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愛你——決不學攀援的凌霄花_中國婦女報<20150922期>第B4版...

2020-12-02 中國婦女報

■ 胡楊

上世紀80年代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觀影之前,我想到了張瑜和郭凱敏的《廬山戀》、朱時茂和叢珊的《牧馬人》、劉曉慶和姜文的《芙蓉鎮》,以及前兩年張藝謀導演的老三和靜秋的《山楂樹之戀》,還有就是我們這一代女性共同的「男神」高倉健演繹的《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喚》……

近日,根據野夫小說《1980年代的愛情》改編的同名電影在全國公映,掀起一陣懷舊熱潮。電影裡很容易就找到了屬於那個年代的碎片——供銷社裡賣的散酒,麗雯訂的《大眾電影》《收穫》,桌上舒婷和泰戈爾的詩,牆上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的海報,還有口琴以及手織毛衣……

雖然我的愛情屬於上世紀90年代,但是看到麗雯將自己織的灰色毛衣送給即將返城的雨波,我還是笑了。因為我也曾幹過這樣的事,而這好像是那個年代女孩示愛的「標配」。

故事發生在湖北恩施土家族山區一個叫公母寨的地方。大學生關雨波下鄉工作,百無聊賴的他到供銷社去買酒,卻意外地遇到高中時的初戀麗雯。山嵐昏沉,暮靄繚繞,在偏僻寂寞的小鎮,愛情頓時像開遍山野的花朵,肆意地綻放出迷人的芳香。雨波想把這暗香升華成一生一世的守候,而麗雯卻以母親「害了父親一生」的前車之鑑拒絕了他。兩顆年輕的心,既渴望互相取暖又因為身份懸殊而被麗雯保持了距離。他們的愛徘徊在心門之外。

半年後雨波返城,麗雯雖有不舍卻毅然放逐了他,自己留在小鎮照顧年邁的父親。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轉眼到了90年代,同學聚會上兩人再次相遇,此時雨波事業不順,一副落魄相,麗雯再次用身體「救贖」了他。

再後來雨波終於功成名就,卻突然傳來麗雯病逝的消息。他趕回小鎮,在墓前女同學給他一封信,那是高中時他偷放在麗雯書包裡的一封情書,原來麗雯一直珍藏著。其實那次同學聚會時麗雯已寡居,因為愛,她再次放逐了他。最後,雨波帶著麗雯的女兒回到城市……

看完影片我唯有「一聲嘆息」。突然就想起王菲與陳奕迅演唱的《因為愛情》的旋律:「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再唱不出那樣的歌曲,聽到都會紅著臉躲避……」很感謝這首歌的作者小柯,細膩而準確地抓住了那個時代的愛情的含蓄與真誠。故事已老,情懷依然。

作為一個「60後」,回望「80年代愛情之路」,高倉健猶如「地標性建築」巍然屹立在那裡。張藝謀在談到高倉健時多次強調他身上的「士」的精神:「我們在文學上描寫的士的情懷,全在他身上體現……默默為你奉獻,默默承受,不讓你知道。」

而這種隱忍,在麗雯身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很愛很愛你,所以願意讓你飛到更高更遠的地方」,這是麗雯一生的潛臺詞。

說到「80年代的愛情」,不得不提山口百惠。飾演麗雯的女演員外形也酷似山口百惠。但山口百惠身上「女兒性」十足——在戀人面前是「好情人」,在父母那裡是「乖乖女」。而麗雯正與之相反,她身上「母性」突顯,是中國傳統女性的典型形象。

我們說每個女人都是「母性」與「女兒性」的混合體,但個人又有所偏重。母性十足的女人,大多富有犧牲精神,願意付出自己而成全他人。而女兒性十足的女人,則更需要被照顧、被呵護。

顯然麗雯屬於前者。電影裡麗雯的父親當年被下放到小鎮,愛上她的母親並留在了當地,卻一輩子鬱鬱寡歡,麗雯的解釋是「母親害了父親」,所以她執意要留在父親身邊替母親「贖罪」。

