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shí ér),副詞。近義詞有:偶爾。反義詞有:常常。
表示不定時地重複發生。[管樺《山谷中》:「北面的天邊,時而閃現著電光。」]疊用。表示不同的現象或事情在一定時間內交替發生。[巴金《寒夜》:「天永遠是陰的,時而下小雨,時而雨停。」]
時而參考例句:
1、她時而撒嬌爭寵,時而兇狠殘忍。
2、那架戰機時而俯衝低飛,時而沖天直上。
3、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時而動。
4、他時而冷酷無情,時而溫潤如歌。
5、聖人之用兵,戢時而動,不得已而用之。
6、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7、時而化澤一瀉萬裡,時而化龍直擊高天。
8、愛瑞兒也夠調皮的,時而落到我們的頭頂上。
9、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10、正所謂了君子相時而動,識時務者為俊傑。
時而有關的成語:
1、雲起龍襄(yún qǐ lóng xiāng):比喻英雄豪傑乘時而起。
2、待賈而沽(dài jiǎ ér gū):亦作「待價而沽」。等待善價出售,亦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語本《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3、摩厲以須(mó lì yǐ xū):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準備,待時而動
4、一痴一醒(yī chī yī xǐng):痴:傻。時而痴呆,時而清醒
5、鴟張鼠伏(chī zhāng shǔ fú):比喻時而囂張,時而隱蔽。
6、雲起龍驤(yún qǐ lóng xiāng):驤:騰起。如雲湧升,如龍騰起。舊時比喻英雄豪傑乘時而起。
7、智均力敵(zhì jūn lì dí):謂雙方的智略或勢力旗鼓相當。《三國志·魏書·王朗傳》:「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一舉更無餘事。」《宣和書譜·行書二·虞世南》:「[虞世南]當時與歐陽詢皆以書
8、十寒一暴(shí hán yī bào):凍十天,曬一天。比喻做事時而抓緊,時而懈怠,進展不快。
9、暮楚朝秦(mù chǔ cháo qín):①戰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時而事秦,時而事楚。後以「暮楚朝秦」比喻反覆無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歸屬變換不定。
10、時隱時現(shí yǐn shí xiàn):現:顯露。時而隱沒時而現出。形容隱隱約約、依稀可見的狀態
《時而造句和解釋_時而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