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中常用的幹壘石牆沒有固定的形式,但功能齊全。它們沒有豐富的色彩,而是簡單和諧。它們可以經受多年的風吹雨打,展現出它們時間的滄桑。 ,使其更加彰顯了歲月的傳承。
▲陽光城望鄉示範區
▲幹壘牆在庭院中的應用
與如今的鋼筋混凝土整齊統一的澆築相比,如果您可以巧妙地在景觀中使用幹壘的石牆,那麼您一定可以使您的設計更加自然,簡單和優雅。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幹壘牆。
幹牆的原材料分類
幹牆的原料大致可分為四種:│毛石│料石│片石│河石│。根據加工程度和厚度,毛石和料石可以分為許多子類別。與毛石相比,石材的價格更高;但是毛石的幹法施工過程比較困難。
毛石
毛石是指未成型的石頭,開採後處於自然狀態。它是爆破後獲得的不規則形狀的巖石塊。從採石場開採後自然的或未經處理的石料。它也被稱為亂石。通常,砌塊直徑≥300,根據其平整度,可分為無規毛石和平整毛石。不規則的形狀稱為亂毛石。具有兩個大致平行的面為平毛石。
▲亂毛石
▲平毛石
料石
料石是指通過手工切割或機械加工製成的具有相對規則形狀的六面體石材。加工是相對正方形的,至少一個平面是平坦的。根據表面處理的程度和平坦度,它可以分為四種類型:毛料石、粗料石、半細料石、細料石
如果根據形狀將可其劃分為條狀,方石狀和拱形(楔形),則這些條可以用作景觀小品,功能性石凳,臺階等,其長度約為1M,寬度約為500mm ,厚度約100200mm,有兩個平行面。長度基本上是寬度的2倍。
▲料石
如何區分材料等級:
①細料石:經過精細加工,外觀規則,疊牆凹面深度不大於10mm,斷面寬度和高度不小於200mm,且不小於1 /4長度。
▲細料石的三維圖
▲細料石實景圖
②半細料石:規格尺寸與細料石一樣,但砌築砌面的凹入深度不大於15mm。
▲半細料石三維圖
▲半細料石實景圖
③半細料石:規格尺寸與細料石一樣,但砌築砌面的凹入深度不大於20mm。
▲粗石的三維示意圖
▲粗石實景圖
④粗料石:外形比較方正,一般會稍加修正外形,高度不低於200mm,疊砌面凹槽小於25mm。
▲毛坯三維立體圖
▲毛料石實景圖(Made在建項目)
片石
片石材是指符合工程要求,經開採,未經加工,形狀不規則,邊長通常不小於15cm的石塊。片石通常需要一面相對平坦的表面。長度和寬度誤差通常約為2 cm,並且厚度只能在該範圍內進行標記(例如,厚度為10-20 cm)。在正常情況下,無法指定要加工的釐米數。片石在外觀上接近於平坦的表面,而毛石的空間形狀更為明顯。
市場上常用的片石牆材料通常是板巖和青石,也有許多使用花崗巖的景觀草圖,例如雪浪石,被加工成片巖。
河石
河石也叫鵝卵石。它是指由巖石的自然條件形成的大於5mm的顆粒。用於幹壘景觀牆的河石粒度通常在100到400之間。
詳細說明不同原料的幹壘牆做法:毛石幹壘牆,料石幹壘牆,片石幹壘牆,河石幹壘牆
各種類的幹壘牆基礎
1.毛石基礎:
毛石砌築基礎的第一個層十塊鋪砂漿。大面朝下。在毛石基礎的角落和交界處應使用較大的扁平毛石砌體。如果將毛石基礎的擴大部分製成階梯狀,則上級的石塊應至少壓下下階的石頭的1/2,相鄰臺階的碎石應相互交錯。
▲階梯型毛石基礎
2.毛石牆的要點:
