這句 O ever youthful,O ever weeping(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卻來自於凱魯亞克的另一本書《達摩流浪者》。
堅果手機 「弗萊明發現青黴素」情懷背殼
1928年9月3號,是人類醫學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弗萊明在他的葡萄球菌培養皿中發現了一塊長黴的地方,而周圍沒有葡萄球菌的生長;他認為,這是那些分泌的物質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長。這種黴菌後來被命名為「青黴菌」,它分泌的物質被命名為「青黴素」(Penicillin,早期音譯為「盤尼西林」)。
弗萊明對它進行了進一步研究,發現它能夠殺死多種致病細菌,比如鏈球菌、腦膜炎球菌及白喉桿菌等。但由於當時技術不夠先進,認識不夠深刻,弗萊明並沒有把青黴素單獨分離出來。
堅果手機 「弗萊明發現青黴素」情懷背殼
10餘年之後,也就是1939 年,牛津大學威廉·鄧恩爵士病理學院的霍華德·弗洛裡和恩斯特·錢恩投入了巨大資源來分離青黴素。通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實驗,弗洛裡、錢恩終於用冷凍乾燥法提取了青黴素晶體。在這些研究成果的推動下,美國製藥企業於1942年開始對青黴素進行大批量生產。英國和美國正在和納粹德國交戰,這種新的藥物對控制傷口感染非常有效。
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1943年10月,弗洛裡和美國軍方籤訂了首批青黴素生產合同。青黴素在二戰末期橫空出世,迅速扭轉了盟國的戰局。戰後,青黴素更得到了廣泛應用,拯救了數以千萬人的生命。因這項偉大發明,1945年,弗萊明、弗洛裡和錢恩因「發現青黴素及其臨床效用」而共同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亞歷山大·弗萊明的青黴素標本
堅果手機 「歷史上第一個網絡表情符號誕生」情懷背殼
1881年3月30日,四個被稱作印刷藝術的表情符號出現在了美國的諷刺雜誌《Puck》上。它們被稱作「豎直的表情符號」,因為需要豎著看,而不是像閱讀文字一樣橫著看。
堅果手機 「歷史上第一個網絡表情符號誕生」情懷背殼
最早的印刷表情符號
而第一個在電腦上使用表情符號的人則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斯科特·法爾曼,當時的校園BBS上討論各種話題常會發生「口水戰」。由於當時的網際網路只能提供純文字的交流方式,一些原本是開玩笑的話語被「認真對待」,甚至被錯誤地當做了安全警告。為了讓這種情況不再發生,師生們在電子布告欄上展開了一場討論,希望創造一個符號標出開玩笑的話語,以免造成誤會。
法爾曼在發言中提出,發言者可用「:-)」符號標出自己開玩笑的話,這是因為只要順時針旋轉90度,這個符號就像一個人的笑臉。
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斯科特·法爾曼
「微笑」符號的受歡迎程度遠遠超出了法爾曼預計。它迅速成為微機使用者的心愛符號,以它為藍本,還有人創造出了一些新的符號,比如「眨眼微笑」符號「;-)」和更為簡潔的「:)」。
在個人電腦與網際網路普及後,「微笑」符號更是傳到了世界各地,微軟公司等推出的MSN等即時通訊軟體還紛紛預設了笑臉圖標。
這一符號的誕生時間:1982年9月19日11時44分
此後誕生的更豐富的表情符號
從此以後,不僅是簡單的文字組成的符號、更加多彩的圖形符號走入了人類資訊時代即時通信的歷程當中;不僅世界範圍內有蘋果Emoj這樣代表性的表情,國內更是因為QQ的廣泛流行而誕生了眾多卡通形象為代表的表情。
堅果手機 「六人行首播」情懷背殼
1994 年 9 月 22 日晚上的 8 點 30 分,6 張年輕的面孔出現在美國 NBC 電視臺上,人們很快記住了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博物館古生物區負責人 Ross Eustace Geller,數據監管員 Chandler Muriel Bing,演員 Joey Francis Tribbiani,咖啡館服務員 Rachel Karen Green,廚師 Monica Erin Geller 和按摩師 Phoebe Hannigan。
很難有人料想到,從那天晚上開始,這 6 個人的故事陪伴著無數觀眾度過了一段長達 10 年的歡樂時光,這故事的名字叫作《老友記》(英文名:Friends)。