同樣,當關雨波出現在她面前,雖然愛的烈焰在心中燃燒,沒有說一聲「我愛你」,但愛卻早已滿盈在兩人所處的任何一個空間。但是為了雨波的前途,她默默地織著那件與三浦友和同款的毛衣。一方面隱忍,一方面將對方推得更遠。

一切都是為了對方的「現實前途」和「實際考量」,而不是自己內心的感受。這也難怪,在那個將愛情視作「個人問題」、需要被解決的時代,愛情已然是變了味的酒糟。

所以說,麗雯的愛是一種「祖母級」的義愛,傳遞的是一種「我愛你是為了成全你」的愛情觀。

電影中雨波與麗雯在山澗戲水的片段,可謂點睛之筆。山巒碧綠,流水潺潺,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此時「小娟與山谷裡的居民」那首《永隔一江水》,猶如天籟又如絕唱般在山間迴蕩:「風雨帶走黑夜,青草滴露水,大家一起來稱讚,生活多麼美,我的生活和希望,總是相違背,我和你是河兩岸,永隔一江水,等待等待再等待,心兒已等碎……」

易中天把他的處女影評獻給了《1980年代的愛情》:「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愛情,不能說哪個時代的愛情是好的,哪個時代就是不好的。愛情本身一樣美好,不同的只在方式,只在風格。1980年代的風格是克制。」

那天觀影的小廳裡連我共有4人觀影,而唯一的中年男性自從落座就開始嗑瓜子,他的聲響是那麼刺耳。這或許就是現實的殘酷。回憶中80年代的愛情就像一顆「祖母綠」鑽石,鑲嵌在80年代的枝丫上。

而對於現在的人,奢侈在「愛的祖母綠」。

回眸

上世紀80年代的愛情什麼樣?

■ 侯曉然

30年過去了,作為一個「80後」,我的父母相識相戀於那個年代,在他們細碎的講述中,我了解到了一些那時人們戀愛的零星片段。

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人們戀愛的形式變化不是很大。那時候,一男一女若想成為戀人關係,基本上都是靠人介紹,無論兩人之前是否相識,幾乎都是如此。父親和母親是同一工廠的雙職工,母親比父親年輕幾歲,進廠較晚,和父親同一班組共事了7年。即便如此,父親還是託班組裡的老師傅從中牽線,兩個人才確定了戀愛關係。「就算兩個人原來就認識,也很少有自己直接開始談戀愛的,感覺沒有個介紹人牽線就很不正規似的。」

在那個時代,判定雙方各方麵條件是否合適的普遍性標準、也是決定性因素,則是各自的家庭出身以及本人的政治面貌。物質條件基本上沒有人會考慮,家庭出身越是貧下中農越好。

等到兩個人發展到開始約會,「潛規則」就會更多:兩個人絕不會公開手拉著手在街上走,即使騎自行車出行,也是各騎各的,那種「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的場景非常少;如果一起走在路上被其他熟人碰到,就解釋說兩人是偶遇;約會結束後男方送女方回家,也大多只送到胡同口,見家長得是雙方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在小城市裡,約會則一般都去野外或小樹林,很少選擇看電影,因為城裡的電影院就那麼幾家,遇見熟人的機率太大……

所有的「潛規則」指向的是一個「明規則」——保密。很少有公開關係的情侶,當身邊人都知曉這一戀情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是結婚登記前後了。在1980年前後,戀愛並不是一件可以廣而告之的事情。

談戀愛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為什麼要保密?對於我的疑問,父母解釋說,在那個年代,一個人如果談過好幾次戀愛都沒結成婚,會讓人覺得作風不好。所以一般都會採取保密措施,即使被發現也不會痛快承認,「所有人都這樣,算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吧。」

