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想養一隻貓,姥姥喜愛我的程度遠勝於陪伴她多年的家貓,於是這隻貓便挪窩到我家——很可惜,這並不是我要寫的小花貓。
要說從姥姥家來的這位貴客,非要讓我用一個字來形容,那便是「懶」,家裡老鼠亂竄,她卻臨危不亂,穩睡如豬。作為背後有姥姥這位大靠山,我的母親便也沒多管,只是時常嘮叨,家裡多備一個碗而已——久而久之,便也無人過問這位「大紅貓」了。
可,某一天,她竟失蹤了,上心倒也沒那麼上心,畢竟沒啥存在感,只是好奇明明懶得要死,竟然玩失蹤。過了一周左右,她出現了——身懷六甲的出現了——
過程不必多說,家裡多了一個小成員,而且是生來殘疾的那種——左前爪子只有1個,右邊的有4個,也許是因為少了爪子,膽子也少了——每每想起老家貓用那關懷般的目光,一動不動的盯著自己即將長大的子嗣,想要欣賞她那抓鼠的英姿,就忍不住想笑。
以下是某個為老不尊的在腦補當時各位「當事者」的心理活動:
小花貓:「老鼠,老鼠是什麼鬼?好恐怖,我怕怕……」
老家貓:「孩子,不要怕,你看,就像我這樣輕輕壓住它的尾巴,或者壓住它的頭顱……想走,那是不可能的!」
老鼠:「這小殘疾貓莫不是小傻子?這位大佬莫不是尋我開心,我是能走,還是不能走……」
小花貓被老鼠嚇得後退,老鼠就靠前,還沒走兩步,就被老家貓一爪子掀翻——哼,讓你欺負我崽子!
老鼠嚇得後退,想跑,還沒走兩步,又被一爪子按住尾巴——小樣兒,還想跑!
老鼠又朝小花貓挪過去,沒挪幾步,小花貓就渾身貓炸立,跳的老高,再走——啪一巴掌,讓你欺負我崽子!
雖然她很笨,但是我欣賞她的勇敢,是的,小殘疾貓就是我要寫的小花貓。
我比較怕黑,在那段時間,每當我晚上害怕的想要開燈時,總會有一個肉乎乎的小傢伙鑽到我的被窩裡,然後我就聽著她的「呼呼」聲入睡——這,還真是我的好睡友。有時候真想問問她:你為什麼不怕黑,可以睡得那麼香……
她,是身殘志堅的代名詞,我是始終堅信且擁護這一觀點的。
你可能永遠也體會不到一個貓失去爬高上低的心情,我想,我家的門框知道——她那瘦小的身體每每想要從電視機跳上門框的時候,我能聽到她摔在地上時的心碎,偶爾的偶爾,成功跳上門框,會聽到一聲清脆的貓叫
——是喜悅,是驕傲!
可是有一天,她也隨同她的母親一樣,失蹤了……
不同的是,她的母親回來了,她卻再也沒有回來……
我從村頭找到村尾,觀察每一個屋角,可還是沒有找到,我想:她一定是出去放風了,應該很快就會回來,沒準兒回來了就能穩穩的跳上門框了呢!
可是,一個月後的某天,剛下完暴雨,我的母親告訴我,已經不用再找了,她已經走了——
就倒在我家旁邊的坡上,也許是暴風雨太大,她不得不結束她的流浪,只是沒能爬上坡——可是明明,那個坡就沒有那麼高啊!
如果她還在,我一定會告訴她:以後離家出走記得帶一把傘……
還要告訴她:天要打雷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回家……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