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1984年的哈布德力是一位退伍軍人,2002年-2004年在塔城武警邊防支隊服役,部隊裡的他就熱心助人,在服役期間,哪裡發生災情了,他慷慨解囊,為災區人民獻愛心。在結對幫扶活動中,給孤寡老人洗衣做飯、為殘疾人打掃衛生、給貧困兒童輔導功課,他也總是衝在最前面。
「能用自己的一點愛心,去幫助一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我非常樂意的事」。在部隊生涯和退役後的生活中,這始終是哈布德力·依曼哈力堅持的人生信條。從部隊退役後,憑藉在軍營裡鍛鍊的過硬素質,哈布德力很快就與哈密保安服務公司籤約,成了阿牙小區的一名保安員。工作後的他,還是戒不掉熱心腸的「壞毛病」,居民樓中誰家的水管爆了,他自告奮勇去修;看見大爺、阿姨們外出歸來拿著大包小包,他也不顧別人是否誤會,幫著一直拎回家裡,剛開始確實嚇到了不少老人,以為光天化日出來搶劫。後來哈布德力與小區裡的居民熟悉了,似乎誰家有了什麼急事,哈布德力都要去「湊湊熱鬧」,自己能解決的就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也幫著聯繫物業公司。
在外呆久了,濃濃的思鄉情讓哈布德力萌生了回家的念頭,正巧巴裡坤縣招聘保安,他又成功應聘為縣一中的一名保安,因為家遠在下澇壩鄉,在熟人的介紹下,他租住在楊守強老人家中,孰不知從此和老人結下不解之緣……
年過花甲的楊守強老人因常年患有高血壓,2011年9月不慎摔倒,從此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殘疾,子女和妻子又不在身邊,沒有親人照顧。這時,和楊壽強老人做了5、6年鄰居的哈布德力便毅然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生活起居的重任,熱心地哈布德力還拉著妻子一起照顧老人。
身為學校保安的哈布德力從此開始了起早貪黑的生涯,與妻子準備好飯菜後,哈布德力幫老人生好火爐、再幫他穿好衣服,因為老人還患有糖尿病,哈布德力要在每餐飯前給他打胰島素針,為了不讓老人的肌肉萎縮,每餐飯後十分鐘哈布德力要攙扶老人在院子裡走兩圈……忙活完了這些,哈布德力還要再問問老人下一餐想吃什麼,他好囑咐妻子給老人做。遇到下雪天,哈布德力就要起的更早,他要把院裡院外的雪都掃乾淨了,這樣老人出去活動才方便。哈布德力也真正成了楊守強老人的貼身保姆,照顧老人之餘,幫老人買日常生活用品,交水電費、陪老人聊天,細心的他還買來蕎麥麵,從飲食上控制老人的糖尿病。
2012年2月初的一天,楊守強因為受涼拉肚子,加上手腳不靈便,將大小便解在了褲子裡。哈布德力接到電話後,及時從單位趕回來,擦洗清理後幫楊守強換好了衣褲。
如今的楊守強在哈布德力夫婦的悉心照料下,身體漸漸好轉,藉助外人攙扶也能下床自由行動了。「雖然我的兒女不在身邊,可是小哈兩口子對我的好真是沒話說,不是兒女,勝似兒女呀!」老人的幾句話,讓每個人的心裡都泛起暖暖的漣漪。
鏡頭回到楊守強老人的家中,「小哈,今天電視插座沒電了,你下班回來記得給我買個,要公牛牌的。」「嗯,行呢。」「上班時間馬上到了,我陪你走完這一圈,你就回屋,我把煤砸好,爐子架好,晚飯你想吃啥給古麗說叫她給你做。」這親切的話語儼然一對父子飯後的閒談,透出暖暖真情。端著一簸箕煤塊回來的哈布德力又開始給楊守強老人「嘮叨」,「剛才拾煤,看見煤棚邊上淤了一灘水,明天我得挖個排水溝,要不水再滲到別處,你活動時也不方便。」午後溫暖的陽光照進楊守強老人的小院中,把一切都襯託的靜謐而安詳。
2013年,小夥子搬遷至城東新區公租房居住,可是距離卻拉不開他對這位漢族鄰居的一片真情,孝心不減,愛心不斷。
學校開學了,哈步德力一邊要忙著上班,一邊還要囑咐妻子天天給楊老漢打電話,問他想要吃什麼,偷著空,也要給老人及時送去午飯,幫老人打掃房間,做康復訓練……
楊老漢實在不忍心看著哈步德力這樣奔波勞碌,多次勸阻,哈步德力才勉強同意,每周只在周末時來看望楊壽強老人。他還是放心不下老人一個人守著空蕩蕩的院子,再三叮囑老人有事一定要打電話。
妻子古麗說:「每到周末,他就坐不住了,一大早便要去看老人,他著急著去清理老人一周的屎尿,不及時清理,屋裡的氣味難聞,還會招來蚊蟲,影響老人的健康和休息,他也不怕髒,他說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因為老人行動不便,平常也一直嘮叨著楊老漢一個人可怎麼辦呀,他吃飯了沒有,我得過去看看。」
「這幾年多虧了小哈,他就像我的兒子一樣,細緻周到地照顧我,現在他住的遠了,還是堅持來看我,髒活、累活他也不挑撿。」
午後溫暖的陽光照進楊守強老人的小院中,把一切都襯託的靜謐而安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哈步德力正在用他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踐行著這古老的經典。