約會方式比較單一,基本上就是看電影和逛公園。那時的交通工具首選是自行車,即使去比較遠的地方,需要坐公共汽車,一般人也都有月票。那時的人收入普遍不高,年輕人掙得就更少,所以約會下館子算是奢侈的享受。在上個世紀80年代,被老北京人稱作「老莫」的莫斯科餐廳,是當時年輕情侶心目中最為高級的約會地點之一,去消費一次,要攢一兩個月的工資。因此,當時的約會成本很低,基本上只需要男方買好電影票或者公園門票就可以了。

互贈禮物的事情也有,但同樣受當時工資水平所限,禮物都不會太貴。女方送男方的有手織毛衣、口琴,男方可能會送女方小梳子、小鏡子、紗巾、雪花膏等日用品,兩人互贈的還有鋼筆、筆記本之類。

在那個年代,大多數人會選擇用秘密通信的方式享受戀愛的甜蜜,即使是兩個人在同一單位,有很多人也會把信貼上郵票投入信箱。文化程度高的可能會寫情書甚至情詩;文化程度有限的,會悄悄地塞張小紙條,定下約會的時間地點。

在現在看來比較常見、但是在當時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也有,比如說情侶一起到外地旅遊、比如說未婚同居等,當然還有閃婚。在80年代談戀愛的人們心目中,認識幾個月就結婚已經很「閃」了,認識幾天就結婚的根本想都不敢想。

……

知名學者易中天給《1980年代的愛情》作的影評中這樣寫道:「……擁抱和接吻就已經算是膽大妄為。電話是公用的,約會是秘密的,沒手機更沒有簡訊和微信。如果寫信,甚至還要稱對方為同志,並在信中引用毛主席語錄: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和現在喜歡浪漫、刺激、張揚個性的年輕人相比,我們的父輩對待愛情克制、低調、含蓄。因為特定的歷史原因,父輩們的愛情顯得有些單調乏味,少了些濃情蜜意,多了些緊張,但恰恰是他們對戀愛的慎重態度,使那個年代的愛情更加乾淨,更加純粹,也更加長久。