①毛石牆與其基礎相同。第一個和最後一個表皮,轉角,交界和開口應為大塊的平毛石砌築。
▲轉角砌築平面圖
▲T字形砌築平面圖
②毛石牆必須裝有拉結石,拉結石應均勻分布並相互交錯。通常每0.7m的牆面至少應提供拉結石,並且拉結石與內層石材之間的距離應不大於2m。
結石的長度:如果牆體厚小於或等於400毫米,則應與牆體相同;如果牆體超過400毫米,則可使用兩個結石將內外搭接。應小於牆體的2/3。
▲拉結石平面
▲拉結石立面示意圖
▲拉結石剖面
▲拉石作用比較圖
▲正確的拉結石立面接縫
▲錯誤的拉結石立面接縫
③平毛石牆應分皮臥砌,各皮石塊間應利用自然形狀敲打修整,使它們與第一塊砌石基本吻合併緊密結合;上下縫應錯開,內側和外側應重疊。外側立面石塊中間填心的砌築方法:請勿在中間放置橋石(拱形明顯的石頭),鏟石(尖銳的石塊向外傾斜的石頭)和斧刃石。
▲室外使用的側立石穩定性差,存在安全隱患
▲使用較大的石塊封口可以確保其安全性和穩定性
▲過橋石,鏟石,斧刃石的砌築不利於牆體的穩定
④毛石砌體漿縫的厚度應為2030mm,石塊間不能直接接觸;當石塊之間的間隙較大時,應先填充砂漿,然後再使用碎石進行鑲嵌,並且碎石不應放置在砂漿之前。或幹填充的碎石。
3.頂部收口的詳細說明:
①淺「 V」形收口法:砌築時,在封閉的頂部將收口建成微喇叭形,中間填入一些小石頭,以防止砂漿露出。
▲淺「 V」形收口截面圖
▲淺「 V」收口實景圖
②大板收口法:用大板封閉砌體的最後一層表皮,以防止砂漿露出。石材厚度≥100mm;用牆身相同類別的自然面石材最適合用作壓頂。儘量不要使用機器切割面,光面等過於平整的面。
▲大板收口截面圖
▲大板收口示意圖
③預留種植槽並收口方法:該方法適用於牆體≥400的牆體。砌體頂部保留寬度≥150的種植槽。土壤厚度應≥200 mm,並且可以選擇一些匍匐生長。低地被植物,例如佛草,路黃等。
▲頂部預留種植槽截面圖
▲頂部種植槽示意圖
▲使用切細的薄板作為最後收口,頂部表面漏漿,效果不佳。
▲頂部完全漏漿,效果差
2.料石基礎:
原、料石基礎層的第一塊表皮石應用坐漿丁砌,並且可以按順序鋪設以上幾層料石。梯形的石頭基礎,上層階梯石塊至少要壓下下層石塊的1/3。
首先,您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圖片,以了解建築語言中「丁順」的概念:
這樣,很容易理解需要研磨的上述第一個皮坐漿丁砌含義,如下所示:
▲坐漿丁砌三維圖
▲階梯型料石基礎截面圖
3.毛石砌牆要點:
①當牆體厚度等於一塊石頭的寬度時,可以採用全順砌體。當材料石牆的厚度等於兩個材料石的寬度時,可以採用二順一丁或丁順組合的砌體形式。
▲丁順組砌示意圖
②料石牆砌築時,應穩固放置;砂架的鋪層厚度應略高於灰縫的規定厚度,高於厚度:細料石和半細料石為35mm;粗料石和毛料石均適合68mm;
③與基礎相同,上下皮設成交錯縫,長度應不小於實物石的長度的1/3;
④用墊片料石砌體時,應先覆蓋砂漿,並在四個角上放置主墊。砂漿應比主墊高10mm。安裝和調平後,將其沿砂漿縫的兩側均勻分布。插入輔助墊。主打擊墊不能是雙墊,輔助打擊墊也不能錘打。
⑤在砌築砌石並調平後,應在砌石的接縫處填充同等強度等級的緻密砂漿,不得漏縫。完全乾燥的石牆也可以裝滿小塊石。
⑥砌石牆應在牆角和內外牆交界處時。對於不能同時砌築但必須留下的臨時斷開處,應砌成一個斜梯。科槎的水平長度不得小於高度的2/3,禁止砌成直樓。