堅果手機 「六人行首播」情懷背殼
作為一部情景喜劇,《老友記》最迷人的地方並非那些層出不窮的笑料,而是以友情作為切入點,真情飽滿地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一一呈現:誤解和理解,衝動和感動,事業的起起落落,愛情的分分合合,所有這些,就像聽一位有趣又心地善良的朋友在講著我們身邊的故事。而這一講就是 10 年,仿佛參與了我們的一段人生。
六人行
2004 年,236 集的《老友記》落幕,電視機前數不清的觀眾黯然落淚,悵然若失。然而《老友記》的陪伴遠遠沒有停止,人們開始一遍又一遍地翻看,吃飯時、洗衣時、失眠時、發呆時,打開一集《老友記》似乎永遠是一個讓人愉悅的選擇,它成為了一部可以住在裡面的情景喜劇,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背景音。
在它首播 21 年後,仍有無數家電視臺輪番播放,視頻網站上的點擊也一直居高不下,在各種情景喜劇日新月異的時代,《老友記》仍然長盛不衰。
首播20年後的六人行演員
堅果手機 「鮑勃迪倫首次公開演出」情懷背殼
1961 年,從大學輟學的 Bob Dylan 來到了紐約曼哈頓區的格林尼治村,這裡聚集著大批的音樂人、藝術家,被稱作民謠聖地。Bob Dylan 卸下心中的夢,安放在這個地方,他想在這裡的酒吧演唱,去當一名真正的歌手。那時候,他身材纖瘦,頭髮微卷,說起話來略帶羞澀,常常緊蹙眉頭,背著一把吉他,提著破舊的行李箱。
堅果手機 「鮑勃迪倫首次公開演出」情懷背殼
Gerde’s Folk City 是格林尼治村裡最著名的音樂演出場所。54 年前,Bob Dylan 的名字出現在這個酒吧演出的海報上,他要在那年 9 月 26 日為大家演唱,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在這樣正式的場合下公開演出。那天晚上,他的表演讓臺下掌聲雷動,在場的觀眾中,坐著資深的樂評人 Robert Shelton 。三天後,紐約時報出現了關於 Bob Dylan 的文章。
Bob Dylan
「一顆閃亮的新星在 Gerde’s Folk City 的舞臺上冉冉升起。」Robbert Shelton 讚嘆道,「即便年輕得不像話,他也是這些天來,整個曼哈頓最獨特的藝術家之一。他的音樂瀰漫著非凡的創造力,讓人印象深刻。」於是,整個格林尼治村,不,整個曼哈頓區,都知道了這個年輕人。那一年,他二十歲。
Gerde’s Folk City
Bob Dylan在Gerde’s Folk City的演出海報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僅僅是傳奇的開始。半個世紀過去了,Bob Dylan 和樂隊有過 2000 多場演出,他個人獲得了 10 次葛萊美獎,甚至還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是名副其實的樂壇「活化石」。他被認為是 20 世紀美國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民謠歌手,他的作品被無數人傳唱,他寫下的歌詞和旋律沁入到無數人的靈魂,讓人們感受到自由。
《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Bob Dylan與初戀女友Suze Rotolo
而今已經74歲的 Bob Dylan
賈伯斯曾稱,「鮑勃迪倫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受敬重的詩人和音樂家,他也是我的英雄」,而國內搖滾樂手崔健左小祖咒等也稱其為「一個傳奇,一個很詩意的人」「詩人的傑出典範」。
堅果手機 「肯德基創始人哈蘭·山德士誕辰」情懷背殼
也許你並沒有聽說過一位65歲還在創業,當過士兵、消防員、粉刷匠、保險業務員、治安官和加油站老闆的人,但你不會對他的樣子感到陌生——滿頭白髮、山羊鬍子和始終如一的笑臉。他的名字,可能會讓世界上所有的雞聞風喪膽,他就是肯德基的創始人哈蘭·山德士。
堅果手機 「肯德基創始人哈蘭·山德士誕辰」情懷背殼
1890年9月9日,哈蘭·山德士出生於美國印地安那州。40年後,做過各種職業但仍然庸庸碌碌的他來到肯塔基州,接手了一個國道旁邊的加油站。為了打理好這裡的生意,他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比別人早兩個小時,還創造性地提出了在加油站為顧客擦洗車窗的服務。
