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九日 讓我們一起心懷感恩回到老地方陪伴老人家
或許是「愛重九之名」的緣故,單單知道「詩佛」筆下飽含鄉思的重陽還不夠,像愛一個人,我們也愛了解他的過去且一併愛上。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先秦之前,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古人祭饗天帝、祭祖,舉行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祭祖的起源。漢代起逐漸形成了求壽、宴飲之俗,「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
土門老街道,西安娃記憶中的夏天,陪伴無數人的那些老建築將消失
西安的變化是日新月異的,似乎城市的每個角落都不斷地變化著,那些曾經人們熟悉的地方也都漸漸地改變了模樣。不過有一處地方,至今幾十年都沒曾有過太大改變,如今的這裡算不上西安多麼「知名」的網紅打卡地,但確實處處都充滿著回憶的好地方。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17位漫步者的蘇州河關鍵詞
2020年「沿蘇州河而行」小組共組織了8次漫步活動,從外白渡橋到外環,每一段路程中都能令人發現獨特的城市圖景。在體驗蘇州河兩岸濱河公共空間的同時,也引發了漫步者們對這座城市的回憶與思考。在2020「沿蘇州河而行」全程結束之時,漫步者們回顧了這一年的步行感受,並分享了屬於每個人自己的蘇州河關鍵詞。漫步者的蘇州河關鍵詞。
-
公司5000萬元存款變質押 蘇州華一銀行遭質疑
昨天(2月11日)中午,有網友向記者爆料,工業園區星海街富邦華一銀行門口圍了幾十號人,他們舉著橫幅「還我存款」,在銀行門口遲遲不願離去,發生了什麼?記者趕到富邦華一銀行門口時,橫幅已不見蹤影,現場的幾十號人分散在銀行門口,有的靠著花壇,其餘的站在馬路牙子邊顯得一籌莫展。看到記者前去,他們紛紛圍了過來。
-
蘇州這門老手藝又火了
晚報君告訴大家 蘇州還有人堅持著這一份老手藝 而且,還很火、很流行 翁根林一句話 說出了箍桶匠 這幾十年來所經歷的起伏 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蘇州城裡時常能看到挑著擔子、不停地吆喝著的箍桶匠走街串巷,為百姓們製作、修理各式各樣的木桶製品。當時,家裡用的臉盆、浴盆、馬桶、米桶……件件出自箍桶匠之手。
-
蘇州動物園的前世今生,「鎮園之寶」全國僅剩一隻
在蘇州有很多地方都伴隨了老一代蘇州人的成長,如今都已消失,不復存在,即使有的地方搬去了一個新環境,但那些消老地方也僅存於人們的記憶裡,蘇州動物園就是其中之一。在陪伴了蘇州人半個多世紀之後,蘇州動物園2016年4月正式閉園,搬遷至上方山腳下的石湖湖畔,更名為「蘇州上方山森林動物世界」。
-
格局大變!當下蘇州買房,一定要看到的安全邊界!
1、今年的蘇州樓市,從買房人角度看,有兩個最大的變化:市場變冷,購房者觀望情緒無限蔓延;純投資變少,自住+投資成主流意識。後臺也經常有小夥伴問,XXX可以買嗎?XXX還有投資價值嗎?順著這個思路,當下的蘇州各大板塊也就有了一條新的區分線:買房的邊際線,區分這個邊際的條件就是「能不能買」,能不能保證「資產安全性」,堪稱是蘇州樓市安全邊界線。
-
青島人的老地方!黃島路在你消失前請讓我再看你一眼
每個人的記憶中總有那些揮之不去的老地方,我們曾在這裡留下了無數個腳印,而這些腳印早已被風逝去,被雨抹去,卻印在了心底。黃島路就是無數青島人心裡的那個老地方,這條老街承載了他們的成長、成年、中年、直到老去,這裡熟悉的味道、這裡的一寸一土都是無法抹去的記憶。
-
老地方
老地方 成都市勝西小學五年級5班尹文浩 周末哪裡見?老地方。我們這夥人有什麼活動,都習慣老地方見。 老地方在哪裡?在離我家不遠的地方。這裡車來人往,人們行色匆匆,但無論什麼時候,它站得很高,會發光,它是一座金牛塑像。
-
最瀕危的物種「斑鱉」曾居住的地方—「蘇州西園寺」
長沙動物園80歲的老鱉被認定為雌性斑鱉,年齡只相當於人類的20多歲,還能連續產卵,顯示了旺盛的生育能力。這樣一來,蘇州動物園的斑鱉小夥有了真正的「夢中情人。「不僅是斑鱉,而且還是雌性,每年都有產卵」。WCS兩棲爬行動物項目協調員呂順清教授用「振奮」兩字形容當時的心境。自2006年第一次斑鱉保護研討會開始,作為項目協調方,WCS直接參與了其後9年間斑鱉聯合繁育所有重要活動。
-
這隻喵今年三十歲了,它可能是世界上最老的貓咪
對於很多人來說,貓咪不只是寵物,它們給予的陪伴,以及自帶的萌之正義,讓他們成為了人類的好朋友,或主子。Rubble是一隻來自英國埃克塞特的貓,他今年三十歲了。三十歲!對於貓咪來說,這個年齡是很少見的高壽了,基本上到了二十歲,就是貓中老壽星了。
-
狗狗陪伴主人25年,如今年老走路不便,溫馨陪伴讓無數人感動
狗狗陪伴主人25年,如今年老走路不便,溫馨陪伴讓無數人感動衰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不管是什麼生物,在它們年老時總會讓人感覺很可憐,狗狗的壽命相比較於人類來說也是特別短暫,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一定要盡好主人的責任。
-
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我們需要接受、理解、陪伴
隨著我們步入中年,父母也漸漸老了,慢慢很多地方也不合拍了,不同的生活習慣,固執己見,脾氣不好等等。父母和兒女關係不好,很多家庭兒女長期不上門看望父母,還有有的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好,在我住的院子,有一對爺爺奶奶同住一套房,可是分開做飯,過節子女回家,當媽的竟然一個人出去。現在父母已經很難相處了,該怎麼辦呢?