▲科槎示意圖
4.頂部收口方法的詳細說明:
①預留種植槽收口法,做法同毛石壘牆;
▲法雲安縵
②大板壓頂:做法同毛石壘牆,可選擇全大板壓頂,也可選擇局部大板壓頂;
▲大板壓頂截面圖
▲大板壓頂 實景圖
片石
片石幹牆的基礎、牆身及壓頂收口要求做法大部分同料石牆,因此不在此做重複贅述。僅舉個別例子與大家分享 。
▲壓頂石薄,機切面效果不好
▲壓頂石的厚及較粗糙的側面可以確保一定的效果
河石
中國有一句歇後語「鵝卵石壘牆腳----根基不穩」,關於河石幹牆,小編能收集到的資料少之又少,小編在整理的過程中找到了8世紀的《蠻書》中有文字記載,大理用卵石砌牆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當中關於卵石砌牆的千百年來的豐富經驗已形成特殊的磚牆技巧。
▲麗江洲際酒店
根據「滿書」的記載,主要要點是:大小匹配,交錯接縫,大頭向內,小頭向外,精心塞入和石角。技術包括:幹砌,泥砌和核心砌體。據說剛建成的鵝卵石牆用手掌拍打就更結實耐用,因此有一種說法是「新牆就像豆腐」。
幹壘牆相對來說施工工藝還是較為簡單,要想壘出十分優美的牆體,需要有一定的組合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大小的比例及組合。只要有一定的組合關係沒太多施工經驗的工人也可以壘出很美觀的幹壘牆。
幹壘牆的應用
①擋土牆高度小於或等於1.2M時可直接幹壘,可以不進行砂漿粘結,但砌築牆後要注意留有碎石排水層,以確保牆面的平整度引流;
②高度在1.2M到2.0M之間時,可以使用幹壘不漏漿做法其厚度應≥高度的四分之一;
③當高度大於2.0M時,在使用幹壘牆作為外牆之前,必須先建造符合結構規格的擋土牆。
幹壘牆作為擋土牆的特點是:施工簡便快捷。結構靈活;對地基要求低,佔地少;可設計多層擋土牆以減緩高度差;適用於小規模沉降,結構耐久性好;風格自然簡單,總體成本低。
▲擋土牆的應用
景牆應用
與幹壘擋土牆相同,當高度小於或等於1.2M時,可以而無需砂漿粘結;當高度在2到3.0M之間時,可以使用幹壘不漏漿的做法,並且厚度應大於或等於高度四分之一。
▲入口觀景牆應用(邁德正在建設中的項目)
▲一些高端的野生豪華度假酒店在充分保證安全和隱私的情況下將直接將幹壘牆用作室外露天浴室,使人們能夠更真實地回歸自然。
花池應用
高度通常在0.3到1.2M之間。根據石材,它可以分為毛石花池和料石花池。這種花池通常不需要在內部進行砂漿粘結,並且可以直接堆疊。
▲幹壘牆花池
藝術裝置應用
▲藝術裝置幹壘牆
|結尾|
閱讀以上內容後,希望大家對壘牆牆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我衷心希望本文能為大家的設計提供一點幫助。本文中來源邁德景觀。一些數據來自日常的工作經驗整理。如果有問題,小編在以後的文章中會更加認真和嚴格。
注意:本文內容僅用於學習和交流!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涉及入侵和刪除。
歡迎關注「多材多藝」學習更多關於景觀材料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