有一天,一位餓壞了的司機向山德士抱怨說,長途跋涉的人來到這裡,都找不到可以填飽肚子的餐館。這給了山德士不小的啟發,他想,自己恰好擅長烹飪,不如順便做點飯菜和小吃招攬顧客。於是山德士將加油站旁邊的倉庫改造成了餐館,這個餐館也漸漸成了長途司機的必經之處,聲譽日隆。
肯德基創始地
如今的肯德基創始地紀念館
成為名人後,山德士並不滿足,他想到的是要改進自己的菜譜。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改革就是炸雞塊,為了讓這道菜更加美味,他做了不計其數的嘗試,終於,在多年的鑽研後,他制出了含有11種(現已增至40種)藥草和香料的絕密炸雞配方,這一下成為了山德士的殺手鐧。
肯德基創始人哈蘭山德士上校
1987年11月12日,伴著歡快的鑼鼓點兒北京第一家肯德基在前門商業區開業,當時使用的中文名特別有中式鄉村風格:美國肯德基家鄉雞。根據坊間傳聞,開業第一天這家餐廳銷售額高達30萬人民幣,當時這裡的人均消費是10元(一塊原味雞售價2.5元)。據說第二年,肯德基的北京分店就成了該企業全球營業額第一名的連鎖店。
這當然也是全球最大的肯德基快餐店,而且馬上就成了北京的著名景點,運氣好的話,你還能在肯德基吃到辦婚禮的喜宴,因為當時在這裡結婚被認為是「很有面子」的事。
這股洋人的風尚甚至帶動了整個商業區,據說前門的一家熟食店,很快就開始售賣咖啡,作為那個時候的摩登青年,半隻烤鴨都是靠一杯摩卡送下肚的。
堅果手機「世界第一份方便麵問世」情懷背殼
安藤百福發明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麵――「雞肉拉麵」是在1958年,當時他已48歲,而開發方便麵的靈感則早在1945年就已萌生。二次大戰後,日本食品嚴重不足。安藤百福偶而經過一家拉麵攤,看到穿著簡陋的人們頂著寒風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長隊。這使他對拉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感到這是大眾的一個巨大需求。
堅果手機「世界第一份方便麵問世」情懷背殼
1958年春天,安藤百福在大阪府池田市住宅的後院內建了一個10平方米的簡陋小屋,找來了一臺舊制面機,然後買了18公斤麵粉、食油等,埋頭於方便麵的開發。安藤百福設想的方便麵是一種只要加入熱水立刻就能食用的速食麵。
後來,安藤夫人做的油炸天婦羅啟發了他。油炸食品的面衣上有無數的洞眼,就像海綿一樣,這是因為面衣是用水調和的,其中的水分在油炸過程中會發散掉,形成「洞眼」,加入開水,很快就會變軟。這樣,將麵條浸在湯汁中使之著味,然後油炸使之乾燥,就能同時解決保存和烹調的問題。這種被他稱作「瞬間熱油乾燥法」很快便拿到了方便麵製法的專利。
當他拿著雞肉拉麵去洛杉磯的超市時,他讓幾個採購人員試嘗拉麵,他們沒有放麵條的碗,只有用紙杯把雞肉拉麵分成兩半放入紙杯中,注入開水用叉子吃著。安藤恍然大悟,腦子裡有了開發「杯裝方便麵」的構想。容器決定選用當時還算新型的泡沫塑料,輕而且保溫性能好,成本也便宜。杯子的形狀做成用一隻手也能拿起的大小。
日清杯麵
堅果手機「超級馬裡奧兄弟面世」情懷背殼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任天堂公司裡一位名叫宮本茂的年輕人,主持開發了一款街機遊戲,叫作《大金剛》,宮本茂在《大金剛》中設計了一個身穿紅色工作服和藍色襯衫的角色,起初他只是個默默無聞的木匠,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後來,這個角色被定名為「馬裡奧」。
堅果手機 「《超級馬裡奧兄弟》面世」情懷背殼
1983 年,任天堂推出了第一款以馬裡奧為主角的街機遊戲《馬裡奧兄弟》,遊戲中,馬裡奧不再是木匠,轉職成了一位水管工。而他的衣著配色也完全調換,變為藍色工裝和紅色襯衫。其創造性的雙人模式使得遊戲的趣味性大大提升,銷量也隨之一路上漲,這也讓馬裡奧逐漸成為了任天堂的頂梁柱。
《超級馬裡奧兄弟》
真正讓馬裡奧大紅大紫的,是 1985 年 9 月 13 日發售的家用遊戲機版《超級馬裡奧兄弟》。這部遊戲的開發歷時一年,遠超同類遊戲,其中身體變大、發射火球等豐富的遊戲系統和隱藏要素都讓人眼界大開。可以說,這是家用遊戲機中第一部名副其實的大作。
超級馬裡奧兄弟
對所熱愛所經歷的抱有點兒情懷,是你沒白來這世上的最好證據。
2錘子科技堅果手機詳細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