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三裡資訊接到河南省洛陽市讀者丹丹(化名)的反映稱,她在懷孕期間檢查一切指標正常,卻生下了一個畸形兒,顱骨缺陷,腦膜膨出,鼻梁塌陷,左手多指,每一項都讓她無法接受。然而,醫生告訴她:如果想讓孩子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還需要做開顱手術,進行顱骨三維重建……聽到這裡,她幾乎崩潰。
(圖說:洛陽協和醫院,現更名為洛陽安和醫院)
「為什麼產前在洛陽協和醫院(現更名為洛陽安和醫院)進行產檢,多次進行B超、四維彩超等各項產檢,怎麼就查不出問題呢?孩子出生後,我們向醫院討說法。醫院稱讓我們做醫學鑑定,處於人道主義可以給補償8000元錢,再給我們捐款2000元,一共1萬元錢。但我們就想弄清楚,究竟是醫院的四維彩超單子有問題,還是醫生沒有檢查出來?」丹丹說。
孕檢顯示正常
「我是2019年5月懷孕的,這是我的第一個孩子,當時覺得特別幸福,不管做什麼我都小心翼翼的。」 丹丹告訴二三裡資訊,自己是一位90後,懷孕的時候27歲,剛剛結婚一年多,因為工作地點的原因,為了孕期檢查方便,選擇了在洛陽協和醫院進行產檢,並且建了孕期產檢維保檔案。「負責給我做診斷和檢查的那名醫生年齡挺大的,看起來很有經驗,說話各方面也很和善。」
丹丹回憶,除了有一次因為出差在鄭州做了B超,自己的每一項孕檢都是在洛陽協和醫院做的。
(圖說:丹丹產前檢查記錄)
丹丹表示,第一次做媽媽,整個孕期都很幸福,並且也沒有感冒生病,沒有吃藥,一家人盼望著孩子的出生。「醫生說做四維彩超的目的是為了看看孩子有沒有發育異常,所以,在我懷孕22周的時候做了四維彩超,當時醫生告訴我一切都是正常。」
出生卻是畸形兒
2020年2月14日,一直在洛陽協和醫院進行產檢的丹丹,在該院婦產科生下了一名男嬰,卻是一有畸形的嬰兒。「孩子的額頭上鼓個大包,鼻子軟塌塌的,左手還多了一根手指,當時我們全家人都懵了,像晴天霹靂。」丹丹說。
洛陽協和醫院的產科醫生卻告訴她:這種畸形,通過四維彩超和常規的彩超檢查是查不出來的。聽到這樣的解釋,丹丹和家人幾乎崩潰。
四維彩超的報告單看到,四維彩超上超聲圖像一欄中,胎兒的面部有凸起,在左下角的審核醫生一欄沒有醫生籤字。
(圖說:報告單沒有審核醫生籤字)
「出了事我才知道,我家孩子這種超聲圖像是不正常的,你看這頭明顯的有一塊是陰影,面部輪廓不清晰。我看了好多我朋友做四維彩超的超聲圖像,最起碼人家的胎兒的面部輪廓是清晰的。」丹丹說。
丹丹全家人再次找到醫院要求給一個說法,「醫院說出於人道主義,可以給補償8000元錢,再給我們捐款2000元,一共1萬元錢。但是我們全家人很失望,我第一次生孩子,哪知道彩超單子是否正常?醫生說沒問題我肯定不會質疑。」丹丹說,究竟是醫院的四維彩超單子有問題,還是醫生沒有檢查出來?
醫院:建議「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據丹丹介紹,孩子沒有滿月,她就四處打聽給孩子看病,「當時還在疫情期間,無法乘坐高鐵,我們就開著車到鄭州、上海等城市求醫。」丹丹說,因為經常請假給孩子看病,丹丹愛人的工作也受到了影響,收入很低。
不甘心的丹丹帶著孩子到鄭州兒童醫院、西京醫院、鄭州婦幼保健院、上海九院等醫院進行了檢查。
醫生建議,孩子畸形的地方在面部,怕孩子自卑,所以建議儘量趕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做完手術,需要做開顱手術,進行顱骨三維重建,最少需要三次手術,手術費用高風險大。
「我一想到那麼小的孩子要做開顱手術就覺得害怕、擔心。但是不做的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就算傾家蕩產,我也願意請最好的醫生,去最好的醫院去給孩子做手術,這畢竟是我的孩子。」她說。
12月30日,二三裡資訊陪同丹丹來到洛陽協和醫院,該院劉姓副院長說:「這件事情已經幾個月了,也溝通幾次了都沒有結果。在懷孕期間,該做的檢查,醫院的醫生都告知了你,四維彩超的檢查範圍是有限的,醫院一直在配合相關部門處理這件事,包括西工區政法委葛主任也參與協調過,但是你們不聽葛主任的建議。我建議你還是去給孩子做醫學鑑定,然後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個問題。至於報告單沒有審核醫師籤字,我不想給你說,我們已經給衛健委說過了。我們醫院的態度是走法律途徑,法院判多少責任我們承擔多少責任。」
12月31日,二三裡資訊聯繫了西工區政法委的葛主任,當聽完二三裡資訊想了解該件事後,葛主任隨即掛斷了電話。隨後二三裡資訊聯繫了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的婦科劉副主任醫師,她表示:現在國家提倡優生優育,孕婦在懷孕期間做檢查是有必要的,如果發現孩子發育畸形可以儘早幹預,必要的時候可以多去幾家醫院進行檢查。
針對丹丹反映的問題進展,二三裡資訊將繼續關注!
編輯:張軒
本文由作者【二三裡資訊】獨家創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