相關焦點

  • 她最喜歡畫的是飛鳥的翅膀_中國婦女報<20210112期>第4版:視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 記者 田珊檑貴州省丹寨縣苗族蠟染獨具特色,是中國蠟染藝術的代表作之一。在丹寨縣揚武鎮的排倒莫,遍及方圓幾十裡,幾乎戶戶有蠟畫巧手,村村有蠟染能人。栽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挑繡、浸染剪裁,這裡的女性世代傳承這項傳統技藝,1963年出生的楊而朗就是其中之一。
  • 房前屋後填空地 出門就有小花園_中國婦女報<20210108期>第1版:要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周玉林1月3日傍晚,冬日暖陽照著大山深處的河坎村,小美站在一盆四季海棠前出神地看著。自從村裡將房前屋後的空地建成一個個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美就經常和小夥伴來看花,「我們要把村裡的變化寫進作文裡。」
  • 她讓木槿綻放「黃金花」_中國婦女報<20191011期>第7版:流行 風向
    她的產品多次榮獲「江蘇省特色旅遊產品」「中國首屆西楚文化節民間工藝產品優秀獎」等。她創建的花藝生產基地被列為「全國大學生創業基地」。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茹希佳花樣年華,選擇自砸「鐵飯碗」1995年,30歲的黃金花參加了新沂石油公司公開招聘,以優異的成績被正式錄用,端上這個來之不易的「鐵飯碗」,黃金花業務能力、工作業績都屬「拔尖」,連年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業務標兵」。黃金花以為,這份職業將伴隨她一生。
  • 炎炎夏日,讓竹林清風吹進家_中國婦女報<20170803期>第B4版:愛生活...
    如果不能去竹海,就把竹子搬進家裡,栽進庭院,當然室內也能種竹,選矮小的品種,栽一株盆栽同樣清涼。■ 芍藥最近,我家客廳花瓶裡的花,不吹空調活不過3天,沒空調我1天都活不下去,連賞花的興致都淡了。原本最愛的奼紫嫣紅,到了夏天就蔫頭耷腦,花兒們也躲著這酷暑,極少數會趕著小暑和大暑開放。這樣的天氣,不如多賞賞「綠」,比如說古法降溫時常提到的消暑佳品——竹子。
  • 《致橡樹》:勢均力敵的愛情觀,不做攀援的凌霄花
    不做攀援的凌霄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在這個愛情快餐化的時代,試問有多少人把自己的感情變成了一場交易。不做痴情歌唱的鳥兒「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痴情」自古以來都被歌頌誰誰是痴情的人,但是痴情就真的好嗎?
  • 「女書記」直播講黨課走紅網絡的啟示_中國婦女報<20170425期>第A3...
    近日,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進行了採訪。□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 蘇建軍「薛書記講得太精彩了」「薛書記講得真好,我們愛你」……粉絲們送上「洪荒之力」「向日葵」「金話筒」等禮物。在網際網路某直播平臺上,粉絲們不斷地給主播發來好評和禮物。而他們口中的「薛書記」就是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河南圓方集團黨委書記薛榮。
  • 舒婷《致橡樹》詩賞,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致橡樹》原詩欣賞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北京民企試水0~3歲託育機構_中國婦女報<20191017期>第3版:女界報導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王春霞 發自北京 小林保育中心日前在北京海澱區開業,並迎來第一批體驗者。據了解,這是北京市第一批由民營企業出資開辦的針對社區的託育機構。小林保育中心面積720平方米,接收3歲以下的孩子,分為1.5歲以下和1.5~3歲兩個班級,提供半日託育服務、全日託育服務、計次託育服務。
  • 《意外發現的一天》公開古裝版角色海報!凌霄花故事線啟動
    今日,官方釋出了〈凌霄花〉版的角色海報,預告著在今晚的播出中,金惠允、路雲、李在旭將通過古裝展現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氛圍。
  • 寓意著慈母之愛的花——凌霄花
    寓意著慈母之愛的花——凌霄花。 第一次聽說凌霄花,是30多年前讀《傅雷家書》,傅聰就要當爸爸了,傳雷夫婦為他們的大孫子起名凌霄,靈感就來源於當季盛開的凌霄花。這種讓傅先生夫婦喜歡的花兒,給我留下了極深的記憶,一直希望能夠一睹芳容。
