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被查出重金屬汞含量超出限量標準約兩倍,香港衛生署勒令內地產的中成藥 「華佗」牌優質保嬰丹回收。這一事件讓藥品中的硃砂、雄黃成分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昨天,記者走訪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揚州各大醫院以及多家藥房,暫未發現含有硃砂的藥物。
市區醫院、藥店未見含硃砂藥品
香港衛生署發言人表示,如長期攝入過量的汞,可致神經系統和腎臟受損,幼兒尤其容易受危害。不少業內人士指出,該產品的汞應該來自我國傳統中藥成分硃砂。
昨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大長生藥房、興誠大藥房、百信緣大藥房等藥店,當提起小兒百壽丸、小兒金丹片等含有硃砂成分的一些兒童用藥,藥店均表示他們沒有銷售過。
一家藥店工作人員表示,這幾種藥品都是中成藥,在存放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加上這幾種藥都不是常用的藥物,所以,藥房從來都沒有賣過這些藥。至於這些藥有沒有副作用,對方表示不是很清楚。
記者又從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北人民醫院了解到,醫院也從來沒有賣過這些藥,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的姜曉梅主任告訴記者,醫院大部分賣的都是西藥,含有中藥成分的藥則比較少。
醫生:服用過量會嚴重損害肝、腎
市一院西區分院兒科副主任紀平表示,硃砂之所以應用在兒童中成藥內,源於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它能安神,而兒童一般比較好動,吃了這些藥物之後,兒童自然就安靜下來。紀平說,人體如果長期大劑量服用硃砂,可以導致汞、砷等有毒元素在體內蓄積,造成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並可能損害人的血液系統和神經系統。
「我從醫三十年,從來沒有給兒童開過含有硃砂的藥。」紀平說,自從有了抗生素,醫院很少用含有硃砂、雄黃的中成藥了。
對此,蘇北人民醫院的朱玲玲醫生也提醒市民,目前的中成藥配方都是經過認真配伍的,處方非常嚴格,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但病人在服用這類藥物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並嚴格按照醫生開出的療程來食用,千萬不能超期、過量服用此類藥品。
提醒:端午節慎喝雄黃酒
同硃砂一樣,雄黃也是一種礦物質。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我國民間有喝雄黃酒的習俗。實際上,喝雄黃酒也有損人的身體健康。
記者昨天走訪了市區幾家大藥房中藥櫃檯,發現不少市民前來購買雄黃。據某藥房的導購員介紹,購買雄黃大多為老者,幾乎每年一到端午節前夕,雄黃便會熱銷。
市一院藥劑科的孫安修告訴記者,喝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是迷信,喝雄黃酒其實特別容易引起中毒。他介紹說,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熱後經化學反應變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眾所周知,砷是劇毒物質,毒性極大,人如果誤服,5~50mg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達到60mg以上可致死。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水樣大便,便中帶血,同時伴有肝、脾、腎功能損害,血壓下降和循環衰竭,甚至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麻痺、意識模糊、昏迷等,因此雄黃酒加熱後喝更加危險。
孫安修提醒市民慎飲雄黃酒,如遇雄黃中毒,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見習記者 喬雲
新聞附件
含硃砂的中成藥
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釐散、萬氏牛黃清心丸、小兒百壽丸、小兒至寶丸、小兒金丹片、小兒驚風散、小兒清熱片、天王補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黃千金散、牛黃抱龍丸、牛黃清心丸、牛黃鎮驚丸、安宮牛黃丸、安宮牛黃散、紅靈散、蘇合香丸、醫癇丸、補腎益腦片、局方至寶散、純陽正氣丸、抱龍丸、柏子養心丸、胃腸安丸、香蘇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點舌丸、琥珀抱龍丸、紫金錠、紫雪、暑症片、舒肝丸、痧藥、避瘟散、人參再造丸、平肝舒絡丸、再造丸、複方蘆薈膠囊。
黃酒與雄黃酒的區別
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屬於釀造酒。黃酒以大米、黍米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被譽為「液體蛋糕」。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 (來自網絡)
本文來源:揚州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