-
那些即將消失的蘇式糕點,老蘇州都未必知道,看完別舔屏!
那些即將消失的蘇式糕點,老蘇州都未必知道,看完別舔屏!蘇州自古便是富庶之地,這裡的人愛吃,會吃,更懂吃。在蘇州說起點心小吃,不得不提的就是蘇州的糕點了。蘇州人對糕點的熱情,從童年一直延續到整個生命。一個盤裡擺上三五塊顏色,精緻小巧,就如同蘇州人的性格,溫潤如玉,不急不躁。
-
衢州一條街:幾十年前的城區,如今的老城區,卻東西小區大不同
文/城中村百事通(歡迎個人收藏分享)說說城中村那點事,講講城中村那些人東西會從新變舊,這是人們的共識。相信還是少有人見過,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從舊變新的。不論是衣服鞋子還是車輛房屋,甚至於對那些小區,城市建設,所有的東西都是慢慢的從嶄新變得越發陳舊,漸漸被時代所淘汰。
-
路過無數次蘇州相門城牆的你,可曾發現這個地方?
在蘇州,若說什麼最能讓人生出懷古之情,古城牆當為其一。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吳王闔閭之命,「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造闔閭大城,並設八座水陸城門。這八座城門,於蘇州人而言,好似一個個熟悉的朋友,融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走通蘇州河:有風景、有生活、有歷史、有故事……
大煙囪就是1947年興建上海試劑總廠的遺存,和幾棟老廠房一起,被保留下來成為綠地的一部分。其他工業舊址還包括1922年創立的德商大華利衛生食料廠,後來成為上海酵母廠;1923年創辦的日商燧生火柴廠,即後來的上海火柴廠。周邊還有長風化工廠、天廚味精廠、天利氮氣廠等工廠舊址。可以說,一條蘇州河承載起了幾代中國人實業興邦的理想,見證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崛起與輝煌。
-
幾十年後被翻拍的舊照片,即搞笑又溫馨,滿滿的全是愛
你會經常翻開老相簿,看著以前的老相片嗎?你能回憶起曾經的美好瞬間嗎?對於這些家庭來說,他們有一個絕妙的想法,就是通過複製這些照片來重現童年的記憶,就像當年一樣。成為超級英雄是每個孩子的夢想,對吧?這倆兄弟顯然從未放棄他們童年時成為超級英雄的幻想。這張照片的精彩之處在於,坐在父親車把上的小男孩已經長大,他們在努力保持平衡。
-
85後姑娘潛心研究10年編成「蘇州話拼音教材」
記者了解到,這位土生土長的蘇州姑娘名叫胡舒寧,在粉牆黛瓦的倉街居住了近30年,身上沾滿溫柔婉約的江南女子的氣息。近10年來,胡舒寧沉浸在蘇州方言的研究當中,整理出一套《蘇州閒話拼音教程》,目前正在不斷完善過程中。幾天前,胡舒寧和她的團隊剛剛通過申請,加入了語保志願者「高校代言人」行列。
-
奶奶捻了幾十年的星月念珠,如今我天天戴身上!
因為玩友@獄城2011 手裡天天戴的這串老星月菩提,是以前奶奶拿著念經用的,後來走之前留給了他。串還是那串,到了他手裡,配上了自己喜歡的配飾,時時刻刻陪伴著自己。 老一輩的人念舊,奶奶捻了幾十年的念珠,散發著天然質樸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