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中老年人,都處於孤獨迷茫之中,總感覺能說上幾句知心話的人越來越少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人到中年,朋友為什麼會越來越少呢?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自然規律
人越活越老是自然規律,越老越明白「朋友」的真正內涵價值意義,這也是是必然法則。朋友的「朋」,不過是二個月亮偶爾相聚在一起之意,而天無二日,更沒二月。若有則必一真一假,一天一地,一此一彼,如,水中月、鏡中月、目中月、心中月等。由此可見,不是隨便一個朋友皆能從小到老、從識到別、從生到死始終一成不變的。若有,則可用「人生難得一知己」褒揚。所以說人越老,朋友越少;是符合人生自然法則規律的,不必大驚小怪,疑惑自己。
生活壓力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要維繫的事情太多,各種事情分散著你的精力。一方面無精力去顧及友誼,一方面要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各種煩惱,早就學會了獨自承受,再也不會像年輕時那樣,有點事就想找朋友說。因為很多事情能夠自己去槓,需要朋友的時候就少了。
再有就是人到中年越來越懂得人的一生得到真正的友誼真是太難,我們曾經擁有的友誼實在是經不起漫長歲月的雨打風吹,一路走來,總會發現友誼裡有這樣那樣的不盡人意的地方,也彼此經歷一些事情後,檢驗出友情的真假。如果年輕還去計較,去想改變彼此,如今中年,對此都能釋然了,都能學會睜一眼閉一眼,無力去修修補補了。人到中年朋友可能並沒有少,想要聯繫還是原來那麼多,只是能夠真正懂真正相知的人沒有了。
社會經濟
目前的社會,已經不是團結以鬧革命的年代,也不是萬眾一心抓生產的時期。父輩們中年那個年代,雖說已經開始市場經濟,已經有人白貓黑貓富起來,但是人跟人之間還是近,還是有很多的傳統,很多的人性的本真。現在社會都快讓人透不過氣,中年人至少也是70後,80前,壓力幾座山那麼大,活著就已經相當不易。老人漸老,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孩子還小,教育問題,教育花銷等等問題層出不窮。中年人自身的信仰坍塌,價值觀、社會觀,這裡就不說世界觀了,這些都煙消雲散了,沒有信仰,沒有價值觀,社會觀的統一,哪裡會有什麼生死之交呢?
現實距離
人在少年和青年時期,都是有很多朋友的,但十年,二十年過去,大家成長的的就不太一樣,導致的結果也有很大差異。有的人從沒錢變有錢,有的人從有錢到沒錢,有的人離婚了,有的人升官了,有的還是老樣子。因為各自的經歷不一樣,那麼在一起的心態也都不一樣,慢慢發現我們都不是原來的那個自己,原來的那種平衡關係被破壞,友情的小船說翻就翻了,就算沒翻,也無心乘坐了。
綜上所述,為什麼人到中年朋友會越來越少?就是以上這些方面的原因。所以有人感嘆:孤獨的中年,苦逼的中年,狗日的中年。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這麼些,感謝閱讀。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