  • 你知道嗎,舒婷詩中的凌霄花其實很美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其實我想說,凌霄花其實很美,也很好養活。今年中秋節回老家,還沒進村遠遠就看到爬滿半個屋頭的凌霄花藤都謝了,還蠻失望的。明明半個月前老媽還在電話裡讓我回去欣賞家裡的凌霄花,說半個屋子都被包裹在橘色的花裡,好看極了。說起來老家後院的這株凌霄花可是我的得意之作,算是「大有來頭」呢!
  • 種養結合、農畜循環,保護家鄉綠水青山_中國婦女報<20180725期>第...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 記者 許真學□ 於燈燈走進重慶市江津區石蟆鎮楊柳村7組,成片的橄欖林中,一排排豬舍掩映其中,豬舍後院就是沼氣池,一坡之隔的池塘裡還種了蓮藕,養了魚蝦。
  • 火影忍者中的愛情觀:我不想只讓你保護,而是陪著你一起前進
    小笑陪你看動漫火影忍者是一部少年漫,鳴人從一無所有的吊車尾成長為被所有人敬仰的火影,我們見證了他的成長,也見證了火之意志的延續。而火影的另一個主題,就是主角們的羈絆,獲得友情,守護羈絆,也是火影的主旨,鳴人一生的兩大目標:當火影,追佐助,正印證了這兩個主題。
  • 我如果愛你,從不學爬凌霄花,用你的高枝來炫耀自己
    不管是老太太還是小女孩,我相信他們都有自己的「愛情觀」。我想,我認為愛,我的「愛情觀」就像舒婷的《致橡樹》:愛是肩並肩地站在一起,獨立但充滿深情。愛情不是高攀或以對方的輝煌炫耀虛榮正如他寫在舒婷《致橡樹》中一樣,木棉不想凌霄花來炫耀她的伴侶的高地位。這不是愛,是一種錯誤的榮譽感。真愛,即使不是門當戶對,也不會被外物吸引。愛一直是心心相印,這是靈魂之間的高度,而不是世俗的東西,不是親情,卻超越親情。
  • 《西安建大報》總第1057期等你來讀
    傳遞正能量做有溫度的校園新聞本期最新校報等你來讀-總第1057期-01要聞《西安建大報》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黨政機關報,創刊於1956年12月12日。從第一張校報出版至今,已出版發行千餘期。
  • 凌霄花象徵著慈愛母親的愛。開花就像一個小喇叭
    凌霄花是一種非常結實的花。開花就像一堆小喇叭。在我們的山東公園經常可以看到它。它也是露營者在房子前後停留的地方。凌霄花有很強的攀緣能力,成塊生長,到處爬行。它非常適合花園種植。它被種植在花園、柵欄和圍欄旁邊,以給它足夠的生長空間。它可以覆蓋整個牆壁,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繁榮的景象。
  • 每日一花:會「吃掉」你房子的凌霄花,開花就像小喇叭!
    每日一花:會「吃掉」你房子的凌霄花,開花就像小喇叭!凌霄花,熟悉而陌生,我們經常會在庭院,公園等開大它們的身影。凌霄花,又稱紫葳、五爪龍、倒掛金鐘、紅花倒水蓮、上樹龍。它與紫藤、忍冬、葡萄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藤花。
  • 攀援的凌霄花,另有美好的花語
    早先知道凌霄花,是源於舒婷的那句詩:「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沒錯,凌霄花就是那樣的柔弱無力,攀附著大樹。它又是那樣的美麗招搖,在花枝上炫耀。凌霄花是紫葳科攀援藤本植物,生長在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地方,夏秋開花,花色鮮豔,外橙黃內鮮紅。凌霄花的花期較長,花開時,枝梢仍然生長蔓延,開出新的花朵,花開不間斷,因此它是很好的園林植物,可以攀爬在涼亭、籬牆上,形成花障,也可以搭架子修整編造成優美的圖案。
  • 這個初夏,來老門東邂逅凌霄花!
    5月18日,不少來到南京老門東景區遊玩的市民們走到巷內滿是欣喜:紅豔豔的凌霄花開放了!只見凌霄花垂掛在青磚牆上盛開,花朵一串串、一簇簇,迎風飄舞的姿態格外引人注目,也為夏日的老門東增添了別樣的風情。凌霄花,最初知道這花名是舒婷的巜致橡樹》: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那時,正值青春年少。雖然,凌霄花是被否定的,卻也印象深刻。凌霄別名紫葳、五爪龍、紅花倒水蓮、倒掛金鐘、上樹龍、上樹蜈蚣、白狗腸、吊牆花、墮胎花、芰華、藤羅花。凌霄花的花期5-8月,每年農曆五月至秋末都會開花,邊開邊謝。
  • 李九華做自己孩子最想用的產品_中國婦女報<20140522期>第B4版...
    「良良」枕頭深受消費者青睞如果說枕頭市場是家紡行業細分的一塊處女地,那麼南昌良良實業公司的董事長李九華就是這塊處女地上的拓荒者。李九華的一句話一語中的:「你自己的孩子想用什麼樣的,你就做成什麼樣的。」1999年,國內家紡市場幾乎是一片荒蕪,更何談專門的嬰幼兒專用枕?沒有任何經驗和先例可借鑑。當時的網際網路才剛剛起步還遠未普及,於是,李九華只能去圖書館查資料。那一年,兩個饅頭一壺水,圖書館裡泡一天,成為李九華的一種生活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