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新聞訊:針對此次寒潮天氣,氣溫突降,公交車為乘客出行做了全面的暖心保障。1月7日,早上4點27分,室外溫度顯示零下19°C,記者看到8路首班公交車駕駛員豐瑞雪正在為首班車做發車前準備,他先在自己的儲物箱中取出一個新的口罩,又拿出每日發車前必備的測溫槍,檢查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早上時間緊張,為了保證首班車能夠在4點54分準時發車,豐瑞雪坐在駕駛員崗前智能監測一體機前,他熟練地開始按照系統提示監測自己的血壓、體溫、酒精檢測等。
按照系統提示,豐瑞雪正在進行人臉比對。
豐瑞雪正在測量血壓。
「您的體溫為35.1度」,聽到系統的播報,豐瑞雪進行下一項酒精檢測。
做完智能監測的準備工作,系統自動將旁邊存放公交車鑰匙的櫃門打開了,豐瑞雪取出首班車鑰匙。
最後,豐瑞雪在圈查及自帶款籤註記錄表上簽字。
「應對此次大風降溫天氣,我們8路車隊做了24小時全員在崗,夜間有值守人員,為了提前半個小時把車預熱好,達到正常車內16度的溫度,讓出行的乘客貼心溫暖出行。應對寒冷天氣,在運營間隔上,尤其在早晚高峰期間,要能保證正常運營的前提下,我們適當的加密車次,發車間隔時間由原來的10分鐘減少到7-8分鐘,為了減少乘客在室外的等待時間。我們還開啟了乘車大廳和乘車避風港供乘客使用,避風港有愛心暖壺,有一次性水杯,給乘客提供溫暖。」8路公交車機務員楊志桐對記者說。發車前,提前預熱車輛的同時,豐瑞雪還要做好車身的檢查,包括檢查車身是否有磕碰刮擦痕跡、玻璃是否完好無損、輪胎是否完好。
豐瑞雪在檢查車身。
「在大風天氣情況下,室外天氣寒冷,尤其我是早班,要把車內空調開啟,注意車內溫度,同時行駛中,我特別注意早上橫向距離,畢竟大風天氣寒冷,戴帽子的電動車或者行人多,視線不好,我要避讓注意此類安全事項。」豐瑞雪對記者說。
車內顯示零下19°C,凍得人瑟瑟發抖,豐瑞雪走到車後,主動打開車廂後面的窗戶及時通風換氣,並系好應對大風寒冷天氣為乘客準備的棉坐墊。記者了解到,除了特需座椅上的棉墊,為了應對大風寒冷天氣,8路公交車為乘客在車上還準備了暖寶貼,有需要的乘客上車後可以向駕駛員免費詢要並使用。
為了應對疫情影響,按照防控要求,駕駛室的車窗也要打開,狹小的駕駛室裡,因為車窗的開啟變得很冷,與車廂內是兩個溫度,豐瑞雪笑著對記者說,「這也是為了乘客在疫情期間能夠安心出行,保障必要的通風環境。」
4點54分,豐瑞雪駕駛的8路第一班公交車在體育場公交站準點首發。
往日在出行的路上,總有溫暖,平時在八裡臺公交站等待首班車去教堂的一位大娘,因為總乘坐8路首班車,認識很多駕駛員,她非常親切,還會經常把隨身攜帶的小零食發給駕駛員。今天室外零下19°C,當公交車到達八裡臺公交站時,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看到在公交站牌這如期等車的這位大娘,豐瑞雪笑了笑對記者說,「天氣太冷了,大娘今天沒出來。」
在總醫院附近上班的李嘉每天要乘坐8路公交車,她表示平時公交車司機比較熱情,遇到下雨、下雪天司機都會說句溫馨提示,她也切實感受到這兩天出行的溫暖。「這兩天氣溫突降,天氣挺冷的,我在等車時候,為了避風,咱們的駕駛員或者工作人員都會讓我來候車大廳等著,而且我感到等車的時間也縮短了,他們還準備了愛心水壺,能讓乘客隨時飲用熱水,我覺得非常人性化,我感到非常溫馨。」(津雲新聞見習記者苑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